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泊宁静 >> 短篇 >> 江山征文 >> 【江山·恒】【宁静】红色之旅(散文)

精品 【江山·恒】【宁静】红色之旅(散文)


作者:小猪她爸 进士,10548.7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853发表时间:2021-08-09 10:07:29
摘要:一百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而在人民心中,党带领人民奋斗不息的每一个光辉瞬间,都是永恒!

【江山·恒】【宁静】红色之旅(散文) 多年以来,在国内无论公务还是私旅,每到一地,只要时间来得及,我总要参观革命圣地、旧址、展馆等红色地标。在没有枪林弹雨、雪山草地的今天,追寻着红色踪迹,瞻仰、重温、体会中国共产党经历过的峥嵘岁月,见证红色历程,感悟红色伟力,赓续红色血脉。
   日久天长,日积月累,汇聚起一条红色之路,像奔腾的长江黄河,澎湃心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江山文学网”以“恒”为主题,开展征文活动。这次征文,就像一把钥匙,打开我记忆的闸门,这么多年来走过的红色地标奔涌而出……
  
   一
   初秋季节,秋叶静美。我坐在一间幽静的咖啡厅里,这里是上海石库门。砖木结构的二层楼房,坡型屋顶,红砖外墙,错落在里弄两侧,弄口有中国传统式牌楼。一小口香浓的咖啡微暖着我,平复着激动不已的心情。
   不远处,便是刚刚参观过的中共一大会址,坐落在上海市兴业路76号。这是一座饱经沧桑的石库门建筑,在繁华的现代化都市中格外庄严肃穆。1921年7月23日,身着长衫、中山装、西装的十多位有志之士,怀着对马克思主义的憧憬,从四面八方赶到这个幽静小院,轻轻叩响大门上的铜环。他们代表着全国五十多名党员,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五十多人,中学一个班级的人数。五十多人,一辆大巴车便可载走。然而,他们迸发出巨大无比的能量,从五十多人发展到今天九千五百万党员,建立了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一大政党。我思索着,这是一种什么力量,一种什么精神?
   由于会场受到密探注意和法租界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上一条游船上举行。我放下咖啡杯,心中默想,一定要去嘉兴南湖,看看那湖,看看那船。
   四年后,我终于来到嘉兴。当时南湖革命纪念馆正在修缮,还有其他原因,去湖心岛的游船暂停了。好在嘉兴人大的领导非常热情,多方联系,找到一船,带我们上岛。
   湖心岛是个人工岛。北宋时期疏浚河流,将挖出的河泥填入湖中,形成“厚五丈,广二十丈”的小岛。南湖风光旖旎,四季宜人,尤其是春夏间阴雨天气,雨丝如雾,烟霭似纱,南宋杨万里写下“烟雨漠漠雨疏疏”的诗句。
   一条画舫小船,停泊在南湖烟雨楼东南方向的岸边,随风轻轻摇动。1921年的7月底,这条画舫飘荡在烟波浩渺的南湖上,舫中十多位革命青年,以打麻将为掩护,从中午十一时开会直到傍晚六时。在画舫上,他们通过了《中国共产党党纲》、《关于当前实际工作的决议》,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构。画舫不大,船长十余米,宽三米多。这样的画舫,当年在南湖上大大小小有许多,可以说是“当初只道是寻常”。然而,这条画舫却非同寻常,获得一个永载中国革命史册的名字——红船,成为中国革命源头的象征。据统计,红船已接受二千二百多万人次瞻仰,能享有如此尊誉,世上再没有第二条船。
   登上湖心岛上的烟雨楼,眺望风景秀美的南湖。它不及西湖的惊艳纤丽,没有太湖“包孕吴越”的壮阔气势,也比不上青海湖的大气磅礴,但那条红船,注定把旖旎的南湖,渲染得壮丽澎湃。我的思索在这里有了答案,石库门的小楼,南湖的红船,承载千钧,播下革命的火种,孕育形成伟大的建党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
  
   二
   “红船”已经启航,必定惊涛骇浪。南昌城头的枪声,像一声声炸雷,发出惊天动地的吼声:起义,起义,起义……
   南昌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古城,更是一座英雄的城市。南昌市中山路380号,耸立着一座透着历史沧桑感的灰色建筑。早在1924年,这座小楼便落成了,当时是江西大旅行社。1927年8月1日,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在这座小楼里,指挥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军队两万多人,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我走进纪念馆大门,迎面是一组人物雕塑《一代英豪》。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迎风伫立,威风凛凛。一位位英豪是出征的战士,雄赳赳、气昂昂,更是挥斥方遒、指点江山的将帅。我出神地看着雕塑,忽然想到这里缺了一位更伟大的人物毛泽东。此时的毛泽东在哪?在干什么?
   思绪把我带到湖南长沙市,带到橘子洲头。我是路过长沙市的,所以时间非常有限。只能看一个点,要么去爱晚亭,要么去橘子洲头,我选择了橘子洲头。
   橘子洲头,西望岳麓山,东临长沙城,四面环水,绵延数十里。岛上耸立着一尊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总高度32米、长83米、宽41米。凝望毛泽东塑像,坚毅的面庞,坚定的眼神,向后撩起的长发,散发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大无畏气概。塑像下,一群小学生,齐声诵读毛泽东的著名诗篇《沁园春・长沙》。稚嫩的童声,响彻浩浩湘江,“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1927年9月9日,以毛泽东为书记的中共湖南省委前敌委员会,组织参加起义的五千余人,统编为工农革命军第一师,发动湘赣边界秋收起义。据说,尽管战火纷飞,毛泽东一生很少携带枪支。我记得,在井冈山下的宁冈县,见过一副油画,描绘的是“朱毛会师”井冈山的情形。这幅画中,毛泽东腰间佩戴了一把手枪,导游说这不多见。不管毛泽东带不带枪,他提出的“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却是响当当的理论,指引着中国革命的方向。
   有人提议在毛泽东雕塑前拍照留念。我说,免了吧,毛泽东伟岸至极,我等岂敢与伟人同肩。陪同的同志指着前边说,那里有棵一百八十多年的古朴树,到那里拍照吧。望江亭前的古朴树,高耸,苍翠,秀美,“华盖”似的美感扑面而来。毛泽东年轻时,总在湘江游泳,游累了便在古朴树下休息小睡。一百八十多年的风风雨雨,古朴树凌霜傲雪,见证了橘子洲乃至整个长沙的近现代历史风云,见证了毛泽东等老一代革命家早期革命活动。来吧,合影留念,与古朴树,与湘江水,与伟大的时代。
   广州也是一个英雄城市。早年来广州开过会,会议一结束便匆匆离开。没有时间访寻红色踪迹,只记得路边木棉树正在盛开。木棉树,是广州的市树,也叫红棉树、攀枝花,还有一个响亮的名字:英雄树。高大的树干,没有一枚叶子,火红的花朵却挂满枝头,“落叶开花飞火凤,参天擎日舞丹龙”。
   2017年底,组织安排我在广州中山大学学习一个月。寻个休息日,我去瞻仰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陵园坐北向南,一列5扇朱红色铁栅门,气势庄肃。当中南门正面的石壁上,镑刻有周恩来手书漆金的园名。墓道用花岗石块铺砌,两侧建花圃遍种红花,两旁的山坡上遍植青松翠柏,终年红花不绝,四季长青。1927年12月11日,由中国共产党广东省委书记张太雷领导的广州起义,经过了3天英勇战斗后失败了。敌人在广州屠杀了起义军民5700余人,部分烈士遗骸丛葬于红花岗。
   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是中国共产党单独领导革命战争和创建人民军队的伟大开端。我有幸在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下水前夕,登上航母,参观这一庞大的军舰。我也有幸参观了正在建造的055型导弹驱逐舰,并在南方某军港登上了“运城号”054A型护卫舰。我想,从毛泽东腰间的佩枪,八一纪念馆中陈列的朱德用过的驳壳枪,到眼前这些“大家伙”,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始终同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
  
   三
   根据地,革命政权赖以生存、发展,进行备战和消灭敌人的可靠基地。罗霄山脉中的井冈山,黄土高坡上的延安,就是这样的根据地,把革命的星星之火播撒到神州大地。
   深秋,一个秋雨绵绵的早晨,开始我的井冈山之旅。
   一路上,我想到的都是雄关险境、壁立千仞。耳边似乎听得到黄洋界上的炮声,巍巍井冈山在我的印象中是一个伟岸的男人。
   井冈山,地处罗霄山脉中段,横跨湘赣两省边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战斗了两年零四个月,素有中国革命摇篮之称。
   井冈山革命烈士陵园,位于茨坪北面的北岩峰上。陵园整体建筑包括陵园门庭、纪念堂、碑林、雕像园、纪念碑五大部分。进入烈士陵园,是一个高高的台阶,一共一百零八级,每一步都迈得很沉重。大厅里,毛泽东手书的“死难烈士万岁”的烫金大字,令人感悟革命的艰辛、壮烈。
   第二天,我们去往黄洋界。黄洋界山顶海拔1343米,这里峰峦叠嶂,地势险峻,气象万千,时常弥漫着茫茫的云雾。1928年8月13日,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就发生在这里。在得悉黄洋界保卫战胜利的消息后,毛泽东写下了“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诗句。这里,至今保留着当年的哨口工事、红军营房以及毛泽东、朱德和红军战士从宁冈挑粮走过的小路。
   车子已驶上通往黄洋界的盘山路。我正要细细欣赏老林和落叶的时候,雾水却悄无声地涌现出来。雾蒙蒙中,车子大约行驶20多分钟,已临近黄洋界。忽然间,一阵山风猛地扯去车窗上的雾水,车外的景色一下子令我们惊呆了:山下,我们刚刚走过的“雾区”,已是云海翻腾,气象万千。司机善解人意,把车停在路边。站在山崖边,宛如站在天海之上,洁白、轻柔的云海,随着山风的起止,悠忽间变幻成各式各样的姿态,令人目不暇接。云雾淡处,被山风吹尽,山脚下稀疏错落的人家,画一样现入眼帘,真的是“白云生处有人家”呀!
   与接待我们的小李闲聊起来。小李介绍说,1949年时,井冈山仅有十多个小山村,人口不满两千,群众过着传统的山民生活。新中国成立后,井冈山人民励精图治,奋发向上,使井冈山各项建设初具规模。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称赞井冈山“到处莺歌燕舞”、“旧貌变新颜”。今日的井冈山市,正以一座新兴山城展现在世人面前。
   昔日炮声隆隆的黄洋界,早已成为旅游热门打卡地,红米饭、南瓜汤成了游客们争先品尝的地方特色饭菜,井冈翠竹依旧郁郁苍苍,重重叠叠,像挺起的脊梁。革命为了什么?牺牲换来什么?不正是眼前的莺歌燕舞、潺潺流水、高路云端吗?一切都变了,变得美好起来,唯一不变的是井冈山精神。
   小时候,我在同学家,见到其父亲收藏的一枚邮票。那是一枚关于延安的邮票,延河、拱桥、宝塔山,以最恰当比例均衡在小小的锯齿框中,美不胜收。从此,延河、拱桥、宝塔山的画面总在脑海中浮现,以至于延安在我心中越来越神圣,神圣到我不敢触摸她,不敢走进她,生怕我的肤浅破坏她的神圣。
   终于在五年前,怀着一颗朝圣的心,启程延安。一进入延安市内,街道上时不时看见印着“延安市委党校”字样的大巴车,车上满载的都是来考察学习的,操着各种地方口音的人们,挤爆宾馆,红色旅游已经成为延安市支柱产业。
   清晨,灿烂的阳光,照耀着宝塔山。延安市的同志说,上山可以走山路,也可以把车开到山顶。我毫不犹豫地说,我们走上去。心里想,我等何能何德要坐着车上山?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河之滨,因山上有塔,称作宝塔山。塔,始建于唐代,平面八角形,九层,高约44米,楼阁式砖塔,延安市的标志性建筑,革命圣地的象征。站在山上,仰望宝塔,俯瞰延河,“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我真切体会到贺敬之“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火热之情。
   从1935年到1948年,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在这里领导、指挥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孕育产生了延安精神。我们先后到王家坪、枣园、杨家岭参观,瞻仰珍贵的藏品、革命文物。注目召开党的七大的小礼堂,凝望山坡下一排排窑洞,正是在这里,我们党实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诞生了毛泽东思想,奠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基石。
   延安的同志十分热情,执意把我们送到高铁站。延安开通了去往西安的动车,近日有消息称还将开通一条时速350公里的高铁。延安不再是山沟沟、土坡坡,不再是地域偏僻,魅力延安、红色延安伴着动车高铁,跨入崭新的时代。
  
   四
   战争是残酷的。但是为了实现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向抗日战场,走向解放全中国的战场。从黑龙江边陲小城鸡西,到长江之畔、紫金山山下的南京,我看到了浴血奋战、气吞山河的壮丽。
   我是从哈尔滨乘螺旋桨小飞机,到黑龙江鸡西市开会。我们住在湖畔宾馆,站在卧室窗前,便可眺望兴凯湖。我去过青海湖、鄱阳湖、太湖、千岛湖,水天一色,碧波荡漾,大抵是湖的主要特征。兴凯湖却不一样,它的性格刚强,像北方汉子般倔犟,奋力把涌起的浊浪重重摔向岸边,冲向岸边大片芦苇。
   风很大,在浊浪和大风双重压力下,芦苇深深弯向湖面,像隆起的绿色山包。风稍一喘息,浊浪退去,那些芦苇便挺直了腰杆,不屈不挠。我望着湖岸芦苇,想起抗日联军,想起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东北抗日联军共有十一个军,人数最多时有四万多人。这支武装在中华民族的危急时刻,极端艰难困苦的岁月里,独立坚持游击战争十四年,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战争的胜利作出重大贡献,铸就了伟大的抗联精神。

共 6561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红色之旅,铿锵大作,瞩目洗胸,震耳发瞆。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华诞,全党共庆,举国同贺。在这伟大的节日里,回首我党辉煌历史,诚如作者所言:一百年的时光,在历史的长河中,弹指一挥间,而在人民心中,党带领人民奋斗不息的每一个光辉瞬间,都是永恒!文章从作者自己得天独厚的国内公务抑或私旅行程经历展开内容,历数党的光荣历史,红色历史。中共一大会址、嘉兴南湖航船、八一英雄城南昌起义、《沁园春・长沙》及毛泽东青年艺术雕塑、秋收起义、井冈山会师、广州起义、延安宝塔山、西北坡、北京,北大红楼、香山、丰泽园、天安门,历史不会忘记,时代不会忘记,人民不会忘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共产党就不可能建设和发展新中国。语云文章合为时而著,作家热情讴歌时代,讴歌我们伟大光荣正确的党,顺应历史时代潮流,践行向真向美向善向好文学本来宗旨,体现江山文学正文学主张并目前征文规范,诚令人欣然拊掌,不胜击节!【编辑:郭永涤】【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81300004】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郭永涤        2021-08-09 10:11:15
  经典制作,文学乃时代的书记文章范本,祝贺大作发表。
副高职称,著述多部。
2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08-09 10:15:39
  感谢郭老哥激情编按,让我们与时代同行,讴歌伟大时代。
一本正经说胡话,嬉皮笑脸吐真言。
3 楼        文友:淡泊宁静社        2021-08-09 14:38:49
  佳作欣赏,已向江山精品审核组申报!
淡泊宁静社
回复3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08-09 14:56:06
  感谢宁静社团鼓励支持。
4 楼        文友:红尘花瓣雨        2021-08-09 16:16:38
  思路清晰,语言表达能力强,拜读。
回复4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08-09 16:22:29
  谢谢红尘花瓣雨老师留墨点评,祝好。
5 楼        文友:林间风吟        2021-08-09 21:55:14
  欣赏老师这篇深沉厚重的征文,佩服之情油然而生,从中共一大会址、南湖红船,到南昌起义纪念馆,再到湖南到广州,到到北京,老师追寻红色记忆的旅程着实够长,串出的文字更是令人振撼!向老师学习!
回复5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08-10 10:55:53
  谢谢林间老师留墨点评,热情洋溢的点评,令人高兴。呵呵
6 楼        文友:白玄        2021-08-10 09:48:38
  大气恢宏,气势磅礴,主题鲜明,热情歌颂党带领人民走向一个又一个胜利。红色血脉,得以传承。问候作者,学习欣赏。
回复6 楼        文友:小猪她爸        2021-08-10 10:56:37
  谢谢白玄老师热情点评、留墨鼓励。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