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涯】乾陵赋〔同题赋〕
题记:在退休前那年,我去西安开会,受当地朋友的盛情邀请和陪同,瞻仰了举世闻名的乾陵。不仅游览了整个景区,还骑马登上梁山主峰。途径黄巢盗墓留着下的黄巢沟时,感慨颇多。站在墓顶,深有头触蓝天、脚踏渭河、背依秦岭、目视长安之心旷神怡感。至今记忆犹新,特写此篇辞赋。
秦川圣地,咸阳御天。悠悠乾县,熠熠梁山。一座墓穴,两朝皇帝同居;一双伉俪,龙凤相依共眠。千古皇陵兮,光耀人寰。
若夫乾陵伟岸,耸立云间。龙盘凤翥,风水超然。头枕北峰之顶,乳峰对峙胸前。犹如“睡美人”兮,仰卧静观蓝天。青山绿野,陵地广宽。甘河东绕,漠水西环。八十余里,风光旖旎不断;晴日登高,隐隐可见长安。主陵至尊无上,陪陵星罗棋盘(1)。仿佛太子“礼拜”,公主“请安”。诸王“辅佐”,众臣“谏言”。朝廷仪式而照旧,阴曹不逊之阳间。嗟乎!大唐余威兮,世代冥下流传。
尓其纵观神道,满目辉煌。雕刻博览,艺术殿堂。八棱华表刺空,翼马、鸵鸟昂扬。仗馬、牵人威武,翁仲气宇轩昂。述圣记碑,金字闪光;则天文粹,宗帝书刚。歌高宗功德之巅,喻日月星辰之光。无字御碑,矗立东厢;九龙叱咤,狮马张扬。不留唐人一字,但寓万言百章。后人遥忆,游客浮想:上承贞观,下启开元;励精图治,强国安邦。创盛世之太平,得百姓之乐康。生时一统天下,死亦世代流芳。猗与!巾帼压倒须眉,女帝胜过男皇。
如斯朱雀门外,神道两旁。整齐排列,石像“宾王”。六十一尊蕃臣,两手前拱谦祥。恰似顶礼膜拜,三呼“万岁吾皇”。盛唐之恩威,征服异族外邦。
观乎文献记载,考古还原。皇城、宫城,两重城垣,内城四门而雄伟,“四灵”威名而高钳(2)。白虎西镇,青龙东盘;朱雀南舞,玄武北瞻。对狮瞋目阔口,蹲坐严守扼关。凶煞胜猛虎,挺稳如泰山。城内豪华,酷似金銮。献殿、下宫精致,偏房、回廊奇妍。阙楼居高临下,祠堂六十臣贤。三百七十余间皇室,天锁地封而千年。
且夫帝陵之冠,固若金汤,天护神佑,祈保无恙。但经魑魅魍魉兴风,几遇贼人强盗猖狂。黄巢义军,四十万人压境:锹挖鎬刨;劳民伤财空忙。留下深沟百尺,滔天罪证一桩。后梁温韬,丧尽天良。数万人马,三次“造访”。均遭雷雨大作,怏怏返回营房。孙氏连仲,军阀之王。一军之众,洋炮钢枪。军事演习做幌,炸开墓道条方。突然狂风骤起,飞沙走石漫扬。七个前哨之士兵,当即吐血而身亡。呜呼!天惩恶人,苦果自尝。
幽幽乾陵之谜,何人能解?玄宮瑰宝,何时见天?有幸哉!人民政府,运筹帷幄;考古专家,发掘开端。六十年来,五座陪陵陆续献宝(3);博物馆中,出土文物争奇斗妍。唐三彩偶俑,陶瓷一绝;石椁线刻画,艺术顶尖。壁画“六图”兮(4),艺术画廊一般。四千余件珍奇,五彩缤纷嫣然。煌煌大唐之文化,由此可见之一斑。
继而考古得知,地宫非凡。墓道、过洞相接,天井、甬道线穿。前中后序,三墓室连。中室置棺床,“梓宫”放里边(5)。珍宝覆盖,“六玉”比肩(6)。后室设有石床,放置剑佩、衣冠。前室设有“宝帐”,帐内供奉神仙。“宝綬”“谥册”“哀册”,品质皆为玉编。过洞两侧耳室,随葬明器斑斓。五百余吨珍稀,堪称举世奇观。
而今中外游人,川流不息;沐浴唐风,凭吊观光。抒发思古之幽情,慨叹世事之沧桑。但见鬼斧神工,石雕琳琅。博物馆放彩,牡丹园芬芳。大唐文化之风韵,焕发青春而飞扬。噫嘻!继往开来兮,复兴我炎黄。
正是:
天下皇墓皆多娇,唯有乾陵领风骚。
二帝同穴世间奇,大唐文化史妖娆。
继往开来筑新梦,中华复兴在今朝。
注:(1)乾陵共有17座陪葬墓,其中太子墓2座,公主墓4座,王墓4座,其他7座系文武大臣墓。
(2)指四门名称:东曰青龙,西曰白虎,南曰朱雀。北曰玄武。
(3)指永泰公主李仙蕙、章怀太子李贤、懿德太子李重润、中书令薛元超、右卫将军李瑾行等5座墓葬。
(4)指《宫女图》《打马球图》《客使图》《狩猎出行图》、《观鸟捕蝉图》及《仪仗阙楼图》等壁画。
(5)“梓宫”即棺椁。
(6)指珪、璋、璧、琥、璜等“六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