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文璞书苑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摆渡·团圆】老屋记忆(散文)

精品 【摆渡·团圆】老屋记忆(散文)


作者:木语杉言 布衣,390.8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5935发表时间:2021-08-20 20:07:36
摘要:或许,当我再返故乡时,老屋已不复存在,甚至没了一块土砖碎瓦。可在我心中,它永远不会老,更不会坍塌。它已融入那山、那水、那歌,那个女孩的心灵。

【摆渡·团圆】老屋记忆(散文)
   故乡是什么?
   我们搜肠刮肚地打捞记忆,从时间的河床深处翻出诸多关于故乡的图景、物件和故事,它们似乎都是,又似乎都不是。这就在于,每个人心目中的故乡,总是不尽相同。颇有“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味。
   在我看来,故乡是一首诗歌,由诸多的意象构成的一种意境。可能是一个村落,一处陂塘,一道山岗,一片树林,一盘石磨,一把镰刀,或者一声婴儿的啼叫,一座野草萋萋的坟茔……因为,无论哪一个意象,都会让我们萌生思乡的情愫,在心底低吟那首幽长的诗歌。
   我的诗歌里,就总是跳跃着一个挥之不去的意象——老屋。
   一个“老”字,在中国文学词典里,素来带着浓郁的伤感情绪,宋代诗人方岳在《道中连雨》中就吟道:“老屋村舂急,归鸦半暝烟。断崖留宿雨,野水没春田。”老屋、归鸦、断崖、野水,四个景象断面,构成一组寂寥的意象,凄凉忧伤之情油然而生。
   其实,“老”更多的是讲述一个故事,表述一种沧桑,暗喻一种笃守。
  
   二
   老屋,坐落在一座绵延向上大山的山腰,与奶奶、大伯家的房屋毗邻。
   老屋无丝毫特殊,与当地典型农家房一般模样:土墙青瓦,木窗格。远远看去,像一个敦实的山里人,稳稳地伫立在山间,迎着晓岚薄雾和夕照晚月,为一户普通农家人挡风遮雨,让他们有了生儿育女和酝酿梦境的温馨处所。
   老屋中间是堂屋(类似客厅)两间正屋各在东西两面(卧室),两间偏房衬在正屋两侧,一间是灶屋,一间是杂物间,整个房子呈一字形展开。小时候,父亲曾带我坐在对面的山岗上,指着掩映在林间的老屋问我像什么,我皱着眉头想了许久才说,像燕子,还有翅膀呢。父亲笑了,拍着我的头说,嗯,真像。良久,父亲又说,你看像不像一根长扁担,两头担着箩筐。我拍着手说,更像啊,像妈妈挑扁担走着山路呢。父亲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老屋是母亲的杰作。
   父亲和母亲结婚,初始住在母亲的老家,在我上小学一年级读到半级时,我们搬迁到了父亲的老家,也就是红堰乡核桃坪村。刚搬过去时,没有房子住,母亲去找了生产队伍队长,说明了我家的情况,刚刚搬迁至此,家里没有壮劳动力(父亲在外工作),更没有可居住的房子。伍队长与队里其他领导商量后,破例将队里搁置不用的一处囤粮房低价卖给了我家。
   说是一间住房,其实,那是一处茅草筑泥屋,久不修葺,破败不堪。尽管如此,母亲还是很高兴,毕竟,有了一块憩息之地。然而,搬过去后才发现,每到雨季,屋里四处漏雨,无处安身。遇到狂风骤雨的恶劣天气,母亲害怕房屋倒塌,便会拥着我和妹妹躲在木桌下。我们蜷缩在母亲的怀抱中,并没有意识到危险,依然有说有笑,有时也会打瞌睡。可母亲一直睁大眼睛侧耳倾听,始终保持高度警惕,观察风雨的动向。待风雨小了,母亲才会把我们带出来,找一块干的地方安置我和妹妹,然后又去清理被水打湿的生活用品。
   母亲是一个不甘困厄,勤奋要强的人。这样担惊受怕住了一段日子,母亲便萌生了一个想法,她写信告诉在外工作的父亲,说要建新房子。父亲就在山外购买了建房用的木料拉回家,其他建房的事情就全是母亲一手打理的。
   那时山里人家修房子,用的是土坯砖。把木质砖模填满泥土定型,然后放在田埂边风吹日晒,等到砖坯干燥到一定程度后,再一起放入窑内烧制。母亲为了节省费用,就自己动手打制砖坯。白天,她照常到生产队干活挣工分,晚上回到家又接着和泥制坯,从黄昏忙碌到深夜,从不间断,屋外的砖垛一天天高了起来。那段时间里,我和妹妹就是在母亲的打坯声中进入梦乡的。
   盖房子,对于一个农村女人来说,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不仅自己要付很多辛苦,还需要众多的人手。好在母亲善良热情,和村人相处和睦,受到大家的尊重。砖制好了,母亲选了日子请人来建房子,从打地基开始,生产队里的男女老少们都自愿过来帮忙,老屋的修建用时在队里是最短的。我还记得,那几天院子里都是忙碌的人,搬砖的,递瓦的,和泥的,一边干活,一边说笑,满院子欢声笑语,几天功夫,房子就像变戏法似的,在山坡上耸立起来。房子建起来,在队里可是最高大敞亮的房屋,村里人都夸母亲能干,朝她竖起了大拇指。
  
   三
   新建的房子是家乡传统的房屋格式,有灶屋(厨房)、堂屋(客厅)、卧房,不仅功能齐全,还安全舒适。我们欢天喜地搬入新居,我和妹妹喜不自禁,挨个屋子跑来跑去,觉得房屋高大、敞亮、美丽,像宫殿,我们呢,就是生活在宫殿里快活的公主。母亲更是高兴得合不拢嘴,欣慰地看着我和妹妹来回追逐。这是她呕心沥血的成果,从此不必再担忧风雨交加了。
   农民有了房子,就有了生活的底气和热情。新房子落成后,母亲又开始在灶屋里忙活,想办法为我们改善饮食。
   土豆焖饭,是我和妹妹最爱吃的。母亲在炉灶里放进柴火点燃,然后削了土豆切成丁,再到坛子里铲来一坨腊猪油,将腊猪油放进烧得有些发红的铁锅里,随着“滋拉”一声,腊猪油入锅,浓浓的香味便弥漫了整个屋子。那一个小方块的猪油在高温下很快溶化成乳白色的液体,当只剩一个小小的油渣时,母亲把土豆丁倒入锅中翻炒一两分钟,加入水和少许米,慢慢焖上十几分钟,最具家乡特色的土豆焖饭就煮好了。馋嘴的我和妹妹一定放弃了在院落玩耍,早已乖乖地守在灶台边,不停地抽动鼻翼,深深地吸进氤氲着油香、土豆香、米香的气味。揭开锅盖,气雾缭绕中,急忙舀一大碗,再就些母亲腌制的咸菜,吃个肚儿溜圆才肯停口。母亲看我们吃得香甜,慈爱和惬意的笑容便溢满美丽的脸庞。
   当然,母亲赶集时,还会从集市里给我们带回惊喜。那时的棒棒糖是甘蔗糖做的,又香又甜,在村里是很难吃到的。记得一次,我已经睡着了,母亲从县城办事回来把我摇醒,把红彤彤的辣椒形棒棒糖举到我的面前。睡眼朦胧的我瞬间睡意全无,眼睛里放了光,立刻钻出了被窝。那红彤彤的棒棒糖,甜了我的童年。
   后来,我告别了老屋,但依然能够嗅到从老屋里飘岀的味道,那是母亲“熬”腊猪油的香味,是母亲从县城里带回的辣椒形棒棒糖的甜味。如今,母亲老了,喜欢吃松软的糕点。每当我们给她买糕点吃,她都会笑逐颜开,像小时候我吃到棒棒糖一样。
  
   四
   老屋前的院落里,从不会寂寞。它像一片光盘,记载了我和妹妹以及小伙伴们的笑声,也刻录了山里农民的喜怒哀乐。
   那时,山里没有电,盛夏季节,也就谈不上电扇、空调之类的家用电器,避暑驱热的方式就是坐在院落的荫凉处,摇着一把蒲扇。躲着日光,趁着月光,不时地摇一摇,把山风揽到自己怀中,十分惬意。摇得久的蒲扇,就有些散碎,大人们依旧如无其事地扇着。虽然如此,山里人却不会丢弃,还是照常用,破扇面呼扇呼扇的,倒是别有一番情趣。可在孩子们看来,很像济公手中的那把破扇。小孩子们不喜欢蒲扇,似乎也不惧炎热。白天里,顶着大太阳上山掏鸟窝、下河摸螃蟹,玩得热火朝天,炎炎烈日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夜晚,月亮高高地照着山谷。母亲把晒谷晒粮的大簸箕用湿毛巾抹去灰,下面架两根长条凳,一张纳凉床便有了,我和哥哥、弟弟、妹妹们分摊到几个簸箕里。仰望着深遂又辽阔的夜空,小孩子的心境也静谧起来。夜空干净通透,像一块深蓝色的帷幕展开。有时,月光满满地洒下来,有时,月亮躲在薄薄的云层里,调皮的星星就跳跃出来,洒在空中,还不停地向我们挤眉弄眼。我和小伙伴们开始数起北斗七子,寻觅牵牛星、织女星,数着数着,寻着寻着,眼皮开始打架,就在叽叽喳喳的虫鸣声中睡了。
   星空是静谧的,夜是清凉的,我们睡得是香甜的。
   老屋外的山谷里,除了鸟虫的啼鸣,还不时传来人们劳动时的歌声。有时,我就坐在院落里听山歌,常常听得入了迷。山间的歌声好听,悠悠扬扬,断断续续,飘荡在树梢上,回响在山谷里。如果有风,那就传得更远,绕过山梁,隔山都能听到。老一辈山里人,大都会唱山歌。他们充分利用山谷扩声、回声的自然条件,通过山歌来表达感情,沟通信息,或者表达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有打谷时伴奏般固定节奏的山歌,也有山这边与对面山坡兴致勃勃的对歌;有姑娘岀嫁时的哭歌,也有送去世人下葬时的出殡歌。而且,他们还能即兴编歌,看到什么,想到什么,都能马上唱出来。所以说,他们应该是最原始的词曲家、歌唱家。
   我总是能够听出,山谷里传来的歌,也有奶奶唱的。奶奶是极会唱山歌的人,至今,我还记得小时候奶奶唱的“月亮走,我也走,我跟月亮提笆蒌”。这样的歌儿很多,可惜我就只记住了这几句。后来,奶奶老了,我就再没听过家乡的山歌。我想,如果把奶奶唱的山歌都记下来,应该也是一种民俗文化的传承。
  
   五
   我在老屋住了大约五年。一九八五年,小学毕业,我没考上公社的初中,母亲便送我去父亲工作地找学上。到父亲工作地不久,便得到一个好消息,父亲工作的工厂开始对家在农村的单职工实行农转非政策,我们家恰好符合第一批农转非条件。于是,母亲回老家办理了农转非手续,我们搬家到父亲的工厂。在不经意间,我便离别了老屋,这一别,就是三十五年。
   想想小时候,常常坐在老屋前,托着下颌,望着连绵的群山,想象山外的世界,有着怎样的天空,怎样的河流,怎样的晨曦,怎样的黄昏。每次父亲探亲回家,我也总是要缠着他讲讲城里的故事、工地的故事……一颗女孩的心儿,飞得很高很远,飞向外面陌生的天空。即使晚上做梦,也在憧憬着一个梦幻的世界。然而,当真正告别了家乡的山谷,家乡的老屋,而且一别便是三十五年,在城市过上安逸的生活,却又每每怀念那山谷,那老屋。虽然,在老屋居住的时间不过几年而已,可对于老屋的记忆太多、太多,它不声不响地在我的人生旅途中留下了纯真而美丽的记忆,成为耸立记忆中的永恒宫殿。
   去年奶奶去世,为了送奶奶最后一程,我回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当看到依然卓立在山腰的老屋,记忆的闸门瞬间打开,往事潮水般涌来。那里存储着我童年的纯真、欢笑,还有难忘的小学时光,以及关于故乡的一切、一切。
   返回故乡时才发现,原本房屋林立的生产队已少有人烟了。放眼望去,伫立在山间的老屋,只有我家那一幢了。我走近它,站在它面前,心情忐忑,仿佛拜谒一座神圣的庙宇。它老了,已然不是风华正茂的模样,墙体松疏皴裂,屋顶满是枯黄的茅草、树叶。老屋老了,原本觉得宽敞明亮的屋子,现在看来却是低矮狭窄,似乎还有些昏暗。
   本想进屋里去看看,又怕我的脚步惊动它摇摇欲坠的骨架,加速它的坍塌。我控制自己的情绪,只在它的前面照了张相,把我和它紧致地镶嵌在一起,叠合在一起,之后离开了它。其实,我和它本来就是一体。即使我已然身处异地,展开人生的翅膀飞向了另一片更为寥廓的天空。但是,飞翔愈远,就愈加怀恋起飞的地方。不管我飞得多高多远,身后,总有一双眼睛注视着我。那就是,山腰的老屋。
   “月亮走,我也走……”坐在回程的车上,家山渐行渐远,不知不觉间,我哼起了奶奶常唱的那首歌。
   故乡是首诗歌,老屋是个意象。老屋可以老,但意象不会老,它永远跳跃在这首诗歌里,由我用一生去吟咏。
   或许,当我再返故乡时,老屋已不复存在,甚至没了一块土砖碎瓦。可在我心中,它永远不会老,更不会坍塌。它已融入那山、那水、那歌,那个女孩的灵魂。
  
  
   (原创首发)

共 4496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一篇名副其实的散文佳作,感人至深。散文记叙了我家老屋的来龙去脉,围绕老屋,描述了山村生活,撷取诸多感人的事例(故事),讲述了我快乐而又苦涩的童年、少女时代,通过多个故事,写出了母亲的勤劳、善良、坚毅和自强,既表现了伟大的母爱,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敬佩和爱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亲情和生命的热爱。散文在艺术上也很成熟,叙述真挚,笔端含情,娓娓道来,真实感人;紧紧围绕老屋主线索,多角度叙说故事,散而不乱,鲜明体现了散文的文体特征;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叙事清晰,繁简得当,故事感人,抒情自然,议论恰切深刻,记叙、议论、抒情、描写有机融合,水乳交融;立意深刻,富于哲理,一些概括性的语言,极富思想性、哲学性和文学性。总之,一座老屋,一段时光,一片情愫,一种哲思,好文!感谢作者赐稿摆渡,推荐阅读。【摆渡物语编辑:沙漠孤月清】【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08220003】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沙漠孤月清        2021-08-20 20:08:41
  好文一篇,欣赏!
2 楼        文友:南国的红豆        2021-08-20 21:23:15
  老屋是一种融入血里的情愫,它有母亲的爱,有洋芋闷饭,有棒棒糖,还有母亲坚强的脊梁,辛勤劳作,一切都镌刻在生命的里程里。满满的热爱,对故乡的人和物。
回复2 楼        文友:木语杉言        2021-08-20 22:54:42
  谢谢老师的点评!
3 楼        文友:天涯暮归女        2021-08-20 21:31:32
  作者虽然只在老屋住了五、六年,但童年的记忆不可磨灭,勤劳智慧的母亲的形象已铸成心中的丰碑……
  
   文笔细腻生动(土豆闷饭那一章节),布局严谨,抑扬自如,虽散而紧致,虽遥远却犹在昨天。
回复3 楼        文友:木语杉言        2021-08-20 22:51:40
  谢谢老师的点评,您的评论激发我写文的热情。
4 楼        文友:覃敏善        2021-08-20 21:59:56
  老屋承载着母亲,作者满满的回忆,浓浓的亲情。由物及人,对老屋所寄托的情感在作者笔下娓娓道来,如流水般的有张力又不失柔情。好文欣赏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木语杉言        2021-08-20 22:53:55
  谢谢老师的点评,也要向您学习呢。
5 楼        文友:木语杉言        2021-08-20 22:50:32
  谢谢沙老师笃厚、深沉、隽秀的编按。感谢老师的辛苦付出!
6 楼        文友:优雅如枫        2021-08-20 23:56:14
  老屋经历了屋漏偏逢雨到宽敞明亮的过程,饱含了母亲的心血和智慧,她坚守信念,笃定前行给了儿女们伟大的启迪。老屋深藏了童年的记忆,也是快乐的摇篮;还有独特的味道,历久弥坚;奶奶的歌声,更加蕴含了一种民族文化的厚重。文章情感真挚 、水乳交融,老屋已融入生命的印记,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是写不尽的情,吟诵不完独特的美。一篇美文,欣賞点赞学习。
喜欢伴随着晨曦的脚步聆听世界的声音,闻着文字的馨香穿越时空的隧道,做一个灵魂有香气,骨子里有正气,举止优雅的女子。
7 楼        文友:在昨天等你        2021-08-22 12:49:35
  一路不停地长大,却忘记起程时的第一串脚印。
   老屋里有父母的唠叨,有饭菜的香味,有兄弟姐妹的打闹……
   老屋是我们生命行程的第一串脚印……
   欣赏佳作。
8 楼        文友:孙丽红        2021-08-22 21:27:42
  走得越久,才发现故乡的老屋才是我们心灵真正的诗篇和最想回归的远方。
9 楼        文友:山雨潇潇        2021-08-25 10:24:02
  文章细腻婉转,清新甜美。像一股清泉,直达心间,亦如一股山风,给人清醒。故事情感真切,文笔老道深厚,能读到这样的《老屋》,让人身临其境,感同身爱。好文,谢谢作者的倾情付出,呈现给读者一幅惟妙惟肖的画片。
10 楼        文友:梅楚酒        2021-08-30 09:36:46
  每每读到老师的文章,总觉温馨与满足,因为字里行间透露的情思而温馨,因为读罢后意犹未尽而满足。
在校学生。平生醉心古典文化,喜爱踏雪寻梅,愿铺地为桥,隐于烟雨青山;愿栽雪种字,匿于古籍诗词。
共 10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