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丹枫诗雨 >> 短篇 >> 江山散文 >> 【丹枫】小站如家(散文)

精品 【丹枫】小站如家(散文)


作者:安子川 举人,4213.5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753发表时间:2021-08-24 21:28:44
摘要:丹枫原创首发

【丹枫】小站如家(散文)
   小王,前几天,我去了趟陕北,转了很多地方,也顺便看了看你曾经待过的小站——靖边站。
   说实话,小王,如果不是这次陕北之行,无论如何我是不会想起你的,更不会如此急切地把我所看到的各种变化告诉你。
   尽管你在靖边站待得时间很短;
   尽管你留给我的印象很深。
  
   二
   我不知道当初你是怎么想的,和你一起分到陕北各小站的大学生一共五人,大部分都是外省外地的,别人都能坚持留下,你却不行,不到一年就要辞职回家,另谋出路。
   我知道,在你们这些大学生的心目中,原西安铁路局就是骗子。美其名为西安铁路局,十三朝故都,几千年的辉煌历史,丝绸之路的起点,灿烂文化的中心。没想到真正上班的地方却是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和茫茫无垠的毛乌素沙漠,其路途之遥远、土地之贫瘠、环境之恶劣、条件之艰苦、人烟之稀少,完全脱离了你们想象。
   这能和故都西安相提并论吗?
   你们的心理落差太大了,理想之火熄灭了,雄心壮志没有了,继之而来的是后悔,是怨恨,是悲天悯人,是绝望透顶。
   你们在给家里诉说冤屈,给父母倾倒苦水,一次又一次把照片发到朋友圈,一遍又一遍向八方求援,救你们出苦海,扶你们走大道。
   因为,在你们的潜意识里,你们是铁路院校的大学本科生,是国家的专业型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在城里,实现理想的地方在机关。
   这是多么的天经地义和理所应当。
   可是,你们忘记了自己所学的专业是服务铁路,忽视了铁路的重要特点是点多线长。
   一个专业的铁路型人才,如果离开了两条钢轨,人生的价值又何以体现?
   更何况,德国作家、古典哲学创始人康德所说的“既然我们已经踏上了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的至理名言,你们没有学过?
   印度诗人、哲学家泰戈尔所说的“只有经过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奏出世间的绝唱”的至理名言,你们没有学过?
   俄国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哲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所说的“环境愈艰难困苦,就愈需要坚定的毅力和信心,而且,懈怠的害处就愈大”的至理名言,你们没有学过?
   在陕北这块红色的土地上,有着我们共产党人用鲜血和生命凝聚而成的延安精神,即: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髓,你们也没有听说过?
   而所有这些,难道就没有一点点影响过你们,打动过你们?非要依然决然地想方设法托关系、找熟人离开这里。
   这其中最为迫切的就是你。
  
   三
   2010年底,陕北两大主要干线,包(头)西(安)铁路线和太(原)中(卫)银(川)铁路线开通运营。
   2011年底,隶属于原西安铁路局管辖的三个副处级单位,即绥德工务段、绥德电务段、绥德供电段在陕北绥德县城北五公里的刘家沟同时成立。
   我就是在那时被调往绥德电务段的,担任了该单位的工会主席。
   说实在的,小王。刚来时的我,和你的心情一模一样。惊诧、后悔、怨恨,甚至绝望。
   我虽然没到过绥德,不知道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也在心里一遍遍勾画着它的地形地貌:无非就是路程远一点、黄土高坡多一点、沟沟梁梁荒凉一点、人烟稀少一点,可万万没有想到,这里的气候条件和工作环境差得还不是一点,完全颠覆了我对陕北的认知。
   记得非常清楚,当我们坐了整整一个晚上的火车,于第二天早上七点到达绥德的时候,整个大地都笼罩在朦朦胧胧的一片夜幕之中。那彻骨的寒冷,如一把尖刀刺向我们,身上的棉衣瞬间像脱去了一样,浑身上下刺痛难忍,整个身子颤抖不已。
   尽管我们把敞开的衣领竖了起来,把兜里的手套掏出来戴好,把厚厚的棉袜套紧裤腿,却依然抵御不住这有生以来最为刺骨的寒冷。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寒风凛冽中,参加了一场庄严隆重的新单位成立仪式,也是在这样的阴冷天气下,开始了陕北铁路工作的第一天。
   如果说这突如其来的寒冷颠覆了我对陕北的认知,那么接下来的工作环境和住宿条件,就更让人难以想象。
   没有办公场所,用废旧的候车室临时改造;没有单身宿舍,在距车站五公里的县城临时租房;没有食堂吃饭,自己动手购买锅碗瓢盆抽专人做饭。
   那时候的办公条件,三十几个人共处一室,十几张桌子连成三排,科室与科室紧挨,科长与科员不分,虽地方逼仄,却井然有序。
   那时候的住宿条件,六七个人共处一间,三四张架子床挤在一起,没有电视,没有暖气,没有娱乐活动,有的只是冰冷的屋子和饭后的闲谈。那个寒冷,即使用胶带把窗户四周贴得密不透风,即使两床被子盖在身上,即使把头捂得严严实实,躺下的我们依然缩成一团,
   那时候的绥德车站,除了恢弘大气的站场大楼,四周几乎被连绵起伏的黄土高坡所包围。站前广场正在修建,办公大楼紧张施工,四周道路黄尘满天,无定河水寂然无声,除了偶然有旅客进出站外,其余时间皆为萧条冷清,毫无生机。
   我们就是在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下,开始了不知归期的铁路安全维修工作,磨练着意志,经受着考验,净化着心灵。
   虽怨声载道,但只在心里;虽悲观失望,却没有一个喊着要离开此地。
  
   四
   机关所在地的绥德站区是这样,段管内近六百公里线路、五十六个车站的站场环境和工作条件亦是如此,有的小站甚至更差。
   路途远近不说,人烟稀少不说,生活单调不说,单就最基本的住宿吃饭问题,成了当时电务职工最头疼的一件事。
   两条主要干线的赶点开通,造成各站区的职工生活设施没有跟上,以致于在线路开通后的近一年时间内,职工无处可住,吃饭无处可吃。不是三四人挤在一间屋子,八面透风,就是自己动手在宿舍学着做饭,勉强凑活。尤其是这眼下的冬天,往往是进屋就得上床,吃饭没有着落。
   不要说每天顶着零下二三十度的寒冷外出检修和巡视设备,单就一天什么活不干地待在小站,也是一种难能可贵的坚守和奉献。
   因为,有的小站严重缺水,无处洗澡和洗衣服,甚至连最基本的生活用水也要节约着用。比如太中银线的鲍渠站、安边站、杨桥畔站、靖边站,包西线的北塬站、西社站、黄陵站、甘泉站。仅有的一点水源也常常因干旱而枯竭,即使勉强有水,其中的有害矿物也影响水质,无法饮用。职工吃水,都是开着汽车到十几公里外的乡镇去买,周周如此,月月如此,年年如此。
   至于饭后闲暇之余的娱乐设施和场所,更是想都别想,衣食住行都没解决,何来的精神文化享受?
   好在,路局领导一开始就认识到了这一点,各级组织也积极的行动起来。站区的标准化公寓楼拔地而起,站区的吃水机井日夜开钻,站区的标准化职工食堂建成使用,站区的图书馆、阅览室、健身房、篮球场纷纷亮相,站区的各种文体娱乐活动一天比一天多,职工的欢笑声一天比一天灿烂。
   不出一年,也就是我到陕北后的那一年年底,管内六百多公里线路上的五十六个大小站区,基本生活设施全部到位。
   尽管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但我们的职工已经感到非常知足,比起刚来时的情景,不知要好到了哪里。
   这是路局领导和各级组织关心关爱一线职工的结果,是绥德电务段每一名干部职工“自己家园自己建,建好家园保安全”理念的具体体现。
   这种理念,只要根植于干部职工的心中,幸福指数就会一天比一天高。
  
   五
   也就是从那时起,陕北各铁路单位每年开始接收越来越多的大中专毕业生,不断注入铁路肌体,壮大职工队伍,发展铁路事业。
   别的单位不说,单就我们绥德电务段,二0一五年一次就接收大中专毕业生八十余名,而且大都来自全国各地的大中院校。
   你就是在那一次来的陕北,五名大学生里的其中一个。
   说实话,从你们这些大中专生来到陕北的那天起,我们就像对待宝贝一样的珍惜你们,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爱护你们,尽最大可能地解决你们各种各样的困难。
   在分配上,根据每个人的家庭远近尽量照顾,家在陕北的,分到距家近的小站;家在外地的,分到回家坐车方便的大一点车站;如果是女职工,就分到条件相对优越、人员相对集中的车站。
   在生活上,从开始接收时起,就专门派一名领导亲自带队,一路陪伴。按照统一标准,配齐所有的洗漱洗脸用具和床上用品,并以最隆重的仪式迎接你们,以党政工团领导全部参加的重视程度,推心置腹地和你们交心。
   在工作上,尽量发挥你们的特长,组织能力强的,协助工长开展工作;业务技能强的,积极参与故障处理和各种施工;擅长文体活动的,加入各种兴趣团队,充分发挥优势,不断增强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想留住你们,让你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工作岗位,为陕北铁路,为绥德电务段贡献你们的才华,实现你们的理想。
   可谁曾想,你们依然看不上这里,千方百计想着离开。
   在小站,你们工作没有心思,整天无精打采。不是怨生活孤寂无聊,就是叹抱负难以施展;不是怨黄土高坡禁锢了你们的思想,就是叹茫茫沙漠消磨了你们的志向。
   要知道,你们所处的站区,都是相对优越的站区;对你们的关心爱护,都是政策上最大的倾斜,和那些初来陕北时的老职工们相比,无论是生活环境还是工作条件,都是当时最优越的。
   为了能留住你们,我们分头做你们的工作,谈心、家访、交心、帮助。从宝剑锋从磨砺出,到梅花香自苦寒来;从一份工作的难得,到一旦失去,将无法找回;从眼前的条件艰苦,到未来的大道光明。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尤其是你,小王。你连续一个月无故缺勤,不来上班,不但没有履行任何请假手续,甚至给车间连声招呼都不打,就悄无声息地消失。还是我,让车间工会主席和工会干部,按照履历表上的详细地址,不远千里,乘坐火车,找到了你所在的城市。要不是他们打电话发信息告诉你位置,很难保证,你会接他们的电话。说不定和以前一样,电话不接,信息不回。
   不过,这一次,你接了,答应了和他们见面。
   见面后的他们,才得知你旷工的真正原因:母亲有病住院,需要你的照顾。
   不管这个原因是否成立,他们还是积极想办法帮助和资助你。得知你想带母亲来西安看病,便满口答应托关系找熟人联系最好的医院。
   因为在我们的心里,你就是我们的专业技能人才,是我们绥德电务段大家庭中的一员。
   可是,我们的努力都是徒劳,你依旧没有来上班,自己没来,也没带母亲来西安看病。
   你是五名大学生中唯一一名辞去铁路工作的人。
  
   六
   小王,辞去铁路工作的你,现在生活的怎么样,是另谋高就?还是自己单干?我不得而知,总觉得你走得过于唐突,有点可惜。
   但不管怎样,这已经是六年前的事了。人各有志,无需强求,对错与否,交给时间去检验吧!
   小王,如果不是这次去了趟陕北,我真的不会想到你,更不会苦口婆心地给你说这么一大堆。尽管你当时的举动给我留下过很深的印象,尽管我离开陕北也已经三年有余。
   小王,我该如何给你讲述一个变化了的小站,变化了的陕北铁路,变化了黄土高坡,变化了的西安铁路集团有限公司。
   这种变化是全方位的,是关系到职工切身利益的,是事关西安铁路集团有限公司紧跟时代步伐、科学发展和长远发展的。
   你不是埋怨铁路四周的黄土高坡贫瘠荒凉吗?可是,如今的黄土高坡,在地方政府“禁牧还林”“植树造林”政策的助推下,到处是绿油油的勾勾峁峁,到处是生机勃发的繁茂景象。黄陵、富县的大型延长石油工厂;杨桥畔的大型国营企业化工厂,神木、府谷的各大型煤矿、各大型煤炭“集装站”,无不显示着黄土高坡的厚重和富饶。
   你不是埋怨小站的日常生活单调无聊吗?可是。如今的沿线小站。打破了过去的隔断式管理,拆了离心墙,打通了隔心院,优化了站区资源,建起了宽敞明亮的站区花园,统一的文体活动室,开展着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不分系统,不分班组,只要你是站区职工,就是一家人,就可以享受站区的一切优惠待遇。
   你不是犯愁小站的一日三餐、住宿洗澡没有着落吗?可是,如今的沿线小站,不管系统几个,人员多少,共建一个食堂,专人统一管理;共住一栋楼上,设施统一标准。更可喜的是,一日三餐免费,顿顿饭菜可口;不限量,不限时,哪怕你外出干活到深夜,哪怕你区间干活回不来,食堂也会耐心等待,积极满足,甚至送饭到现场;至于洗澡洗衣,就更是足不出户,方便快捷。每个宿舍有淋浴器,每层楼上有洗衣机,只要你想洗澡洗衣,便可随时如愿。
   你不是犯愁小站看病难、体检难吗?可是,如今的沿线小站,看病,有路局积极联系的地方各市区县城的定点医院。只要你拿着铁路互助医保卡,走进几家规定医院的任何一家,便可方便就医。你完全不必担心每年一次或两年一次的职工体检。路局为方便沿线职工体检,专门改装一列文化体检列车,逐站区一人不落地上门体检。同时,还可以观看艺术团为你送去的精彩文艺节目,让你尽情体验家的温暖。
   你不是认为分到了陕北就等于毁掉了一生,永远就别想离开这里吗?可是,如今的沿线职工,集团公司主要领导公布了个人联系方式,相关部门在办公网页上开通了履职平台,想职工所想、急职工所急、办职工所需,只要你有困难、有诉求,有急需解决的问题,可直接向路局主要领导反映,或登录履职平台倾诉,一定会得到满意的答案。别的不说,单就有困难向领导反映或在履职平台上倾诉,就有不少职工调回到城里。
   你不是认为单位对大学生不够重视、没有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吗?可是,如今的大学生,只要在一线站区锻炼五年,优秀的都可得到重用,不是被招聘到机关,就是被提拔到重要岗位,有很大一部分还进入到中层行列,承担起了本系统、本单位的重要管理者,尽情施展才华,让所学专业技能得到充分发挥。
   小王,以上这些变化,只是陕北铁路变化中极小的一部分,全集团公司各个地区、各条线路、各个站区的发展变化以及干部职工保安全、增效益、谋发展的工作积极性,真是说上三天三夜也说不完。
   我只能说,当时的你,如果再坚持几年,一定会对陕北这块红色土地有更多的了解,对陕北铁路和沿线小站日久生情,也一定会看到日益变化的黄土高坡和陕北铁路,继而为之默默坚守和无私奉献。以你的才华和专业技术知识,一定会干出一番成绩。
   小王,真的希望你有机会来陕北看看,看看变化了黄土高坡和陕北铁路,看看你所待过的靖边车站。
   你一定会惊喜不已,收获多多,也一定会有一种家的感觉,温暖如春,幸福满满。
  
   二零二一年八月二十三日

共 5763 字 2 页 首页12
转到
【编者按】作者前几天去了趟陕北,看到了如今小站翻天覆地的变化,处处让作者感到惊喜,不由得想起曾经到这里工作的一名大学生小王,因难以接受当时的艰苦条件而辞职回家,就想着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他,让他看到西安铁路集团有限公司今非昔比的变化与发展,要他明白做任何一件事都需要一颗坚定的心与持之以恒的坚守,才能迎来取得成功的快乐与幸福!全篇文字精炼,语言流畅,热爱工作,坚持相守,小站变化,今非昔比,爱岗敬业,令人欣慰!力推欣赏!【编辑:梦锁孤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F202108300001】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8-24 21:32:12
  每份工作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若像对家一样一心一意对待坚持相守,相信,未来还是可期的!为佳作点赞!期待精彩继续!
梦锁孤音
回复1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08-24 22:10:21
  谢谢社长老师点评
2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08-24 22:11:18
  谢谢社长老师编辑和点评
3 楼        文友:梦锁孤音        2021-08-30 21:19:01
  祝贺老师文章又获精品!
梦锁孤音
回复3 楼        文友:安子川        2021-09-01 08:02:36
  谢谢社长老师鼓励
共 3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