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晨练(散文)
一
我的晨练,来自于我的体检报告。
年年如此,今年也不例外。
刚接到体检报告的时候,被大半张的“问题分析及建议”所吸引,什么骨量减少,胆固醇增高,血小板压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糖化血红蛋白增高等等,而且,提出的建议和前几次一模一样:要加强锻炼,注意休息,生活要有规律。
每一次,我都非常重视,不再熬夜,不再喝酒,不再生活没有规律,不再贪吃辛辣油腻。
每一次,我都推掉所有应酬,拒绝所有诱惑,就像一名非常听话的小学生,每晚准时十一点睡觉,每天准时六点起床。
迎着晨曦,开始晨练。
二
我的晨练,就是跑步。是那种不紧不慢的跑步。
夏天的早晨,天亮得早。六点出门,马路上已有了来往奔驰的车辆。
我所居住的地方,虽然称不上闹市中心,但也绝非清净之地。宽敞明亮的太乙路和友谊东路在此交汇,西安市最有名的交通大学与我只一路之隔,而我上班的单位,更是近在咫尺,西墙隔壁便是。
因此,我要晨练,就必须像所有的附近晨练者一样。顺着交通大学西墙外的一条小路或跑步,或走路。除此之外,别无选择。
也许是大半年时间没有早起的缘故吧!忽然间觉得眼前的一切都是新奇的。两旁的树木,绿荫如盖,清新如洗;两溜的花坛,芳草萋萋,鲜花着锦,间或追逐嬉戏的鸟雀,叽叽喳喳,上蹿下跳,如入无人之地,更给人一种“每日清晨百鸟喧,歌喉竞展叫声甜”的田园景象。
尽管马路上的车辆不时穿越,但毕竟只是三三两两,不像上班后的马路车水马龙,熙熙攘攘;尽管晨练者不是很多,但一条近千米的小路,却被分布的零星点点,色彩斑斓,无疑是一道靓丽的风景。
也许是少于锻炼的缘故吧!忽然间觉得两腿像灌了铅似的沉重,没跑几步,便酸疼难忍,平日里不知走过多少次的小路也变得异常遥远,真想停下来歇歇再走。可是前后一看,和我同样的晨练者,个个精神饱满,身轻如燕,虽汗流浃背,却健步如飞。且不说少男少女和中年男女,单就那些古稀老人,也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浑身立马像注满了青春的活力,本来已经放慢的脚步又不由自主地加快了起来。
一个小时的晨练虽不算短,加起来也就绕交大一圈,如果按微信运动来计算,最多也就一万步不到。可对我来说,就像一天的时间延长了两天,不但让我看到了很多,也让我收获了很多。
我看到了长时间没有看到过的早晨第一缕阳光,看到了一个个晨练者那充满活力的身影;
我收获了夏日早晨的清新空气,收获了一天的轻松和对生活的信心。
三
坚持,是对一个晨练者最大的考验。
正如荀子在他的《劝学篇》里所说的那样: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能否做到“金石可镂”,我不敢妄言。因为,两次的晨练,都让我在最关键的时候,半途而废,所以,我深怕这一次也一样食言。
前两次的晨练,都是在体检报告下来以后,那可怕的问题分析,如一把利剑悬在我的头顶,让我时不时地看着它,想着它。看着它锋利的剑刃,想着它可怕的后果,便毅然决然地坚持着晨练,日复一日,月复一月,风雨无阻,从不间断。
有时,晚上休息不好,睡眠不足,第二天早上起床时异常艰难,可时间一到,睡意全无,耽搁一分钟,就是耽搁一整天。于是,一咬牙,一狠心,起床,洗漱,下楼,热身,跑步。不减程序,动作连贯。
有时,因公出差,身处异地,欲以此为由,省略晨练,可一想到体检报告,想到那把锋利的剑刃,便不由得头脑清醒,浑身有劲,起床,洗漱,下楼,预热,跑步。尽管道路不熟,地方不大,但只要有马路,就跑个来回,只要有院落,就跑上几圈,广袤天地间,处处能晨练。
有时,适逢下雨,无法晨练,自以为理由充足,心中坦然,可那把利剑,猛刺心间。不觉疼痛难忍,虚汗淋漓,迅速起床,或做操,或扭腰,或踢腿,或下蹲,虽不跑步,但依然能到达晨练的目的。
如此这般的坚持了两个多月,自我感觉良好,便兴冲冲去医院复查,结果效果明显,如我所愿。心中不免高兴起来,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头顶的利剑也悄然隐去,整个人如逃过一场劫难般瘫坐地上,再无一丝力气兑现诺言。什么早起,什么晨练,什么体检报告,什么各种各样的锻炼格言,此刻都统统抛在脑后。
继之而来的是恢复从前:熬夜、应酬、喝酒、任性,忘乎所以,我行我素。
结果,第二年体检,又是一连串的不合格指标,又是一句句诚恳而严肃的提醒和建议。个个触目惊心,句句切中要害。直至今年两个多月前的体检报告,又一次敲响了最为严重的一次警钟。
于是,我便进入了第三次的晨练阶段。
四
这一次,无论如何得重视了,再不能如从前那样半途而废,重蹈覆辙了。
必须摈弃所有的侥幸心理和懒惰思想,必须高度重视晨练的重要性,珍惜每一次晨练的分分秒秒和整个过程,让身体尽快回归健康的轨道。
为此,我记住了俄国大诗人泰戈尔说的话:静止便是死亡,只有运动才能敲开永生的大门。
为此,我记住了西方哲学奠基者苏格拉底说的话:身体的健康因静止不动而破坏,因运动练习而长期保持。
为此,我记住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朱老总的话: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不能生锈。
为此,我把晨练放在了第一位,即使时间再紧,身体再不适,天气再怎么下雨,我都要按时起床,坚持锻炼。
慢慢地,我和那些同样晨练的男女老少,由陌生到熟悉,由不认识到认识,有的甚至变成了朋友。每次相遇,不是点头致意,就是互相“加油。”
和我一同晨练的老王,今年已经七十四岁,十年前因老梗不能走路,吃饭睡觉都要人照顾,就连上厕所也要老伴或儿女搀扶。后来,在医生的建议和他的坚持下,先是坐轮椅,再是在老伴和儿女的搀扶下慢慢行走,到最后自己便独自走路。从屋子到院子,从院子到马路,由少到多,由慢到快,就这样长期坚持,从不间断,用毅力和恒心,战胜了病魔。到现在,不但治好了脑梗,走路和正常人完全一样,就连每年的体检报告,也全部达标合格。
当他得知我的体检报告有好几样指标不合格时,认真地说:“除了坚持锻炼,没有别的办法。”
这无疑又给我送来了一剂灵丹妙药。
还有一次,就在我跑得筋疲力尽的时候,突然发现前面远远的一个老妇人不慎摔倒。老人试着挣扎起来,可试了好几次都没有成功。当时从她身边走过或跑过的人,没有一个主动上前扶起老人,有的竟还远离老人走了过去。我急忙加快脚步向前跑去,等跑到老人跟前的时候,老人已经坐了起来。
我赶紧问:“老人家,您这是摔倒了?”
“是的,早上起来锻炼,不小心摔倒了,咋也起不来。”
“那您感觉哪里不舒服吗?”
“没有,就是腿软,起不来。”老人平静地说。
“我扶您起来吧?”说着,我架着她的两只胳膊,用劲扶她起来。
老人很胖,我又不敢乱用劲,扶了两次都没把老人扶起来,就只好从后面抱着她,使出全身力气将老人抱了起来。
起来后的老人,试着走了几步,笑着对我说:“谢谢你,要不是你,我还不知道坐到什么时候。”
“您家在哪里,我扶您回家吧!”我依然搀扶着老人,深怕她又一次摔倒。
“没事的,你忙你的吧,我也慢慢走着锻炼。”老人看我满头大汗,身上的运动衫都湿透了,笑着说:“看来你也是喜欢锻炼的人。锻炼好呀,锻炼能让人身体强壮。我是老了,跑不动了,只有慢慢走路了。只是今天走得有点远,还摔倒了。”老人说着,慢慢向前走去。
我本来想扶着老人回家,可一听老人那自信的话语,也就不再坚持,向着反方向继续晨练。
五
也许是这两件事对我的印象太深吧!以后的日子,我每天坚持晨练,从没间断过一次,至今已经两个多月了。
两个多月来,我的腿受过伤,因感冒得过病,因工作出过差、学过习。但不管身在何处,都坚持晨练。虽然腿脚受伤,不能晨练,但可以准时起床,慢慢走路;虽然感冒吃药,身体不适,但可以通过跑步,发汗治病;虽然外地出差或学习,但每天都在坚持:沿线小站、黄土高坡、小河岸边、西安城墙下、延安延河边,处处留有我晨练跑步的脚印,处处铭记着我看到过的优美风景和一个个晨练者矫健的身姿。
记得有位哲人说过这样一句话:人生的三大支柱就是家庭、健康和事业,只有这三大支柱完美结合,协调发展,人生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其实,这三大支柱,知道的人不在少数,可又有几个人能真正做到它们的完美结合?
往往都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忘记或者不要。
往往都是在健康的支柱发生倾斜或者出现锈蚀时,才认识到健康的重要,全身心的为之而努力。
往往这个时候,有的通过矫正和修复,保证了健康的支柱坚挺不倒,达到了三者的完美结合;可有的则任凭付出怎样的代价,都无济于事,悔之晚矣。
于是我想,任何人,不管男女老少,无论富贵贫贱,健康永远是第一位的。
一个没有了健康人,就等于没有一切。
在今后的日子里,我要把晨练时时记在心上,处处落实在行动中,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直到永远。就像那些和我同样的晨练者,也像那位坚持晨练十年之久的患病者和那位被我扶起的老太太,虽然行动不便,走得很慢,但只要在运动,就是在守住健康。
我一定会坚持下去,永不懈怠。
因为晨练带给我的,不仅仅是健康,还有人生的真谛!
二零二一年八月八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