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用文字去追溯,声音来再现(散文) ——品读黄荣久先生《我宣誓》及聆听广播剧有感
一
万分期待中,在广播剧《我宣誓》首播的前一天晚上,我收到了该剧的原著及编剧黄荣久先生发给我的定稿音频,让我先听为快,一饱耳福。
这部广播剧是根据黄荣久先生的作品《我宣誓》改编,由宜昌著名影视人贾黛钢导演,杜鸿先生改编的,并邀请了我国著名朗诵艺术家陈铎老师进行配音旁白,这对喜爱朗诵的我来说很是吸引眼球。
因为读过原著,而且是不止一遍地读过,所以对剧情较为了解。这篇作品是黄荣久先生对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献礼。他是很善于写文史性散文的,这篇文章也诚如一些大家所言,“他把史料性与文学性很好的结合起来”。文章以“九四”暴动为历史背景,写了中共莲沱区委书记杨继平及共产党员周学祥、杨定友、胡安全、胡安熙等烈士的英雄事迹。讴歌了他们坚贞不屈,为了新中国的胜利不怕牺牲的崇高精神。文中,他们的牺牲都极为壮烈。广播剧如何展现呢?
迫不及待打开了第一集收听。
国际歌缓缓响起,陈铎老师饱满亲和的声音传出,“2021年七一前夕,革命先烈杨继平的重孙杨军和他所在的党支部成员来到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过的三峡坝区第一村许家冲,重温入党誓词,缅怀曾祖父和革命先烈。”
这是用了倒叙的手法进行改编了,原文中是正叙,我凝神听下去,时空交换中,杨继平铿锵有力的声音响起,“我宣誓: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到底。”我心里暗叫一声好。杨继平的播讲者是区文联何强主席,这又吸引了我,他该怎样用声音来表现杨继平呢?继续听。应该说,他播讲誓词的那一刹那已经感染了我。
这一集中,周学祥的经历让人印象深刻,原文中,黄荣久先生用了一个章节来写周学祥。文章从人物的对话、心理、眼神、动作、环境,还有当时的社会背景等各个方面来写,带给读者感官上的认知。而广播剧则直接从人物对话,音效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语言要求更加口语化,简单明了,同时辅助音效,让听众身临其境。
这一集在改编上,还有两处相比原文做了较大改动。一处是杨继平到山上看望训练的队员们。增加了人物对话,凸显了他与队员们亲密的关系及队员们刻苦训练与打土豪的决心。另一处是攻打地主胡兴仁、詹栾廷那晚,冒雨夜行到天柱山时,杨继平即兴朗诵他的诗歌。这一情节的细化,使得杨继平文武双全的人物形象更为饱满。
听完第一集,播讲人员出色的播讲及故事的振奋人心,促使我很快打开了第二集。
二
第二集主要播讲了消灭地主卢少达及九四暴动取得的胜利。
广播剧紧扣原文,通过增加人物对话来体现故事情景,语言极富特色。比如卢少达说,“姓胡的,等老子的救兵一到,看有你的好果子吃。”胡孝全说“反了,反了,全他妈反了。”“你做初一,就不要怪我做十五。”望四爷说“不给泥巴腿子们一点儿厉害看看,他们简直就不知道天高地厚。”这几位播讲者把反动人物用声音塑造的维妙维肖,他们的气急败坏、发狠、仇恨、绝望等情绪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卢少达的一句,“老天爷,你这是要灭我少达呀!”让我听得十分解恨,鼓掌叫好。
这一集中,我宣誓的誓词第二次响起,与第一次相比,语气更加高亢,激情澎湃。做好了为共产主义事业牺牲自己的准备,听着令人心情沉重,又被他们的这种精神感动。杨继平播讲者很好的掌控了与第一次宣誓时,情绪的转换,令人拍手称赞!
我已被他们用声音完全带入到剧情中去。
九四暴动,每个纵队取得胜利时,采用了不同的音乐及语言,第一纵队胜利后说的是“打倒土豪劣绅”;第二纵队取得胜利后,开仓放粮,说的是“感谢共产党,感谢赤卫队”;第三纵队则是用敲锣打鼓的方式进行庆祝,“我们胜利了。”这些改编凸显了杨继平领导下取得的胜利,令人振奋。
原文中,用一句写“地主朱少伯混进了革命队伍。”而在剧中,则增加了朱少伯与朱孟洲的对话这一场景,为九四暴动失败原因埋下伏笔,整个故事的情节发展自然过渡又环环相扣。
三
剧情到第三集发展到了高潮,九四暴动由于叛徒朱少伯、朱孟洲的背叛失败了,300多名赤卫队员及人民群众被国民党及地主残忍杀害,周学祥为保护妇女儿童撤退,只身引出敌人到绝壁,奋勇杀敌,身中数枪跳崖身亡。杨定友、赵德昌、胡安全、胡安熙、杨继平等,被捕后遭到了敌人灭绝人寰的迫害,赵德昌被抛尸江中;杨定友被一刀刀剥皮后,心肝被挖出喝酒;胡安全胡安熙身上被密密麻麻划出血口,在血口上插满猪毛羊毛,把他俩的头顶挖出一个大洞,倒上桐油,用点天灯猪羊祭的残暴手法被折磨致死;杨继平呢,被地主吊了两天两夜,折磨得奄奄一息,他英勇不屈,敌人没辙,夹断他的手骨,用铁皮煤油桶绑在他的背上,装上燃烧的木炭,皮肉熔化,被狼狗一口一口咬掉皮肉,活活折磨而死,临牺牲前,他看着眼前的东方,浮现的党旗,用微弱的声音拼尽全力喊出“我宣誓,随时准备着为党和人民流尽最后一滴血!”眼泪夺眶而出!
这是本剧中第三次响起这段誓词,悲愤、不屈、信念,杨继平播讲者用声音把故事演绎到最高潮,杨继平牺牲了,他用行动与生命践行了他对党的忠诚!陈铎在旁白中说,“这是魔鬼的刑场,这是人间的地狱”。播讲到敌人把杨继平的头颅割下来示众时,声音哽咽。
历史不容我们忘却!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像杨继平、周学祥、杨定友,胡安全、胡安熙等革命先烈用鲜血与生命换来的,我们当珍惜,并砥砺前行。
在原文中,作者对杨继平被捕牺牲的情节未能做过多详尽的叙述,广播剧的改编弥补了这一遗憾。
结尾处增加了峡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时俱进,葛洲坝工程的截流、蓄水、通航、建成发电等及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许家冲的情形。同时,响起新闻联播当年对这些事件的播音报道,即有历史的纵深感,又加强了作品的厚重感,增强了时代感。
本剧结尾与第一集首尾呼应,杨军从曾祖父的故事中走出来,站在当年曾祖父宣过誓的党旗下,再次庄严宣誓。这是本剧第四次宣誓,这一次宣誓与前三次不同,如今,峡江人民已过上幸福安宁的生活,我们的祖国日益强大,这次宣誓是对先烈的无比怀念,是新时代践行入党誓词的诺言与决心。他们宣誓的声音平和有力。
庄严的国歌声中,全剧落幕。
我内心激动不已,向作家致敬,向声音传播者致敬!
四
三集广播剧,我从一个听众的角度谈谈整体上的感受。
一:语言凝练、口语化,人物对白清晰,具有时代性;
二:不同环境背景下,音乐播放添彩。比如打土豪,分田地;大上海;峡江边有一个叫许家冲的小村庄及制作的片尾曲英雄血。
伢儿啊
满山的板栗树啊又开花你不回家
伢儿啊
后山的柚子树也结满啦你怎么还不回家
长江的水涨满了
又落下风吹动芭芒花哈啊哈啊
寂静山野,凝固时间
你明明在宣誓
你明明在擦枪
你明明在打望
你明明在刑场
血染的芭芒花
年轻的生命啊真理的火炬啊
永远不会倒下
那最坚固的城墙
是你紧实的胸膛
满山的鲜花绽放
是你守护的梦想。
伢儿啊
看见小溪的水啊流过吗你不回答
伢儿啊林中的鸟儿也在唤你呀你怎么还不回答
风吹走了时间这一别竟是百年
妈又想你啦哈啊哈啊
血染沙场,点亮峡江
伢儿呢
妈看见你们了
你们一直在那儿啊。
演唱悲壮,荡气回肠。
三:播讲人员几乎完美的用声音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可见对作品理解充分。陈铎老师的旁白丰富了剧情,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是广播剧的定心神针。
四:音效设计好,根据剧情跌宕起伏的发展需要,将悲壮、柔和、轻快的音乐及各种声响进行组合使用,烘托作品,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作品,身临其境。
广播剧剧情更为紧凑集中,语言更加丰富凝练,用声音为听众搭建了一条通往历史、重温历史的桥梁。
谢谢黄荣久先生,用文字追溯历史,谢谢播讲人员,用声音再现历史,谢谢制作人员的辛苦付出为作品添砖加瓦,感谢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听觉盛宴及灵魂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