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敏思】长篇历史小说《茹河涛声》连载之二十九
第三卷第二章第三节 走马观花险出人命,移花接木满园春色
“二愣娶媳妇啰!”
正月十五的这一天,水沟滩洼生产队的村前村后,上上下下,忙忙碌碌,一片欢腾鼓舞的气氛,跟半月前过大年的情形一样的热闹非凡。乡亲们全部都来朱老九家帮忙理事,写对联,帖窗花,布置新房,打扫卫生,搬桌椅,置酒席,整个村子和朱家都沉浸在一片繁忙喜庆的气氛之中。
傍晚时分,在村子口,早已站满了老老少少、男男女女迎亲看热闹的人群。
“二愣这娃潮不愣济的,到底能娶个啥模样的媳妇呢?”
“唉!他一位智障残疾青年,该不会是娶回一个傻子,便就是个聋子吧?”有人自以为是的猜测着回答。
“自瞅的对象嘛,应该是极其般配的一对儿!”人们议论着,猜测着翘首以待。
“你们快看!那边,来了,来了……”
即刻鞭炮声四起,唢呐声喧天,披红挂彩,焕然一新的送亲、娶亲队伍浩浩荡荡地进了村口。新娘子没有坐在像电影中那样的八抬大花轿上面,而是骑在了被披红挂彩、全副武装了的生产队集体饲养场那头雄赳赳气昂昂,气度不凡的黑叫驴的脊背上,风姿绰约,一巅一巅地别有风味。后面紧随着一长串的自行车队伍,穿着长袍,戴着礼帽,极像电影“敌后武工队”里面特工人员的装饰打扮。那些骑在自行车上面的人便是娶亲的家门亲友和送亲的“大客”。迎亲娶亲的队伍浩浩荡荡,客客气气,彬彬有礼,逶迤蜿蜒地来至朱老九家的大门口,在喧嚣的喇叭鼓乐的乐器声中,又是一阵礼炮齐鸣、人声鼎沸的喧嚣。主事的礼宾们三揖三拜,极其隆重地迎接了来自野狐湾送新娘子的娘家“大客”们。在推自行车的队伍中,操持婚礼的大总管张来福一眼就认出了桃花姑娘的娘家哥哥谢党恩,马上示意那些接客打杂的服务人员们即刻接过他们手中的自行车手把,推车至后院停放整齐,非常客气地拉他们一行八人男女“大客”走进客人窑,交杯递盏地安排他们坐上了首席的位置,来福即刻高喊一声:“开席了!”
古乐唢呐声再起,打杂服务人员如行云流水,端盘子提壶,紧张而有序地伺候着客人们吃“下马点心”。大凡婚喜寿庆的宴会,酒席的规格都是当地最为隆重的“宫廷十三花”宴席标准,蒸馍饭菜一道一道地轮番交递端上来,错落有致,极其讲究饮食文化之风格。与此同时,院子正中央,设了香案蜡烛,庭前正中央挂着毛主席的巨幅画像,披红挂彩的新郎官朱土改被人拉扯着和那个蒙着盖头的新娘子桃花姑娘举行“拜天地”的婚礼。
窑洞院落上架的三台高音喇叭正在播放着《今天是个好日子》,《幸福日子万年长》还有秦腔《洞房》陇剧《藏舟》等等的歌曲戏剧。窑洞前的大院里人来人往,喜气洋洋。这个时候,家里的长柜的朱老九还有哥哥朱解放,站在大院门口喜涌双颊,喜笑颜开,不停地对前来贺喜的乡邻朋友客人们说:“来了,你来了!请进,快请进!”既握手又敬烟,忙得不亦乐乎。
在灶房里,大锅连小锅,锅台连着火炕,一群帮厨的姑娘媳妇们正在蒸馍烙饼子煎羊汤压荞面饸络,一个个忙得汗流满面,挥汗如雨,都在尽职尽责地忙着自己手里的活路。
大院子里新搭起彩条帐篷,炉火熊熊,蒸气腾腾,红案大厨师忙着剁肉煮肉炒菜煎臊子。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特色——对联,但见大小门框贴遍,一副副火红的对联高雅含蓄,对仗工整,让人感到置身所处的地方并不是山沟峁梁的水沟滩洼,而是身处热闹非凡的文化殿堂。顺便摘录两副如下:
上联:客溢蓬门家有幸福花开并蒂鸳鸯暖
下联:席陈薄酒喜气盈门同饮合欢琥珀浓
上联:喜今日龙凤结彩彩笔喜题红叶句
下联:卜他年兰桂呈祥华堂欣涌采萍章
账房登礼桌前,人头攒动,熙熙攘攘。登礼先生笔走龙蛇,收了张家收李家,老小外家送喜花,姑娘姐姐送鞋袜,邻家亲友把贺匾挂,恭贺喜庆,主家高兴,贺礼繁杂,满院喜笑乐开花。
金黄长杆唢呐声声迎淑女,大地红爆竹阵阵贺新婚。华车彩撵“囍”字生辉。伴随着喜庆的乐曲,迎亲的彩车回来了。车停门前,竹(走)爆(报)平安,押车(轿)娃守车门不下讨喜份钱,新郎递红包笑逐颜开。三番五次车门开,新娘缓缓走来,身着嫁衣红似火,粉面含羞激情涌。双方伴娘格外忙,新郎新娘佩红花,撒喜人(新郎的姐夫)提斗扬花,硬币五谷彩纸犹如天女撒花,纷纷降落在新郎新娘头上。有道是:
太阳一出红花开,家有金斗提银牌。
家有梧桐引凤凰,凤凰落在梧桐上。
一撒五谷二撒料,三撒新娘下了轿。
一撒金子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
挡门的讨喜的撵前撵后,新郎新娘散红包应酬不暇,块儿八角不嫌少,十元八元不嫌多,嘻嘻哈哈,不烦不恼。喜钱买开洞房门,一对新人走进来。新郎喜摘花一朵(摘取新娘头花)男欢女爱更热火。争上炕,“踩四角”踩了四角日子更红火。早饭后,开柜箱,袜子镜子添几双。新娘理嫁重梳妆,面对玉镜喜洋洋。
这个时候,婚礼达到高潮,吹唢呐,放鞭炮,所有客人都坐好,菜上酒酌满,张来福站在百客席前,挺直身子,大大方方,有条不紊地连珠炮似地放出一串串话来:
鞭炮鸣,唢呐响,大红喜字贴堂上。
百客席前闹嚷嚷,一对新人出了场。
“红花日头示吉祥,祥云瑞气绕房梁。一对新人拜花堂,老小大客座上方”。
“恭请贵客给新郎新娘戴喜花挂喜索。”
舅家人起身拱手请人代劳,伴娘将新郎舅家送的一对红花分别佩戴在新娘胸前,主持人来福接唱:
戴罢红花喜洋洋,新郎新娘拜花堂。
先鞠三躬吉庆多,再鞠三躬福寿长。
拜天地,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举手拜祖先,四季保平安。
娶妻生贵子,后辈坐状元。
拜祖先,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最贵天下父母心,盼望儿女早成人。
新郎新娘同心结,一心一意敬双亲。
拜父母,一鞠躬,二鞠躬,三鞠躬。
感谢月老牵红线,牛郎织女配良缘。
张灯结彩迎淑女,水沟滩洼人人喜。
可是,那个“二愣”土改,虽然事前经过了表兄弟们的百般导演和示范,但是他直至此时此刻还没有弄明白:今天家里这样的热闹场面到底是为了怎么一回事情。他扭扭捏捏、摔摔打打地不肯配合,不肯与眼前这个花枝招展的姑娘跪在一起烧香磕头拜天地,只是傻傻地笑个不停,还有临阵脱逃的迹象,要不大家怎么会对他这个新郎官采取了“强制”的手段?
隔着蒙面盖头纱巾的新娘子桃花偷眼瞄视了一眼那个被人拉扯着的新郎官,心头一惊!有些异样的感觉,心里纳闷:“他咋就不像那天来家的那个女婿了呢?个子明显比自己矮一头,模样也怪怪地,根本不是自己那天亲眼所见的英俊小伙子呀!他会不会有孙悟空变魔法的本事,故意变了?该不会是自己一路上骑在那个精力充沛的毛驴背上被颠簸的懵懵懂懂,花了眼神吧?”还没有来及多想,就被一伙闹洞房迫不及待的年轻人抢抬了起来,举在半空,呐喊着拥进了新房……
婚礼告成,吃完酒席,亲友们都被安排在了左邻右舍的客人窑休息了,闹洞房(当地俗语称“耍房”)的年轻人起初因为新郎官的痴傻憨相、丑态百出、滑稽可笑而特别开心,笑声不断,渐渐地随着新娘子谢桃花那悲痛而凄楚的哭声越来越高的时候,大家人人惋惜:好端端的一朵鲜花咋就插在了一坨牛粪上?大家的心里酸酸的,怪怪的,觉得完全没有了那个寻开心逗乐子的雅兴了,便各自知趣地互相使个眼色,借故纷纷离去了。
谢桃花姑娘此时此刻简直是五内俱焚,痛不欲生。心想,自己命苦啊!自小就失去了爹娘,还得了那个要命的毒疮,无钱医治,一头脓水经久不愈,被人瞧不起,在哥哥嫂嫂的手底下也没有活个舒心顺畅,只指望能找一个知己的女婿一辈子恩恩爱爱好好过日子,谁能想得到,包括娘家哥哥在内的所有人,他们一个个合计着欺骗自己……明明白白自己相好了的一个清俊小伙子,只几天的功夫咋就成了一个“半瓜子”,这可叫孤苦伶仃的自己咋活呢?她只是一个劲地哭,昏天昏地地整整哭了一个晚上。天亮时分,她睁开泪眼,满屋子瞧顾,朦胧中,迷迷糊糊地只感觉那支昏暗的蜡烛还在夜色中摇曳着,蜡泪纵横,四绺五行,流了满桌子,流了一地。洞房里面空空荡荡的,只有自己一个人的影子时隐时现地挂在墙壁上,真可谓孑然一身,顾影自怜哪,却不见了新郎官土改的人影。
原来,这“二愣”从小就自闭忧郁,怕见生人,特别怕见女人。闹洞房的那一帮子发小一个个溜走之后,他怯生生地看着面壁而向,只顾自己埋头哭泣的新媳妇,更是恐慌无措。半夜时分,便一个人偷偷溜出了门缝,独自去了眠宿于往日里自己独眠的羊圈里,在羊群中铺一页毡裌裌便就呼呼睡去了。
隐隐约约听的见公鸡打鸣的声音,推窗望去,月光黯淡,寒星稀疏,东方一片鱼肚白泛起,晨曦渐现。万念俱焚的桃花姑娘心中发怵,不寒而栗。天要亮了,按照习俗,今天早晨男方家谢客的酒席一结束,自己就将要随同那个容貌龌龊、丑陋不堪的女婿去娘家回门,挨门齐户地拜见娘家的亲邻四社、家门父子,自己将如何面对?那岂不羞死人了?不如现在就一死百了,图个清静。于是她端起昨晚闹洞房时桌上剩下的一瓶白酒,仰头一气灌入肚内,用昨天自己包头的丝巾打结在新房的门框上,一伸脖子一蹬腿,挂了上去……
听见鸡鸣的声音,朱解放揉揉眼睛,一骨碌翻身坐起,见天色已近麻麻亮,心想,昨天是弟弟土改结婚的大喜日子,忙乎了一天直至深夜,睡得有些过头了,今天还要酬谢、欢送新人娘家的大客和所有参加婚礼议程的亲友乡党,必须早起操劳。他感觉有些尿急,赶紧穿上衣服,屐拉着鞋子,急急火火地奔屋外去小解。
只见羊圈门大开着,有几只羊羔跑了出来,满院子乱窜,赶紧撵羊入圈,又听得羊圈里面鼾声如雷,进去一看,原来是弟弟朱土改睡得跟一头死猪一样,用脚尖踢了踢:
“好你个‘二愣’,新婚之夜,咋就睡在这里?丢人现眼!”
马上拉起,拽他去新婚洞房,推土改进去,不曾想门槛上空却挂着一个人,定眼细看,惊叫一声:
“我的妈呀!这不是桃花吗?你这是咋了呀?”
没有声响,没有息气,只见她的舌头伸出老长,口水滴答滴答地流淌着,赶紧抱她下来,背着直奔大队卫生所……
在大队卫生所的医疗室内,经过医生长达半个小时的紧张抢救,桃花姑娘终于有了生命迹象,有了微弱的呼吸,医生一边给桃花输液,一边对朱解放说:
“危险呀,迟来一步,恐怕就没救了呢……”
大清早,村子里的人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说着关于新娘子新婚之夜自寻短见的消息。一传十,十传百,热闹喜庆的气氛一落千丈,空气顿时郁闷了起来,人们好比热锅上的蚂蚁,惊慌失措,没有了主意。满头大汗的张来福赶紧带着谢桃花的娘家大客前去大队卫生所探望究竟,医生说:
“人还在昏迷状态中,挂吊针输液,但是已经渡过了危险期,没有什么大碍,希望各位亲戚和大家伙放心,只是病人需要一段时间的调理……”
桃花姑娘的娘家哥哥谢党恩扑倒在地,仆伏在妹妹的病床前拉着妹妹的手,失声痛哭:
“好可怜的妹妹呀,哥哥知道你心中的苦处,哥哥也是直至昨天到这里才知道实情啊,他们这些王八蛋,不是人,搞弄虚作假、冒名顶替的鬼名堂啊,没有想到他们做了这样的手脚呀,都怪哥哥一时粗心大意,没有尽到责任,让他们给当着猴子耍了啊……呜呜!”
出了这样的事情,看到这样的场面,张来福自知理亏,觉得无地自容,十分地尴尬,上前说好话拉劝:
“事已至此,千错万错都是我的错,请你们宽宏大量吧!”
“啪!”
桃花姑娘的娘家哥哥给了来福一记响亮的耳光:
“亏你还是个生产队的干部呢,竟然做出‘掉包’这样荒唐的事情,把我们全然没有当人待见,你们毁了我妹妹的一生!好吧,那我妹妹今天就交给你了,她要是有个三长两短,我扒你的皮!”
“都是亲戚道理的,有话我们往后坐下来慢慢再讲清楚,好说好散,现在最要紧的救病人要紧!”
在众人的劝解调和下,桃花的娘家人就这样气急败坏地“抡了盘子”,拂袖而去,留也留不下,拉也拉不住,早饭也没有吃。亲戚、邻里所有前来参加婚礼的人们见是这般局势,也觉得扫兴无趣,不到中午时分便就不欢而散,全部撤离。
事情闹到了这样地人命见交的僵局,老实巴交的朱老九、朱老十兄弟俩空喜欢一场,而且完全没有了主见,眼泪汪汪地看着来福:
“表侄啊,事情到底该咋办呢?”
来福是见过大世面的人,泰然自若,荣辱不惊,他卷一支旱烟叼在嘴边,慢条斯理地说:“天大的事情地上了结,想那个二愣土改也没有对人家姑娘咋的,大不了物归原主,完璧归赵,有什么了不起的?不过,从今天开始,可要好好照顾人家桃花姑娘,待她的身体完全恢复了以后再说,这个任务就交给哑巴婶和解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