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控制情绪,远离烦恼,快乐自己(随笔)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读后感
平时我以读与自己专业有关的书籍为主,近段时间我在温州学习网上阅读了由金城出版社出版的田秋的《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此书语言通俗易懂,娓娓道来,把深奥的心理学知识化为浅显易学,并且很符合我们的生活实际,揭示了生活心理现象的真谛,文笔流畅,富有情趣。不禁令人惊喜沉思,浮想联翩,感慨颇多。其中感悟最深的是:控制情绪,远离烦恼,快乐自己,做一个心态平和的人!
《生活中的趣味心理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坏情绪心理实验:医学心理学家曾用狗做了一个嫉妒情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狗关在一个铁笼子里,让笼子外面的另一只狗当着它的面吃肉骨头,结果笼内的狗在急躁、气愤和嫉妒的负面情绪状态下,产生了神经症性的病态反应。这个实验证明了: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面的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心理问题困扰,容易产生身心疾病。我的一段生活经历就印证了这个实验结果。
每个人的生活中都免不了有许多烦恼,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在这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家里祸不单行,我自从老爸病逝时和其他弟弟闹矛盾,心结一直没有打开。矛盾焦点是丧事简办还是重办,他们要重办我要简办,我据理力争也没用,最后只能走中庸之道,觉得自己当大哥的得不到他们的信任和拥护,很是窝囊,情绪一直很坏。后来老妈又发生车祸,七条排骨撞断,一只胳膊折断,一只脚掌受伤,送医院料理。可有的弟弟钱不肯出,人也不来陪护,还要去搞什么迷信,我的肺都要被气炸了!去年又被亲戚骗取几十万元钱无法讨回,真是雪上加霜啊!家庭矛盾也在不断升级……连续轰炸,使得自己几乎崩溃!失眠、焦虑、怨恨、抑郁……一向温和健康的我整个人都变了:情绪暴躁易怒,身体虚弱多病,头脑昏昏沉沉,工作效率低下。心情不好,容易得病,自然也就会影响工作及人际关系。控制情绪,远离烦恼,快乐自己,不容忽视。
“一个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提起这句话,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一个人想要在现实世界获得成功,其实首先要征服的,既不是巍峨的群山,也不是险恶的巨浪,而是自己的心灵。俗话说:“人的一半是天使,另一半是魔鬼”,如果一个人失去对自身心灵的有效控制,他就很可能陷入“心力委顿”的状态。
我认为,只有心情愉快才能工作顺利,工作顺利了,经济有了保障,家庭才能幸福。所以,心情愉快是我们生活、工作和人生幸福的基础。有句话说得好:“高官不如高薪,高薪不如高寿,高寿不如高兴!”我们认真地想一想,人的一生的生活无非就是一个心情的问题,有了一个好心情,才会有一个好人生。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保持愉快的心情呢?
一、改变不了事实就改变对事实的态度
人有时很脆弱、很无能、很无助的,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多的事情是不以我们的意志而转移的。无论我们多么不情愿、多么不高兴,甚至是多么的愤怒与不满,该发生的事情还是照样发生了,已成事实。英国作家萨克雷说:“生活就是一面镜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我们只能改变态度,让自己的心情快乐起来。正如罗斯福对待家中被盗的态度。
二、往事物美好的方面想
世界上从来就没有过完美的单位、完美的领导、完美的同事、也没有完美的人。关键是把自己的注意力放在哪里,是注意优点,还是注意缺点。任何事物都有利弊两面性,我们看到有利的一面,心情就好了。我们的眼睛如照相机一样,你想看什么,就能够看到什么,如把镜头对准垃圾或鲜花,拍出来的照片自然是垃圾或鲜花。情绪也是如此,看问题的积极方面,可以产生乐观情绪;看问题的消极方面,就会产生悲观的情绪。问题是很多人不由自主会选择悲观,所以我们必须学会控制自己的注意力,调控自己的情绪。正如一个老太太整天担忧:雨天担忧大女儿的砖坯被雨淋,晴天担忧小女儿的雨伞卖不出去。心情天天不好。有人劝她别这样想:你应该天天高兴,雨天小女儿的卖雨伞生意很好,晴天大女儿的转坯又晒干了。往好的方面想,不就天天快乐了?
三、只看自己拥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
为什么有很多人不快乐、不幸福?就是因为这些人只看自己没有的,不看自己拥有的。使自己快乐的最佳途径,就是拿自己的长处与别人的短处比,而不要整天只看别人的长处和自己的不足。实际上,忧愁和快乐只有一步之遥,就看你用什么心态去面对。
一位诗人曾经说过,“小溪干涸了,才后悔当初没有接纳冰川。”我们要使自己的内心变得强大有力、丰盈圆满,一方面需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能力和技术水平,另一方面,我们也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心理素质,像海绵吸水一样不断去充实丰富它。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控制情绪,远离烦恼,快乐自己,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写于2015年8月30日,曾辑录在个人博客新浪“皓月空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