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郑州挺住,卫辉挺住,河南加油!(随笔) ——《洪水冲不跨的中华民族》荐读
据新华社北京7月21日电,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河南发生强降雨,郑州发生内涝,河流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河南日报2021.07.22一版)
据报道,郑州7月20日降水最大每小时达:201.9毫米,超郑州60年记录。然而,新乡卫辉7月21日刷新郑州,晚6时预计未来2小时降水高达400毫米。据资料,地方有史以来,新乡卫辉1963年大水8月8日降水最大24小时:177.6毫米,卫辉人提起1963年大水,半个多世纪都心有余悸,可是与这次暴雨来较,似乎小巫见大巫。
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式,郑州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声声呐喊:郑州挺住,笔者人居郑州,故乡卫辉,我和郑州、卫辉人彼此心同,发出强音:郑州挺住,卫辉挺住,河南加油!
一连数日的暴雨里,郑州谱写着与洪水搏斗,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诗篇,讲述着一个个团结支援,无私无畏“血浓于水”的动人故事……河南的电、纸媒体连篇累牍,适时滚动报道,笔者不必赘述。
鉴往知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之际,中国青年报记者孙庆玲,见习朱彩云,在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专栏,追访1998年中华民族荡气回肠的伟大抗洪斗争,发表了《洪水冲不跨的中华民族》,现在的氛围中,读来令人感概、振奋、自信、坚强,特倾情推荐共赏。
《洪水冲不跨的中华民族(中国青年报2021.04.07)节录》:
1998年夏天,在党中央的领导和指挥下,那场抗洪斗争形成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顽强拼搏,敢于胜利”的伟大抗洪精神,至今仍澎拜在中华民族的血脉中。
“共产党员跟我来!”大堤决口处,一位叫张华的排长,带头大喊一声,带头跃进滚滚江流中,全连13名共产党员,紧随其后下水打桩,随着沙包垒就的江堤在升高,战士身边的水位也随之上涨,水从他们的腰部淹到颈部,没人胆怯没人退却……
堵口心切,战士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在滔滔的洪水中以血肉之躯筑起一堵堵“人墙”。一位在现场指挥的团长急眼了,喊“谁乱往下跳,我处分谁!”
洪水冲垮了大堤,无数军人又冲锋在前,又筑起了一道道“迷彩绿”的长城。
他们的手掌淌着血,他们的嗓音喊哑了,他们的眼熬红了,哪儿险情大,哪里就有军人的血肉之躯。在呐喊声声里人们真切地感受到“咱当兵的人就是不一样!”
还有人晕倒后抬送到医院,苏醒过来立即拔掉输液针头,沿途问路20余公里,赶回部队。
南京军区司令员陈炳德当时噙着眼泪鼓励自己战士:“我们不是来给人民做样子的。”
那年夏天,迷彩成为流行的服装,鲜艳的桔红色成为最时髦的颜色,而“人在大堤在”成为流行语。和平年代生活的人们,多少有点厌倦,这时候突然而至一批背沙袋垒大堤的抗洪将士,一批顾大局舍小家的铮铮英雄,让年轻人多少理解了过去的岁月,人就会有这么无私、坚韧的时候。
在当年九江大堤决口处,九江市竖起了一座高20米镌刻着“1998”字样的纪念碑,一位老者说:“那是胜利碑。如不是当年的抗洪胜利,就不会有这个广场。”
1998年那个夏天,电视里每天都在播送洪水灾情和抗洪新闻。有人搬起上百斤的石头、沙袋往堤上跑,有人把救起的孩子顶在头上运向安全地带……那年夏天,只要响起《为了谁》的乐曲,人们就会热泪盈眶。
1998年8月2日,6岁的女孩江珊抱着水中的一棵大树“一刻也不敢松手”此前她的奶奶把她推上这棵树,就被洪水卷走了,小江珊被救后说,奶奶最后嘱咐她“拉紧别松手,头上戴五角星帽子的叔叔会来救你。”
江珊被大水围困9小时以后,一位武警叔叔救了她,把她抱到冲锋舟上,“事后,我才知道光是为了靠近那棵树,他们就连续冲锋了4次。”如今29岁的江珊接受记者采访说。
空军某部高炮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面对惊慌万状的群众,大声喊:“大家不要慌。有连长和我在,有党员在、干部在,即使我们牺牲了,也要保证大家安全!”
紧接着高建成把15件救生圈分发给不会游泳的战士和群众,他在用尽最后一点力气,把一位战士托上一棵大树后,自己被水卷走,光荣牺牲。高建成没有食言,他用生命托起了人民群众和战友的生命。
为人民服务不是演习,抗洪斗争无数军人,党员干部用实际行动践行不忘初心,人民至上。
“成为一个像抗洪那样的英雄。”被救后,成了江珊的追求和愿望。2014年她考进公务员队伍,多次参加抗洪抢险,去年积极要求到疫情防治一线,她对记者说:“当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时候,你就是英雄。”
1998年9月,各抗洪部队悄悄从长江大堤撤离,当地群众闻讯,纷纷自发在夜色里打着横幅,举着标语,摇着彩旗鲜花,捧着茶鸡蛋、矿泉水、水果来为战士送行,在场的人说,这是本世纪最令人感动的真情送别。
军队开进南昌城那夜,南昌沸腾了,街头到处是欢迎子弟兵的市民群众,眼前的情景让南京空军副司令员“心潮澎拜”,他说,1949年南昌解放,人民群众也是这样欢迎人民解放军的。
但这场胜利不仅仅属于军人,更属于全国人民,没有人民群众的支援,赤手空拳的部队官兵,纵有天大的本领,也堵不住大堤决口。一位战士的抗洪日记里写道:“人民是靠山。”
在大堤上,附近的灾民把绿豆水送上大堤,把煮熟的鸡蛋往战士怀里塞。永修县仙洲村的村民,悄悄把42只家养的鸡放到部队伙房,不留名姓,就回去了。当地玫瑰园大酒店老板得知大堤上的战士没吃饭,亲自炒菜,把热乎乎的饭菜送到大堤,部队按纪律付钱,他说:“没有你们在守护大堤,我的酒店早让大水冲走了。”
洪水退去,九江大堤决口处,“水落石出”,裸露出抛下堵口的物资,人们发现有10艘沉船和一些车辆,数千吨钢铁、粮食,10万多条装沙装石头的编织袋,120余车皮石子。这些物资来自河南、河北、广西等省,石头不少是山东、河南抢运去的。
一位郑州面馆老板带着弟弟和几名伙计,开着一辆装满面粉、西红柿、鸡蛋、蔬菜以及锅碗瓢勺的大卡车,来到大堤。他们免费为抗洪官兵做了两万多碗拉面,自己却吃快食面,直到“弹尽粮绝”才返回郑州。
抗洪斗争的胜利,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再次回答了这个问题: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没有变,人民军队的政治本色没有变。有这样的党,这样的军队,这样的人民,我们无往而不胜,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创造。
掩卷《洪水冲不跨的中华民族》,窗外倾盆的大雨,似乎已被斗的少了点力气,凶猛的气势在减弱。我坚信,郑州必胜,故乡卫辉必胜,河南决不辜负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希望!
2021.07.22夜
我坚信,郑州必胜,卫辉必胜,河南决不会辜负全国人民的支援和希望!
但是,我们不能坐以待毙,怨天忧人。来了灾难,我们勇敢面对。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现在全国人民都是援助受灾的河南。
郑州挺着,卫辉挺着,河南加油,中国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