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人生驿站(随笔)
在外闯荡了几十年,年龄也大了,感觉有点力不从心,需要一个安静的地方将息,以调养身心。南疆北国,西域边陲我都可以安营,东海之滨,中原腹地我也可以扎寨,但这些地方都没能吸引我,我还是选择回故乡。
我花了一年多的时间,在故乡建了一幢别墅,别墅竣工在即时,我又选择马不停蹄地去物色有实力有口碑的装修老师,来为这幢四层六百多平方米的别墅进行装修。六个师傅进场装修,足足花了五个月时间完成了内外装修,看上去还是挺豪华挺气派的。令人欣慰的是,政府又在这个关键时刻拨款对进村的混凝土路面进行加宽,把原来只有3.5米宽的混凝土路面加宽到5米。日前施工队伍已进场,工程施工也已经铺开,以后进村会顺畅很多,车辆交汇也会自如一些,交通方便了一切都会好起来。在括苍山中有这样一幢别墅,老了就可以带上亲朋友好经常在这里居住,时髦一点说在这里度假,感觉很有成就感。也许故乡的别墅是我许许多多人生驿站中最理想的驿站,故乡也会因此变成了家乡。
当时回到家乡时,似乎什么也没有改变,山还是那样的山,溪还是那样的溪,见到的人还是儿时的这些人。新生代几乎没有在这个衰败的村落里出现了,早就随父辈先后离开了这个拼尽全力也只能解决温饱的地方,很少有人有回归故里的打算,更没有人来为振兴家乡而运筹帷幄。也许新生代已经没有故乡情结,留恋故土的可能只有我们这一代了,我们这一代又是在这里穷怕了离开的,新生代已经不属于这里,他们住进了城市的高楼,认定的故乡已与我们不同。只有这里土生土长的这一代人,在这里有酸甜苦辣经历的人,离开时一步三回头的人,才有割舍不下的故乡情结。面对这个已经荒无人烟的村庄,面对已经倒塌的砖瓦房;面对屋前屋后长的比人还高的茅草丛;面对野兔成群,獾猪作乱,一片凄凉景象。我还是觉得生我养我的故乡就像母亲的怀抱,很温暖,最亲切;我还是觉得故乡的山水无与伦比,即使贫穷,也很可爱。
人类总是在争强好胜中进步,在竞争中提升的,世界不会恒久不变,其实一切都在悄然地改变着。我感觉故乡和其他村落一样,没有被遗忘,党的阳光一样照射的到,村庄也在悄然地变化着,十几年前村里就通了公路,汽车可以直达村庄,回乡不用再爬山越岭了,这也是我们这个时代为脱贫致富做了最好的铺填。我回家乡建别墅,不是心血来潮,也没有炫耀什么,只是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子返乡建别墅,大家共同投资振兴村庄,我带个头而已。现在这里值得我们归来,生活的物质条件改变了,不用再为一日三餐起早摸黑了,也不用为烧饭把山上的草根也挖掉了。这里三面环山,流水向东,空气很清新,没有污染,也没有噪音,与陶渊明笔下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意境极其相似,织女来了也会忘了牛郎,许多有成就的人就差这样一片绿荫。
时间流逝,日历也在变,我离开这里是一九七八年,现在日历显示已是二零一八年。不知不觉间容颜已改变,一个极富青春活力的青年从这里走出去,转了一圈回来已时隔四十年,两鬓斑白,一副老态龙钟的模样,感叹岁月不饶人。但我没有愧对故乡,我还是回来了,故乡的公益事业我是站在最前面的人。出去在外这么多年,我没有虚度年华,一直积极向上。虽然没有混到一官半职,亿万富翁的排行榜上也漏排了我的名字,但我不计较了,也知足。特别是括苍山中有这样一幢别墅,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中秋节,秋高气爽,我邀请了一群官僚坐在别墅四楼的阳台上守候月亮,月亮一露脸,大家都兴奋地站起来举着手机尽情地拍摄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月亮,月亮慢慢升高了,拍的激情也缓下来了,几个人转过身来对着夜空拍牛郎织女星了。面对月亮,我显然比他们淡定,一边品酒,一边端详着月中嫦娥的模样,很想对她说:该嫁了,老大不小了,不要总是埋怨广寒宫中知音少。其实,在我们的一生中,爱神都来敲过门,而我们往往坐在邻室听不到敲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