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宁静】都是知己(随笔/ 外一篇)
◎山川草木,诗酒梅花,都是知己
想起那年初来姑苏,穿行老巷,游赏园林,遍尝美食,觉江南的婉秀与韵味,皆在这座千年古城。曹雪芹曾说,姑苏城乃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而这里,居住了许多神仙一流的佳人雅客,每日以观花修竹,酌酒吟诗为乐。
初临此地,恰似黛玉弃舟登岸初至金陵,见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而我虽来自南国,所见多是乡野粗陋之景,一砖一瓦,一石一木,不及这里精致明丽,亦无此婉转多情。
书中都说,人到世间是来历劫的,又或三生石上,有一段甚至几段未了的宿债情缘。然不全是如此,来世间游历一场,亦是为了享乐。吃茶,听雨看云,哪一件事,不是趣乐无穷。
黛玉初进贾府,虽寄人篱下,但到底是投靠亲戚,有个依托。我孤影飘萍,寄身江南的某个幽深巷落,一间旧宅,无人问津。藏于陋室,但风景不欺,心存志气,闲情不减。风雅之地,亦有冷暖人情,叵测世事,然山水风月,得闲便是主人。我是不是过客,可以停留多久,并不在意。
世间痴者芸芸,我亦是不能免俗。待人有情,对物有寄,乃至对清风明月,山川草木,都不能释然。过往发生的一切,我自可慢慢遗忘,但有些执念仍在,不知如何消解。
那些年,只要心中有事,便去园林走上一遭。转山转水,穿庭入巷,于旧物中寻找一些历史遗痕,看一些与自己无关的风景。把自己当作是路人,反而事事不在意,可聚可散,可来可去。
漫步西子湖畔,风光旖旎,瞬时回归唐朝,瞬时又穿越至宋代。雇舟湖上,饮醉黄昏,又仿若去了魏晋。沧浪亭极目远眺,古木森郁,青山绵密。近处石柱飞檐,漏窗粉墙,皆有情味。
后来,又停下了脚步,住在自己矮矮的屋檐下,不惊不扰。或有邻家的花枝穿过墙院,或闻路人带来窗外的消息,又或仅仅只是独卧独坐,不问尘寰之事。外界的纷纭,人事的多变,一直都在,或许我们难以彻底置身事外,但可以尽量避之远之。
世事时起时落,人心时宽时窄。此时之境,与昨日不同,与将来亦是不同。而人生真正的安稳,是做自己的主,不寄附于谁,便不必经受落寞与失望。待修行有了境界,或安于平淡,你所居之处,是红尘风流之所,还是荒寒乡野之地,是凡尘闹市,或是寂寂山林,并不重要。
说好了,去太湖隐居,享山林清趣,懒问世事。说好了,山川草木,诗酒梅花,都是知己。说好了,与自己无关的人事,皆可扫落尘埃,不复相见。但我向来随性,不喜拘泥,日后会怎样,时光自有安排,任何的想法,都是多虑。庸人自扰之事,往年做得太多,以后,再不可纵容自己了。
◎我一直在,只是变得沉默
不知何时起,变得不善言辞起来。以前,虽然也不爱说话,可是遇到心悦的朋友,也能说上一大气(很长时间)。来QQ的世界,已经十几年了,从2004年起,沉迷文字,总觉得,文字的世界,就像是各种盛开的花朵,芬芳四溢,氤氲满了我的心陌,让我时常愉悦其中,乐而忘我。
那时候,朋友不多,却言语不少;那时候,朋友不多,却学习很多。那时候的你我很简单,只是纯粹的心灵相交,文字相惜。时间如水,涓涓流淌,远去的是时光,流不走的,是曾经那些真挚而美好的时刻。茫茫网海,未曾谋面,却彼此因文字,而相知相惜。
无论尔大丈夫,或亦小女子,无性别之分,只要彼此因为文字而相遇,定能在相遇中,彼此珍惜。
光阴斗转,多彩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单色调,清冷,然而QQ和空间,也被热闹的微信和公众号,抖音给代替了。今天去一位文友空间,看到她也是许久不曾更新动态了,相比自己来,我的更新也算得上是频繁的。只是文字,我也是更新的越来越少,生活碎语,倒是不少。
人嘛!活着,终归是要生活,生活本源,则来自现实,离开了现实,我们不过是一个毫无意义的躯壳。不知是年龄大了,还是生活改变了我。有些话,不愿意说了,变得沉默。
成人的世界,本就如此,经历的苦难,自己知道就好,没有必要逢人就说。因为懂你的人,你不说,他也懂;不懂你的人,你说了,也是多此一举。所谓的感同身受,不过是对你的一种善意的宽慰。每一个人的经历不同,只要自己对生活一直报以温暖的心态,努力生活,就好。
网络是多彩缤纷的,但是生活更是多彩缤纷的,只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罗丹说过:“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中的美丽,如美丽的风景,真诚的朋友,只要你用心感受,一定不会错过。无论虚拟的网络,还是现实的生活,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必须是真心换真心。即便时间久了,我们少了言语,但是在彼此的心里,那份真情,一直如初。
此刻,我想说:我言语少了,多了沉默,但是我一直都在,也谢谢亲爱的朋友们,一直都在。未来,也希望,我们依旧在彼此的世界,不曾淡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