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换种眼光看学生,多种形式来教学(随笔) ——读《多元智能新视野》有感
最近,我读了哈佛大学教育学家、心理学大师、多元智能理论之父霍华德•加德纳的经典名著《多元智能新视野》(沈致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让我受益匪浅。此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在理论部分,作者结合了大量案例进行说明,平日觉得枯燥乏味的理论也让我产生了极大兴趣。读完此书,获得了不少启迪。
霍德华•加德纳教授认为人类的智能是多元化的。每一个人都具有8项智能,包含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加德纳强调,虽然人的智力被分成了8种类型,但这并不意味每个人只有其中的某几种。恰恰相反,每一个人都具有这8种智力,只不过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不同而已。大多数人可以在加德纳多元智能的内涵中发现自己的多项长处。每个人各项智能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优势或优势组合,如果每个人都能用自己最擅长的智能或智能组合来学习任何课程,都会取得理想的效果。
“通过多元智能而教”要求我们的课程在努力使不同智力都得到发展的同时,通过调动不同智力活动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极大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理解多元智能理论,理解这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教育观”、“学生观”和“评价观”,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并积极地实践课堂教学活动。
一、更新教育观
我们的教育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开发智力。教育方针要求在德智体全面发展,提高综合能力。而智能是多元性、差异性的,不可能每个人都全面发展的。加德纳教授认为每种智力在个人智力总和中所占的比重是不同的。也就是说,每个人都存在优势智能与弱势智能,那一个教师在教育学生时是要扬长,还是要补短呢?相信多数人都会认为既要扬长又要补短。可是在实际上我们的教育往往是抑长补短的教育,我并不反对补短,但坚决反对“抑长补短”,以抑制学生长处来补学生的短处这是违背教育规律的。素质教育提倡人的全面发展,什么叫全面发展,全面发展应该是让学生的优势智能充分发展,并达到卓越,至于学生的弱势智能有所发展即可,没有必要化大力气去强化弥补。这与教育可以开发智力是相吻合的。其实,每个学生都是天才,只要让他的优势智能得到充分发展。可现实往往是抑制优势智能,化大力气去发展弱势智能,其结果往往是优势得不到强化发展,弱势也弥补不上来,徒劳无功。这也是教育失败的原因之一。
二、更新学生观
智能的多元性、差异性,也就让每个学生的智能发展不平衡,呈现在学科上就使得学生有的文科好,有的理科好;有的体育舞蹈好,有的演讲唱歌好……作为教师,只要在教育教学中,促进学生各方面在原有基础上有更大的进步有更好的发展即可,不必强求一定要发展到什么程度。鼓励学生把自己的爱好特长、优势智能做到极致。最好因材施教,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发展,个个成人,个个成才,个个成功。
三、更新评价观
教育需要一定标准,但不能推行“标准化”,教育不能学企业里制造产品,因为学生是有个性的。之所以不能仅凭成绩来评价一个学生的好坏,更不能以“分数”来衡量一个学生的整体情况,是因为这样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分数仅仅是八大智能之一。最好的教育评价是多元评价,公正立体的客观评价,只有这样,学校才能办出特色,学生才能发展个性。学生的发展各不相同,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应多元评价。
四、更新教学观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要在教学设计中尽最大限度地培养学生的多元智能。为了让课堂更有活力、让教学更富创意、让学生更加聪明、让发展更为全面,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这是我们在课堂教学中能够改进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充分运用情境创设:故事情境、问题情境、游戏情境、作品情境、竞争情境、生活情境、虚拟情境、任务情境等,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转变学生的被动学习方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主动协作、探索、创新,切实提高了学习效率。课堂教学中可以引入多种形式,培养多方面智能。
语言智能的培养:引入故事、课堂讨论、朗读与欣赏、写日记、发表与交流;
数理逻辑智能的培养:计算与等量、分类与分等、苏格拉底式问答法、研究性学习、提高科学素养;
空间智能的培养:(结合录像带)形象化、色彩记号、图画比喻(国外较多。如有一节课让学生通过图画来画和平)、思维速写、图解符号;
身体运动的培养:肢体回答、课堂剧场、运作意识、动手思维、身体图;
音乐智能的培养:节奏和唱歌、背景音乐、情感音乐;
人际交往智能的培养:与同学分享、人体雕塑、合作小组、图版游戏;
自我认识智能的培养:一分钟反应时间、联系自我体验、选择时间、感情色彩时刻、制定目标时间。
总之,教师要多多学习多元智能理论,把有关知识运用到教学实践中来,让学生的多元智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换一种眼光看学生,多种形式来教学,多元评价学生,教育必定迎来一个新的春天。
(写于2014年5月13日,曾辑录在个人博客新浪“皓月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