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倔强的大哥(散文)
一
那天清晨,我正跑步锻炼时,手机忽然响了起来。从电话里听到挚友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声,心里一惊,知道海龙大哥走了。我哪敢怠慢,三步并作两步往离家不远的大哥家赶,心里浮想起与他这些年交往的一幕幕。
大哥名叫海龙,身高1米86,一副国字脸,刚毅威严,不善言笑,时常穿得整整齐齐,干净利落。1947年出生江苏海门市,长我整整15个年头,同我亲大哥同年同月生。
短短几年的交往中,他直爽、诚实、倔强的品质,让我钦佩不已,和他结下了兄弟般的情谊,心里早已把他当成了“大哥”。
那些年,海龙父亲在上海有着自己的私营企业,是享有名气的小资本家。由于经济条件好,他把儿子海龙接到繁华热闹的上海读书,儿子学习刻苦用功,考上了上海医科大学。
海龙大学毕业不久,被分配到上海普陀区药材公司。上了几年班后,由于从小受父亲经商办企业的熏染,不愿过那种固步自封的生活,决定辞职下海经商,意欲在商场里打天下。
一辈子在商场里打拼,吃过不少苦头的父亲,多想让儿子端着“铁饭碗”,安安稳稳过日子。他坚决不同意儿子弃职经商,责骂道:“好不容易托人给你找了一个‘香饽饽’的单位,衣食无忧,还不知足,想去自讨苦吃,怕是脑子进水了。”
妈妈更是流着眼泪,死活不同意儿子辞职。可父母亲打小就知道儿子是一根筋,想干的事不会轻易改变,就狠心地给儿子下最后通牒,要是不听话就不准再进家门。
海龙大哥就是一头犟牛,打死也不回头。他辞职后,找朋友借钱,向银行贷款,做起了外贸、服装销售生意,由于不懂门道,缺少营销经验,没多久亏得一塌糊涂。父亲看在眼里,痛在心头,被他的专注执着打动,就悄悄通过自己的朋友来帮助他。后来,他几经蹉跎,矢志不渝地拼搏,终于在上海办起了属于自己的纺织厂。生产出来的产品还远销国外,供不应求,后来又合伙开起了地产公司,生意做得风声水起,没几年就拥有了上亿资产,成了名副其实的大老板。
二
有一天,大哥在与人的交往中,结识了一位贵州的朋友,这位朋友感觉他诚信可靠,办事踏实,又有经济实力,就介绍他来贵州发展。因地产行业涉及手续多,风险大,令他心力交瘁,早就萌芽了到新的地方另寻发展路子的念头,听了朋友的话,就把上海的其他企业交与儿子负责,自己来到了贵州。
到贵州后,经过数月考察,了解到六盘水储煤量大,认为开采煤虽有风险,但成本小、见效快、效益高,就决定在六盘水投资开了一个煤矿,做起了挖掘“乌金”的产业。
天有不测风云。煤矿开采不久,由于煤矿管理疏漏,发生瓦期爆炸事故,造成14人死亡的特大安全事故。海龙二话不说,立即从自己在上海的公司抽调了几百万资金,按当时有关规定,对死者家属进行赔偿,善始善终处理好有关事宜。
事故处理完毕,他心感万分内疚,时常在睡梦中被噩梦惊醒,14个鲜活的生命顷刻间说没就没了,这是何等的残酷,决定金盆洗手,远离挖煤行道。
海龙在商场打拼多年,虽受到了不少挫败,但刚到一个新地方就遭遇那么大的打击,吃了败仗,亲人们力劝他回去,毕竟上海人熟地熟,对发展有利。可他不听劝,不灰心,不丧气,心里暗下决心,在哪里跌下去,就在哪里爬起来。
通过调查,看到贵州公路上车辆不多,驾校少,想学驾照的人挺多,就萌生了开办驾校的念头。想好了就干,通过申报,于2012年在贵阳投资开办起了一家培训驾校。
驾校开办初始,他就给驾校全体员工立下了“严管理、求质量、讲信誉”的校规,自己对驾照管理知识不懂就学,边学边干,不久就成了管理内行。由于驾校对学员热情周到,管理有序,许多学员慕名而来,络绎不绝。
学校开办以来,每年都有2000多人通过培训,取得不同类型的驾照,在同行业中成了佼佼者。
三
海龙办企业,从不违反原则规定。在贵州办企业这些年,他结识了许多官方的朋友,但不因有了朋友,就只为自己打算,而是给自己立下一个“不符合规定的事不办,投机钻营的事不办,损害他人利益的事不办”的“三不”规矩。他从不利欲熏心,不干超越自己底线的事
有一次,上级主管部门来驾校检查,告诉他按新的管理规定,他开办的驾校培训场地面积不够,不达标,主管部门要取消其培训资格。这时,有人给他出点子:“你不是有一个好兄弟在交通部门当官吗?请他帮个忙,打个招呼不就结了嘛。”海龙马上回答说:“那不行,既然是好兄弟,就不能为难别人,给别人添麻烦。”接着,他就另寻场地,直到达到标准,才申请核发准运证。
又一次,驾校一位教练违规上路带学员练车,被交管执法人员查到,这个教练怕被处理。当晚,就买了许多东西到海龙家中,要求他出面给管理部门负责人求情,放他一马。他听了后,不仅不给面子,还按学校规定,开除了这位教练。
海龙一生为人心地善良,当了解到有的农村学员家庭困难,想学一门技术,又苦于没有学费时,他从不拒人于门外,主动给他们减免学费。
有一天,驾校保安发现有一个年轻人经常到驾校门口往训练场观张望,就问他是干什么的,那年轻人红着脸,说想学驾照。保安就对他说:“那你在这儿看啥呢?进学校报名学呀。”好半天,那年轻人才吞吞吐吐地说:“我想学,没有钱报名。”
通过了解后,才知道那位年轻人名叫梁兵,老家住在一个特别边远的贫困农村,他进城打工后,想学个驾照跑运输,摆脱贫困。海龙知道他的想法后。给他免了学费,经过2个多月的培训,让他拿到了驾照,圆了跑运输赚钱的美梦。
驾校开办十多年来,他已为上百名家居农村经济困难的学生免了学费10多万元。校办公室墙上挂满了学员赠送的锦旗。
四
海龙一生特别嗜好抽烟,他抽的是国外进口的一种白色过滤嘴的香烟,据他说,那种烟劲头足,抽着过瘾,别人发烟给他,他从不接,自己也不给别人,好像那种烟是属于他自己的专利品一样。
我们在一起相处时,看到他边抽烟边剧烈咳嗽,有时咳得气都接不上来,就劝他别抽了,可他总是笑着说:“我一身没什么爱好,就好这一口,这一口都戒了,就一样都没有了。”甚而有时还会说:“现在烧也是烧,今后烧还是烧。”
我们心里明白他说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吸烟,该享受就享受,今后死了,火化了,什么都没有。他这样一说,也就没有人再劝他戒烟了。
有一天,他连续咳嗽时,从喉咙里咳出了几口鲜红的血。妻子见状,急了,就硬拉着去医院检查,经医生对他肺部诊断,初检结果疑似肺癌。倔强的他拿着医院的诊断书看都不看,不相信自己会生这种病,绝决进一步诊断,就回到了家中,还一股脑儿埋怨妻子多事,不该叫他去检查,让他好好的心里蒙上了一层阴影。
他是学医的,就自己从药店里,从网上购药,自己配药,自己给自己治病,病情好一点,烟又在手里一支接一支地燃了起来,再咳再喘,感觉吸着烟就舒服。后来,越咳越严重,常常咳血,才迫不得已戒烟了。
看到他每况愈下,身体消瘦,病情严重的样子,朋友或家人力劝他到医院治病,他就是不去,还说:“我自己的身体自己清楚,没什么大事,过一段时间就会好起来。”就这样,不听劝说,独自家里待着,自己继续配些药服用。
五
大哥来到贵州快20年了,仍然改不掉在上海生活时的一些生活习惯,无论春夏秋冬,每晚12点左右,雷打不动要吃夜宵,贤淑的妻子总会按时给他做好。
也许是前些年大哥走南闯北,吃苦受累,身心疲惫了,年过古稀后就不想再动了,时常呆在家里,无事就玩玩手机。他还喜欢在手机上购物,只要有喜欢的就购,一天不网购,心里总觉得有什么事没做,满屋子都是网购的商品,有的包裹送到家后,长时间都未开封。
无论在哪儿,无论何时,大哥性格较真、固执。有一次,他舅子家年满12岁,正在上初中的小儿子做错事,被母亲批评几句,小儿子一气之下出手打了他母亲。他知道后非常愤恨,马上组织一家人开家庭会,对孩子实行家庭管教。妻子生怕这小孩有逆反心理,会记他一辈子的仇,劝丈夫不要狗拿耗子多管闲事,丈夫哪里听劝,执意把这孩子弄来跪着,狠狠批评一通,直到小儿子知道错了,给他妈妈承认了错误,作了保证才罢休。
大哥很要面子,自尊心极强,自己在病入膏肓时,仍然注重自身形象。病重期间,从不许任何人看到他生病的样子。后来,疾病让他坐不起了,只能躺在床上,可他给驾校员工安排工作时,硬撑着从床上坐起来,要求妻子给他把衣服穿整齐,把面容整理好,打起精神,正襟危坐,让别人看到他和以前一样。
为了不影响家人情绪,在癌症晚期遭受最剧烈的疼痛时,大哥咬紧牙关,从不大声呻吟,保持着自己特有的尊严。
生前许多好友和那些曾经在驾校学习的学员耳闻他辞世的消息,主动前来,带着敬仰的心情,含泪与他告别。
在那春暖花开的季节,伴随着火化场上空冒出的一缕缕青烟,以及亲人们凄凉断肠的哭,大哥从此告别亲人,离开了朋友,到另一个世界去了。
大哥,倔强率真的海龙大哥,愿你一路走好!
2021年7月1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