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神舟•神州】董永颂(散文)
中华庙宇之神灵,皆有其历史人物之原型,或道德高尚,或伟绩丰功,或为民造福,或为国舍生。百姓报德,感激涕零,深得民心,奉若神明,生前爱戴,死后崇敬,由人升仙,誉为神圣。董永传说也是如此,神话来源于真实之人生。西汉经学家、文学家刘向(公元前77年——公元前6年)著《孝子传》赞誉董永,足以证明,在公元前6年,董永就至少是二十多岁之后生。
董永自幼丧母,家境贫苦。父腿瘫痪,难以行走。辘车载父,肆力田亩。侍父至孝,同床共铺。炎夏扇凉枕席,恣蚊饱血;寒冬怀抱双脚,温暖被褥。春秋好天佳日,车载父亲游玩散心;夜晚剪灯笑谈,逗乐父亲欢欣鼓舞。父病危卧床,生死难卜。竭尽家资,拜医求助。割股疗亲,感人肺腑。父亲亡故,无钱安葬,头插草标,卖身葬父。织绢少女张七姐仰慕董永惊天孝行,只求心心相印,不顾贫富悬殊,在大槐树下自成姻缘,随夫打工抵债,受尽劳苦。期满返家,安身寒窑,男耕女织,勤劳致富。
董永思父亲无药可治之艰难,感穷人七病八灾之苦痛,遂立志从医,采集草药,研究医术,成为了民间医生。济世救人,服务苍生。人得何疾,董永一看便知,所用药物随手可得,不需花钱也可治病。常用单方治疗,屡治屡验,誉为神医,远近闻名。虽无可登医学殿堂之辉煌巨著,却积累上千个疗效显著之土单验方,被尊称为“董永神方”,流传后世,造福百姓。教导乡亲培植药材,开拓财路,舍己为人,扶贫救穷。张七姐夫唱妇随,协助治病,诊治不孕,医术高明,被誉为送子神仙,万民赞颂。夫妇二人教出无数医术弟子,分布全国各地,立足庄稼地,服务贫苦人,半耕半医,随叫随到,救死扶伤,热心为民,被称为庄稼人之医生。夫妇二人舍医舍药,扑灭瘟疫,送药军营,急救将士,为国立下了盖世之功。
光武帝刘秀以孝治天下,挑选青年董永卖身葬父之往事,皇封老年董永为孝廉于怀宫,褒奖董永孝亲敬老为国为民,颁旨天下传扬美名。朝堂民间齐心合力,弘扬孝道树立典型,树碑立传广盖庙宇,忠孝精神世代传承。
三国曹植《灵芝篇》将张七姐美化为天帝之神女,东晋干宝《搜神记》把凡人婚姻升华为神人之爱情。中华爱神话出类拔萃,天下第一爱万古常青。孝道典型适应社会需求,爱情故事契合民众感情,神奇幻想同人间现实融合,神话传说深受劳苦大众欢迎。孝道文化千世长存,爱情神话万古传颂。董永婚姻已成忠贞爱情之经典,董永故事已为忠孝文化之课程,董永孝行已入神州古槐之身躯,董永精神已进中国人民之魂灵,董永传说已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之遗产,董永文化已作为中华民族精神财富之凭证。
而今董永庙宇,文化公园,古色古香,气势恢宏,建筑雄伟,雕梁画栋。格调高雅,堪称世外之桃源;绿化精致,宛如蓬莱之仙境。门楼庄严肃穆,大殿金碧辉映。 楹联匾额寓意深刻,古槐连理香火鼎盛。董永七姐之金身塑像并肩端坐,笑容满面,栩栩如生。刻碑镌石,欢迎万民之瞻仰;撰文著赋,歌颂董永之孝名。
沧桑巨变,孝道永恒。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宗。德为国之魂,孝为民之情。孝至于地,万物为之而生;孝至于天,日月为之所映。尽忠尽孝天经地义,施爱施仁理顺情通。及时行孝内心无愧,争当孝贤人人尊敬。不独孝其亲,更孝老人与社会;不独爱其家,更爱祖国和百姓。孝亲才会热爱人民,爱民才会为国尽忠。为国为民,青史留名。学习董永忠孝为民之事迹,弘扬董永精忠报国之传统。增强家庭和睦与团结,促进社会和谐与安定。心系中华魂,怀揣中国梦,年少多壮志,报国当英雄。
2021年8月8日星期日 原创首发江山文学网
今日再温张七姐,恩爱有加春秋光。美赋流馨世人愿,好个赞文字字香。
贺孙师,敬酒六杯,高兴向前。再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