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烟味来袭(散文)
一
雨夜,小雨霏霏。关上窗户,窗外车辆穿行的嘈杂声音嘎然而止。一阵匆匆的脚步声,打破了安静的走廊。随后,一股呛人的烟味,飘然入室。
又有人吸烟了!坐在电脑前的女儿提醒说。
我也闻到了呛人的烟味,便随手点燃了桌子上的蜡烛……
多少年来,我一直没有吸烟的习惯。年轻时,没有耍酷、凑热闹地叼着香烟玩。婚后,也是标准的无烟家庭。没有经历过多少烟熏烟燎的家人,对悄无声息的烟味,都非常敏感。室内,稍稍有点烟味,瞬间就能闻到。我曾经出于好奇,酒后学着朋友吸烟的样子潇洒地点支香烟,吸上几口。然而,一支烟还没享受完,就迷迷糊糊地发困。也不知是酒醉了我,还是烟醉了我,还没品味到那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就早早地坠入梦乡。
窗外,雨声渐渐变大。走廊里,弥漫的烟气似乎也窜到室内躲雨,挥之不去。自去年七月以来,因居住在单位里的公寓楼整体改造,一家人只好临时居住在附近的出租屋里。一套房子,大小不一的明暗四间,四家租住,虽说居家各自封闭,但空气是流通的,好在仅有一位租客是吸烟者。每当吸烟者打开房门,其室内的烟气便如决堤的洪流溢满整个走廊,而透风的门缝,根本无法御烟于陋室之外。
吸烟者是一位年轻的单身男子,大约三十岁左右。我没有问过他的职业,但见他每天都宅在室内,很少露面,即使送外卖或快递的来敲门,他也很少开门。网络时代,不少生意、办公可以宅在家里通过网络实现的。所以,对他宅在家里,也不足为奇。
自退休后,加之疫情的影响,我也习惯了宅在家里,电脑和江山文学成了我当下最好的朋友。没有几个朋友来窜门,烟气却总是主动热情地不请自来。即使我不好客,也无法拒之室外。公共场所严禁吸烟,租客在自己的室内吸烟,属于合情合理。况且,烟瘾来了,又有几个能管住自己不去吸烟的?因而,我也只能劝慰家人多一份理解。
日复一日,烟味重复袭扰……
该上班的都去上班了,最大的受害者还是宅在家里的我。吸烟有害健康,特别是吸“二手烟”,危害更大。道理都知道,其实,吸烟者,就是把自己的快乐无意间建立在不吸烟者的痛苦之上。
呛人的烟味,虽非有意,问题也没有那么严重,但也着实让人受不了。
二
不就是吸烟嘛!开门通通风就行了。
我就是用这个简单的说辞来安慰家人。闻到了烟味,就通风,仅仅几次就感觉有点像跟鬼子打游击似的。“敌不动我不动,敌动我再动。”每当察觉到了“来犯之敌”,便打开房门并利用门来回扇风。流动的风,是最好的御敌武器。多扇几个回合,就不信这些敌人还不灰飞烟灭。
这也太被动了,总不能一直这样被“敌人”牵着鼻子走吧!突然间,我又觉得总这样扇风,有点像是一种无声的抗议。特别是到了晚上,一家人的起居生活又怎能随时开着门扇风呢!因此,当天晚上便觉得此法有些不妥,看样子只能酌情通风了。
“瞧你能把我怎么样!”这些入侵的“敌人”就像个撒泼的无赖飘荡着,挑衅着。
一天又一天,时不时地烦扰着……
有一天,我突然想起,不知在哪里看到过蜡烛可以消除烟味。那一刻,就像发现新大陆似的惊喜,赶紧让女儿百度看看是否有其事。哈哈,告知有消除烟味的蜡烛!于是,毫不犹豫地让女儿下单网购。
等待就像黑夜里盼着黎明前的曙光,有些煎熬。三天后,收到快递,我就迫不及待地打开包装,一股清爽的香气扑鼻而来。深深地长吸了一口气,心想总算是有救了,脸上也泛出了欣慰的笑意,仿佛手中多了御烟的神器,从此再也不用担心了。
女儿下班回家后,我高兴地拿着蜡烛说:“你看看这蜡烛,也太大了!”我以为,直径足十公分粗的蜡烛也会让女儿感到惊奇,因为这并非我印象中的细长状的红蜡烛。感慨之余,我也是想跟女儿分享这份惊奇的快乐。没曾想,女儿竟然不屑一顾地扫了一眼,淡淡地只说了一句:“老爸,你是少见多怪!”
是认知赶不上世界变化。我一时无语,有点哭笑不得。
网络改变了世界,也提速了生活节奏。现在打开购物网站,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真是“只有想不到的,没有买不到的。”我以为奇的蜡烛,在女儿的眼里再平淡不过了。原因何在?或许是自己生活在本世纪,而印象和思维还停留在上个世纪。对“物”缺乏足够的新认识,就是“落伍”的最好证明。那就默认落伍吧!长大的孩子看大人,就像年少时的我看大人一样,不过什么时间也不能小瞧了长大的孩子。
不多想了,我把蜡烛摆在桌子上,严阵以待。
三
晚饭后,一阵匆匆的脚步声穿过走廊,呛人的烟味不约又至。第一时间,我拿出配送的火柴,点燃蜡烛。由于自己没有吸烟的习惯,家里找不到打火机或火柴,幸好购买的蜡烛随货配送了一包火柴。这商家的服务,真是想客户之所想,服了!
蜡烛燃烧的火焰轻轻摇摆着身姿,不消片刻,室内就弥漫着蜡烛的清香味。没想到,这除烟的效果就是这么神奇,浓烈的烟味还真的消失了。
一物降一物!而且立竿见影。
欢喜了好几天,我的心情也渐渐平稳了。呛人的烟味,蜡烛的清香味,无声地交替着,我习以为常了。看着燃烧的蜡烛,我又多了几分好奇心,为何这蜡烛为什么可以“降妖除魔”呢?
“有事找度娘”,百度就像一本万能的百科全书,几乎很少有找不到的答案。据百度资料显示,蜡烛除烟,“原理是蜡烛燃烧产生碳黑等无定形炭对烟雾有吸附作用”。说透了,就是以一种气味来压制另一种气味,就看谁强谁弱了。看样子,蜡烛消烟并无多少科学道理。
最初对蜡烛的好感被推翻了!看到这样的答案,我有点失落,也算是空欢喜。两害相权取其轻,不过这蜡烛燃烧的气味总比那烟味熏得好受些,还是将就点吧!于是,在以后的日子里,再遇到烟味来袭的时候,若有兴趣就点上蜡烛,没兴趣时也懒得点了,反正它们都不算什么好东西!
还有什么好办法呢?我苦思冥想,寻寻觅觅着……
探索解决问题,有时会是一个持久的过程。其实,很多问题并不是没有解决的有效办法。这烟味的问题,于我而言,只是没有找到可以借鉴的办法,或者没有探索尝试到位吧!
后来,无意间跟朋友谈起房子装修的事,提到竹炭或者活性炭对新房子的环保功效。于是,我选用了活性炭,也算是“有病乱投医”了。“活性炭可以吸附室内的甲醛以及其它的有害气体分子,同时还具有吸味、除臭、净化等综合功能。”我从网上买了一箱,分别搁置在房间的各个角落。不管竹炭还是活性炭,只要能够净化空气,就是最好的“御敌武器”,这就足够了。
呛人的烟味依然时不时地挑衅着我的承受忍耐力。对它过于重视,就会增加心理负担;不把它当回事,它就什么也不是了……
清晨醒来,雨后清爽,一缕阳光散射窗前。这场围绕烟味的持久战已由“积极防御”转入“静待转机”阶段,战斗还将继续着。生活就是这样,当无法改变环境时,就只能慢慢适应环境。好在,我们一家也渐渐适应了这样的生活环境。
守得云开见月明。几个月后,我们搬离了那间出租屋,回到了自己的家里,从此与那呛人的烟味彻底告别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