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风】黄标杆(小说)
达板城的石头硬又圆,西瓜大又甜。
达板城的姑娘辫子长,两个眼睛真漂亮。
你要是嫁人不要嫁给别人,一定要嫁给我。
拿着你的财宝领着你的妹妹赶着马车来。
这是一首许多人都会唱的民歌。此刻传过来的不是歌,而是热瓦普琴声。琴声在人们的心中引起了共鸣,便在心中唱起了这首歌。人们都知道,这是黄标杆老师又在弹热瓦普了。
黄标杆来矿区子弟学校之前是油田测井试油大队仪表班的班长。他身材细高,性格直爽,说话办事的风格都和他的身材一样,直来直去,一竿子到底。所以他当时有个外号叫黄杆子。有了这个贴切的外号,他的真名就没有人再叫了。
黄杆子所干的测井试油工作,经常与油和水打交道,是个又苦又累又脏的工作。夏天要忍受烈日的烘烤和蚊虫的叮咬,冬天要顶住零下二、三十度的严寒,在外面作业一干就是五、六个小时。黄杆子到测试大队的第六个年头,他们在一次测试作业时,埋地管线意外破裂,含硫的油气带着巨大的压强喷涌而出。恰在这时,一个学徒工操作失误,突然走火引爆了油气。他们正在作业的工地立刻变成一片火海。在危机时刻,黄杆子大声命令一位熟悉本地管线位置和管网结构的工人迅速去抢关油气阀门。自己带领全班的工人全力扑火。在最短的时间里,阀门关闭了,火被扑灭了,可是全班的工人也都被烧伤了。黄杆子被烧成重伤当场昏迷过去。他被抢救回来送进矿区医院的时候,生命仍然处于垂危状态。在之后四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在医院配合医生顽强地与命运抗争。医院曾两次下达病危通知书,进行了三次植皮手术,最终才让他重新站起来。医生嘱咐他不要再从事野外工作。组织上考虑到他有音乐特长,决定让他到矿区子弟学校担任音乐教师。
经历了这次事故,工友们看他表现突出,勇敢,堪称表率,便称他为黄标杆,不再叫黄杆子了,以示尊敬;而且黄杆子本来也是个外号。至于他的真名叫什么,压根也没人知道。
学校老师教音乐的时候都是用风琴。和别的音乐老师不同,黄标杆教音乐的时候不单用风琴,还要用热瓦普。他说,教乐理和音阶的时候,用键盘乐器比较方便也更直观一些。可是我们新疆人还应该懂得维吾尔民族的音乐和乐器。热瓦普是典型的维吾尔乐器。所以,他教的歌曲中,总有适合用热瓦普伴奏的歌,例如《我们新疆好地方》、《青春舞曲》等。
热瓦普的琴声热烈、欢快,音符总是跳动的,如果再加上唢呐和手鼓伴奏,乐曲就变得更加富有弹性,听着乐曲就会情不自禁地跟着跳起舞来。孩子们都喜欢听黄老师的音乐课,尤其是喜欢听他弹奏热瓦普琴,听他弹唱家乡的歌《走西口》和《八百里秦川》:
哥哥你走西口,小妹妹我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
八百里秦川尘土飞扬,一家老小大吼秦腔,一碗裤带面喜气洋洋,没有辣子嘟嘟囔囔。
一天下午,他没有课,自己到校园里散步。有一间教室里传出了歌声。他走近一看,是一班学生正在上舞蹈课。教舞蹈的是许翠莲老师。黄标杆刚到学校第一次看见许老师的时候,曾经让他的眼前一亮。只见她身材苗条,皮肤白净,头发有一点黄,眼睛有一点兰,知道她是教舞蹈的。黄标杆自己能歌善舞,因此对她的印象十分好。此刻许老师在学生前面一边做着动作,一边念着节奏:“咚吧—啦咚吧咚吧—啦咚咚吧”。有一个学生眼睛没看老师,在看窗户,动作做错了。许老师扭头看见窗外有一个人,却是黄标杆,便跟学生们说:“好了!先休息一下吧。”
许翠莲走出教室,问:“你怎么来了?有事吗?”
黄标杆说:“没事!遛达过来了。你跳舞怎么不用风琴呀?不是有风琴吗?”
许翠莲说:“我是教舞的,再按风琴,我怎么做动作呀?”
黄标杆说:“要是有人给你伴奏就好了。”
许翠莲说:“是呗!你要是来给我伴奏就好了。”
黄标杆问:“我不会风琴,用热瓦普行吗?”
许翠莲说:“行呀!怎么不行?”
黄标杆掉头就跑回宿舍取来热瓦普。许翠莲给他说了一个曲名。黄标杆试着弹了几句,差不多。许翠莲让学生们站好队,作好准备,然后一声令下:
“开始!”
热瓦普琴声响起来。许翠莲带着学生们一齐随着琴声跳起来。一支欢快的舞蹈一气呵成。同学们高兴得鼓起掌来。
这是他们两人到学校以后的第一次交往。当许翠莲知道黄标杆来自油田测试大队、黄标杆知道许翠莲是从采油队调来的时候,两人立刻都有了一种本是一家人、又相见恨晚的亲切感觉。他们的关系拉近了一大截。
从此以后,他们的交往多起来了。学校的音乐课和舞蹈课不在同一个时间。这让他们有机会互相观摩和切磋教学。黄标杆常到许翠莲的舞蹈课去给她们伴奏。许翠莲也常到黄标杆的音乐课这边来教学生唱歌。这就等于这两门课都各有了两个老师来教。老师教得好,同学们上课的兴趣也高。教学有声有色,成果大为显著。
学校领导发现了音乐和舞蹈这两位老师的特长,觉得应该让他们的特长发扬光大,决定在学校成立合唱队和舞蹈队,以活跃学校的文化生活。黄标杆和许翠莲两位老师果然不负众望。他们亲自挑选队员,在最短的时间里成立起了合唱队和舞蹈队,进行了简单的培训,便投入节目的排练之中。不久恰逢教师节到来。他们为教师节奉献出第一台晚会,受到全校师生的好评。之后,合唱队和舞蹈队又分别参加了全市教育系统的音乐舞蹈比赛,双双获得优秀奖。在全校年终总结时,黄标杆和许翠莲两位老师同时被评为优秀教师。
这一天,黄标杆又过来和许翠莲一起上了一堂舞蹈课。下课后,同学们走了,只剩下两个老师在教室里。看黄标杆没有要走的意思,许翠莲说:“坐一会吧。”
黄标杆也确实不想走,和许翠莲一起在板凳上坐下来。其实,自从他们知道彼此同是来自采油第一线的时候起,早就想在一起说说话了。
在说了几句关于音乐舞蹈课程的事之后,许翠莲问道:“黄老师,你是党员吧?”
黄标杆说:“是。”
许翠莲问:“我也想入党,行吗?”
黄标杆说:“当然行了。”
许翠莲又问:“可是我的出身不好,能行吗?”
黄标杆反问:“你怎么出身不好?是地主资本家吗?”
许翠莲说:“那倒不是。可我是混血儿。你知道的。我是混血儿。不是都叫我二钻子、二毛子吗?”
黄标杆笑道:“只是那么叫罢了,并没有歧视的意思。那也跟出身没有关系。其实你们是很优秀的。因为在你们身上继承了两个民族的优点。这是别人都没有的。你没发现吗?好多小伙子都追你呢!”
许翠莲说:“这算什么!你多好!你是英雄。大家都崇拜你。”
黄标杆说:“别这么说。首先,那是个事故。宁肯不当英雄,也不希望发生那样的事故。”
许翠莲问:“不是英雄也能入党?”
黄标杆说:“当然!你好好干吧!”
许翠莲抬起头来看着黄标杆。黄标杆迎着她的目光。四目相对,目光中充满着信任、期待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