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东篱采菊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东篱】寻景侧记(散文)

精品 【东篱】寻景侧记(散文)


作者:习之乐哉 举人,3396.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183发表时间:2021-07-23 00:20:37

【东篱】寻景侧记(散文)
   一
   从北京回到家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受女儿之托,在家乡泰山地区的周边乡村之中,寻找古老而陈旧模样的村落。这是个太为难人的事。作为制片人的女儿,需要与她的剧组,拍摄一部反映那个年代背景题材的人生故事。她让我提前探寻一下,近期准备带导演、编剧和剧务等人员回家一趟,由我作向导开始选景工作。
   这个托付使我很是为难,我一再强调。要知道家乡这几年的创城规划,已普及开来,几乎每个乡村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村通公路,路路柏油铺,水泥铺就的街道胡同已是新常态,在乡村要想找到没有铺水泥路的土路,甚至于有几处破砖烂瓦堆砌的房屋或茅草房更是像大海捞针。女儿给的任务非常艰巨,去哪里寻觅带有“旧社会”色彩的村落?
   离京前的一天晚上,与进京看女儿的秋高夫妇一块吃饭时,顺便向秋高哥说起寻景的事来,秋高哥曾在多个乡镇干过多届党委书记,很熟悉农村现状,他说,现在确实很难找到如他们所愿的旧村落,不过可以到徂徕山、房村、大汶口、角屿几个乡镇看看,那里有些保存较好的民俗村,准备开发乡村特色旅游。
   秋高哥的提醒,让我如梦初醒,曾经在基层工作多年的我,这几个乡镇的大部分村子都去过,我想,不妨就顺着这个思路打前站,寻寻看。
   昨天晚上在岳父家,正巧五“连襟”西明也在场,我知道他老家在徂徕樱桃园村,而且,西明的姐夫长伟在村里任书记。我把想法如实告诉了西明,西明说,你算找对人了,就去樱桃园。他说,樱桃园很原始,在徂徕山的腹地,山高路远,掉渣的土路,陈旧的房屋,保证可以让我一下子回到“解放前”。当晚他便联系上了长伟,并且给我了联系电话,没想到,一切顺利,就像做梦。
   说起长伟,多年前,曾经跟着西明去樱桃园老家摘樱桃,中午陪酒的就是长伟,因为我与长伟有个共同爱好,喜欢吃几杯小酒,在推杯换盏中便找到了共同语言,大有一见如故,相见恨晚之感。因此,在亲戚的关系上,又加上了酒友这层更加贴切的关系。
   提前与长伟书记取得了联系,一早由外甥凯开车,我们就直奔徂徕山而去。
  
    二
   说起徂徕山,还是很有名气的。徂徕山既是革命老区,又是名胜古迹最多的地方。
   资料记载:徂徕山是山东省委成立后的第一个驻所地,1938年,在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山东省委员会在这一地区,直接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并发动了一次武装起义,也称徂徕山起义。解放后,徂徕山成为当地红色革命教育的基地。
   早在2500多年前,《诗经·鲁颂》就歌颂了“徂徕之松”,唐朝大诗人李白曾隐居于此。徂徕山古迹众多。史料记载,今存寺庙3处,碑碣54块,摩崖刻石113处,古树名木千余株。《诗经》《史记》对此山也有多处记载,历史名人多有题咏,民间传说更是数不胜数。吴王阖闾、孔子、汉武帝、汉光武帝、李白等名宿曾亲临,司马迁也曾到达此处,汶河沿岸是春秋时鲁国人才辈出之地。山上有吴王驻跸的中军帐,有西汉赤眉军起义的根据地天胜寨,有北齐时的映佛崖摩崖刻石,有唐代大诗人李白与山东名士孔巢父等6人隐居处,有宋初理学家石介创建的徂徕书院,有石介墓,石敢当故里桥沟村,有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遗址等,历史文物古迹丰富,可以用“俯拾皆是”来形容。村落的破旧不要紧,就怕没有看点,而泰山脚下的村落,拿出一个都是叫得响的,尽管在片中不能看到这些,但这些背后的文化是底蕴,没有这些,就显得苍白了。
   不到一个小时,我们就来到镇驻地,经过东南方向三里来地的慢坡水泥路,沿路两旁树木郁郁葱葱,坡地里全是绿油油的庄稼,车子穿过弯弯曲曲,盘旋而上的山路,驶进了徂徕山下的一片风景区里。那漫山遍野,一眼望不到边的地方,就是名符其实的樱桃园了。百十多口子住家的村子,星罗棋布地来散落在古木参天的树荫里,那个二层楼上插着一面红旗的地方,从远处看,隐隐约约给人的感觉仿佛是万丛绿中的一点红,这地方,就是樱桃园村委了。车子进了村委门口,发现长伟已在那里等候多时了。
   好客热情的长伟,把我和凯带到他的办公室,沏上早已准备好的徂徕山茶,我们边饮着山茶边开始直奔主题,畅聊了起来。长伟听完我的具体来意,没有多想,就起身亲自准备陪同我和凯,去寻找目标所在了。
   真是不巧,长伟接到了到镇上开会的电话,不得已只好临时安排村里的两位张姓同志陪同了。长伟又向他俩说明我来的意图,临开会前嘱咐我,中午他请客,不见不散。
  
   三
   我和凯在二张的陪同下,沿村委一路向上,路的两边尽是参天古树,多是百年以上的板栗。二张按我的意图,来到山后最接近“旧社会”的小自然村,这是他们村子的人家曾经住过的地方,现在大部分的住户都搬到山下的新村了,只有几户恋旧的老人还固执地住在这里,不肯舍弃而去。跟着二张,一路边走边听介绍,而且,不时用手机拍下剧组心目中的镜头。我亲眼目睹了这海拔千米高的大山深处的百年老井,仍然健在的茅草屋,起伏的土路以及青石板路,自然天成的石拱桥,农业学大寨时修建在山谷里的拦河坝。朴实厚道的山民,在家门口见到我们,总是热情招呼我们到家去喝茶。
   听二张说,这陈旧古老的自然村,准备开发建成生态旅游村,作为一处文化遗产长期保留下去。正在这时,处在山半腰村委会大院里的喇叭响了起来:“各合作社成员注意了!各合作社成员注意了!听到广播后,请于下午2点持发货收据到村委会计室兑现。”通知不停地连续播了两遍,我好奇地问二张这是啥情况,二张满面笑容地告诉我说,他们村原先有几十户村民在山上种植了上百亩地樱桃园,由于分散经营,对市场行情摸不透,樱桃成熟后经常出现滞销,价格上不去,收益损失很大。自从去年村民入股自发成立合作社后,统一经营管理,产供销一条龙,行情信息畅通,并提前与省内外收购商签订购货协议。今年樱桃大丰收,不但没滞销,反而卖了个大满贯。今年每个合作社成员心里像灌了蜜,脸上却笑开了花。听二张说,这是自去年村民们陆续从山顶旧村搬到山下白墙红瓦的新居后又一件大喜事。对于祖祖辈辈住在土坯茅草屋的村民来讲,欣逢百年不遇的双喜临门,摊到谁不高兴呢!
   站在樱桃园山的最高处,遍览山下百亩樱桃园,旧貌新村,层次分明,真是新旧两重天,旧的古朴,新的耀眼。
   在下山的路上,迎面遇见了村里的妇女主任正骑摩托车往旧村方向赶,而且脸上挂满了激动和兴奋,二张打招呼问她忙啥去?“张三家合格了,去通知一声!”主任连车都没停,像一阵风似地疾驰而去。我倒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听二张解释,才恍然大悟。原来张三一家是村里扶贫户之一,其他几户在地方政府和村委联动帮扶下都已成功脱贫,走上了致富路,张三一家经验收也最后脱贫。怪不得妇女主任这么兴奋呢,这是村里的骄傲啊!
   结束寻景,我迫不及待地把拍照微信女儿,女儿说不错,但“指示”老爸,再寻找几处景点,不日将带队亲自来老家转转,除了樱桃园,还要再看几个地方。看来“指示”不能违,我有思想准备,还有大汶口、房村、角屿几个地方呢!
   中午如期与长伟在徂徕山下风味酒
   聚,因为寻景顺利,酒也喝得畅快。
   社会在变化,亘古未有的是旧村落在不断翻新,或者消亡,留下曾经的影响和故事,给后人一些感性的印象,这是艺术工作者的怀旧情怀,我能够为留下旧影做点探访,感觉意义非同寻常。这些原始的状态,不是为了对比今天的巨大变化,我们的思维已经发生了巨变,我们想的是好好看看过去,找到我们曾经的足迹,记下发生的故事。
   这些日子我在想,古老的风景,也只有在当下这个时代才显得那么有意义,因为我们的时代的变化不是靠简单的对比来展示的,而是为了记住曾经,生怕过几天连痕迹也没有了。我为女儿的团队选择只有一个视觉而感到高兴,他们记录的是时代的脚步。
    
   原创2018年6月6日
   首发2021年7月23日
  
  
  

共 313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习社一篇非常有趣的文章。因为女儿的要求,让他去乡间寻找一处旧格局的房屋建筑。女儿是应剧组的拍摄所需,要寻找一些“旧社会”氛围下的建筑。她自然想到了自己的老爸。习社所担当的任务,却不是那么容易完成。新时代背景下的乡村,都已经建设的十分完善,街道乃至房屋,都已经修缮一新,真的要找一找旧房屋还真的很困难。于是,发动群众,走一走熟人的路子,还不错,在大山腹地之中,还真的发现了这样的村落,不过,人家之所以保留这样的房屋,也是为了搞乡村旅游。读到这里,不由让人心生感慨。如今的乡村,在国家的富民政策支持下,都已经迈上了小康之路,已经摘掉了贫穷的帽子。在这样的大背景下,这篇文章便显得意义重大而非凡。在这里要说的是文章的角度非常的新奇,通过去寻找“旧社会”的房屋,而衬托新社会的生活,不能不让人觉得眼前一亮。习社近期的文章更加贴近生活,更多地把目光投入到人群之中,这样的文字更加接地气,也更加有生命力了。民生是当今社会的第一大问题,解决民生无疑是非常敏感而重要的话题,在这个方面来讲,习社不知不觉地走在了社会生活的中间。期待习社有更多的精彩文章问世,谨祝文丰笔健,精彩不断。【东篱编辑:孤独小男孩】【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7300008】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孤独小男孩        2021-07-23 00:24:49
  习社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足够亮眼!新时代下的新气象,让人感受到时代的氛围。推荐阅读!
2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7-23 06:14:46
  感谢孤独老师的辛勤编按和精准点评。这篇小文是几年前为女儿寻景时,有感而写,写得仓促,有不足之处,还望老师多多指教。敬酒两碗!
3 楼        文友:白玄        2021-07-23 08:18:57
  选材典型,思路清晰,层次分明,生活气息浓烈,以时间为顺序,应女儿之请一路“寻景”,通过亲戚朋友的介绍,终于找到比较合适的村落,主题鲜明,歌颂党的富民政策给百姓带来的美好生活。问候习社,学习欣赏。
回复3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7-23 08:22:45
  谢谢白玄老师的精彩点评和鼓励。期待老师新作!敬酒两碗!
4 楼        文友:怀才抱器        2021-07-23 12:29:55
  文章不在于记,而在于寻。寻找古旧的村落,为这个时代快速发展留下曾经的影像,就像保护遗产,这篇文章抛开传统的对比想法,不去对比,因为对比这个手法都显得太幼稚了,我曾经为搬迁我原先所在的学校,留下一些影像,我想,习之老师的探访也是和我当年做的一样。文章视觉特别,文笔精当,繁简有度,巧构而成,点赞!
怀才抱器
回复4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7-23 13:34:21
  这个年代,真正意义上的古旧村落实在难寻,特别是十几年前的旧村的影子。为了女儿的委托,走访了一些村落,除了感到遗憾就实惊叹。遗憾旧村落的消失,那是因为时代的飞速发展,近年农村兴起了民俗村的旅游,才有幸看到村落曾经的旧貌,这实在是新旧对比的活标本啊!谢谢怀才老师的热情点评和真心鼓励。敬烟一支山东“将军”!
5 楼        文友:李湘莉        2021-07-23 12:47:26
  习之老师,你是一举两得,既为女儿办了事,自己又游玩了一圈,真是满载而归啊!这篇文章算是“意外之财”吧!哈哈,湘莉非带喜欢此篇佳作,拜读点赞并学习!遥握问好,谨祝夏祺!
回复5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7-23 13:39:49
  这是一件非常发自内心乐意办的一件事,就像湘莉老师说的一举两得,实际上应该是“一举三得”,既能乐得为女儿办点事,又能游山玩水,更重要的是与朋友重逢,把酒言欢啊!谢谢湘莉老师暑假授课百忙之时,点评鼓励!敬酒两碗!
6 楼        文友:雨中太阳        2021-07-23 12:51:48
  乐乐社长用一双慧眼,为女儿寻景,此景须有特别处,古村落不古不贫,已成富民村,视觉独特,文笔精当,贴近生活。好文,赞一个! 敬酒两碗,多出美文啊。^_^
女人不仅要丽质更要励志!
回复6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7-23 13:46:54
  能得到太阳老师谬哉心里已是十分受活,在生花妙笔的行文上风格上,太阳老师一直是习之学习的榜样。仓促小文,请多多执教!敬酒两碗!
7 楼        文友:岚亮        2021-07-23 14:23:12
  习社好福气,家里有才女。为女儿的剧作去寻找外景地,你就偷着乐吧。一篇有趣的文字,赞!
回复7 楼        文友:习之乐哉        2021-07-23 15:18:43
  谢谢岚亮老师夸奖,孩子的事业倒不用老爸操心,但而立之年的人了,婚姻观还是与我们这代人差异太大。立业不成家,还是让当爸的揪心啊!哥俩举杯,敬酒两碗!
8 楼        文友:明月梅花        2021-07-23 18:09:01
  习之老师的女儿很出色。老师是个好父亲,浓浓的父爱流淌在寻找古村落的过程中。很有特色很有时代感的文章。
9 楼        文友:永丰人        2021-07-25 15:49:30
  处处有风景,感谢细心人!
喜欢说一些乡村故事
10 楼        文友:鸿雁南飞        2021-07-29 00:40:01
  习老师这景"寻"得好啊。如今想反映旧社会那种凄凉,都难。从一侧面展示时代进步,日益飞跃。旧景,带着古朴,沧桑的味,是我们的曾经,更是足迹。习老师如女儿都在做有益的事,为后人留点遗产。大赞老师文思。文章有了社会价值,才有意义。习老师的文让我受教!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