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托起明天的太阳(报告文学)

编辑推荐 【家园】托起明天的太阳(报告文学)


作者:惠风 白丁,87.1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10315发表时间:2021-07-29 16:42:57
摘要:这篇纪实的报告文学,主要向读者展示了曾被国务院唯一挂牌督战的贫困村——方山乡贾山村脱贫摘帽的过程,以纪实的手法报道了村支书杨明金“大山深处的好当家,养羊路上的带头人”先进事迹;乡党委书记高亚丽“誓用青春换‘富颜’”的先进事迹;还有甘肃省农科院旱物研究所的驻村第一书记陈文杰一行“真情驻村,全力帮扶”的先进事迹。作者从正面和不同侧面进行大手笔、全方位的展示和描述。由四位村民连夜给省农科院写的一封发自内心的感谢信,拉开了贾山村波澜壮阔的脱贫画卷。文中反映的那些致富带头人并不是简单的一个人或一件事,而是一个群体,作者从从民俗风情到乡村民生;从诸多的扶贫政策到种种产业扶贫方式;从各级干部到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员、村“两委”成员,从一个个专业合作社的法人到不同层面的创业者,从自强不息的残疾人到日夜拼搏的贫困户……作者通过实地考察,与主人公交谈,进而研究资料,找到可以追寻的切入点,再次和主人公沟通,最后才落笔的。正如作者在采访札记中写道:“在深入乡村采访座谈、体验生活的日子里,我的身心时刻被一种澎湃的激情激荡着。犹如当年著名作家魏巍在《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所说:‘在朝鲜的每一天,我都被一些东西感动着;我的思想感情的潮水,在放纵奔流着;我想把一切东西都告诉给我的祖国和朋友们……’是啊,此时此刻,我也有这样一种冲动和欲望;十分急切的想把在贾山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一股脑倾吐出来,与广大读者分享。虽然前后两次来时间并不很长,但我却好似穿越了时光隧道一样,毕竟也是从去年的庚子年,走到今年的辛丑年,收获不少,感慨良多。我在村里穿行,虽然没有看到驻村第一书记和他的队友,但我却看到了他们身上有泥土,手上有羊毛,心里有真情的身影,我不知道他们是谁,我却知道他们为了谁。我见到了那四位在麻将桌旁写信的人,好日子使他们尝到了脱贫的甜头,一开口怎么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作者最后发自内心的感慨:说不完的镇原人,道不尽的镇原事,我无法用有限的一篇文章把你们都写出来,我却想与你们一一促膝长谈,我不仅想知道你们有多少平方米的新房子?一年有多少元的收入?有多少万元的存款?参加了什么样的合作社?有了怎样的幸福感?带动了多少人?我还想了解你们在这场脱贫攻坚的会战中有怎样的心路历程,尤其是那些年轻干部,你们是如何在风吹雨打中懂得了农民、懂得了时代、懂得了中国,你们是不是做好了乡村振兴、承担未来的准备?镇原让我心存感动,流连忘返,让我充满好奇,渴望发现诗意的细节。

序章 山村的夜晚
   上世纪九十年代,有一首歌被毛阿敏、孙国庆唱的火红,歌词的第一段唱的是:
   星星还是那颗星星哟,月亮还是那个月亮
   山也还是那座山哟,梁也还是那道梁
   碾子是碾子,缸是缸哟
   爹是爹来娘是娘,麻油灯呵还吱吱地响
   点的还是那么丁点亮……
   可是今夜的贾山村,已经是歌词的第二段:
   星星咋不象那颗星星哟,月亮也不象那个月亮
   河也不是那条河哟,房也不是那座房……
   骡子下了个小马驹哟,乌鸡变成了彩凤凰
   麻油灯呵断了油,山村的夜晚咋就这么亮……
   当夕阳在西山头还露着半个笑脸的时候,忙碌了一天的席应贤老人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了屋里,刚在饭桌前坐下,老婆已将四菜一汤,还有雪白的馒头端放在眼前,正要打开胃口,手机铃声突然响了起来,一看是隔沟邻居养蜂大户杨光耀的电话,他赶紧接通。
   “喂,老席,在家吗?”
   “在呢,正准备吃饭呢!”
   “那就赶紧吃,吃了到我家来,有个重要事商量!”
   “什么事……”没等到回答,对方已经挂断了电话。
   随后,接到杨光耀电话的还有70岁的老人范登科,82岁的老人罗凤山。
   大约1个小时后,范登科、罗凤山陆续坐到了杨光耀家里柔软的沙发上。席应贤住的稍远一些还未到,现在是标准的“三缺一”了。
   这是2020年6月6日傍晚,发生在镇原县方山乡贾山村的一幕。
   什么事使他们几位老人连夜相聚呢?
   好奇的人们,以为他们绝对有一桌带刺激的麻将等待着,连范登科、罗凤山也都是这样认为的。
   是的,这个村里以前曾有这样的陋习,每到农闲时节,尤其是夜幕降临,村里的男人闲的无聊,尤其是那些光混汉,更是闷得心慌,于是三个一攒,五个一堆,打扑克,掀牛九,或搓个小麻将,玩个通宵,为了带点刺激,搞个一块两块的,一夜输赢一二十元都不在话下,权当是家常便饭,习以为常了。杨光耀、席应贤、范登科、罗凤山他们四人也不例外。
   可是这样的例外早在前些年就销声匿迹了,尤其是自精准扶贫开始,帮扶工作队驻村后,全村6个自然村再也没有一个闲人,甭说打麻将,连个说闲话聊天的都没有,况且现在正是农忙时节。
   那他们今晚相约,到底有什么重要事情呢?
   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席应贤老人进了院子,人还没进屋,洪钟般的声音敲响了:
   “老杨,啥事啊?是不是老毛病又犯了,想倒几个铜?”
   “谁想倒铜,哪有时间,想的到美,先进来再说!”
   席应贤三步并着两步,进了屋,一看屋里还真的支了一张麻将桌,却不见麻将,看样子当饭桌用着。
   席应贤屁股还没坐稳,杨光耀开口了。
   “老席,我三就等你呢,我们琢磨着,给省农科院的领导写一封信呢,咱们商量一下看咋写?现在就写!”
   没有人反驳,因为这封信,他们早就想写了。
   于是,他们分别坐在麻将桌东南西北四个方位,你一言,我一语,由杨光耀执笔,写成了一封感谢信。
   信不长,只有两页信纸,内容是这样:
   甘肃省农科院各位领导及帮扶工作人员:
   您们好!
   陈书记、吕军峰、刘明军几位领导来我们镇原县方山乡贾山行政村帮扶广大农民致富脱贫已几年,做出了优异的成绩,巨大的贡献。
   一、在优良品种供应上,如玉米、小麦、高粱、胡麻、饲草等籽种,年年发放及时,优良品种使农民粮食产量大大上升,取得了粮食几年大丰收。
   二、在蜜蜂养殖上,投资金,讲技术等,我们4户人家,共养蜂120多箱,去年大部分都得了烂仔病,我无处下手,无法救治,80%的蜜蜂都已死亡,经我和农科院领导吕军峰交谈后,他们亲自买来了《中囊抗体》和《巢清》等药,以及养蜂的技术资料,送货上门,不收费用,还给我们几户人家讲了养蜜蜂的技术和经验。蜜蜂的生命才得到了挽救。之后,蜜蜂繁殖快,产量高,仅我们4户人家挽回的蜜蜂产糖收入达10万多元,使我们几户人家致了富,脱了贫,我们几户人家衷心地感谢党的英明领导和农科院的各位领导以及帮扶的工作人员的大力帮扶和支持。
   此致
   感谢人:席应贤,杨光耀,罗凤山,范登科
   2020年6月6日
  
   写成后,他们反反复复修改了两遍,又认真抄写了一遍,最后分别郑重地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席应贤、杨光耀、罗凤山、范登科。
   这时候,时针已指向晚上11点,被夜幕完全笼罩着的山村一片沉寂,劳累了一天的人们早已进入了梦乡,天上已经布满了星星,月亮也早已躲到山梁背后去了,唯有水泥路旁的太阳能路灯还使劲地亮着。
   可他们四人毫无睡意,掩饰不住自己内心的激动,又敲响了村支书杨明金的大门。
   “杨支书,门开一下,我们有事商量!”
   “啥事猴急的?明天再说吧,我都睡哈了!”
   “不行,明天我们忙,没时间!”
   一会儿,随着院里路灯一亮,吱呀一声门开了,杨支书披着衣服走出来训道:“你们几个疯了吗,半夜三更的,是不是打麻将输精光了来借钱,看我不叫派出所抓你们关几天!”
   “不是的,我们几个撮合了一下,给省农科院领导写了一封感谢信,想请你给把个关,如果没啥意见,还烦劳你开车送我们去方山街道!”
   杨支书接过信来,借着路灯看了看,连声说:“好好好!”
   二话没说,发动了汽车,赶着夜路来到方山邮政所,把信投进了邮箱里。
   几个人藏在心底的愿望完成了,满足地舒了一口气。
   山村的夜晚,更加寂静,他们的生活也回归了平静。
   他们就是想向省农科院的领导表达一下心意,仅此而已。
   但我所采写的故事,终于从这里找到了开头。
  
   第一章 没有远山的呼唤
   晚上临睡前,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打开手机,浏览当天的新闻。
   2020年11月21日晚11时,在省城兰州为儿子的婚事忙碌了一天的我,刚把乏困的身子扔上床上,照例打开手机,突然,一条耀眼的新闻抢入眼球——镇原县摘帽退出!庆阳8县(区)实现全部脱贫摘帽! 
   我来不及眨眼,竟然放出声来读下去:
   “今天上午,甘肃省召开新闻发布会,经过对甘肃尚未摘帽退出的8个县,进行了省级行业部门单项验收核查、第三方评估检查等程序后,宣布甘肃全省75个贫困县已全部摘帽退出,镇原县作为甘肃尚未摘帽退出的8个县之一,今天宣布摘帽退出!”
   后面配有一幅彩色画面,画面上又是42个醒目黑体字:
   “镇原县下足‘绣花’功夫,补齐短板弱项,做好精准文章,坚持尽锐出战,全力决战脱贫攻坚,脱贫梦如愿如尝。”
   看到我的家乡镇原县终于摘掉了戴在头上多年的“贫困”帽子,我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当了多年扶贫干部的我,激动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知道,这42个字,虽然字数不多,却句句铿锵有力,字字掷地有声。
   这42个字,它包含着全县干部群众如何群策群力、如何扶贫攻坚、如何精准脱贫、如何决战决胜小康社会的艰难曲折和历程。
   我知道,总人口拥有53.15万人的镇原县,早在2014年,被精准识别的贫困村就有120个,其中深度贫困村80个,贫困村占比高达55.8%。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23万人,贫困发生率高达36.21%。这些数字犹如一座座横亘在镇原干部群众面前的大山,是全面小康路途上的天堑壕沟。
   我知道,“精准扶贫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良好政策机遇,让穷怕了、苦怕了的干部群众欢呼雀跃,他们纷纷立下军令状,签订承诺书,认领“穷亲戚”,悬挂“作战图”,扎根扶贫一线,讲政策,谋产业,办实事。春促备耕,夏帮麦收,秋藏硕果,冬送温暖,山川原野,院落炕头,留下了他们忙碌的身影和绵长的话语。随之带来的是群众生活的日新月异。
   一纸承诺,七载奋战。庄严的承诺一步步变成了群众期盼的现实。2014至2019年,镇原县稳定脱贫39119户159474人,贫困村退出107个。但在2020年,镇原县还是被国务院列为挂牌督战的全国52个深度贫困县之一,其中包括国务院挂牌督战的贾山村和12个省级挂牌督战村、8570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庆阳市最后一个未摘掉“穷帽子”的贫困县。直至我看到这条喜人的消息。
   一串串数据,一桩桩事实,诠释的是我党伟大事业的又一次胜利及镇原人民群众伟大精神的又一次胜利!
   在这片红色的热土上,各级帮扶干部用有力的双足踩出了坚实的小康之路,用辛勤和汗水浇灌出了遍地的产业之花,用真诚与热心与农民结下了深厚纯朴的友谊。脱贫路上,他们用精神和意志兑现了“小康路上不落一人”的庄严承诺,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一群群致富带头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托起了明天的太阳,带动群众圆了致富梦。
   作为一名以反映现实,紧贴时代为己任的记者,我深深被家乡人民顽强拼搏,奋勇参战的精神所感动。
   这一夜,我彻夜无眠,于是索性起来打开电脑,浏览了好多网页,怀着崇敬和探究的心情,搜寻一切与家乡脱贫摘帽有关的人和事,而我最关心的被国务院挂牌督战的贾山村究竟是如何脱贫的,却始终没有找到确切的答案。
   我想着,我一定要择机去采访,去探寻,去大山深处,找到“平地不过三丈,望远不到五里”的贾山村旧貌变新颜的传奇。
   当我真正有时间的时候,已经是农历腊月二十四了。
   此时,正是黄土高原的深冬季节,当天山里最高温度零下一度,最低气温零下八度,滴水成冰,呵气成霜,如此天气,在山区是很正常的。不过立春已过两天,尽管寒风吹的仔细,却压抑不住春天的味道,昔日秃芜的山岭上如同长着浓密长发的各种林木,虽然已经落叶凋零,却孕育着脚下的一层层梯田,蕴藏着一片旺盛的生机,伺机勃发。
   我是七年以前来过这里的,47公里的山路,蜿蜒而漫长。
   从县城沿柏山路到席沟圈,转向孟坝镇,经过西壕、王地庄两村,进入县道006线拐入方山方向,下坡转过十几个弯子,再走3公里即到村部。路程虽然没有变,可今非昔比,从山口进入贾山村再也不是羊肠小道,而是一条宽阔的盘山水泥路。
   公路旁,不时有“吃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党的恩”、“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耕读传家,勤劳致富”、“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等大红字标语。
   支书杨明金知道我要来,早在村口远远地等着,我的车子还没停稳,他就热情地走上前来,寒暄几句后,我们边走边看边聊,他熟练地给我介绍着村情,他那浓厚的方言,听着格外亲切:
   “贾山村有302户1324口人,2013年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65户705人,这165户人家分散在大山的各个角落里挖窑而居,贫困发生率53.25%。脱贫攻坚以来,扶贫惠民政策叠加而至,全村贫困发生率下降到2019年底的11.93%。2020年收官交帐,国务院挂牌督战,政策支持力度更是空前之大,干部群众斗志昂扬,帮扶单位倾力相助,经国家、省、市、县层层考核验收,没有到年底我们贾山村就摘掉了穷帽子。”
   也许是多次的汇报,这段话尤其是数字已经记得滚瓜烂熟了。
   接着他兴高采烈地讲述了第一书记陈文杰和他的驻村队员如何帮助村民优选良种,旱地耕作,种植马铃薯,提高粮油产量;如何为蜂农联系购药治“烂仔病”;如何指导发展养殖、种植产业。言谈话语间,杨支书充满了欣喜、满足和自豪。就是唯独没有说自己。
   原计划是要去农户家里走走看看的,可杨支书说:“快过年了,很多人还在地里忙着,杨光耀在三岔街道卖鸡;席应贤在方山街道卖蜂蜜;杨光善在庙渠街道卖猪肉;杨延星去王地庄榨胡麻油去了,其他人也都在忙着杀鸡宰羊办年货”。一开口一溜串,看来他这个村支书没白当,对村民的情况一本底账。
   为了不干扰村民过一个祥和的春节,我的目光还是移到眼前这个脸色黑里透红,中等个子,浑身上下透着山里人气质的杨明金身上,好不容易遇见他,岂能放过!因为他比全村的人都忙。
  
   第二章 羊倌与村官
   在中国乡村当一名基层干部,或许要比在某些机关当个处长科长的要难很多。你的头脑要装满各种政策法规;你的手要触摸大地,要知道种一亩谷子该施多少农家肥,要知道母羊生产的时候蹄子先出来怎么办,要知道一棵山杏树能打下多少杏仁……你的心胸要像草原一样开阔,容得下万马奔腾;你还要善解人意——老实巴脚的庄稼汉子,精明的牲畜贩子,还有那些躺在病床上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贫困户,好吃懒做的光棍汉,他们为人做事的方法你都要懂……
   你的所有工作对上要通得过考核检查,对下要赢得百姓的口碑,还要做好挨上级批评,受百姓唾骂的准备。
   谁能意想到,一个放羊人竟然当上了村官。

共 41716 字 9 页 首页1234...9
转到
【编者按】这篇纪实的报告文学,叙述生动详实,从正面和不同侧面对甘肃镇原县方山乡贾山村进行大手笔、全方位的展示和描述。向读者展示了曾被国务院唯一挂牌督战的贫困村——方山乡贾山村脱贫摘帽的过程,以纪实的手法报道了村支书杨明金“大山深处的好当家,养羊路上的带头人”先进事迹;乡党委书记高亚丽“誓用青春换‘富颜’”的先进事迹;还有甘肃省农科院旱物研究所的驻村第一书记陈文杰一行“真情驻村,全力帮扶”的先进事迹。文末引用了陈书记的十几页《驻村记事》,升华了文章内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1-07-29 16:44:19
  纪实的报告文学,叙述生动详实,从正面和不同侧面对方山乡贾山村进行大手笔、全方位的展示和描述。感谢赐稿支持,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