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一】初秋,浸染诗意的画布(散文)
一说起秋,似乎总让人有一种“自古逢秋悲寂寥”的萧条、凄凉之感。其实,秋有秋的独特之美,秋的韵味是别的季节所不能及的。秋天,色彩绚丽,沾染了诗意,犹如展开着的巨幅画布,风是它的画笔,起落之间,水墨丹青,秋色飘逸,秋韵绽放。
一
如果说城市的秋,不是那么明显的话,那么乡村的秋,像一幅五彩缤纷的画,风清云淡,宁静秀美,给人一种别样通透的感觉。
小区位于城市边沿地带,环境清幽,我时常在城市和乡野之间游离。秋高气爽的日子,我沿着工农路一直向北,就来到了一望无际的田野。在城市向外扩张的今天,这里暂时成了一片“净土”。路边是各种野草的“地盘”,秋风中,它们肆无忌惮地招摇着纤细的腰身,一个劲地疯长着,有的甚至有一人多高,假如你藏身其中,绝对很难被人发现。
这些草,没有高贵与卑微之分,你长你的,我长我的,高高低低,参差不齐,互不干扰。有狗尾巴草,涩拉秧、巴地草、灰灰菜,狗狗秧,还有些叫也叫不出名字的。无论哪一种草,它们都在尽情地展现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在忙着结自己的种子,秋收冬藏,为来年的生存积蓄力量。
势力最强的要数涩拉秧,又叫涩萝蔓,这是田野里最常见的野草,春生夏长,秋天结籽,属于多年生茎蔓草本植物。它们给点阳光就灿烂,田间地头、水沟边、树林里,铺天盖地,蔓延得到处都是。它们“自卫”能力特别强,伸手去拽它们,手上会被划出一道道伤痕。因此,人们见了它都要绕道而行,以免被划伤。
那天,我碰到一位老大爷在摘涩喇秧的叶子。
我很奇怪,问他:“大爷,摘这些叶子有什么用啊?”
大爷抬起头,看看我,一本正经地说:“这叶子的作用可大了,摘回家喂小兔子吃。”
“啊,原来这些叶子兔子喜欢吃啊!”我第一次听说,这摸上去有些涩的叶子竟然可以喂兔子。
大爷笑着说:“你别小瞧这种植物,它可是清热解毒的良药呢!”
我曾以为一无是处的涩拉秧,原来对人们还是有用的。这不起眼的涩拉秧还真神奇!
忽然,在一堆缠缠绕绕的涩拉秧中间,我发现了十几朵蓝色的喇叭花,在绿色的叶子中间是那么显眼。那种“宝石蓝”一样的花在秋风中自由地舞动,深邃、温暖,格外醒目,是那样惹人怜爱。喇叭花一般在夏季开放,没想到秋天里还能见到它的身影。据说,它传播种子的方法很特别,通过自身来传播种子,成熟后的果荚裂开,种子从中弹射出来,落入土壤,春日里环境适宜,它就会生长发芽。
这几朵蓝色的喇叭花惊艳到了我,我忍不住走上前去,摘了一朵,凑到鼻孔处闻了又闻,淡淡的香味顿时溢满心间。
我站在花里,花开在风中,还好,我遇见了最美的你!
二
路西边是一片葡萄园,葡萄叶子依然青葱,葳蕤一片。为防止路人进入采摘,园主人在路边围了一圈栅栏,透过栅栏的缝隙,隐隐约约能看到里面的葡萄已经被采摘得差不多了,偶尔有几串葡萄,或紫,或绿,或半紫半绿,透亮、饱满,粒粒悬挂于枝上,晶莹剔透的,让人垂涎欲滴。
这里的葡萄品种特别多,像阳光玫瑰、巨峰、香峰、红提、醉金香。我最喜欢的是巨峰,粒大,无籽,味甜,一口气能吃上一大串。有的葡萄,吃上去酸酸甜甜,开胃,促消化,也让人爱吃。葡萄的用途还真多,可以晒成葡萄干,还可以酿酒,味道纯正,让人品味不够。
我抬头望去,此时,秋阳下,葡萄架上的葡萄,像串串风铃一样在风中摇摆不定,顿觉心情舒畅。
沿着柏油马路向北继续走,路西种了许多核桃、石榴、柿子树,它们的果实挂满枝头,密密麻麻的。秋季是果树成熟的季节,空气中都是各种果子散发出的淡淡的香味。
《庄子·逍遥游》里有这样一句话:“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今年是个大年,也就是果树结果多的年。石榴树上的石榴结得特别多,有的像双胞胎,有的三个背对着,姿态万千,各不相同。石榴的外皮被太阳晒得红彤彤的,一个个裂开了嘴,让人忍不住想咬上一口。
石榴是一种特别喜庆的果树,深受人们喜爱。“五月石榴红似火”,石榴一般在五月开花,花落之后挂果,七八月份已经长成,真正成熟到农历的八月十五前后。石榴熟透了的时候,不仅人爱吃,鸟儿闻到它的香味,也会偷偷地用嘴啄食。好吃的石榴,谁又会不喜欢吃呢?
我忽然想起老家院子里那棵石榴树,虽然树不高,但年年花开红艳艳的,秋季里果实缀满枝头。如今父母不在了,又因为疫情的原因,好长时间没有回老家看看,不知道它的上面是否也挂满了红彤彤的石榴?我开始想念它的味道。
记得母亲曾经告诉我,石榴象征着吉祥如意,它的籽很多,紧紧抱在一起,寓意多子多福。石榴还有助于消化,怪不得,那么多人喜欢吃石榴。我小时候吃石榴把籽也嚼嚼咽了,里面一兜水,味道特别甜,想想都让人口舌生津。
三
这儿临近市区,村里的年轻人大都去市里打工,几乎不靠土地维持生计。但,怎么说这儿也是寸土寸金,几分地也不舍得让荒着。去年,这儿种的是成片的向日葵,小籽的那种,能炸葵花籽油。花开的时候,像一个个大圆盘,金灿灿的,惹得一些人跑到这儿拍视频。
今年,这儿种的是大片的芝麻,白色的小花从春开到夏,一直从底端开到顶端,初秋时节,花儿终于完成了它的使命,芝麻也就该收割了。
今年夏季因为雨水大,有不少的芝麻地被水淹了,结果芝麻还没有长成就死了,植物的生命也是脆弱的,令人感到惋惜。
而路东边这块芝麻地,因为根扎得牢,地势高,芝麻幸存了下来。如今芝麻已经完全成熟了,果实饱满,从下到上,把芝麻杆围得严严实实的。有的已经裂开了,白色的芝麻从里面露出来,仿佛在说:“快把我收了吧,我要落下来了。”
清晨,草上还布满着露珠,这块芝麻地的主人已经来到了地里,先是把芝麻叶从杆上一片片清除,一棵一棵,不厌其烦。不一会儿的功夫,芝麻叶铺满了地,只剩下光秃秃的杆和芝麻角。女主人用铲刀把它们一棵一棵地砍下来,捆绑成了一捆捆的,用三轮车运回家去。
在老家院子里也有两畦芝麻。婆婆五月份种下的芝麻,此刻也应该成熟了吧!往年的这个时候,婆婆把芝麻割下来,捆成捆,放下屋檐下,先晾晒干,然后再把芝麻杆倒过来摔,再用簸箕把里的杂质簸出来,芝麻就可以“颗粒归仓”了。
今年的芝麻长得饱满,肯定能收获不少芝麻,用它炸出来的芝麻香油,是家家不可缺少的调味品。芝麻还可以做芝麻饼、芝麻酱、做凉拌菜,味道香醇,清爽可口。
四
立秋过后,最明显的变化,天气凉爽,秋虫呢喃。
夜晚出来散步,田野里的秋虫放开歌喉,纵情欢唱,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断。“织织”“嘶嘶”“嘤嘤”“叽叽”……声音多得难以形容。听得最多的是蟋蟀,又名蛐蛐的叫声。虫儿对季节的变化最敏感,随着天气转凉,它们会从野外移到室内。
《诗经》这样描写蟋蟀:“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意思是七月,蟋蟀在田野里生活、鸣叫;八月,蟋蟀来到屋檐下筑窝;九月,蟋蟀在窗户内叫个不停;十月,蟋蟀就会钻到床下挖洞。
我从小生活在农村,对蟋蟀这种小昆虫并不陌生。记得小时候我跟着母亲去地里摘棉花,个头小的我在地里钻来钻去,看着白花花的棉花,心中充满了喜悦。偶尔一低头,就能看到小蟋蟀在草丛里蹦来蹦去,便放下手里的篮子,伸手去捂跳跃的小蟋蟀。这种小昆虫天生爱斗,一双触角来回摆动,六条腿蹬来蹬去,似乎在向我示威。
入夜,秋凉如水,万籁俱寂,田野里蟋蟀的叫声格外清晰,这叫声忽远忽近,让人产生一种近在咫尺的幻觉。当你去捉它的时候,它装成哑巴,默不作声。当你一离开,它又开始鸣叫。
“蟋蟀乱秋草,故园风露深。”草丛里、屋檐下,蟋蟀“织织、织织……”地在唱歌,特别有节奏感,像开一场盛大的音乐会!法布尔称它是“昆虫演奏家”,真是名不虚传。
五
一场秋雨过后,天空像大海一样湛蓝、清澈,朵朵白云像棉花团一样轻盈,飘来飘去,变化多端。
大地像是五彩的织锦。一棵棵小草上挂满了晶莹的露珠,秋风惬意地拂过面颊,一不小心吹落了草上露珠,落入泥土,不知所踪。风中满是果实流动的香味。
雨后的蟋蟀和各种虫儿叫得更欢了,静聆听之,韵律和谐,曲调高昂,汇成了最美的秋日奏鸣曲!
我感受到秋日别样的美丽,它擎着丰收,携着喜悦,轰轰烈烈,热热闹闹!
徜徉于秋色中,品味秋韵,心生感慨。人至中年,生命如秋,清新静美,褪去了青涩,谁能说成熟没有魅力呢?
初秋,裹着诗意翩然而来,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天然彩色画布,从田野一直蔓延到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