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我的启蒙老师(散文)
小时候的我,常常把自己喻为一朵花,那是因为我遇到了一个好老师,她在我的心中就是一位懂得给花浇水的人。
一
从小学到大学,再出国留学,教过我的老师不计其数,有的如过眼云烟,只留下淡淡的痕迹,朦胧的就像雨中的云雾。有的却刻骨铭心,就像心中的刺青,永远挥之不去。
我经常会想起我的启蒙老师——杨翠霞,每次想起时,就感觉有一种暖意在心里缓缓流淌。这种温暖在我整个人生成长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我,从未疏离。
杨老师是我的启蒙老师,记忆中的杨老师端雅清秀,白皙的面容总是带着微笑,一双美丽的眼睛就像盈盈秋水一样动人,眸光中仿佛流淌着款款的柔情。杨老师说话响亮清脆,声音就像翠鸟一样悦耳动听,讲起课来生动有趣。老师写的一手漂亮的字,隽美又飘逸,每一个字就像一件精美的艺术品,让人赏心悦目。
我没有上过学前班,杨老师是我人生中的第一位老师,对我以后的人生,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初入学堂的我,对一切都很陌生。最初跟随着杨老师学习拼音,学习汉字,学习算术……杨老师手把手教我如何用笔,如何写出漂亮的汉字,杨老师是教我用笔书写母语的第一人。母亲给予我生命,而杨老师塑造的是我的灵魂。杨老师把知识和智慧,一点点地灌输到了我空洞的大脑,让我空白的灵魂一天一天地变得丰盈起来。
人不可能一直停留在岁月静好的状态,总会面临一些突如其来的人生挑战,当我在遭遇这个从未经历过的挑战时,我感到措手不及,甚至惊慌失措,现在回想起来,就像潮水一样在心中涌动,牵绪萦怀。
二
入学后的一个多月,老师开始对她的教学进行测试。对于老师来说,这种测试再普通不过了,可能在我之前她已经进行过无数次这样的考试。对于我来说,这次考试却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阵势,一个人一张桌子,每人手里只有一支铅笔和一张空白无一字的纸。当时的我,就像一个没有任何作战经验的士兵,枪还没有来得及熟悉,突然间就被推进了硝烟弥漫的战场。我感到心里惶恐不安,感觉到孤独无助。考试已经开始了,可是我还没弄清楚怎么回事,紧张得要命,大脑一下子变得一片空白,老师考的生字,我当时一个都想不起来,考得一塌糊涂,最后交了一张白卷。这是我人生中的第一张白卷,也是最后的一张白卷。
和我一样交白卷的,还有另外几位同学。我一生都忘不了老师当时在讲台上的表情,就像暴风雨来临之前,天上布满了浓密的乌云,凝重而灰暗。老师对我们没有一句责骂,只是失望地将我们几个得零分的试卷撕得粉碎,并说了一句:“我希望以后再也看不到零分!”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杨老师如此严肃的表情,因为平时的杨老师脸上总带着笑容,灿烂的就像花儿在妖娆绽放,
放学回家,我没敢把得零分的这件不光彩的事告诉父母,但我的心情却异常低落,孤僻的我,甚至变得有些抑郁。第二天清晨,和父母说身体不舒服,就没有去上学。那天傍晚时分,我的堂姐来到了我家,她也是我的同班同学。堂姐径直走到我的身边,对我说:“杨老师今天没有看到你上学,很牵挂你,让我过来看看你是不是生病了?”说完,接着问了一句:“你究竟为啥今天没上学?”堂姐比我大一岁,是我二伯父的女儿,我们一直是儿时的玩伴,和她之间可谓无话不说。我只好把实情告诉她:“昨天考试得了零分,感觉真是没脸上学了。”堂姐接着说道:“老师让你明天一定去上学,如果课程落下太多的话就很难追上了,今天落下的课程,老师说她明天帮你补上。另外,老师说至于昨天的考试,你下次好好考就行了,不要有任何心理的负担。”杨老师这番充满温情的话语,就像一缕和煦的春风,吹化了沉郁在我心里的冰层。堂姐只是转述了老师的话,却好像把一股暖流输入我的心底。有时候我琢磨“疏离”和“切近”两个词,感觉距离是一个无形的东西,心的贴近,再远的距离都能够听到回音。
翌日,杨老师看到我,用温柔的话语关切地问我:“昨天是不是身体不舒服没来上学?”我红着脸,轻轻地点了一下头,我看到了杨老师眼睛中流淌着柔情,像山涧的清泉,涓涓地流入到了我的心里。杨老师利用她的休息时间,帮我补习了昨天落下的课程。我就像一棵新栽种的小树苗,在老师爱的润泽下,开始慢慢复苏。
老师每隔一段时间,就会为取得进步的同学颁发小红花作为鼓励,我这一学年中一共得了五朵小红花,这是老师种在我心里的花,永远也不会凋谢,在我心灵的家园里开得那么娇艳,并绽放成了永恒。在老师的鼓励下,我的成绩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班期中考试的成绩单,被老师写在了一张长长的红纸上,并高高地贴在黑板的正上方。黑色隽秀的毛笔字,映衬着红色的底色,分外鲜明。我的名字,赫然出现在第三的位置。再由第三的位置,跳跃到期末考试中第一的位置。再后来,到了中学,我的名字排在了学校成绩榜第一的位置。日后学习出色的我,最需要感恩的,就是我的启蒙老师。
我始终把自己当做一朵花,这种人生的自信,完全来自老师的鼓励,杨老师是一路给花儿浇水的人,形容老师的存在意义,我觉得最贴切的说法就是“浇水人”,干涸的心灵,如果没有滋润,逐渐地,就会心死,哀莫大于心死,是不是就是这个道理。
三
家离学校有两里地左右,我们小时候每天都是走路上学,不像现在的孩子都是车接车送。午餐除了冬天带饭在学校吃之外,春夏秋三季都是回家吃。回家时,父母把饭菜都已经准备好了,快速吃完再去上学。
记得那是夏日的一天,早上朝霞绚丽,没有丝毫下雨的迹象,所以上学时并未带雨伞。没想到临近中午,突然间电闪雷鸣,狂风大作,天上布满了黑压压的乌云,瞬间就变得天昏地暗,教室的光线也渐渐地暗了下来。等到午休的时候,天已经下起了倾盆大雨。这无情的雨,阻断了我回家的路,因为没带雨伞,也没带午餐,只好一个人怔怔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看来,这雨一时半会儿停不了,中午是不能回家吃饭了。带伞的同学和家近的同学都回家了,我向教室的四周巡视了一番,看到杨老师坐在讲桌附近的椅子上,除了我之外,还有另外三位同学,他们和我一样的境况,既没有带伞,也没有带午餐。
这时,只见杨老师轻轻地走到我的身边,在我的课桌上放了两块金黄中透着橘红色的蛋糕,下面铺着白色的餐巾纸。接着,杨老师也在其他三位同学的课桌上,同样分发了蛋糕,最后老师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蛋糕,对于当时的我们来说,具有强烈的诱惑力,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平时父母很少买糕点给孩子吃,只有祖父祖母才能享受吃糕点的特殊待遇,过节时,亲戚朋友也会带着糕点来看望祖父祖母。祖母有时候也会给我几块糕点吃,但父母让我尽量不要吃祖父祖母的糕点,因为祖父祖母上了年纪,牙齿不好,消化功能也开始变弱,而蛋糕不仅松软,而且又营养丰富。
我们几个同学最初谁都没有吃老师给的蛋糕,也许是情怯吧。老师见我们谁都没吃,就说:“孩子们,快吃蛋糕吧,吃完好有精力接着上课。”我们这才拿起蛋糕,慢慢地品味着蛋糕的美味。一种纯美的甜香刺激着味蕾,这种甜美的味道又被神经牵引着,最后被输入到了灵魂的深处,并在那里驻扎下来。
杨老师那天中午只喝了一杯水,然后就接着给我们上课。现在回想起来,我的眼泪不禁夺眶而出。天下也只有父母,才有如此无私而伟大的爱,宁可自己不吃,也要给孩子们吃,杨老师就像我们的慈母一样爱护着我们。
东北的冬天很冷,寒风凛冽,大雪纷飞,每天放学,杨老师都会为我们整理好衣服,帮着男同学戴好帽子,帮着女同学系好围巾,就像一个慈爱的母亲,目送着我们一个个走远。
记得那天风雪交加,爱美的我,围着一条艳丽飘逸的长围巾,是用彩线编织的,在冷冽的冬天,这样的围巾,并不保暖,属于好看不中用的那种,围得不好的话,会透风。那天放学时,老师帮别的同学整理好衣帽之后,来到我面前时,重新解下我的围巾,然后一圈圈重新细致地围起来,最后打了一个漂亮的结。那天回家的路上,风裹挟着雪粒扑面而来,如果直接打在脸上,会感觉到一种刺痛。那天我到家时,却没有感到一丝寒冷,原来是老师帮我围的围巾,严严实实裹住了我的面颊和双耳,所以没有受到一丝风雪的侵袭。杨老师给我带来的不仅仅是身体的温暖,更是心灵的温暖。这种温暖一直延续到今天,让我在以后的人生道路上,能够抵御各种风雪严寒。
四
我很庆幸遇到杨老师这样的好老师,点滴的关怀都可以化为一种力量,而且我特别幸运的是,我并非那么优秀,而遇到了这样无微不至的关怀。
我长大后读三毛的回忆录,读到三毛在中学时,因为数学考了零分,数学老师当着同学的面说:“我们班上有一个同学最喜欢吃鸭蛋,今天想请她吃两个。”数学老师说完后,就用毛笔蘸着墨汁,在三毛的两只眼睛周围画了两个黑色的大圆圈,并让三毛转过身去给同学看,惹得全班哄堂大笑。这种羞辱,给三毛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创伤,从此她再也不想上学了。读到三毛的这段经历时,我流泪了,为三毛的悲情人生而落泪。同时,也为自己有幸遇到善良慈爱的杨老师而落泪,我心里更加想念我的启蒙老师杨老师,杨老师的爱让我这棵初栽的小树苗不但复活了,而且长成了一棵不惧风雨的苍天大树。
在我的人生中,我吃过各种各样的点心,包括各种奢华的西式甜点,但都没有杨老师给我的那两块泛着金黄色光泽的蛋糕美味,任何其它的糕点都无法与之媲美,因为这蛋糕中包含着爱的甜美味道,也散发着情的馥郁芬芳。无论我走到天涯海角,这种甜美的味道一直如影随形地伴随着我,让我的人生,多了几分甜美,少了几分苦涩。
一个优秀的教师,不仅需要拥有丰富的学识,更需要拥有一颗慈爱的心。丰富的学识传授的是知识,是智慧,但慈爱的心,闪烁的是崇高的人性的光辉,传递的是中华民族的一种美德。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将来是否会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才,老师的一言一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亲爱的杨老师,您学识渊博,给学生以智慧的启迪;您如慈母般的爱,给学生以灵魂的洗礼。作为您的学生,我是幸运的,您的身上闪烁着崇高的人性的光辉,在我人生的路途中,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行的方向!
干渴的心灵,有老师浇水救幼苗;饿肚子的时候,那份蛋糕的甜始终抚慰着我,饥饿感变成了幸福。风雪载途时,那件围巾可以御寒。老师的力量是孩子成长的温暖,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温暖,杨老师就是能够给孩子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