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恒】【流年】人间遍种自由花(随笔二章)
作者:一海明月
游戏积分:0
防御:无破坏:无
阅读:11266发表时间:2021-07-30 09:55:30
人,在天性中注定了需要精神的寄托,若没有信仰,时空就会虚无,距离也会消失。
——题记
第一章:站在“一大”会址前
一
2014年04月20日星期天,上海。恰逢农历谷雨,它意味着寒潮天气基本结束,气温回升加快,大大有利于谷类农作物的生长。
当我站在“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前时,想起了一句久违的歌词:大海航行靠舵手,万物生长靠太阳;当我把留影照片传到网上时,好友诗人郁石第一时间留评:4月20日,有意义的一天。
是的,这一天,一定是有意义的一天。
“一大会议”地址位于上海黄陂路和兴业路交叉口,我到达的时候,参观时间已过,它像一个熟睡的孩子,很安静。
当然,还是有三三两两的人群在会议地址前留影。
一对从浙江来此旅游的年轻大学生,礼貌地请我给他们拍合影,并且热心地为我拍照留念。
由于第一天没有参观到里面的会议场所,所以第二天我冒雨又走访了一次。
参观一大会议地址的入口是从东西走向的兴业路北门进去,出口是从南北走向的黄陂路的东门。
在此之前,我一直认为“党的一大会议”是在二楼召开的,这次实地考察,原来始知是在一楼朝北的一个的房间。会议室连着厨房,我想这也许就是一大代表李汉俊家的一个饭厅吧。由于里面不允许拍摄,所以没有照片。我用脚步丈量了一下长与宽,大概不足16平米的面积。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就在这个小小的房子里召开了。15个人确实显得拥挤,所以代表们坐得不是椅子而是凳子。
与会代表共15人,13名国内党员代表及2名共产国际代表。这次开幕式又被称为中国共产党第一届全国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7月24日至29日,在李汉俊家召开了4次会议。
第二章:人间遍种自由花
2019年的5月27日,是上海解放70周年纪念日。那天,我正好出差在上海。
在建党一百周年纪念日之际,当我再次读到《梅岭三章》这组七言绝句时,自然是百感交集,亦有身临其境之感。我愿重读此诗,时刻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断头今日意如何?
创业艰难百战多。
……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不忘来时路,奋斗新征程。
这是我们的党,我们的国家为什么如此隆重地纪念建党一百周年的简单而又朴素的理由。
回首百年峥嵘岁月,从长夜到日出,走过千山万水的路,每一步都是信仰的足迹。而今迈步从头越。值得告慰革命先烈和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是,终于如您所愿:人间幸福的自由之花已经开遍繁荣富强的祖国大地。我们的时代,从没有像今天这样让每一个中国人感到自豪和骄傲!
最后,我想由衷的喊一声:中国共产党万岁!
2021年7月1日凌晨有感而写。
【编者按】本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参观“一大”会址。作者选取了“一大”代表的年龄为切入点,我想这其中一定有许多的感慨。比如,那么年轻,便能以天下为己任;那么年轻,便有放眼天下的胸襟与担当。那十三位代表,历经革命的腥风血雨,有的年纪轻轻就被反动派杀害。作者以简略的笔墨,历述了他们的生平,让读者对我们的前辈们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第二部分,作者重点描写了陈毅检查接待外宾工作的一件事,并简述了陈老总的斗争经历,重温了老总的《梅岭三章》,点明“人间遍种自由花”的愿望早已得以实现。上述两部分内容,是作者不同时期的经历,却皆于建党一百周年的特殊日子里再现,能感觉到作者对党和祖国的一腔赤诚。一篇正能量之作,推荐阅读!【编辑:石语】

1 楼 文友:
石语 2021-07-30 10:00:01
读大哥此作,眼前便浮现出大哥的形象:严肃而充满热情。感佩于大哥的赤子之心,我们的确需要更多这样介绍党的历史的作品,以一颗感恩之心铭记先烈们的浴血奋斗。谢谢大哥分享,祝创作愉快!
回复
1 楼 文友:
一海明月 2021-07-31 10:42:12
非常感谢石语妹妹在繁忙的工作之余编辑此文。两篇文字是根据我在上海的两则旅游日记改写。七一前夕,我把一则日记《人间遍种自由花》放在单位党支部群,想不到受到同事和同志们的热情鼓励。作为征文投稿,一篇的文字略显单薄,所以增加了一则日记《站在一大会址前》。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经过你的精心编辑,呈现现在这个样子,我很满意。【敬茶】
2 楼 文友:
风逝 2021-07-30 12:08:10
没有过多情感的渲染,作者展示着党的一大代表年龄的一组组数据,呈现着革命者为民族的解放、祖国的诞生做出的牺牲。人间遍种自由花,这一美好理想的实现,是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这些一大代表不管是英年早逝还是一直奋斗到革命胜利直至到共和国强大,这些牺牲毋庸多言。陈毅老总的斗争经历典型去描述,并由他的诗句点明本文的题旨,作者的构思颇具匠心,使得读者对中国共产党的敬爱之情赫然而生。学习了,为明月大哥的正能量之作点赞!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回复
2 楼 文友:
一海明月 2021-07-31 11:43:01
百年恰是风华正茂。站在一大会址前,凝视13位代表青春的面容,想象当年他们青春的样子,确实百感交集。读《陈毅传》,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坚定信仰和大无畏的革命豪气,心生敬佩之情。谢谢风逝妹妹百忙中阅读共鸣,并给予高规格的鼓励。【敬茶】
3 楼 文友:
素心若雪 2021-07-30 15:56:24
人间遍种自由花,这是多么美好的字眼。读明月哥文字总是能感到一种力量,这篇文字具有文献综述的阅读价值,百年党史尽在文中展现。读了了解了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识。陈毅将军的事迹并不陌生《梅岭三章》是陈毅将军的大手笔,今天从这篇文章中又深刻的懂得了内涵所在,满满正能量好文。果真不虚此行。
视与荷般静,原同梅样清。
回复
3 楼 文友:
一海明月 2021-07-31 11:51:10
毛泽东主席曾夸赞陈毅元帅的诗,大气磅礴。我想《梅岭三章》就是最好的明证。当然,陈毅元帅的诗,除了大气磅礴之外,还有就是非常浪漫,想象力丰富。像你一样,非常喜欢“人间遍种自由花”。谢谢若雪妹妹到访鼓励并共鸣。【咖啡】
4 楼 文友:
梅子青 2021-07-30 21:39:13
老同学对“花”情有独钟,念念不忘,可以理解。老同学的文充满正能量,与建党一百周年的主流宣传相契合,展示了一个老党员慎终如始的情怀,这本身就值得大书特书。谋篇独特,文字干净,读过后很容易记住那些为中国革命作出过贡献的人和事,并从他们身上获得教益。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
回复
4 楼 文友:
一海明月 2021-07-31 12:35:47
首先向老同学祝贺并学习,你的近期佳作,篇篇精品。真为你高兴。再次,谢谢老同学给予本篇作品高规格之鼓励并共鸣。两篇随笔,虽然写于不同时期,在党的百年诞辰之日,重读两篇日记,回忆过往,更感觉党的伟大光荣正确。问好。遥祝夏安!【咖啡】
5 楼 文友:
江凤鸣 2021-08-01 13:23:20
明月老师的文字总是很纪实,用脚丈量大地,用笔写出心意,真正是我手写我心。
回复
5 楼 文友:
一海明月 2021-08-02 06:49:47
谢谢凤鸣二哥的每一次热情鼓励。现在已经写不出“蓝蓝的天空白云飘飘”那样的语句了,纪实,确实是为了备忘。当然,也有部分好友对我说,喜欢我这样的纪实文字,想想,一切文字其实是写给共鸣者看的!遥祝夏安!【敬茶】
6 楼 文友:
清鸟 2021-08-02 21:06:11
读书时学的历史,现在脑海里只剩模糊的印记,没想到明月大哥如此认真,熟知历史,百年华诞之际,此文可谓应景之作,一大会议遗址以及参会的人都作了详细介绍,让我收获满满,谢谢明月哥分享,好文!
愿与你在茫茫人海中保留一份纯真与美好
回复
6 楼 文友:
一海明月 2021-08-03 08:51:40
一篇文章,于我读来,一是有情感美感的共鸣,二是有新知识的收获或温故而能知新,就是好文章。谢谢清鸟百忙中到访鼓励。遥祝夏安。【咖啡】
7 楼 文友:
闲云落雪 2021-08-02 23:45:08
读明月大哥的文,总是能学到东西,这和大哥孜孜以求的学习精神是分不开的。参观一大会址,感受中国共产党建党伊始的艰苦卓绝,读《陈毅传》,深切缅怀以陈老总为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为党和人民所付出的一切,而今,“人间遍种自由花”,这个盛世,如他们所愿。
回复
7 楼 文友:
一海明月 2021-08-03 08:55:38
这确实是一篇应景文章。革命导师列宁说,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今天我们重温历史,是从历史中吸取前行的力量,更好的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谢谢落雪百忙中到访鼓励。夏天快乐!幸福吉祥!【咖啡】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