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山·恒】【八一】文字摆渡,拾光而上(散文)
一
我始终相信,文字是我灵魂的伴侣,渡我,也渡苍生。
我曾在一个晨光熹微的凌晨,落笔于《爱在深处》,将对女儿无尽的爱和祈福,根植于文字中。文章在江山文学网发表后,朋友们的祝福和鼓励,让我在迷茫畏怯,无所适从的日子里,慢慢清醒,成熟,勇敢面对一场猝不及防的苦难。
2019年的11月,我的世界,被涂上了一层逼仄的灰色。女儿因一次高烧而住院,几天后转至专科医院。一星期一次生化全套,反复CT检查,扎针叠加的青紫,长长的引流管,每天大把的西药。而在近半年的治疗中,病情却不见好转。这一切,让我痛彻心扉。我恨自己在孩子发烧时对她的疏忽,常常陷入排山倒海般的自责中无法自拔。
那些颠颠倒倒的日子里,女儿一个蹙眉,一声咳嗽,一句梦呓,都会让我心惊。我爱她自以为胜于这世上的一切,可是,现在我愧于这爱。
夜已深,我在阴暗的门诊大厅,像个幽灵般蜷缩在长椅上,密匝的检查室,阴暗的角落,难以置信我与孩子,会身处此地。我不知道幸运会在哪一天降临。冥冥之中,就像有一根生命的纽带,在扯着我命运的走向,不能自主。
我无数次的假设,如果可以,我会毫不犹豫地去替代孩子的病痛。只是,生活没有假设。
那个秋天,生活予我最深的苦役。我嗅到了内心无处不在的怨恨,它们充斥于天空、河流,草木……
世间万物,于我而言,皆是恐扰。
我独来独往,无视网络上朋友们对我突然“失踪”的疑惑、关心,甚至拒绝接听父母电话,害怕他们提及孩子。生命的底色苍凉而单一,心似囚禁在荒凉的孤岛,在自然万物的开落里,旋生旋灭。
忘了从哪一天开始,应该是去年,直至今日,朋友每天给我发送禅静的佛音。佛教最彻悟人生的真相,一切苦难的真相皆是爱的起源。那么,为爱而苦,心甘情愿。
漫长的日子里,朋友们用文字传递着真情和温暖,像满天繁星,运行在无边的黑暗里,让黑暗呈现无尽的光明。
追逐着光明,脚下有路,有前方。我用文字记录,追溯曾经的春花秋月,夏日黄昏,以及与朋友们落地生根的文缘。
二
对于文学,我一直心存敬畏。它灵性又充满人性,是一种向上的力量,一种对生命的供奉,一种自舔旧时光的回望。
几年前,我被墨林老师稀里糊涂地拽进江山,又稀里糊涂地被他忽悠投稿。那时的我,活跃在其他网站,论坛和报刊上,可谓春风得意,心高气傲。第一篇文章一颗绿豆。墨社说,文章空,没烟火气息。有景有悟,何来空?我不以为然。但冷静下来,细品文章,表象华丽典雅,格局小且无底蕴,尤其刻意的情怀,像被虚构的一座空城。盲目的自信,让我忽略了情感的自然应发自内心,而不是去营造。
深陷在文字的困惑里,唯有不断学习,淬炼,了悟文字应是播种在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的植物,离开了土地,就成了无根的浮萍。如同一个没有灵魂,没有爱的躯壳。
那年的秋冬,我就像一具无魂、无爱的躯壳,兀立在无人的荒野,痛苦茫然。但是,女儿唤醒了我身上海洋一般深广的母爱,呼唤着永无休止的生命的希望之音。让我在一个母亲的角色里,用爱,用坚强去书写人间之爱。
因为有爱,心不再彷惶。去年春天,女儿第三次住院,经过一系列检查和调整用药,病情开始好转。春风里,听见庄稼、草木拔节的声音,蓬勃的绿色带给我们无限希望。五月,女儿出院。虽然还有一年的时间需要每月复查和吃药,但充满希望的等待,令我无比欢欣。
站在窗口,远处传来的晨钟,堂皇而又沉着。
三
中午的阳光泼洒在万亩荷塘上,莲花盛大开放,这里是相城区湿地公园“荷塘月色”。女儿将耳朵贴近莲花,侧着脸轻轻摇晃,仿佛在倾听一种生命得以极致灿烂的感动与絮语,澄澈的眼里掠过若有所思的光芒。
我静静地看着她,看得入迷。此刻,有风温柔,有鸟儿飞翔,有金黄的麦浪……黑暗已经过去,我相信,世上所有美好如期而至。
2021年6月8号,这一天,我们将永远铭记。这天上午,我们带女儿去医院复查,医生宣布可以停药,女儿彻底康复。一年半的治疗,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追忆那些忧伤的日子,我用文字摆渡。沦陷在一篇篇风格迴异,真性明达的文章里哭笑悲欢,探察人生万象,洞悉生命的体验和价值。而写作的本质,是自由而包含人类真挚的情怀。人生的意义,在于经历苦难时顽强不屈的抗争与自我救赎。
我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苦难。
但是,迄今为止,关于苦难,我仍然一知半解。在浪漫主义时代,苦难被颂扬为灵魂净化的必由之路,未曾经历过苦难,等同于没有灵魂的同义语。对此言论我呲之以鼻,任何为苦难粉饰的说辞,都是苍白和虚伪。
反思自己的行为,思索对生命的敬意,如此,才能在未知的明天,充满希望地前行,且用文字的方式,体悟人生的某些真相。
我是个感性的女子。在江山,一路走来,无论顺境还是逆境,对文学的执着,从未放弃。因为江山美好,所以坚持。
我喜欢你是纯粹的。纯净,这是江山文学的宗旨,是江山决策者的智慧与远见。唯有净土,方适合耕耘,文学才能归真返璞。
经年来去,我栖息在八一社团。这里有情有义,自由欢畅,有繁荣与茂盛,更有兄弟姐妹。我们彼此鼓励,帮助,在文学的沃土上耕耘,播种,收获,为社团取得的成绩而骄傲。闲暇时,家长里短,说笑逗趣。我们也会争吵,会误会,会生气,因为我们是一家人,无需奉承,无需虚伪。但我们懂得包容,懂得珍惜。我们的爱根植于此,清澈动人,从不曾动摇。
这个相亲相爱的大家庭,在我的人生轨道留下波光粼粼的痕迹。
四
有人说,文学是一场孤独的苦旅。选择这条路上彳亍地行走,是因为文字可以使懦弱的人获得勇气,苍老的人年轻,让心灵自我救赎。
蓦然回首,在江山栽花种树,虽无锦绣,却也绿树成林。林中皆是江南烟雨,古镇风物,吴侬软语,偶有西北汉子携婆娘而来,惊飞一群白鹭……
家园如画,一颗颗红豆如旭日东升,让我心花怒放,也渐趋浮躁。下笔时越发随心所欲,得意忘形,几句一分行,甚至一句一分行,完全不考虑语句结构,意境是否完整断裂。直到一篇散文初审没过,想修改却无从下手,有些懵圈。没规则的分行,上句意思还没表达完整,下句又分行。百忙之中的心语老师,一言中的,让一向伶牙俐齿的我哑口无言。
扪心自问,暗里总觉心语老师对我太严格,心里多少有些委屈。努力让自己静下心,把自己的文章放在阳光下仔细检阅。从头到尾意境端裂式的分行,像一个呼吸困难的老人,一步一喘气。想起当初墨社提醒时,我的任性与自满,让我汗颜。
岁月流逝,心智慢慢成熟。摒弃浮躁,豁然懂得,所有厚望,是寄予在严格的要求中,促使我们在文学路上走得更远。
回望过去,我曾有幸,在网络,在江山结识了许多热爱文学,志同道合的朋友老师。他们就像大海里的灯标,在我曾经历劫的苦难中,指引着光明,予我勇气与力量,坚持初心,走出黑暗。
一路走来,感受江山胸怀,江山人的温度。未来,我在江山,沿着山径,拾光而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