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恒】【菊韵】立“志”江山做“文士”(随笔)
我生性要强,做事从来就不愿意轻易放弃,也不轻易服输。青年时当兵我立志做个好战士,几年的艰苦奋斗,也算基本达到自定的目标了。退休后开始学文,正式开始学习写各种体裁的文,大有想当一个“文士”的想法。十余年来,我走过许多文学网络,发过数千近万的篇(首)大小文章和诗词,也在“中华诗词论坛”“华美诗联”“大中华诗词论坛”“湘韵文学网站”“四海艺文”“清江热线”“诗词江湖”等十多个大小网站当过版主,做过“管理”,然而随着网站的经营不善或者其他原因,都相继被关闭了,自然我费心投去的文章,也都成了“流水落花”,找不回一点点残余了。我这“文士”成了“流浪汉。”2015年一个偶然的机会,被一个网友把我这个“流浪汉”拉到了“江山文学网”,随即就在“秋月菊韵”社团安下家来。正儿八经的开始学做起“文士”来!
一晃就是七八年了,我在江山文学网的秋月菊韵还真的立足下来了。一有时间就学写文,就给江山菊韵投“稿”。几年下来,竟然有了千余篇文稿在江山完好的库存着,还有几十篇得到江山文学网的加“精”鼓励!如今古稀早过,我这个“文士”的目标还在通往江山的路上爬行,艰难地爬行。因为我的文化浅薄,世居乡下,条件很差,不要说老师,就是一个同行的伴当也没有,一切全是自己的“摸着石头过河。”就是坚持读写,决心向“文士”的高峰攀登……
如何去实现和达到“文士”的目标呢?古语说:“有志者事竟成。”于是我就静静地坐下来,分析了这个“志”字。
古往今来,凡是能成就一番事业的人,都是从立志开始的,对于一个想成为“文士”的老年人来说,崇尚先贤文学,精当立志,也是尤为重要的。
何为志?《说文解字》解释:“志,意也。从心,之声。”《增韵•志韵》:“以,心之所向也!”《击传通论》中说:“心有所之为志。”简而言之,志就是志向,志愿。
“志”字由“士”和“心”构成。何为“士”?《说文解字》:“士,事也。数始于一,终于十。从一,从十。”孔子曰:“推十合一为士。”也就是说,凡“能够从众多‘十’中推演归纳出‘一’个简要的道理来的人就是士”。写作的人从生活中发现素材,从素材里提炼出合乎自己和人心的话语,那就可以成为“士”了。何为“心”?即人的心脏,也指人的思想:心思,心意。
细细体察“志”字的结构。可以从中领悟我们祖先在创造这个“志”字时所蕴含的思想昭示:上“士”下“心”为“志”。就是说,“士”一旦有了“心”,就可以立下大“志”了。而这个“心”,就是爱心,信心和恒心。所以我以为,一个乡村老人要努力成为“文士”,也就要有此“三心。”
一是爱心。世间什么志向最大?爱的志向最大。孔门教人,莫大于追求仁爱。孟子说:“仁”为五德(仁、义、礼、智、信)之首。所谓“仁”就是爱,爱祖国,爱人民,爱父母,爱师长,爱朋友,爱世人,即“仁者爱人”爱就要无私奉献,不夹带私利,不图名利和回报。“文士”写文章,立志要宏大。要有“仁爱”之心。把自己对国家,对人民,对山河的爱写出来,让人家也去感受,受到你文章的熏陶。因此,做“文士”首先就要酷爱写作,有了写作的爱,就不惧艰难,就不怕挫折,就可以不计一切的坚持天天写作下去。文士有了爱,立下的写作“志”就坚定,就高远。
二是信心。艾默生说:“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秘诀。”我们在长期坚持写作的生活中,总会为自己立下的志气和目标,产生一种憧憬。而自信就是不避艰险,百折不挠地去实现这种憧憬的热忱、毅力和决心。在历代的先贤人物中,都是以“当今之世,舍我其谁”的自信和豪壮,来体现伟大的民族精神内核的。做“文士”要坚信自己的写作日有提高,相信自己一定不比别人笨,相信自己一定可以走出自己的文学大道。像泰戈尔那样“自己抱有信念,”使“渺小化为伟大,使平庸化为神奇。”就能在平凡的写作练习中取得成绩。
三是恒心。古人说:“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恒信搭起通天路”。就是说,立下志向,确立目标之后,就要聚精会神,心无旁带地盯着目标,尽力而为。持之以恒,事必成功。
人们常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也就是这个道理。倘若无恒心,即使志向高远,也会一事无成。如今,我依旧一边参加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田劳动,一边坚持写作,做到每日至少要写两千字的自我要求,恒心坚持不断。我决心在有限的生命余年里,争取在菊韵社团和江山文学网这个“家”里长期住下去,写下去,争取在江山文学网里成为一个可以写点小文章的“文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