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麦子收完了(散文)
又过了一个收获的季节,金黄色的麦田被刚耕种过的黝黑的土地所替代。夏风抚弄着广邈的田野,蕴藏于田地间的一个梦,又开始了酝酿下一个丰收的希望。
庄稼人农忙的日子,如今被机械化作业浓缩到了只有三四天的时间。在这短短的时间里,收割,脱粒,入仓,几乎一气呵成。随即,玉米种子播种到了地里,它们睡在麦茬下的泥土里,是我们用心呵护的宝贝。这时,就盼着下一场雨,浸洇泥土,让那湿润的泥土与种子亲昵地接触,在狭小的天地里,催生着小小的生命,期待着破土而出的那一天。
种子,就爱在泥土的气息里做梦,也唯有大地的温床,才能萌发生命的奇迹。时间,如涓涓流水,无声地流淌滋润。在这生命的流程里,它们有泥土与之亲昵时的呓语,有蚂蚁走过其身边时亲热的招呼,有多少双艳羡的眼睛为之坚强的生命历程送上祝福。
我们轻轻走过田野,看着空中朵朵白云,心中有些焦虑,何时才能化作一场雨与种子交融在一起呢?风儿来了,转述着云儿的信息。风儿是上天的使者,是天地间最有灵性的玩家,它将富有激情地改变云的形态。云朵一片,两片,似羊群追赶浪花,如群山在大海中沉浮。云儿的优雅,壮美,正是来自风儿的使然。可是,陶醉在自我欣赏的云儿,迷失在另一种心性中,无论哪种风姿,都没有让云儿攒动在一起,撞击出闪电的壮观。没有一丝雨的酝酿,在深切盼念中,雨儿是否看到了我们期待的眼神?是否听到种子发自地心深处的呼唤呢?
天地间的配合为何缺少了默契?这,就如同我来到这片土地上却没能见到父母的身影,还有伯父伯母,还有那么多挥汗如雨与酷热、与时令争抢丰收的人们。那游弋在几十年前的抢收抢种的紧张情景,此刻似乎变得轻描淡写了。那些年,提起麦收,人们心头的那根弦就绷得紧紧的。那时没有汽车,三码子,更没有大型收割机……
当金黄的麦穗沉甸甸地扭向一边时,农家人就仿佛面临着一场空前的战役。父亲,母亲是战场的指挥者,又是冲锋在前的战士。上小学的我们也放了麦假,帮着收麦子。那几天,仿佛被压缩得很短,很短,而太阳和月亮的轮换,也似乎比平常快了许多。凌晨三四点,父亲就起来套上牛车,下地干活。我们与慢吞吞的老牛在路上的从容相比,恨不得一步跨到地里。父亲手里的纸烟闪着火星,像是天上的星星下凡,来和父亲蹭人气呢!
月光下的麦田朦朦胧胧,湿漉漉的露水软化了麦芒的锋利。父亲把车卸好,牛拴在树上,我们就淹没在微微起伏的麦浪之中。月光,在穿着宝蓝色旧衣服的父亲身上蹭来蹭去,比我们还娇嗔。那时的父亲正值壮年,虽然身体有点单薄,可投进麦浪里,就像一个遨游在大海里的搏浪高手。他低着头,手里唰唰地割着,几乎连伸腰喘息的时间也没有。不知歇息的父亲就像一座山,在月光下起伏连绵着。
我们只是割了一小会儿,可恶的麦秸就在手心上留下了几个大水泡,钻心的疼痛把开始的好奇劲送到了九霄云外。不出所料,我们落在父亲和母亲的后面好远,好远。月亮和星星对我们笑着做鬼脸。偶尔,露珠被月亮抚过,明晃晃的,就像宝石那样撩拨。我们毫无兴致,眼泪汪汪地摸着起泡的手。母亲放下手里的活,捧着我们的手,用嘴轻轻地吹着,疼痛似乎减轻了不少。我们眼睛酸酸的,心里却很幸福。
父亲询问了几句,手里继续忙着,麦子还在魔术般地倒下……
星光下,数不清的身影汇聚到了田地中。麦田里,汉子们憋着烟瘾,用庄稼人特有的语言串联着一颗颗火热的心。还有一群我们这样大小的孩子,更有老牛悠长沉闷的呼唤。它是在呼唤星辰,还是在呼唤天明呢?
月亮渐渐向西挪动了许多。东边的天空生出了鱼肚白,白光越来越明晰,当它延伸到大半个天空的时候,红色的光芒从地平线上缓缓升起。那是一幕壮丽的风景线,朦胧的麦田和树木瞬间明晰。此时,我看到了母亲,看到许许多多被天光明晰了的身影。麦田,恢复了自己本来的颜色。在这静静的平面里,一个个隆起的腰身,不就是农家人最坚强最壮美的脊梁吗?他们用这样的坚强,执着地支撑着自己的世界和天地。
太阳,终于冲破了地平线,用巨大的怀抱拥抱这片土地,这山峦,以及那些学着父母干活的孩子们。大人们的脸上黑乎乎的,汗水与尘土交融在一起,这也让孩子们见证这个时刻记录在农家人身上的艰辛与豪迈。“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首诗,就是千百年来农民最深刻的体验。习惯了这样忙碌的农民,也是对丰收最虔诚的付出。
此刻,太阳仿佛是一首交响乐,将激情推向高潮。它的光色由黄变得越来越浅,音符躁动着琴身,越来越热的光芒抽干了挂在麦穗上的水气。麦芒变得越来越硬,越来越锋利,即使人们穿着厚重衣服的身体,也阻挡不了威力。大人们脸上一道道猩红的印迹纵横交错,在这个农忙季节里,每个人都无法幸免那种火辣辣的疼痛。童年的我们经历了小麦丰收的一道道考验,疼痛,刺痒,汗水……但是,我们还可以在捆好的麦子堆起来的屏障里,躲避一会儿毒辣的阳光,而大人们却不能有丝毫的退缩。
大片收割后的麦子在他们身后,慢慢攒聚在一起。此时的风儿不知躲到哪去了,哪怕一丝一丁点也好。越是这个时候,风儿越是没有踪影,仿佛是害怕这股滚滚热浪似的。泥土蒸腾起来,烫得人的脚不知放在哪里好,穿着鞋子,里面又灌了不少土。大人们索性把鞋子脱了,放在一边,就在这热辣辣的泥土上顽强向前。尽管人们的精神像太阳一样火热,可是,半天下去,前方的麦子还是一望无际。到了晌午,回家吃过饭,又要顶着烈日下地。那时的人们已经忘记了时间,只想尽快地把麦子收割完。如果变了天,辛苦种下的粮食,就会遭受损失。夏收时节,农家特别害怕雨的光临,就像恐惧一场灾难。
如今,一切都远去了,时光,父母,还有蒸腾的土地和我们的童年。
站在田埂上,放眼被耕种过的麦地,整整齐齐的垄块,就像一个个被注入新的力量的生命体,满载着农家人的希望奔向明天……
云儿快点聚拢,来一场及时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