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恒】【流年】陪着你慢慢变老(散文)
一
美林湖的夏夜,是如此的静谧安宁。风,在院子里轻轻走动,送来一阵阵清凉;白天叽叽喳喳的鸟儿已经酣睡,只有不知名的虫儿此起彼伏地合奏;荷花缸里那只褐色青蛙不知疲倦,从早到晚,时不时来一个引吭高歌。我伫立窗前,仰望夜空,但见稀疏的星星忽明忽暗,一轮明月高悬在中天。想起刚刚在流年编辑群里抢红包的场景,那些见过或没有见过的亲切面庞,一一浮现在眼前。
泡一杯小青柑,房间里即刻飘荡着淡淡的茶香。开启电脑,轻车熟路地登录江山文学网,打开逝水流年的网页。一切都是那么熟悉,那么理所当然。我默默地注视着流年主页,眼里漾起丝丝缕缕的柔情,心海翻卷起洁白无尘的浪花,仿佛面对的是一位亲密的爱人,两情相悦,相看两不厌。
再过两个月,就是流年十岁的生日。流年,已从一个襁褓中的婴儿,成长为一个翩翩少年。十年,在人的一生中,不算长也不算短。但作为网络中的一个社团,能够坚持十年,且长盛不衰,已算是奇迹。这其中,有着多少人的坚守和付出。作为流年的一员,我陪伴了流年,流年也陪伴了我。她给我智慧,给我勇气,使我能够在认清生活的真相之后,依然热爱生活。
有一首歌唱得好:“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变老。”人间最真挚的爱恋不是海誓山盟的誓言,也不是卿卿我我的甜言蜜语,而是相濡以沫、风雨同舟的陪伴,是忠贞不渝、不离不弃的相守。我与流年,流年与我,还会一如既往地相伴,共赏春花与秋月,同看朝霞与星辰,直到我慢慢地老去。
二
二〇一一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多事之秋,婆婆突发脑溢血,手术后成为植物人,几个月后与世长辞;刚过五十的小嫂子罹犯癌症,辗转病榻三个月后离去。九月二十七日,当逝水流年诞生在如画江山的时候,我正奔赴在回江西老家的路上,没有及时收到雪和风的飞笺,因而,错过了见证流年诞生的历史时刻。这,成了我今生的一大遗憾。每当有后来者误以为我是流年建团元老的时候,我心中总有几分惭愧,也有几分失落。
从老家回来,我身心疲惫,对人生充满了无奈。但面对雪和风的盛情邀请,面对令人耳目一新的美丽优雅的流年,我心动了。二〇一一年十二月一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于我却非同寻常。这一天,我的网名“燕剪春光”正式挂在了江山文学网逝水流年社团的大堂上。从此,我拥有了一位精神情人,心有所寄,情有所钟,相携走在文字的路上。来过,便不曾离开。
来流年之初,社团只有九个人,他们是申酉大哥、凤鸣二哥、风、雪、琉璃、怜幽、喜子、舞儿、小娴,加上我,刚好十人。小娴比我早来半个月,其他八人是流年的建团元老。
新来乍到,我被流年友好和谐的气氛所感染,也为大家严谨认真的精神所感动。凭我行走网络多年的经历,我意识到,流年,正是我多年来一直寻寻觅觅的精神家园;流年人,是一群有着相似灵魂的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聚集在一起,不为虚名,不为私利,仅仅是因为对文字的热爱,对纯真友谊的珍惜,而心甘情愿地无偿付出时间、精力,甚至金钱。
社长纷飞的雪,一位兰心蕙质的女子,一位爱文字到痴狂的女子,她把流年当做自己的亲生孩子,里里外外,打理得妥妥帖帖;事无巨细,她都亲力亲为。每天,除了工作和家务,她把所有的时间都给了流年。她放弃休息,放弃娱乐,一心一意扑在流年。为了流年,她还一次次自掏腰包,奖励作者,奖励编辑。从她身上,我懂得了什么叫爱好,什么叫奉献。
风,一位工作繁忙的人民教师,一位热情亲和的智慧女子,她像一阵和煦的春风,让每一个靠近她的人无不感到舒适和温暖。她是雪社的得力干将,是流年名副其实的老黄牛。她利用课间的点滴空隙和晚上休息的时间,孜孜不倦地为流年服务。她的编辑量最大,评论最多。她还不辞辛苦地为文友的文章改错、“捉虫子”,大家亲切地称她为“啄木鸟”“老黄牛”。如今她退休了,依然心系流年,不离不弃。她在,流年就热闹;她在,大家心里就安稳。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雪的身先士卒,风的勤勤恳恳,还有流年人之间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良好氛围,给了我莫大的鼓舞,我也尽自己的努力,除了写文,还积极投入到编辑和评论中去。
到目前为止,我一共编辑文章1454篇,评论4194条,发文145篇。十年时间,这个数量并不算多,但它记录了我与流年相伴的三千多个日日夜夜。可以说,与流年相伴已然成了一种习惯。如果哪一天没有上流年看看,心里就空荡荡的,像是丢失了什么东西。
三
在流年时间长了,我才慢慢地认识到,要做好一个社团真的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除了日常的编辑评论,还有大量的事务要做,比如联系作者,寻找编辑;比如文章的复审,社团推荐,申报精品,申报绝品;比如发文统计,精品统计,精品恭喜;比如编辑量统计,编辑工作小结……这幕后的工作一般人是看不见的。雪和风的辛劳,我看在眼里,疼在心头。怎样才能为流年多尽一份力,以减轻她们的负担呢?我试探着对雪说:“我来负责每月编辑量的统计吧?”得到雪的应允,从二零一二年四月份开始,我接手了这份工作,一直坚持到现在。从今年开始,评论量也要统计。尽管年龄偏大,眼睛不是很好使,我还是尽自己所能,为流年分担一份责任。
说到这里,我想起了那些年陪伴流年过春节的事儿。
二〇一二年的春节,我刚到流年不久,第一次在流年过大年。虽然我没能回老家与亲人共度良宵,但能够在流年这个大家庭里与兄弟姐妹相聚,多少慰藉了我一颗寂寞的游子之心。无论是大年三十还是大年初一,我都与平时一样,坚持编文、写文,过了一个十分充实的春节。
二〇一三年春节到来之前,风和雪担心春节期间无人看守流年,我自告奋勇地说:“我不回家,可以给流年看大门。”于是,我第一次承担了社团的申报精品和论坛精华的工作,使得流年的各项工作在节日期间得以照常进行。
二〇一四年春节,这是我第三次在流年过大年。两年多来,我见证了流年的每一步成长,以及她前进路上的风风雨雨,而自己,也由两年前的流年新人变成了一位名符其实的流年老人。春节期间,我能够留下来给流年看家,负责一些日常的事务,让流年家人可以安安心心与欢度新年,真的非常开心。
十年期间,有些人走了,有些人来了。所幸的是,一起经历过风风雨雨的流年老人大部分都在。后来陆续加入的石语、雁子、山地、真真、玫瑰姐、鸟儿、云泥、落雪、听雪、妖怪……也已经成了流年的老人。二〇一九年,流年遇到了最大一次危机,沉寂了差不多一年。我当时也有点灰心丧气,加上家事的烦恼,相当一段时间没有写文、编辑。多亏了玫瑰姐的坚持,她几乎是一个人在苦苦地支撑,流年才没有倒下;多亏了二哥的睿智,动员几位元老促成了雪的回归。其实大家都没有走远,心仍在流年。流年再次吹响了集结号,我也从沉沦中奋起,重拾笔墨,书写生活中的甜酸苦辣。
二〇二一年第二季度,流年再次荣登江山榜首。我庆幸,我仍是其中的一员。
四
我很清楚,随着年龄的增大,我为流年做的会越来越少。但我欣喜地看到,流年的编辑和评论员队伍不断壮大,如今已经发展到四十多人了,他们中许多人已经成长为流年的中流砥柱。我可以安安心心退居二线了,但我绝不言离开。流年在,我便在。
这些年,我多次与流年家人一起出游,一次都不曾落下。我们徒步丈量漓江;在青岛的沙滩漫步;在泸沽湖坐猪槽船;触摸古城西安的历史;观赏江南三月的烟雨……我见到了许多的流年家人,也还有很多家人没来得及相见。我一直有一个心愿,要到每一个有流年人的地方去旅游,去拜访每一位流年的兄弟姐妹。无论天涯海角,不管你们在哪里,我都将轻轻叩开你们的门扉,以流年的名义,热烈地拥抱你们。
我曾经有一个隐秘的愿望,待我退休之后,寻一处山清水秀的桃花源,把她装扮得自然古朴,充满诗情画意。那里,将是流年人共同的家园。我们一起围炉夜话,一起烹文煮字,一起吟诗诵词,一起徜徉于大自然中,看云卷云舒,花开花落。心之所诚,必有天助。退休前夕,我在广州远郊美林湖,对一所房子一见钟情。经过三年的经营,我家的院子,春天,鲜花盛开;夏秋,瓜果飘香;冬天,阳光明媚。流年家人,无论何时,我都会在广东美林湖等你们。
我是一个感情比较内敛的人,特别吝啬说“爱”字。可是,在流年十周年生日即将来临之际,我要大声地告白:
流年,我爱你!你是我的精神情人。陪着你慢慢变老,是我今生最大的愿望!
流年家人,你们是我今生最美丽的相遇。让我们珍惜这一份相遇的情缘,在江山,在流年,在文学的路上,携手同行!
我为你留着一盏灯,让你心境永远不会近黄昏——同样你也是,你是我或远或近的一盏灯,与你一起走过的每一次旅程,心中都不会感觉孤独。

如姐姐所说,流年,就是我们的精神情人,一日不理不打开,就有一种失落感。
愿与姐姐一起,《陪着你慢慢变老》,陪着流年的每一个人,悲伤,欢笑,哪怕不说一句话,看着,也心安!
灵魂对晤、以心悟心,逝水的时光变得更丰盈和饱满。
善待别人的文字,用心品读,认真品评,是品格和品位的彰显!
我们用真诚和温暖编织起快乐舒心、优雅美丽的流年!
恭喜,您的美文由逝水流年文学社团精华典藏!
感谢赐稿流年,期待再次来稿,顺祝创作愉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