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好辣的凉粉(散文)
雪白的粉墙,金黄的稻草屋顶,掩映在几丛喷泉样蓬开的翠篁里,远远望去,宛如一幅在晴岚的底色上染出的水彩画。这是一家最富有农家特色的小吃店,在团山镇通往石林风景区的大青石板路旁静静地立着。
不仅这座农家小屋有夺人眼目的特色,而且这家小吃店经营的凉粉更有特色。凉粉丝如玉,青葱溢香,大红的辣椒面,清凉的山泉水,装进那个流光溢彩的大青花碗里,真是诱人。凡是到石林风景区去的游客,没有哪一个不到这家小店里吃上一碗凉粉的。
卖凉粉的是一位漂亮的农家姑娘。粉红色上衣,鹅蛋形脸,闪亮的大眼睛,红润润的樱桃小嘴。只要客人一进店,说声“来一碗凉粉!”这姑娘就从消毒柜里拿出青花碗,装进毛线一样细柔的粉丝,每根晶莹的粉丝上都均匀的沾有切碎的香葱末儿,清丽洁白的色彩,只要一瞅,就会叫人口舌生津。但最撩人眼的,还是那衬着青葱的紫红色油炸辣椒面。那辣椒,全是用本地最出名的“七姊妹”辣椒,风干了在青石碓里捣碎,再加入菜籽油在铁锅里熬熟的。用它拌在凉粉里,才是最出味的。
“辣哟!好香辣的凉粉!”几个外地游客吃完凉粉,大张着嘴巴呼呼的吐气。“真是又香又辣,够劲儿!”另外几个游客的眼眶里含着乱颤泪花儿。可是他们都还舍不得放下碗筷,一边嚷叫一边呼呼地吃着。“这个辣辣的凉粉,既解渴又添凉,真是好味道!”
辣,就是这个农家凉粉小店的特色。听着客人的叫嚷声,店家主人就像得到最大的信任和夸奖,那个粉红色上衣的姑娘就“格格”的笑起来。“喜欢辣,那就下次再来,保证一个味!”
这个粉红色上衣的姑娘姓张,二十出头年纪。她父亲张老辣在这团山镇上经营凉粉生意已经有近三十年了。凉粉的用料、配料的质量都是很考究的。人们都喜欢吃他做的凉粉,“张辣粉”的名声,早就如那灶头上飘起的辣味,随风远扬了。前年入秋,镇上利用石林开发出一个新的旅游景点,“张辣粉”的生意更是火爆。他的女儿张彩花就到这个路边修个别致小屋,开起了“张辣粉”分店。最近几个月来,风景区的游客不断增多,张彩花一个人忙不开,就把父亲张老辣接来给自己当助手。
这个通往石林风景区真是个卖小吃的好地方。新铺的曲曲石径紧挨着店门向前徐徐延伸。游客坐进这个店里,不仅可以享受到绿色的大自然凉阴,还可以回望那些古朴团山镇,看那青瓦麟麟的屋脊在山峦间浮起的条条鲤鱼脊背,有颗远瞻前面的隐约闪现的石林,那朦胧的清影更加勾起游览的欲望。那些游客步行到此,身上有了热气,坐下来喝碗凉粉真好解解口渴。特别是那些来自四川和湖南的,以“吃辣”著名的游客们,吃上一二碗凉粉,再去游览石林,一下子就达到口福、眼福一起享受,“风味”“风景”一起体验的美妙人生。
如此得天独厚的小吃店,自然是每天收入不菲。然而就在昨天晚上,开店的父女两却大吵了一场,那个穿粉红色上衣的张彩花硬是制服了他的父亲张老辣,还弄得张老辣公开向食客们致歉……
原来昨晚顾客散尽,父女在准备第二天食材中,张彩花发现父亲张老辣把一包包晒干的红萝卜块,捣碎后加入辣椒粉里,张彩花马上伸手阻挡,叫父亲决不能这样做损害食客的事……。
父亲见女儿阻拦,就恼羞成怒起来,骂女儿眼瞎,看不到辣椒粉正在涨价,就知道把辣椒粉多放,叫食客们吃的辣辣地冒着眼泪花花……
女儿他却全然不理睬父亲的这些说教,也不怕父亲对她的不理睬。张彩花对父亲说:“你做生意一辈子了,还不知道要诚信待客的道理吗?你用红萝卜冒充辣椒粉对得起顾客对我们小店的信任吗?你这样做不就是黑了仁义经营的良心吗……”一连串的话语辣辣地,呛得父亲哑口无言。
张彩花继续这施放她的辣椒面:“别人这样做我要揭发,您这样做我也绝不允许,为了赚钱你就掺假,那时给自己的好名声摸黑,我们经营小生意也要讲良心,要做到问心无愧……”父亲在女儿的辣椒一样的教育下,只好承认自己不对,表示向顾客道歉,还把那些装进了碎红萝卜的辣椒粉当着食客们的面全部销毁掉。
食客们一边吃着辣辣有味的凉粉,一边望着这个卖凉粉的姑娘:看不出,这么漂亮的姑娘也是个“七姊妹”辣椒。
几个食客走来,对着张彩花喊道:“来,我们一人一碗凉粉!”张彩花灵巧麻利地给递上。“来啦!正宗的凉粉。”
食客们吃下几口,大喊一声:“哟,好辣的凉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