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山河如画 >> 短篇 >> 杂文随笔 >> 【山河】阳明公园晨练记(随笔)

编辑推荐 【山河】阳明公园晨练记(随笔)


作者:周游四海 童生,792.6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716发表时间:2021-08-12 09:15:01

阳明公园晨练记
  
   暑假期间的八月中旬,女儿回家接三周岁的外孙女去省城就读保育院,说是要提前适应一下环境,我们来到南昌。首先考虑到外孙女上单位保育院就近方便,就从昌北的新居搬回到机关宿舍楼旧房居住,虽然窄小些,却能免去天天往返“八一”大桥的辛劳。
   每天的晨练是我的必修课,这天清早,东方刚露出晨曦,我就来到街口观望。“初来乍到,不摸锅灶”。想在这喧嚣的都市找一处环境较好,空气清新的地方真不容易。一边沿着人行道小跑着,一边观察着街的两侧。横穿过一个地下通道,又上得人行道继续前进时,右前方传来一阵整齐的朗诵声,声声入耳,看来是“柳暗花明又一村”了。
   当上了台阶,沿着一条小石子砌成的小道步入,果然令人精神一振,这里竟然还有一个湿地公园!不觉心中一喜,站立在岔路口,眼看着左右一动一静(街区与公园)形成鲜明的对照。
   顺着小道深入,举目展望到处绿树成荫,草地青青,像到家乡的树林里一般,感觉十分惬意。随风飘来鸟语花香,清脆悦耳,芬芳扑鼻。远近的晨练者众多,有散步的,有单独练拳的,有集体练习太极和医疗保健操的。
   正在边走边看,左边传来“一、二、三、四……”的教练声。循声绕过树丛,看到不远一片树林里,排列着几十个中老年人,几乎全是女士,一人喊着口令,大家齐声回应。体操动作整齐,很有气势,只是这里女多男少,使我意识浮现出“阴盛阳衰”之感。
   来到一处树冠底下,就在一段湿地活动。晨练之后行走在弯曲的石子小道上,忽见前方一空旷场所,分散着一对对手握羽毛球拍,头发花白的中老年人正在打羽毛球。看着他(她)们灵活跳跃的身躯,击打有力的手臂,汗流浃背仍击拍不休,我油然而生敬意。有道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从球艺看,这绝非一朝一夕之功。他(她)们年龄虽老,但心态不老,精神颇佳。难道这不就是“一份精神,一份事业”最好的诠释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但那西下的夕阳红不是更灿烂美观吗?晨练是这些老头老太太退休生活一天最壮观的风景线。那“银球飞舞”的娴熟,可以想象,这是一份耕耘所得到的一份收获。
   当我迈步来到一堵低矮围墙外,从里面隐约传出京胡激昂的演奏声,忍不住停顿聆听起来。对国粹京剧虽说不上爱好,却也略微懂得一二,因受父亲的影响,他当年就是一位京剧票友。记得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适逢中秋佳节,江西铅山县总工会院内,观众熙来攘往,声音吵杂。县老龄委当晚组织举办庆“两节”京剧清唱会,已年逾古稀的父亲,仍然不顾年老体弱前往参加演唱。
   大红横幅会标下,灯光通明,简易演唱平台成了老年京剧票友们显露身手的舞台,我就在众多的观众中饶有兴趣地观看。当京胡过门奏响,只见他们精神抖擞,热情高涨,清唱者分别唱出各自拿手的京剧唱段,获得掌声迭起。当轮到父亲登台,他清唱一段京剧《乌盆记》,还得到观众好一阵掌声。主持人李老师说我父亲唱出了京腔韵味,竟然给予父亲赞赏和高度评价。
   一边回想着往事,一边悄悄地绕弯子进入,里面情景令我耳目一新,两棵茂盛的桂花树下,花香浓郁。有一坐姿和一站式的老哥俩,身着深红圆领汗衫站立着正演唱的起劲;着淡绿色短袖衬衫坐姿者,却闭着眼睛,上身有节奏感摆动,姿态优雅,手中京胡演奏的出神入化,正陶醉在剧情美妙的意境中。
   他俩身体不胖不瘦,脸庞光滑没有皱纹,一看就知道他们深谙健身养生之道。从他们额头上的抬头纹看出年龄均有七十岁左右,红衫者长发披肩,唱腔功力深厚,额角长发随着演唱情绪不断摆动,一副老艺术家风采。一段京剧《定军山》唱罢,令人振奋,让我深受感染。
   稍微休息一下,绿衣者用南昌腔对红衫者说了句话。随着京剧过门拉响,红衫者又精神抖擞,字正腔圆、抑扬顿挫地唱起来,这唱功京腔京韵十足,是那样的熟悉,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噢!想起来了,唱的是《乌盆记》。真是无巧不成书,竟然在这里重温到十多年前父亲也曾清唱的乌盆记。这唱腔还记忆犹新,我仿佛又重温了父亲当年演唱的情景,顿时,我目不转睛注视着红衫者演唱。
   听罢京剧清唱,感受非常深刻,我依依不舍地离开,向公园纵深慢慢行走,到尽头后沿途漫步一圈。这是座方圆占地面积约有半个多平方公里,属于中小型格局的湿地公园。虽不算大,但它则能在闹市区有着不可或缺的“闹中取静”的点缀作用,更重要的是它能起到让人回归自然,热爱自然的良好效果。晨练的市民们根据各自的爱好,选择不同类型、方式自娱自乐,以达到其健身目的。
   园区有两处景观:一处坐落西侧有一栋三层西式建筑小洋楼,外观陈旧但设计小巧玲珑,典雅幽静,似乎有些年代。我向一位白须老者打听,这才知道这小洋楼,曾经是民国时期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的别墅,一直作为文物保存完好。早在2006年3月26日,已列为南昌市文物保护单位。
   传说,当年熊式辉主政江西时,选择人才有两个特殊条件:一是要服装华洁,仪表英发,认为注重外表的人,必然善治环境;二是要果敢的人,以便开辟工作。第一个条件,致使许多饱学之士,因其貌不扬落选;第二个条件则闹出了笑话。曾有几个人持信函谒见求职,熊氏问第一个人说:“你上楼时梯子多少级?”其人惶恐不知所答,结果落选。第二个人进去被问了同样的话,他肯定地答道:“十三级。”结果当选了一个县长。第三个人进去还是同样的问话,这人回答道:“十五级。”熊式辉冷冷地说:“你连多少级都弄不清,还做什么事?”这人心想完了,转念一想,大不了白来。就坦然道:“您是主席,比我们更聪明,我请问您,熊字有多少笔划?是否连自己姓氏多少笔不知晓,就不能当主席?”不料熊氏听罢微笑连连点头,认为他果敢有“急才”,最后竟然也被委任县长。
   另一处位于该园西面围墙,其中有一段围墙与众不同,白麻大理石正面刻有一组石刻,所雕刻内容,摘要是明朝王阳明平生经典的幅幅石刻图像,雕刻工艺精湛。图中有关王阳明南昌完婚、庐陵知县、南赣乡约、濂溪书院、平定宸濠、王艮拜师、白鹿论学,大余病逝。
   认真看着这些反映王阳明一生的重点推介,脑海刹那间,想起了一个典故:“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回到本土,作为日本军事史上少有的天才将领,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大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由于他在战争中的优异表现,日本天皇任命他为海军军令部部长,并为他举办庆功宴。在宴会大厅,面对与会将领一片夸赞之声,东乡平八郎默不作声,在众目睽睽之下,慢慢拿出自己的腰牌示与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一生伏首拜阳明’。”
   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明成化八年(1472年)生于浙江余姚,他既是中国哲学史上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又是教育家、军事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曾经说: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1529年1月9日,积劳成疾卒于江西南安青龙浦舟中,葬于绍兴兰亭洪溪。
   顾名思义,这“阳明公园”就是为纪念他而修建的。洪都的历史,正是因为有了这位旷世大儒,才使得市民们拥有一方净土。在繁华、喧闹、滚滚红尘的都市,沐浴着鸟语花香的自然环境,也让我这外乡人享受到阳明公园的新鲜空气及和谐氛围,感悟的是通过晨练所即所得,达到意料之外的双重收获。
  

共 2915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是周游四海老师的又一篇佳作。暑假期,因外孙女要就读保育院,作者一家便住到机关宿舍楼旧房。作者喜爱晨练,于清早,看到一个湿地公园,就顺小而入,四处绿树成荫,草地青青,鸟语花香。这里几乎是已上年龄却心态不老的中老年人的活动场所。父亲登清唱的京剧《乌盆记》,得到观众热烈掌声。园区有两处景观:一处坐是民国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辉的别墅,另一处是明朝王阳明的石刻图像。在这里,作者感受到一股很惬意的和谐氛围。文笔细腻,有感有发,寓意形象,很有可读性,推荐共赏。【编辑:悍雨啸风】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悍雨啸风        2021-08-12 09:39:05
  编读佳作,问好作者
是云,总要飘走的,因为风。
回复1 楼        文友:周游四海        2021-08-16 09:30:09
  多谢录用和编辑,问好!
2 楼        文友:极冰        2021-08-12 11:21:51
  感谢周游四海老师赐稿山河如画!(;一_一)
  
   拜读您的随笔,写尽了阳明公园的景色和风貌。还有王守仁,字伯安,号阳明的过人之处。以及京剧艺术在阳明公园的展现,体现了江西人的精神追求。ヾ ^_^?
  
   感谢您支持山河社团。敬茶!远握!(;一_一)
极冰
回复2 楼        文友:周游四海        2021-08-16 09:31:01
  谢谢社长的鼓励,远握,敬茶!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