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翠竹(散文/外一篇)
◎ 翠竹
周末,工会里好不热闹!这里一堆,哪里一簇。
“小时包包扎扎,大时披头散发;风来摇摇摆摆,雨来淅沥哗啦。这谜底是什么?”我不假思索脱口而出:“毛竹!”。“对对对!……”
提起毛竹,我想起去年冬在新华书店买年历的情景。那天,我看到一张名为《翠竹》的,便“一见钟情”地捧着它,端详着,仿佛置身于它那醉人的清香之中。你看,它一竿冲霄,秀丽多姿,引人遐想。墨绿色的竹叶在微风中舒展着,摇曳着;几株修竹散在大竹四周,一枝刚破土的竹笋显得格外可爱。有几道清晨的曙光透过浓密的竹叶洒了下来,轻纱般地笼罩在修竹上,整幅画面清新而又有些朦胧,仿佛一切刚醒来……突然,营业员一声“同志,要吗?”将我从如痴如醉中惊醒,才知尚未付钱,忙摸钱付她。我掬着此画,凝眸注视,惊叹画家技巧高超,这笔墨是那样酣畅,意境是那样深远,这完全不是我对竹偏心的缘故!
画家笔下的翠竹是美的,然而大自然的翠竹更美。朋友,你想欣赏自然界里的翠竹吗?请到我的故乡文成来吧。踏入乡土,首先映入你眼帘的就是那一片片、一丛丛的翠竹。有的娇然如婀娜娉婷的素妆少女;有的坦然似豪迈的健壮男子;有的蔼然象轻拂长髯的慈祥老者……陈毅同志在《莫干山游词》中咏道:“莫干好,遍地是修篁,夹道万竿成绿海,风来凤尾罗拜忙。”这是翠竹的“形趣”。而更有趣的还是“雨后春笋”,一下蹿上几尺高,哪怕上面压着磐石,也要以坚韧顽强的毅力刺破地壳,它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在春笋萌发的夜晚,在竹林里,还可以听到它破土而出的沙沙声响呢!
夏天,“赤日炎炎似火烧”,这令人厌恶的季节到来时,农人们收工回来时,都争先恐后地向竹荫处跑,坐下来休憩纳凉,则有“清风掠地秋先到,赤日行天午不知”之感,令人神清气爽,心旷神怡。这“雪中送炭”的翠竹实在可敬!
冬天,万木萧条,昆虫匿迹,大雪压地时,翠竹依然在凛冽的寒风中傲然挺立,坚忍不拔,顽强地抵抗着风寒雪冻。不管狂风如何猛刮,翠竹仍然“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并努力往向阳的山坡延伸竹鞭,不管山陡土瘠,荆棘丛生,还是叠石连绵,木本盘错,竹总是以惊人的毅力,永不停息地前进,前进!向上,向上!因而引起乐于沃土的棕榈树们的摇头晃脑和拍手揶揄。就在它们讪笑的瞬间,就有几枝可爱的冬笋探出头来呢!啊!朴素无华的翠竹,是你最早去迎迓着烂漫的春天,去唤醒沉睡的大地,去传递春天的信息!
当地上的小草在温煦的春风中悄然摇曳的时候,竹那蓬勃的枝叶早已蓊蓊郁郁、青翠欲滴地舒展在明媚的春光里。它不单是同花草鸟虫分享着南国的春色,而更重要的是它耗尽脑细胞,望子成龙,早日造福人类。翠竹啊!你迎来多少个明媚的春色,炎炎的酷日,萧杀的秋风,严酷的隆冬,可谓“阅尽人间春色”,饱览世间沧海桑田的巨变。你身上一节一节的晕圈,也许就是你在生长过程中经过许多曲折而留下的标志吧。可亲可敬的翠竹啊!你坚强不屈和“未曾破土曾有节,及至凌云仍虚心”的精神,为多少人赞颂过。多少墨客骚人、英雄豪杰为你吟诗作画;在中国历史上,有多少具有你的精神的人啊!
被人们誉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人民教师,在殴打扣押,受尽侮辱,无需知识的拂逆环境里,依然不懈地学科学,求知识。竟干出“冒天下之大不韪”的事,呕心沥血地培养一批又一批胸有崇高理想的建设人才。待到“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千丈龙孙浇凤池”的时候,他们已是银丝代替了青发,然而乐在其中,他们的青春永远象翠竹那样春色永驻!他们不也是值得赞颂的“翠竹”吗?
我喜欢翠竹,我要热情地赞美翠竹。
“岁寒三友”之一的翠竹,我想:一个人也应当具有你那种坚强的意志和不卑不亢的精神,虚怀若谷的胸怀和造福人类的品德。尽管一时遭受挫折,也要勇敢地抬起头来,顽强地工作下去;尽管在恶劣的环境中,也要勇敢地站起来,向恶势力挑战;尽管遭到别人冷眼光,也要愉快地生活,茁壮成长。永远虚心,以造福人类为己任,即使大竹做不成,做根小竹也是行的吧,供攀登者做手杖,或到乐器厂去变成一支短笛,吹奏出自己最优美最动听的时代乐曲。
我赞赏翠竹那种闪光的精神,崇高的品质,然而更赞赏具有翠竹那种风格的人。让我们都争做具有翠竹风格的人吧!
(原载《文学之友》)
◎ 木兰
凌晨起来,蓦地,一缕淡雅的幽香直钻鼻孔,真像朱自清描写的那样:“微风过去,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啊,木兰花开啦!木兰花开啦!
我凭窗望去,只见池塘旁,两颗木兰被一团薄雾笼罩着。雾霭,像一位多情的姑娘缠绕着它,在喁喁地絮语。好鸟也乐得直弄脆音。我闻着甘醇般的芳香,有点醺醺然了,假如打起醉拳来可最合适不过了。这醉人的芳香,招惹得远道而来的人,总想撷取几朵,夹在自己心爱的笔记本里,把它的芬芳和神韵悄悄地带回去,并以此为自豪。
“近水楼台先得月”。我自然捷足先登:高大的树身伫立在屋舍角隅的脊土上,千古奇人般地承受热气的烘蒸,耐心地经受酷日的烤灼,以坚强的意志,努力绽开卵状圆锥形的花蕾。花蕾恰似大将身上闪光的铁垛;又似饱蘸着酡红颜料的毛笔,支支尖直挺秀,朵朵蓬勃向上,犹如“笔林”。似乎要在蓝天上作画,真是诗情无穷,意态万千。“谁言花中原有笔,毫端方欲吐春霞。”我不禁低声吟起白居易的诗:“紫房日照胭脂拆,素艳风吹腻粉开;怪得独饶脂粉态,木兰曾作女郎来。”
“木兰曾作女郎来。”吟罢诗句,心中为之一动,我不禁想起了中华民族崇高美德的化身——花木兰。这位女扮男装,不怕牺牲,为国为民的巾帼英雄。十二年转战沙场,不露声色,英勇杀敌,屡建战功。当她得胜回朝见天子时,众人还“不知木兰是女郎”,她不要功名利禄,只“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是一种何等可贵的品质啊!现在,我们的祖国建设又何尝不正提倡这种精神和气质啊?我们的祖国不正有无数像她那样勤劳而善良,勇敢而无私,一心想振兴中华的劳动妇女吗?她们正全力以赴地投身到祖国建设的伟大战斗中,使人们看到了祖国的未来和希望。
木兰,现在大地母亲正关心着你的成长,愿你溢彩飘香,彪炳千秋!
(原载《温州日报》副刊)
欢迎您投稿柳岸花明社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