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读懂风景(散文)
一
有些风景以绮丽的姿态,出现在人们的眼前,是一种惯常之美。四季所焕发出来的自然现象,让人觉得这就是风景了。而有些景观并不是展现在表面上,需要有感应的目光才能获得感知。
我记得有一次在镜泊湖的游船上,导游的一番话,让我铭刻于心。他一边开着船,一边向游客们介绍两岸的景观。他说在游船的一侧,周边的青山就如同是躺卧着的伟人。
听他这么一说,忙顺着他说的方向望去,山峦起伏,似有嵯峨在其中变幻,却让人云里雾里,不得要领。船长看出了大家的惶惑,很耐心地指点着,大家很快便看到了所说的景象。
说实话我看了半天,也没有看出那个风景在哪里,这个虚幻的景象,在湖面上波动着。从心底涌出的万分崇敬,都倾泻到湖面上。我不敢对伟大领袖有一丝一毫的亵渎,忙跟着游客一起点头。心里虚,脸上烧得不行,这样的盲目跟随,与瞎起哄有什么两样呢?
这次经历,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在风景之中往往还存在着另一道风景,这道风景游离在所谓的风景之外,是最原始的风景。要发现它,对自己的感官是个莫大的挑战,在平凡之中发现不平凡,是一种幸运,这种幸运对于常在风景之中行走的人来说,无疑的一个帮助,它能让人在平凡之中,看见最本质的东西。具备了这样的辨识力,如同多了一双慧眼,世间的万物景色将被重新组合。
钟情于山水,会把入目的至纯至美都记挂在心中。山之秀壮,水之婉约,日月迢递,氤氲云天,透析山水景物,幻化宇间图像。山峰叠嶂,树影婆娑,我于左边移动,便有婀娜倩影伫立,我于右边迂回,却是翩翩舞者降临。春天里,万物复苏,日光万线平整大地,青翠席地,化为无边无尽之毡毯,舒适心怀。秋日高爽,山野重彩泼洒,红的槭叶,黄的楸叶,褐的柞叶,组合在一起,便是红的花瓣,黄的心蕊,褐的花边。恍然间,一朵巨大的花朵,在天地间灿然开放了。
二
在西安至长春的列车上,途经黄土高原时,透过车窗看去,高原上那特有的辽阔与高远迎面扑来。很早便仰慕着的黄土高原,在心中的积淀已经太久了,一种原始的冲撞在心怀之中奔突着,让人壮怀激烈的情绪不能自已。
突入眼睛里的是什么?那暗黄色在山茆茆间在起伏着,涌动着,犹如一大群黄羊在骚动着,在跳跃着,动感的山与川,在扭动变形,在膨胀炸裂,在歇斯底里般发狂。高高隆起的浑圆,像男人那鼓圆的背肌,每一块肌群之中都包含着无限的力量,这力量在低吟,是相对沉静的状态,那似睁未睁的高原之眼,在暗示着这股雄浑的力量,是不可阻挡的。高原的心,是不可估量的心,他是睡着的巨人吗?不敢想象的是,他一旦醒来,会是什么样的姿态。那是一个黄色的,黄皮肤的巨人,以无比壮阔的伟岸,去面对无限空茫的世界。巨人的梦究竟有多长?巨人的梦乡是否甜蜜?我无限景仰,无限的期待。
这高大的脊背在眼前晃动着,汗津津,油亮亮,还带着泥土的气息。一条条皮肤的纹理交织纵横,细密有度。一块块肌肉排列整齐,平行伸展,便如长长的手臂。我从他的脚下慢慢爬过,向上看,肌肤黄艳,这里被一个主色调定格,天空的蓝便不再蓝,完全被浸染。地上的河更是黄土对这个世界的倾述,滚滚流转着,如同一个历史的车轮,载动着整个高原的希冀,东流而去,流成了一首千万年的诗行,流出了一曲雄浑激荡的乐章。
那山茆茆上的人们,就如同这脊背上滚动的汗珠,在浸润着这片土地,这片土地因此充满了勃勃生机。人与风景的关系相辅相成,风景因人的存在而闪光,人创造着风景,让风景光大,人永远是风景的主题。
也是,所有的风景的存在都等待着属于它的主人,否则就是没有灵魂的荒原旷野。
三
色彩的对比,也是图像形成的关键因素。在一个初冬的雪天,我漫步在市镇的街头。远远地看见远处的一段高岩,在苍茫间峭立着。我只是不经意的一瞥,却觉得与另一道目光相遇。那是怎样的眼神,令人心动呢?
我驻足品味着,方才发觉那是高岩发来的信息。飞雪中的高岩,发生了些许变化,雪落之间,仿佛有魂魄从天而降,在那上面勾画出一张生动的脸。
白雪的白,黑岩的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凸显出前额,颧骨。岩间的茅草和灌木成为胡须。有两个黑洞被白雪圈住外围,便成为深邃的眼睛,仿佛透过这个世界,看到了宇宙的深处。这是伽利略吗?伟大而孤独的潜行者!他不惧前方的黑夜,始终为科学而坚持,为真理而奔走着。
“科学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他很正色地提示着我。正是因为科学不是一个人的事业,他的先驱,显出了他的伟大。
在科学的路上,总是要有人走第一步,才会有络绎不绝的后来人。他是我们的千里眼,能够洞悉宇宙的眼睛,却不能洞悉这个世界。因为有他所坚持的真理,让世界知道了什么是坚持的意义,这个世界才充满光明。
此次,我把看风景,变成读风景,从最原始的朴素风景开始,读解风景深处的灵魂,让风景的灵魂与我的心灵发生一次次的撞击,也许,这就是生命的快感。
伽利略,我来了。
读懂风景,才能享受风景给与我们的美感和灵性。我们每个人的禀赋可能不一样,但有一点是相同的,只要用心解读,风景的意义就不会是单调的,风景给与我们的启发和享受就是丰厚的。任何风景都有底色,透过风景,触摸底色,我们就会变得神通广大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