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杂说“脸”(随笔)

编辑推荐 【菊韵】杂说“脸”(随笔)


作者:黄金山 进士,8525.32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124发表时间:2021-08-14 20:17:53

凡是动物都有脸,尤其以人的脸最为重要,因为“脸”就是“面子。”合起来也叫“脸面”。如果脸与头连起来,那就叫“头面”。“头面”可了不得,那是相当的有地位的人,叫“头面人物”,座位都要靠前的或者靠正中的。所以在人体的各部位中,最受关注的是脸。所以那些凭脸“看相的人”很有市场,还被人称为“相面先生。”
   小说家或一般作者描写人物,都离不开写“脸”。常用来写脸的成语就有数十,诸如:脸黄肌瘦、满脸春色、脸红耳赤、满脸春风、平头正脸、柳腰莲脸、抓破脸皮、焦眉苦脸、灰头土脸、挨肩擦脸、哭丧着脸、脸无人色、油头滑脸、没头没脸、死皮赖脸、厚皮老脸……赞扬别人用“有头有脸”,“戴头识脸”、指责别人用“无情翻脸”,“阴阳脸”;与人闹翻叫“抓破脸皮”,如果打人那就“劈头盖脸”说人心急叫“脸红筋暴”,笑人跌倒叫“鼻青脸肿”、形容人丢了面子叫“脸红耳热”……除了这些成语,还有几多关于脸的歇后语和熟语,比如:脸上贴狗毛——不知好歹;脸上贴膏药——面子上不好看;脸上含笑,脚下使绊子——暗中伤人;脸盆里扎猛子——不知深浅;脸盆里摸鱼——十拿九稳;脸盆里的泥鳅——看你滑到哪里去;脸蛋贴膏药——眼前就是毛病;脸蛋上的痤疮——疙疙瘩瘩……“树活一张皮、人活一张脸。”“出门看天色,进门看脸色。”“死要面子活受罪。”“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等等。好了,不在多举例。还是切入正题吧。
   人间脸的形状有千万种,脸色有万千种,哪一种最受人喜欢呢?虽然是“萝卜白菜,各有所爱,”但是从现状上看喜欢“瓜子脸”“鹅蛋脸”的居多,从颜色上看,还是喜欢“小白脸”的居多。因为人们常用脸色代表肤色。那些不参加户外的生产劳动,较少受紫外线照射,皮肤一般比较白,白皙的肤色于是成了上层社会成员的外表生理特征。便是审美观念中对白皮肤的崇尚。面容白净的读书人称为白面书生,面容白净的英俊小生称为小白脸。虽然如今“小白脸”这三个字多少带有点贬义,(内中少了男子汉的阳刚之气。)但是小白脸很温柔,所以逗人(特别是女人)喜欢。与小白脸相对的那就是黄脸婆。因为过去女性用的化妆品落后,用来搽脸的粉含铅有毒性,长期使用会导致脸色变黄。所以年纪愈大的女性受害愈深、呈现‘黄脸婆’的症状。女人一旦变成“黄脸婆”,就不那么逗人爱了。
   人的脸面在人体正面,位置突出,暴露在外,加上没有什么遮掩,人的形象都集中脸上,最容易引人注意。脸还是社会交往中的‘通行证’,一张好脸,办事就能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化难为易,左右逢源,且化敌为友,化险为夷”。可是如今人们的脸,变得都与钱有关了。有钱多的是大脸,钱少的就没脸。脸带笑,那是友好。不友好,就打脸。顺手给人几耳光,那简直是无地自容。打人脸就叫“臊皮”,你破了人家的脸面,所以“打人莫打脸”,脸是人尊严的最后底线。
   大凡是人都很爱惜脸。每天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大都是洗脸。把脸洗干净,吃饭利索,出门干净,做事体面。在社会上走,在江湖上混。大都要靠一张脸,这张脸的颜色是随着环境和形势变化的。但是在一般情况下,还是“红脸”和“白脸”居多。那么那种人脸色好呢?答案是各有各的用处。有个县官问师爷:“红脸和白脸那种是好人?”师爷回答说:“当然红脸是好人。”于是县官贴出告示说“红脸是好人。”于是无论是谁都想当好人,就用红色涂料把自己的脸凃染红,走到大街上人人都像关公。红颜色涂料不够,就去抢。因此引发了多起抢劫红色涂料的案件。县官忙着处理不完,就把师爷也涂成红脸叫他去处理。如此看来“红脸”也不好当……
   最好当的是那种脸呢?那就是“不要脸”。常言说:“人不要脸,百事可为”。那些要脸的人顾及面子,坏事,违法的事,乱纪的事,伤风败俗的事,有损于人格的事,昧着良心的事,亏心的事,缺德的事等等都不敢做。唯有不要脸的人任何事他都敢做。有人粗略统计过,这个社会上只有土豪,帅哥,不要脸的这三种男人最不缺女人。你看“不要脸”多好呀!“不要脸”就享受最高,得利最多……
   从古以来就有数不胜数的不要脸而得志的人物。《厚黑学》里的论及成事有作为的人的秘笈就是:脸厚,心黑。通俗的说法就是:不要麻皮脸。《三国演义》里最黑的二十件事、曹操就几乎包揽一半。比如:装头风骗叔父,梦中杀侍卫,借刀杀弥衡,断发取民心,望梅止渴等等,都是用不要脸的诡计的代表。其中以“曹操借头”最为经典。在攻打袁术的时候,曹操部队缺粮,粮官来请示曹操。曹操说:“可以先用小碗分发,以应一时之急。”粮官说:“如果士兵抱怨的话,怎么办?”曹操回答,我自有办法。果然晚上军营里怨声四起,士兵“皆言丞相欺众”。曹操于是偷偷地把粮官叫来,说要向他借件东西来稳定军心,希望粮官不要吝啬。粮官问:“丞相欲用何物?”曹操说要借他的头示众。粮官争辩,“我实无罪!”曹操说,我也知道你没有过错,但不杀你,部队就会造反;你死后,我会善带你的家属,你就放心地去吧。立刻把粮关斩首示众,贴出布告:粮官故意用小碗,盗窃军粮,已正军法。终于把军心稳了下来。这就是“英雄”的作为,说起来叫人寒心。还有那个刘邦,当个亭长时去参加别人的酒宴,身无分文,而口称“贺钱一万”,大摇大摆的的吃酒……,你看“不要脸”是不是真好……
   什么人的脸最走俏,使得我们老百姓天天离不开?那就是名人的脸。打开电视,点开手机,那些屏幕上,广告栏出现的,闪烁的都是名人的脸。这些名人的脸丰富着老百姓像白开水一样的生活。不少的老百姓一看到名人明星的脸,就觉得世界美丽多了,就觉得阳光明媚了,就觉得活着舒服了有生机了。于是我真难以想像,一点这些名人明星的脸从屏幕上消失,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还有色彩吗?还有浪漫的滋味吗?
   正因为名人明星的脸对于普通人有着如此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名人和明星就成了稀有资源,他们(她们)的脸就成了价值连城的财宝。有的还成了按平方厘米出售的价格的昂贵商品。最近看到一则新闻说:某人要出租自己的脸给商家做广告,做形象代表。可惜他的名气还不算大,没有商家来承接。如果他是名人或者明星,那不争抢得打架才怪。
   正因为名人明星的脸对成了稀有资源,成了价值连城的财宝。就有那么一些名人专门注重自己的脸的开发价值,从来没有想过用自己的脸来为百姓谋点福利。当然,老百姓也是不能要求名人明星们这么做的。人家有价的脸是靠用手段好不容易打拼出来的,脸是人家的私有财产。硬性要求人家用脸来给百姓服务,那就有点“吃大户”的嫌疑了。
   不过,名人明星的脸说到底还是咱们老百姓用自己的眼球,自己的掌声,自己的热情,自己的钞票“造”出来的。从这个意义上讲,名人明星的脸就有了“从人民群众中来到人民群众中去”的含义和必要了。而且一旦名人明星用自己的脸来为人民服务,那他那张名人脸明星脸也就更加光辉灿烂了。
   据一家大报刊载说英国的伯恩茅斯发生这样一件事:伯恩茅斯是著名风景区,是旅游胜地。但是当地的居民和游客总是把咀嚼过的口香糖纸片随地乱扔,造成环境污染,破坏了景点的美好形象。一位名叫伊恩的人发现他多次上电梯时,见到那些吃口香糖的人顺手把纸片贴在广告牌,有的还贴在那些海报印刷地名人的脸上。于是伊恩就向政府建议,利用海报上名人明星来解决人们乱扔口香糖纸片的问题,号召游客和当地人,把吃过的口香糖纸片贴到海报上的那些名人明星脸上去。当地政府研究后,采纳了伊恩的建议,那些名人明星的也没有认为有损他们(她们)的形象,愿意做点牺牲。不几天,伯恩茅斯著名风景区的游客和居民都把后口香糖纸片贴在海报上的那些“大商名人”“文化名人”“文艺明星”“体育名人”“歌唱明星”“电影明星的”脸上,嘴上。明星名家的脸上贴满了糖纸,很快很好的解决了风景区的环境保护问题。你看名人明星的脸多有实用价值。报纸还说:这些口香糖纸片贴在大明星布莱尔的脸上最多,他的“脸”几乎被“口香糖”纸片盖满了,成了一张没有他脸的海报,结果没有脸的布莱尔更加出名了……
   由此看来,名人、明星们的脸是该为社会老百姓做点实事的时候了!
  
  

共 324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黄老这篇杂文写得非常精彩。首先,短短一篇文章,围绕“脸面” ,牵扯到相当丰富的知识。这里有大量的成语。如“脸黄肌瘦、满脸春色、脸红耳赤、满脸春风、平头正脸、柳腰莲脸、抓破脸皮、焦眉苦脸、灰头土脸、挨肩擦脸、哭丧着脸、脸无人色、油头滑脸、没头没脸、死皮赖脸、厚皮老脸……”其中有褒义的也有贬义的。还有众多的歇后语、俗语,见出作者文学词汇之丰富。其次,故事性强。文中围绕脸面,讲了不少故事,如县官与师爷关于红脸白脸的对话。还有列举《三国演义》中曹操斩粮官的故事。又讲了举刘邦喝酒不交钱的故事,说明刘之不要脸。外国的,如英国的伯恩茅斯发生的用口香糖纸贴明星广告的故事。第三,讽刺的艺术。鲁迅杂文是“论时事不留面子,贬痼疾常取类型”。黄老也受鲁迅影响。文章对脸作了各种分类。如说“从现状上看喜欢“瓜子脸”“鹅蛋脸”的居多,从颜色上看,还是喜欢“小白脸”的居多。”黄老杂文的讽刺艺术的特点是,在不温不火的言辞中蕴含着讽刺意味。也就是说,看似中性的语句,实际是讽刺。如说到名人的脸时有这样一段话:“不少的老百姓一看到名人明星的脸,就觉得世界美丽多了,就觉得阳光明媚了,就觉得活着舒服了有生机了。于是我真难以想像,一旦这些名人明星的脸从屏幕上消失,我们老百姓的生活还有色彩吗?还有浪漫的滋味吗?”这里显然讽刺了那些靠脸赚钱的明星,也讽刺了愚昧的观众,他们低下的审美趣味造就了一大批品味低下的演艺明星。“正因为名人明星的脸对于普通人有着如此的意义和价值,所以名人和明星就成了稀有资源,他们(她们)的脸就成了价值连城的财宝。有的还成了按平方厘米出售的价格的昂贵商品。”这里对不正常社会现象的讽刺可以说入木三分。总之,黄老杂文很有看头,希望大家好好阅读学习。(编辑 鲁芒)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08-14 20:18:56
  黄老杂文写得太精彩了,希望大家认真阅读,虚心学习。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8-14 20:27:34
  还是鲁老先生编按精深,准确的分析评说。谢谢!人都是要脸的,只是我们老百姓的脸不如明星名人的值钱。但是不要紧,咱们自已活,自己写文快乐!再谢!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08-14 20:57:15
  黄老先生道古论今,把人的那张脸,真正说到了极处!学习先生文,学问无止境!
回复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8-16 10:59:20
  谢谢鼓励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08-14 22:31:17
  老师的精彩写脸,正面反面、国内国外、古代现代、穷人富人、官者百姓……很有看头有嚼劲的随笔,点赞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8-16 10:59:44
  谢谢关注 ,学习中
5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8-18 21:10:04
  老百姓有脸要脸,明星名人太要脸,变成没脸了,哈哈哈
活到老学到老
共 5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