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菊韵】渣男和贱女(杂谈)
世事难料,红极一时的他被刑拘了,涉嫌强奸多人,被强奸的或还有未成年少女。实锤,待警方补充侦查。
当怪异变成寻常的时候,我们说这个社会病了。
一个三十岁加拿大籍的华裔“少年”来中国淘金当艺人,演了几场影剧,玩了几场综艺,做了几个品牌的代言人,却成了无数中国女孩子们欢呼尖叫的偶像。
人到底有多大的可(潜)能?一个演技超水的小鲜肉竟能一夜成星走上富贵的巅峰,一年一个多亿的纯收入,在一七年福布斯中国名人富豪排行榜上以1.5亿年收入列第十位。2019,2020仍是前十位。
小米创始人雷军曾说过这样一句话“站在风口上,猪都会飞”。这个“猪”是怎么飞起来的?靠资本的力量?或是网络的炒作?或是流量造星?
“我们的饭圈文化,我们的亚文化,我们的娱乐至死的文化,这几年就推出了这么一张脸,水光溜滑的……”,司马南谈到吴亦凡被刑拘时这么说。
爱美之心没有错,可是这张“最好看”的脸的背后呢?
娱乐圈向来不干净,“流氓”众多,司马南说:吴亦凡西门庆之比较,人性之恶不曾变过。
这个时代靠脸吃饭,一面是“奶油小生”“青葱少年”,一面是娱乐至死,纸醉金迷。
当代“西门庆”们随“风”起舞,夜夜新郎,偎红倚翠,莺莺燕燕。选妃,迷奸,未成年……东窗事发,源于一个女学生(中国传媒大学高职学院学生)叫都美竹的控诉:“上了吴亦凡经纪人冯萌叫的车,去吴亦凡的家里参加了酒局。”都美竹说了自己酒量很差,但还是被酒桌上的人一直灌酒,中途都美竹还吐了一次,最终在喝到不省人事的情况下,被送进了吴亦凡的卧室。都美竹强调:“不是我主动去的,不是我故意留下。”
……
女人啊。据说,吴亦凡的经纪人也是个女人,她帮吴亦凡物色女孩。经纪人物色女孩,每遇貌美姿柔年轻的,便牵线搭桥,让女孩和艺人发生关系。同为女人,却为虎作伥。有心甘情愿献身的吗?我信,有,他们说“女人是物欲和肉欲的化身”,刻薄的毛姆就这么说过。但,还有发誓要为被欺骗被压迫被侮辱被蹂躏的女孩子们讨回公道的,发誓让吴亦凡这个花花公子吃牢饭的女孩,比如都美竹。
势如破竹。同为女人,曾力挺吴亦凡的马薇薇、苏芒、六六微博账号前日里被封号禁言。新华每日电讯努问:“顶流”跌为“顶丑”,谁在“护丑助丑”?网文《搂着吴亦凡的“妈妈粉”》里说:“好家伙!吴亦凡一个人出事,五位女明星就受到牵连,马薇薇退圈已成定局,六六和苏芒的负面影响也不小,至于沈梦辰和李雪琴真的有点冤,你觉得呢?”偶像塌房,活活地埋了她们。
流量编剧六六先是转发了微信公众号“蓝小姐和黄小姐”一篇名为《扯白——偶像怎么解决性需求?吴亦凡告诉你有多难》的文章(看看这标题,多腥骚,蓝小姐,黄小姐,还是女人善解男人意),六六女士在转发此文时写道:“本来对吴亦凡无好无坏的,现在忽然就喜欢他了。长这么好看,还要哄人,陪完睡还要被背叛(注意,是被背叛)。女的也是贱,明明是炮友,还想睡出个青史留名来。是青楼的青。也不看看自己斤两、你是能歌善舞呢还是琴棋书画?你是绝代天骄呢?还是红袖添香?啥都没有就想上位,把我们凡凡吓着,毁了以后多少女粉丝的福利!”
这话说的……不愧是才女,意在笔先,力透纸背。从六六女士的满篇的“怨”中,我却读出了一个“贱”字来。
一个作家,六六,为力挺吴亦凡而做如此“贱”语,我不解:六六,本也是女人,为何这般轻贱?女人真的就是天生“妾”心?还是吴亦凡凡是每次进入前必须要说的那一句“我的很大,你忍一下”让你流泪让你醉?和吴亦凡睡觉,这是少女们的“福利”,你以为你心目中的凡凡是谁?
可悲的是,同为女人,吴亦凡事件发生后甚至有多位女咖准备组成团队营救。“饭圈”(注)频频发声,群情激昂:“凑钱集资,能救哥哥吗?”“可以一起去探监吗?”“哥哥粉丝多,可以‘营救’”,有的甚至说要“劫狱”。一个在读985高校的女粉丝说:“凡凡要是被拘留,我就换国籍,移民加拿大让他们(中国)损失人才。”让我惊愕,这仅仅是脑残吗?这,恐怕也难说是爱作、趋炎附势、喜欢争流量吧。
她们大都是那些整日里喊着“爹不亲,娘不亲,只有我家哥哥亲”的青春少女追星族。或是少女怀春,“迷魂随凤客,娇思入琴心”?或是人称“花一般娇,粉一般嫩”的“璧人”卫玠再现,或是“万人空巷,为观潘(安)郎”的重复?今夕何年,物是人非,文明进步到今天,道德底线和是非观念却在这些少男少女身上彻底的沦陷了。“五官决定三观”“颜值就是正义”,黑白颠倒香臭不分,“千红一哭,万艳同悲”却为了一个人渣的“哥哥”。好像吴亦凡就是她们的全世界,是她们活在这个世界上的唯一理由。
“事实上,饭圈文化扭曲成为充斥歪风邪气的怪圈,根子在于,这是一个资本、平台和某些大V流量至上的逐利合谋。资本要造星、平台要流量、大V蹭热点,为了利益共同护丑助丑,哪管公序良俗!”而跌入坑中的是那些少女们,却难以自拔。
“救救孩子吧!”鲁迅先生在他的《狂人日记》里发出的这一声呐喊,依旧振聋发聩。
注:“饭圈”,是粉丝群体因追逐同一偶像而结成的网络社群,“饭”即“粉丝(fans)”,“圈”则体现了群体的边界和区隔。如果说过去粉丝投入大量时间、精力、金钱在追星活动上,更多是个人行为的话,那么现在追星已经完成了体系化、团队化甚至职业化的转变,“饭圈”也就随之形成。饭圈多了,推波助澜,就形成一种网络文化。
2021。08。04
这篇文章针砭时弊,文笔老辣、语言犀利,如匕首,如投枪,让这个人渣中的人渣吴亦凡现了原形,起到振聋发聩的警世钟的作用。文章揭示了吴亦凡现象的社会根源——资本的巨大力量。
一个中国人摇身一变成了洋人,然后乔装打扮一番回到中国大捞其金,一年收入一个多亿,“在一七年福布斯中国名人富豪排行榜上以1.5亿年收入列第十位。”这个数字本身就吓死人。不说贫困人口,单是一个体制内人员的正常收入,假定一年十万元,也需要一千年才达到吴亦凡这个数字,况且好多人还达不到这个数字。
奇怪的是,吴亦凡的惊人收入,居然是凭着一张“水光溜滑”的脸和一颗流氓邪恶的心。这不禁使我想到,社会主义到底是按劳分配还是按脸分配!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允许有差别,但是若将这差别推向极端,那还是社会主义吗?我们的战士在炎炎夏天和冰天雪地里戍守边疆,我们的科学技术人员在不分昼夜地为科技兴国而奋斗,我们大量的普通知识分子在自己的岗位上干着救死扶伤培养后代的工作。他们的待遇看起来不错,但跟吴亦凡比,却是微乎其微了。更不用说那些收入微薄的普通工人农民和小商小贩了。我们不禁要问,这种差别,是否会影响大家的积极性?
吴亦凡终因强奸妇女触犯刑律,锒铛入狱。但他的暴露却是一种偶然,就是个别道德尚存的女子揭露了他的罪恶。如果不是这个偶然因素,他是否继续在那群红男绿女中作恶?
吴亦凡不是孤立的,长期以来他经营了一个粉丝团体。其粉丝本是受害者,可是她们受侮辱了还觉得很光荣。这不能不是我们教育的悲哀!一旦国家有难,这些人会持什么态度,可想而知!
资产阶级无时无刻不在跟无产阶级争夺青少年一代。这个说法也许过时了,但是客观事实已经证明,放弃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是非常危险的。
幸运的是,我们国家的有识之士已经发现了这个问题,并将下大力气整顿资本控制 的娱乐圈,挽救落水青少年。
类猿人继承了鲁迅杂文的遗风,也是匕首投枪之类。
大量事实证明,单纯强调和谐而否定斗争,不去揭露假丑恶,这条路走不通。
当下,我心中长有些社会人生价值道德问题困惑于心。留评简说如下: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有了好多年了,为什么就不能像当年学雪锋话动一样蔚然成风?2卫星上了天,红旗难道真要落地吗?3我们的教育系统到底出了什么问题?出这多问题的渣男贱女他们有没有接受过正确的三观教育?犯罪的青少年不在少数,为人師表的教師们能有多少人反思?4,金线拜物的魔力为什么就己变得这么猖狂?它们冲击起来时,为什么总是我们老家伙着急,发声强烈?何时能有大量年轻声音的跟上也强烈发声?5思想文化领域的意识形态要不要重提?不提阶级斗争了,不等于要放弃对阵地的双方争夺啊!6,美英帝国主义一直亡我之心不死的今天,我们这些老共产党员还能有多大作用?江山真的要有可靠的接班人来守啊!想到无数先烈为今天的幸福为之流尽的如河鲜血……我書写至此,真的快流淚了!今天猴哥写了此文引发共鸣!在下谢谢,祝先生健康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