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柳岸·航】中秋月饼分外香(散文)
在国人眼里,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大约是春节、元旦“双年”以外最重要的节日了。
小时候,中秋节最大的靓点是吃月饼。我们就知道吃,没有别的心思。临节前几天,爸爸总会从县城买回来一斤二斤月饼,五仁、八宝的。那个年代仅有这两样。从这天起我们就不安分了,心里的馋虫被叫醒,每天都在想念月饼,数着日子盼望八月十五快快到来,好一饱口福。
碗柜里的月饼,外包装草纸浸润得湿湿的油光瓦亮,散发着醉人的清甜与浓香,像在故意眼馋人、垂钓我的胃口。我每天都会开开碗柜,用双眼深情迷醉地瞅、用鼻子使劲吸吮月饼的香气。有时候,还伸手摩挲包装纸的油渍,再把手指放嘴上舔几舔。
八月十五吃夜饭,有时是在东厢房平台上。我们兄妹几个乐颠颠地搬小桌、拿凳子,摆好碗筷儿。心里却一直想着月饼。一家人围坐到小饭桌旁,一盏灯光灰暗的煤油灯,把饭菜照得朦朦胧胧,似乎有些诗意开始隐隐地悄悄地蒸腾氤氲。月亮也来团圆了,圆圆的“冰轮”光芒与灯光合二为一,共同照耀一家人的节日晚餐。为了节省火油,月光明亮时就不点灯。
这天晚上,吃完晚饭才能吃月饼。终于等到了这个伟大时刻!爸爸亲自操刀,两手哗哗啦啦揭开月饼的纸包,哈,这响声仿佛也带着香气!轻轻取出一个月饼,郑重地放进桌上的搪瓷盘里。用切菜刀瞄准月饼直径,三刀下去切成六瓣。爸妈笑眯眯地说:来,吃月饼!我们尽管垂涎多日,恨不得一口吞下所有的月饼。此刻却不好意思第一个伸手抓月饼。装得很矜持,好像根本不愿意吃。
早年,我们一家人总共买一斤月饼,吃两个,另外两个给爷爷奶奶;后来,一家人可以吃到一斤四个月饼。1980年代后,兄妹四个能每人分得一个甚至两个月饼了。面对一两个囫囵大月饼,真是快乐得不得了,心里简直乐开了花。我们把分的月饼放在眼前,先吃“公共月饼”。在那个少有点心的贫苦年月,月饼便显得格外味美,又香又甜、太好吃了。简直无法形容。
因为有月饼,一切都变得美好又美妙。这天夜晚,总觉得月亮格外明亮圆润,星星格外精神,无数星辰纷纷前来相聚,装点璀璨的夜空;朦胧的夜色也觉得分外迷人而有深意,空气里也有了节日的气味!我们如痴如醉地品味着月饼的芬芳,观赏圆月,听爸妈讲月亮的神话——
故事的标题是“吴刚折桂”:相传,月亮上的广寒宫前,有一棵桂花树,桂花树生长得繁茂葳蕤、遮天蔽日,有五百多丈高。树下边,有一个人每天每时都在砍伐它。但是,每次巨斧砍下去之后,树干被砍的地方又立即合拢了。几千年来,就这样随砍随合,这棵桂花树永远都不能被砍断。据说,这个砍树的人名叫吴刚,是汉朝西河人。本来,他曾跟随仙人修道升天。然而,到了天界以后,他不慎触犯了天条天律,犯下罪孽,遭到天神的天谴,把他贬谪到月宫,日日做这种徒劳无功的苦差使,以示惩处。李白诗中曾有“欲斫月中桂,持为寒者薪”的记载。
我们听着这个凄美动人、有些沉重的神话传说,顺着故事情节,一次次举头遥望,月亮里面越看越像真有一棵树,隐约还有一个人在大树旁边。有故事的点拨、暗示,我们便觉得越看越像、乃至信以为真:那就是吴刚在用斧头砍伐桂花树。
过节当天总是不舍得吃光月饼,放着以后慢慢吃。用纸包起来,塞在五斗橱抽屉里。时间久了,有时坏了,长胰毛了,变味了,甚至有虫了。没关系,拆开纸包看看,用手胡乱抹几下擦掉胰毛,抹去虫子照吃不误。一个月饼,也不知会保存多少天,吃多少次才舍得吃完。每一次,都吃得津津有味、沉迷其中陶醉不已。
在所有点心里,我最爱吃月饼!从小就喜欢,多年来平时我也经常吃月饼。正规的点心厂,平常可能不做月饼。但街边的小店小贩糕点房有做的,我就找到他们买月饼吃。
过中秋节,不管一人分几个月饼,第一个或前两个“公共月饼”,是必须阖家一块儿吃的。每个月饼都是用刀切开六瓣,六口家一人一瓣。切开六瓣,却还是一个月饼;就像我们六个人,分开是六位,合在一起就是一家人,团团圆圆,和美圆满一家亲!
小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要这样分食月饼,就大言不惭地说了个聪明简便办法:两个月饼都切六娄,费时费力多麻烦?不如一个月饼切三瓣,两个月饼共六娄,一人一块多好?
妈妈说:那不行,要的就是这个意思:合家分一个月饼,全家人一起吃,表示阖家团圆、幸福美满,这样才圆满。
我明白了,这个小小的仪式里、甜香背后渗透的内涵与深意。从那以后,我在心里悄悄种下一些中心词:一家人,团聚、平安、快乐、幸福、美满、团圆。
合家吃一个,要的是这个味道——月饼的芳香味,节日的喜庆味,家庭的团圆味,和睦的亲情味。原来,这种不起眼的形式,表达了美好、丰厚而深远的希望与愿景。
原来,一个圆圆的面饼,她的味道不光是甜的、香的,也不仅是饼馅“五仁”的五种味道,“八宝”的八种味道。古人们、大人们,原来还在其中默默地放进去了——深藏着那么多味道——人丁兴旺、家庭团聚、幸福快乐、圆满加美满!
月饼圆圆的形状,既是“团圆”的写照、“圆满”的素描,又是“美满”的显像,是人们美好心愿的物化呈示、立体再现,是憧憬的大写意!
中秋节又名团圆节,她在人们心中格外重要。因为她承载了太多的期盼、向往与祝愿;以节日的庄严神圣仪式,充分表达了人们世代祈求团圆吉祥的美好夙愿、以及追慕幸福美满生活的热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