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假如不让高俅当太尉(随笔)
《水浒传》里的高俅横行朝野,陷害忠良,无恶不作。一部经典,将奸佞高俅的嘴脸、恶行,勾画的淋漓尽致。因而,家喻户晓,千百年来,茶楼酒肆,寻常巷陌,一直被世人所唾骂。
历史上,大凡奸佞贼子,几乎皆不学无术之徒,然而高俅有别,其本名高球,虽是市井泼皮,但踢得一脚好球,京师上下名闻遐迩。踢得如何是好?且看书中描述:端王没接住的球,滴溜溜直滚到高球身边,但见他把球勾起,使个鸳鸯拐,踢还端王,落点准确,恰到好处,接、勾、传的动作一气呵成干净、利索、漂亮。端王即后来继位的宋徽宗,精通书画,踢球却是半瓶醋,高球令他喜不自禁,遂命下场。高球的阿谀奉迎之相,此时已经显露出端倪,先说“不敢,不敢”,然后“叩头谢罪,方解膝下场”,只见他才踢几脚,端王喝彩,高球使出浑身解数,“那球鳔胶般沾在身上,随心所欲,任凭耍弄”。试想,这小子若晚生一千多年,当代足球世界的马拉多纳、梅西这些驰骋绿茵的足球明星们,也可能望洋兴叹哩。
楚王好细腰,惺惺惜惺惺。当了皇帝的宋徽宗把高二留在身边,直至提拔到太尉(相当首都开封的卫戍司令)。发迹高球,更名高俅,弃球从政,蝶变为官了。于是乎,许多《水浒传》的读者不无感叹,倘高俅不去当官,也许不会臭名昭著。
高俅踢的球,史称蹴鞠、鞠球,据考证,始于春秋,盛于北宋,皇族贵胄、平民百姓都能踢两脚,全民蹴鞠热,从小说《水浒传》以及绘画《清明上河图》中,均可窥得一斑。高俅就是这一大背景下产生的佼佼者。
现代足球,是世界上开展最广泛、球迷最多、影响最大的体育项目,素有世界第一运动之誉,足球赛甚至被称做和平年代国与国之间没有硝烟的战争。我国是奥运金牌大国,但足球实在不敢恭维。前些年,关于足球的故乡是英格兰还是中国,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自从2004年国际足联主席布拉特郑重宣布:“足球源于中国”以来,争论就平息了。自然,足球粉丝们常常引此以为骄傲,但中国足球却是扶不起的刘阿斗。于是乎,粉丝们无不沮丧,浮想联翩,认为倘高俅当年终身踢球从艺,蹴鞠不衰,薪火相传,今天中国足球絶不会这般模样。
对此,笔者不予苟同。虽然高俅球踢得好,但是个泼皮无赖,这小子缺德,心术不正,唯利是图,假如原来端王不把他留在身边,后来当了皇帝的宋徽宗,不让他当太尉,高俅留在蹴鞠娱乐圈,也是个见利忘义,欺行霸市之徒,把宋代球市搅和得乌烟瘴气。事实证明,朝野为人,当官也好,从艺也罢,唯有“德”字在先,德才兼备,才可以造福一方,有益社会,才能够被百姓拥戴,才能够被群众喜欢,促进这个行当健康发展。最有力诠释这个道理的就是人民艺术家常香玉,德艺双馨,生前戏迷推崇热爱,死后人民无比怀念,百世流芳。常香玉不仅造就了豫剧一代辉煌,也影响着豫剧的长远发展。此外,篮球界的姚明,NBA明星,球打得好,球风球德更好,领军中国篮球队,创造了2008年以来的十年“姚明时代”,然而近几年中国篮球一路滑坡,大概就与少了姚明这样一名德才兼备的领军人物有关。当今,足球界的丑恶现象频被曝光,如假球黑哨、绯闻吸毒、拉帮结派、偷漏税款等等,其始作俑者就是那些有才无德,高俅式的大腕,指望高俅足球传世,振兴中国足球一厢情愿罢了。老百姓对他们像对贪官污吏一样深恶痛绝。
高俅弃球从政,确实宋代官场添了一个为非作歹的大奸臣,可是少了一个败坏球艺风气的小无赖,鄙人之见,这对林冲忠义好汉是祸殃,而对宋代蹴鞠球市也算幸事。
高俅是施耐庵笔下浓墨重彩刻画的奸臣,贯穿全书,可是查阅宋史,高俅近乎子虚乌有,只是从他人的记载里,捕风捉影到一点蛛丝马迹,正史里高俅,与梁山好汉毫无纠葛,所谓打宋江更是子虚乌有,纯属演义。不过历史上真实的高俅,球艺高超无疑,街头无赖也无疑。现在,为了中国足球崛起,内行专家已经开出不少“妙药良方”,比如从娃娃抓起、扩大足球参与人口,增加足球场地等等都有道理,我等毋庸置喙。但我总感有句话不吐不快:中国足球无论运动员、裁判员、体制里的官员,首先必须树立“以德为本”的思想,再谈别的,否则皆缘木求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