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云水禅心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八一】老家的野果(外二篇)

编辑推荐 【八一】老家的野果(外二篇)


作者:席迎春 布衣,231.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761发表时间:2021-07-14 12:52:12

【八一】老家的野果(外二篇) ◎老家的野果
  
   秦岭最美是商洛,而我的老家就在商洛的山阳县,那是群山环绕,河水清澈,站在老家的河堤边,仰望那远山,半山腰云雾飘渺,满山青翠,要是在冬天不刮风时,太阳晒在人身上都有点暖闷闷的感觉,要是你不看近处山上枯黄的草,你会把冬天误认为别的季节。
   古代文人墨客从京城长安到南方为官,就要翻秦岭走商洛下河南和湖北,留下了几百首赞美商洛的名篇传世佳作。那只是文人路过,走马观花,即兴而作。我自小生活在商洛老家,我对我们家乡的野果,情有独钟,小时候在山上野果吃的多,那美味我终生难忘。
   春天,树木刚发芽,那雪白羊奶花早早开了,不等樱桃成熟,羊奶果就熟了,形状酷象羊奶,羊奶果比樱桃颗粒小,樱桃一簇多颗,而羊奶果单粒,味微酸且甜,鲁迅先生说,物以希为贵。那羊奶果太珍贵了,在山上采一上午,也采不下一斤,关键是鸟太多,成熟不等你摘就被鸟吃大半,我把羊奶果树一摇鸟惊飞,飞到别的藤架上,我摘果,鸟摇着尾羽叽叽喳喳地骂我,就好像我捣毁了它的鸟巢似的气愤。我听不懂鸟语,但我从鸟的肢体动作看出,它在骂我恨我。我抢了它的美味粮食。
   这美味的果子,太珍贵了,量少不等离开羊奶树,就吃完了,市场上,人们是见不到羊奶果的。
   春天,山上有一种草,叫尖草,抽出绵绵的穗,就结籽了。在嫩绿时,就拔掉剥开草皮,里面嫩白的穗,吃了,即甜又软棉,我们小孩就叫那吃毛籽。用嫩白的毛穗编成帽子,那帽子比核桃还小,编完也玩够就吃了。
   小麦熟了,小麦刺梅熟了,那黑红的小麦刺梅酸甜酸甜的,我们小孩们就拿着小碗上山边摘,摘着吃着,吃饱了,一看碗还是空的,吃够了,再摘一碗拿回。小孩个个把嘴染成紫红色。
   大麦熟了,大麦刺梅也熟了,那结在刺丛上刺梅红红的,管小孩摘吃够,当地就有酒厂专收购刺梅酿刺梅甜酒。小麦大麦可粒归仓后,牛奶刺梅就熟了,果就像草苺,但被草莓好吃。夏天,山上的五味子熟了,那红红的五味子,酸甜还带着药的味道,它就中药材,健胃消食良药。
   秋天,那山上的野果可多了,山桃,苦李,山葡萄,八月瓜。那都再好吃不个了。那纯天然,没有人工栽培和嫁接。就是稀少,果小。味是再好不过的了。秋天,老家山上的野猕猴桃太多了,它旺盛的藤蔓,缠在树的枝上,树见不到阳光而枯死,它还依然茂盛。果也大小不一,果密而小,果疏而大。比家养的甜而好吃。
   冬天,那些动物和人没有吃完的果子。就干成浆果。那风干的山葡萄比刚成熟时还好吃。那山楂风干后更好吃。
   我爱我的家乡,我更爱家乡的山果,它美味,它养人,在那中原大饥馑年代,我们老家出门逃荒的就少,是大山养育了我们。是大山给了我童年的无限乐趣。
  
   ◎家乡的野韭菜
  
   我的家乡在商洛,在秦岭以南。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我的老家,那里一年四季气候温和,满山青翠,尤其是上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的飞播造林,加上商洛对护林的重视,那满山的松树长起来了。站在山顶,一眼望去,那远山一山连着一山,那远山就像无数的锯齿,连接着天,近山绿油油的,你走在山间,一摸石头,竟然摸不到一点灰尘。如果说我春上在老家,正月过后,我还是最爱上山,上山寻韭菜。开春后,野韭菜,就顶出地皮,由嫩黄变得墨绿,韭菜的茎秆长着一层紫红色的外皮,叶和家韭菜一样。家韭菜茎秆外皮是白色的,但你要把野韭菜挖回到家栽,在家养,它就会变成家韭菜,韭菜秆的外皮就会由紫红色变成白色,物竞天择,野的东西比家养的好吃。我家不栽家韭菜,就爱吃野韭菜。
   我对野韭菜,情有独钟,土地刚下户,人们有东西可以拿到市场上买卖,我在镇中学读初中,礼拜六早上,上两节课后,我就不在学校住宿,我早早地跑回家,吃过中午饭,就上山寻野韭菜。离我家不远有一架山叫韭菜崖。那里满山都是野韭菜,我快快割一背笼野韭菜背回家,那里面有着草屑,功夫还在后头,奶奶妈妈姑妈就会给我摘干净,捆成小捆,那绿绿的野韭菜,紫红色的秆漂亮极了,摘完野韭菜,把那小捆摆在笼子里放在溪水边,晚上夜露把韭菜养的旺争争的,拿到市场一会儿就卖完了,一小捆5分钱,一笼韭菜能卖一元多钱,就够我一礼拜的上学零用钱了,那时代的钱,很管用很值钱。我上中学一学期半年的学杂费加书本费才15元,就够了,我自立更生加上父母的帮衬,我可以继续读书,不会因贫而辍学。我上学时奶奶给我腌野韭菜拌些油辣子,那好吃极了,那太香了,我拿到学校,那辣椒韭菜就着糊汤,在那时就是美味,要是老吃着糊汤和酸菜不变一下口味也不行。
   但我小时候,由于贫困长年都吃着酸菜,人到中年后,我不敢再吃一点酸菜,酸菜在我小时候吃伤了我的胃口。它虽然救了我的命,但我现在不敢吃酸菜,唯独野韭菜没有吃伤我,现在用野韭菜剁肉馅包饺子,那才是最好吃不过的美味。
   现在生活好,人们都乔迁到移民新居,但也有好多人,一有空闲就上山寻野韭菜,它不用管理,它不上肥料依靠落叶腐蚀土为营养而生存,纯天然的有机蔬菜,人们尤其喜爱,我更是爱家乡的野韭菜。在你贫穷时它是你的美味,在你日子过的好时,它也是你的美味,家韭菜也不便宜,野韭菜比家韭菜好,野韭菜更显珍贵,人们怀着游山玩水的雅致美好心情,在寻些山间野菜美味,满载着收获而归,那岂不是更加美好吗!
  
   ◎老家的凉粉
  
   县城吉卜河有一条街,街面不宽,大车小车不能行,只有港田,架子车通行,街边的店铺不大,但各有特色,那里汇集了山阳的各种特色名小吃,有锅盔馍,腊肉,手工晒制的酱豆,手工豆腐,荞面角角。尤其是清明过后到九月这条街格外热闹非凡,人们都争抢着吃凉粉,不知道内情的外人就想,凉粉夏季再普通不过的食品,还大惊小怪什么?我也不会买关子,直奔主题,那人们吃的不是一种普通的凉粉,那凉粉叫神仙叶凉粉,又叫迷迷叶凉粉,还又叫神仙豆腐。要说那有多好吃,我先咽下舌尖上馋馋的口水慢慢说,那绿绿的凉粉,鲜嫩爽滑,你都不敢咬,就顺着喉咙下滑到胃里。你要咀嚼,它瞬间就化了,给人有一种无法形容的爽口,甜中还带有微微的苦涩,是人吃一碗,还想再吃一碗。
   我自小就知道,我的老家银花河以南,南山上长有一种灌木,学名叫二翅六叶二道木,有两三米高,叶子做出凉粉特别美味好吃,但我住在北山,那时交通不便,北山到南山几十里地,中间还隔着一条银花河,没有桥要涉水而过谈何容易,我住在北山,我不用过大河,那条河宽处就有半里宽,我是旱鸭子,走在河中看到湍急的流水,就晕河,很危险,我怕我被河水冲走,想采那神奇的能做凉粉的叶子一直没有成行。大人采摘回来的叶子后,做出的绿凉粉加上好多佐料,在撒点油辣椒,一顿能吃好几碗,夏季炎热,能解渴生津,降压。
   县志早有记载,四百多年前山阳闹饥馑,饿殍遍野,一些人为了活命,就陆续地向外逃,当人走着走着都饿死在路上,一个人饿晕了,梦中看见迎面过来一个白发苍髯的老道,给难民们说:南山老君庙周围一种小灌木,两三米高,长着椭圆形的叶子,像桑叶,能做凉粉,人们就上山采这种叫迷迷叶回家做凉粉,果然,做出了美味爽口的凉粉。人们为了纪念太上老君的救命之恩,把这迷迷叶就叫神仙叶,做出的凉粉就叫神仙叶凉粉。
   现在交通方便,不用涉水过河,有河便有桥,村村通油路,从北山到南山很容易,也方便,我要采神仙叶,回家做凉粉,品尝着家乡美味,神仙叶凉粉。
   山阳的山神奇,山上有美味野果,有神仙叶能做凉粉,山阳人感叹:上有天堂,下有饿不死的山阳,现在山阳还有一大景观是一村一方言,那些村民都是南方大地方人,在饥馑年代逃荒时来到了山阳住下,方言习俗差别很大,但都能和谐相处,山阳的山青水绿,是有钱人最好养生休闲和隐居,但山阳人在外劳务用工的人很多,还得在外挣钱养家,在好的水,人不可能只喝水,在好的空气,人不可能只吸空气,人的需求是多方面。山阳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也很多,我长年在外,我每想起我的老家,我都会感慨和莫名的激动。我爱家乡的父老乡亲,一山一水,一草一木。
  

共 3204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组介绍家乡特产风味的散文。《老家的野果》,商洛,历史上商洛道是长安通往东南诸地和其他中原地区的交通要道。古代文人墨客,途径商洛时,留下不少名篇传世佳作。但对作者而言,家乡的野果美味,却是最难忘的。文章记叙了家乡商洛的樱桃、羊奶果、刺梅、五味子、山桃、苦李、山葡萄、八月瓜等众多野果子。“秦岭最美是商洛”,吃着家乡最美味的野果子,这就是童年的乐趣。《家乡的野韭菜》,文章介绍家乡的野韭菜。野韭菜,顾名思义,非栽种的韭菜。文章叙述了小时候上山寻韭菜的往事。现代人,喜欢野菜,除了野菜特有的风味,更多的还是找寻过去的美好记忆。《老家的凉粉》,“凉粉夏季再普通不过的食品,还大惊小怪什么?”正如作者所言。然而,老家的凉粉,确是非同一般,是从老家银花河以南的南山上取来的迷迷叶制作的凉粉。一方水土,自有地域特色风味。三篇小散文,以物寄情,抒发了浓浓的乡愁。好文章,推荐共赏。【编辑:墨林】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墨林        2021-07-14 12:56:41
  谁不说家乡好!家乡的山美水美,风味更美!感谢赐稿八一文学,祝创作愉快!
墨林
2 楼        文友:席迎春        2021-07-14 14:30:58
  谢谢墨林老师的精彩点评,老师中午好!
3 楼        文友:席迎春        2021-07-14 14:32:49
  老师中午都不休息,给作者审稿,我很敬佩!老师辛苦了,谢谢您!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