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 二里娃(小说)
二里娃是新疆土生土长的孩子。他有自己的名字,可是许多人都不知道,知道的也不叫,都叫他二里娃。还有人也不叫二里娃,而直呼小“白克儿”。“白克儿”最初是内地人对新疆当地人的一种蔑称,有白痴、少见识的意思。后来它的含意又有了延伸,不仅对人,也对事。某些事情被认为没有用或做不成时,也说是“白克儿”。这样一来,它原本蔑视的含义不存在了,反倒成了一种戏称。
二里娃有一句口头语:“喔哟,把人可笑的!”
这天,几个邻人在一起聊天,见二里娃过来了,便叫道:“二里娃!又有啥可笑的事啦?给咱说一下嘛!”
二里娃说:“还真是的!把人可笑的!”他坐下来说了二道桥一家两口子在饭馆吃饭欠帐的事。
这家的男人叫吕东,女人叫小兰。吕东在企业下岗以后,待在家里没事干,便约了几个朋友来打麻将。他们几个人凑在一起除了玩,还要吃吃喝喝。大家都没有钱,吃不起大饭店,只在附近的一家饭馆吃拉条子(拉面)。拉条子便宜又方便,这次大拌筋(卤面或炸酱面),下次小拌筋(汤面),换着样吃。时间一长,吕东身上的钱不够用了,就只吃小拌筋,不吃大拌筋了。再后来小拌筋也吃不起了。吕东就和饭馆马老板说,钱先欠着,记自己帐上,到年底一块儿算帐还钱。马老板和吕东是老乡又是邻居。他知道吕东家里不缺钱,钱都在他老婆小兰手里管着。他巴不得吕东和他那些牌友常来饭馆吃饭,所以就一口答应下来,并拿过账本让吕东签了个字。
从那以后,吕东还是隔三差五就带着这几个朋友到马老板的饭馆来吃喝。每次吃饱喝足以后,吕东在帐本上写明钱数,再签上自己的名字就算完事。
小兰知道了这件事,就来到饭馆,当着众人的面,对马老板说:“马大哥,俺家吕东没有钱,以后别再让他来这里吃喝了。”
马老板心想,吕东没钱,你有钱啊,我可不能丢掉这个老客户。于是就跟小兰说:“欠的饭钱不用你管。你家吕东说了,到时候他会跟我算帐还钱的。”
见饭馆老板不听劝,小兰只好又回去劝丈夫。可吕东根本听不进去,说:“我的事你别管!”照旧带那几个牌友去吃喝。
转眼到了年底,马老板拿着帐本,找到吕东跟他说,他总共欠下饭馆的饭钱是1564元,要他立刻付钱。
吕东哪里有钱?又不能说不还,只能编理由推拖,今天推明天,明天推后天,到后来干脆离家出走,溜了。
马老板并不着急,心想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便去找小兰。
不料小兰态度强硬。她说:“是你亲口说的,吕东欠的饭钱不用我管,对吧?这事你别找我!”
马老板说:“你别忘了,你们俩可是夫妻。你丈夫欠钱,你是他老婆,你替他还钱,天经地义!你咋能不管?”
小兰说:“我就是不管!他是他,我是我。”
马老板说:“你们不还钱,我上法院告你们!”
小兰说:“你告去!别忘了你说过的话。”
过了几天还不见动静。马老板真的到法院起诉了小兰,让她偿还她丈夫吕东在自己饭馆欠下的1564元饭钱。
讲到这里,二里娃叹一口气说:“看看吧,把人可笑的!为了吃饭的事,他们还真打起了官司。”
众人问:“打官司了?谁赢了?”
二里娃反问:“你们猜,谁赢了?”
几个人同声说:“肯定饭馆老板赢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嘛。”
二里娃一撇嘴:“饭馆老板赢了?把人可笑的!老板输了!吕东老婆赢了!”
众人问:“那为啥?”
二里娃说:“人家律师说了,婚姻法有规定:夫妻二人生活中发生的欠帐,那是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负担。可是夫妻当中如果一方自己以个人名义在外面欠下的帐,那是另一回事,只能由他自己负责,与另一方无关。吕东欠下的饭钱,明摆着不属于他们家庭生活中欠的帐,而且马老板和吕东都跟小兰说过,所欠饭钱与小兰无关,属于吕东的个人债务,由他自己本人承担。这样,人家小兰就没事了。”
众人恍然大悟,齐声问:“还有这规定?那吕东可咋办咧?”
二里娃说:“咋办?你们不是刚说了吗?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嘛!”
众人大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