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绿林深处话摆古(随笔)
四姐,我想你了。许久时日不得相聚,若你来,我定带你去一个好地处。
前日你云“绿林深处有人家,花开朵朵绕窗下。最喜不过春夏景,闲情雅趣话桑麻。”惹得我游玩的心又蠢动起来,做文字,我终究是逊色于你,然说走就走的果断,你可不及我的一半,呵呵。
贵阳市花溪区燕楼乡摆古村,接壤平坝、贵安新区、马林和青岩,离花溪区政府不过三十多分钟的行程,一路通坦,左右两旁绿灌成排,迎面空气清新,净人心脾。车辆行驶在路上,人的心情也会变得明亮。
摆古村委会设在寨门口的大路边,办公楼背后有一口大井,井水满溢成沟,井边有大树遮阴,村人三三两两在井边洗衣裳拉家常,捶衣声不轻不重,不急不忙,浮生悠闲自然。
村子左边不远的田间有一个山头,此时田间稻秧长势正好。一眼望去,山上绿草成坪。带着敬仰走过带着泥土香气的小田坎,看到山头有座坟,碑上刻字:徐荣烈士墓。忍不住眼泪扑簌,年轻的生命只因炮火连天,背负了大众的未来希翼,便毅然血肉筑墙,定格在永远的那年那月。爷娘的思念没有终结,那种痛侧心扉,历史上重重叠叠。
勇敢的孩子
用红色渲染山岗
呜咽
尔后微笑不分季节
饮醉岁月
在荒草夹缝的桥头固定
信念
枪在肩上
土地得以温存
野花的歌谣
在城墙骨里穿荡
梦就梦了
云朵做的被子
四季芳香
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将缅怀的哀思悄悄藏于心窝里柔软的一处,我们一行折向村子后山。
村子后山左部有三块大石头。两块大的左右相对,略小的靠左邻近。说是远古一对神人夫妻要将大石头送往燕楼临县去用,夜黑时分动身,男人肩挑两块,妇人则背了一块。到此处突闻鸡鸣,男人唯恐天亮前不能到达,心里急躁,欲加快步子却不料脚崴摔倒,扁担断裂,石头左右甩开。妇人见男人受伤,连忙放下背后的石块,将男人搀扶返去。故此地名:仙人挑石。仙人挑石高约20米,三块石头占地面积约350平方米。
四姐你才思敏捷:“占尽春色始不觉,呼风唤蝶蕊间歇。赏客驻足心疑问,谁将绿毯铺满野?”我在摆古这里也驻足疑问了,四姐你说大自然它怎么就这么神奇呢?我面前的“张嘴岩”简直是鬼斧神工!你看左右两山形似猛虎,大嘴呲裂,相互斗威,摆古老人们说这就是两只老虎在怒吼,比试高低,力量相近,久战不下。又听山岩缝处水声嘀嗒,嘀嗒,悦耳极了。
摆古村绿色植被占全村面积的百分之七十,这里古木参天,清泉叮咚。放眼处绿意连绵,山峦重叠。靠近张嘴岩下,但闻水声翻滚,循声找去,只见沿山脚处好大一道水槽,掩蔽在草木之中。大水槽在下,远处三大峡谷在上。峡谷潮汛期水瀑落差40米左右,悬挂在丛山峻岭间。摆古村干部骄傲地告诉我们,摆古气温常年保持15至25摄氏度,真是一个山好、水好、温度好的三好住处。
四姐,你那首:“山抹微云绕芳草,目断斜阳,清风柔波了。月照隔窗花正娇,人站桥上梦迢迢。”真正应了摆古大桥的景了!摆古大桥又叫井边大桥,桥在河上,两旁稻田依偎,桥为单孔石拱桥,拱直径约六米,长约七米,宽近三米,桥面用青石铺砌,虽然桥栏经岁月已被损坏,但桥身至今仍在为摆古村民服务。
对了,四姐你一定会问我摆古这个村名的由来,听摆古老人说彼时有贵人居住在此,他经常在山头架鼓驱兽,摆出飒飒英姿,击鼓铿锵有力,鼓声震天憾地,故得名“摆古”(鼓)。是不是很有趣?有趣的景点还多着呢,这里有一片山头,曾是斑鸠家族的聚居地,叫做斑鸠山,那边有天葬坟坡,有尖尖坡,有秃尾坡,有望哨坡,坡和坡不同,形态各异,活灵活现。人站山脚,禁不住浮想翩翩。更神奇的是陷马坑,马蹄印至今仍然清晰地深凹在山石上,痕迹明显,使人不禁想起“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战景。
一群群的呼啸
得令得令
军旗披荆戴月
马蹄声处急急急
逼近压迫
厮杀
烽火犹是热血涌
田园不寐哭风中
马蹄霹雳如闪电
沙场儿郎真英雄
摆古村西南面有座苗王坡,位置在与马林乡交界处,坡上树木参天,草藤互蔽,鸟声唧啾。相传这里原是苗王居住的地方,地形险要复杂,由一洞口控制出行,洞口有两扇门,持宝器方能进行开关。摆古老人们说当年一拨拨土匪想要强攻苗王府,均以失败告终。又传宋朝潘仁美就曾下令围剿苗王坡的苗王府,苗人聪慧,将鼓架成排,在鼓上空悬放青草,再将羊脖上栓绳,饿其肚,羊抬头想吃草而不得,前腿着急蹦跳刨鼓,咚咚响。攻兵惧内武力强大剽悍,遂撤。
王睡了
青山做伴
石头轻蔑于
动不动就呜咽的风
千年的青苔
残桓凝望
开裂的窗沿
我在这里亦是
许多年后的远古
村干部向我们介绍,摆古村仍然保存有四五栋老房,有一些艺术家意欲前来租住,其中包括摆古村第一任党支部书记的家。当我走近这几栋石板和竹敷泥及木头混建的老屋,不由得立马心潮涌动,仿佛又听到伟大领袖毛主席当时在天安门上的虎啸龙吟: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但见老屋的泥墙上分别写着这几段红色的口号:坚决拥护毛泽东伟大思想!毛泽东思想万岁!永远忠于毛主席,海枯石烂不变心!生为毛主席战斗,死为毛主席献身!
豁然间挺直了腰身,是的,爱国情怀是一个民族存在的火种,我是中国人,我爱我的祖国。
摆古,我还会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