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人生家园 >> 短篇 >> 江山散文 >> 【家园】难忘的扶贫生活(散文)

编辑推荐 【家园】难忘的扶贫生活(散文)


作者:陶建军 秀才,1063.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201发表时间:2021-09-24 17:01:13

有人说,经历就是财富。这是真的。2017年6月,我参加驻村扶贫工作,一直到离开,算起来是50个月,生命中1500个日子,在大别山腹地的木子店度过。这段经历,就像珍宝,在我的生命中闪射出熠熠动人的光彩。
   难以忘记木子店独特的地域文化。
   这里底蕴丰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居民,文物普查有殷郊太子墓遗址,以及北周刺史修筑东义州古城遗存。大别山古陆核,位于天景山大峡谷之畔,二十八亿年造就神奇陆核,承载的地球密码期待人们来破解。更有曾经被苏东坡无限迷恋的定慧海棠遗址。虽然寺庙不存,可是那艳丽的海棠花,依然在每年春季如期开放,给人们带来如此的惊喜。还有奇峰尖下,那曾经遐迩闻名的大乘寺,寺庙不存,可是那因势象形,雕刻的三尊佛像,依然在诉说着岁月的沧桑与辉煌。在木子店的热土上,还有许多红色记忆。一座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向我们诉说着建党百年的革命历史故事。张体学藏身洞,让我想起创业艰难百战多;余清烈士纪念塔,让我想起了共产党员为了革命事业的胜利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大义凛然;李永吉烈士墓,让我懂得了人生真正的价值是为了人民不惜牺牲个人一切。
   这里神奇俊美。世界磁谷,幽幽李峰山,涓涓地磁泉,世界级生态健康产业正在这里蓬勃兴起;长岭雄关,自古兵家必争之地,地势险要富有传奇,渐成旅游探险热点;熊太寨、任家寨、五朵寨,寨寨神奇险要,晨雾暮霭,朝云暮雨,令人无限神往;吊桥沟千年古柏,苍翠葱茏;天景山万丈奇峰,层峦叠嶂。“巍巍天景山,离天三尺三,人过要脱帽,马过要下鞍”,激起无数人探险攀援的激情。
   向明红叶,秋高气爽,层林尽染,登高极目,别有情趣;明山樱花,每到春末夏初,惊人绽放,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给无数游人留下美好回忆。更有散布在木子店崇山峻岭中的一座座传统村落,更是如同世外桃源,幽幽青山,潺潺细流,让人留恋忘返。牌楼、名山、王家畈、龙门河等等座座传统村落古色古香,曲径通幽,宛如人间仙境,游在其中,乐在其中。
   这里物产独特。千百年来,村民家家户户酿造老米酒。北宋文豪苏东坡留下“定会海棠香千里,东山米酒进万家”的华美诗句,明代文武奇才梅之焕则发出“酒香飘千里,东山户户春”的赞叹,明代思想家李贽称其“聚龟峰之灵气,吸巴水之精华,承上天之甘露,师杜康之工艺”。而吊锅煮菜则是当地招待客人的特有方式,干竹笋、炸豆腐、腌辣椒、腊猪蹄、薄千张,烩于锅中,锅下蔸子火熊熊燃烧,锅边客人觥筹交错,别有一番情趣。
   难以忘记这里的淳朴民风。
   虽然说,这里的人们不会是像陶渊明所说的“无怀氏之民,葛天氏之民”但是这里的民风淳朴厚道,古道热肠。四年多以来,许许多多往事,被深深铭刻在我的记忆当中。
   初来乍到的时候,由于没有合适的地点可以安置我们的厨房,通过村支书的联系,我们一日三餐,由老李家负责,除了交纳生活费以外,我们什么都不用管,连洗碗洗菜这样的简单活计,都由李家大嫂完成。
   这个淳朴的大嫂,一日三餐,不厌其烦,热情周至。我们一下班,到了她家,首先都是一杯热热的香茶准备好,喝了茶,休息片刻,才开始吃饭。每一天都是笑脸相迎,每餐饭都是饭香菜热。
   虽然为了工作的方便,我们在2018年3月开始自己独立起伙,但是老李一家还是牵挂着我们的生活,经常为我们送来新鲜蔬菜,以及山里的一些野菜,改善我们的生活。随着时间的流失,与老李的友谊愈来愈深厚。几年下来,我们已经像亲戚一样亲密。隔三差五在一起聊天、喝茶。甚至我们有一次假日里,还一同出游,看看大山之外的美丽世界。
   老李只是我们相遇到好人之一。大爷大娘们、哥哥嫂嫂们,经常为我们送菜、帮我们解难、教我们种菜煮饭,这样的例子更是举不胜举。
   又一次,一位老人到村部办事,给我们送来了一大篮子蔬菜:黄瓜、茄子、冬瓜等,我们感激不尽。没想到,待会他又走到村部来,给我们送来了辣椒。他的一句话,让我永远不会忘记:“看我这老脑筋,不管事了,冬瓜送来了,没有辣椒炒着,不好吃,我回家看到辣椒忘记拿,给你们重新送来……”
   2020年底,因病住院一周,村里的群众发现我没来村,纷纷打听消息,一句简单的电话问候,让人感受到的是我们之间的深情厚谊。
   驻村四年多,自己的工作,相对于乡亲们的热情厚道来说,真的是微不足道,我们只是鱼,乡亲们则是水,驻村之情,鱼水情深。感激乡亲们,没有他们,我们难以享受到驻村之美!
   难以忘记那些激励我写作的朋友们。
   驻村四年多的时间里,木子店的青山绿水,秀丽风景,纯朴民风,独特风物,更有那些为了脱贫攻坚作出不懈努力的人们,常常激发我写作的热情。写出了一大批散文、通讯以及报告文学、诗歌作品,让我收到了驻村扶贫之外的业余战利品。这些作品都是我在晨练或散步过程中,有感而发。
   早晚,我经常会跟随一些扶友到附近村子走一走、看一看,有感兴趣的东西,随手拍下照片,回来后加工,“看图作诗、作文”。
   晚饭后,有时下雨,我也会撑着雨伞,到外面走一走,希望发现能够触动自己的事物。
   一到天黑,驻地就没什么地方好玩的了,而我天生就是一个喜欢“孤独”的人,没什么嗜好,正好能静下心来读书写作,修炼自己。有时我在想,艰苦的环境,更能造就一个人,只要不忘初心,努力奋斗,再艰苦恶劣的环境,也奈何不了自己。
   写作路上,难以忘记我的那些战友,他们在不同的村驻村扶贫,经常给我提供写作的素材:从产业发展的引路人,到自主脱贫的贫困户,还有那些文明村风的模范人物、自主自立脱贫的残疾人等等,都是我的战友们热心提供。
   矢志于建设吊桥沟景区的熊德平书记,为牌楼古村落建设立下汗马功劳的张厚全书记,他们不仅仅是我开展驻村扶贫工作的引路者、影响者。还是我写作的激励者、帮助者。不断地为我提供各种信息。历史文化故事、红色革命故事、木子店全域旅游景点介绍。让我的写作资源,如缕缕清泉不绝。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岁月入流,人生易老。扶贫驻村,给人难以忘怀的记忆。我虽年过半百,可是依然在成长,这些将是我成长路上的宝贵财富。

共 2462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这篇散文,生动的叙述,厚重的内容,回忆自己参加驻村扶贫工作50个月的经历,这段经历就像珍宝,在自己的生命中闪射出熠熠动人的光彩。作者难以忘记木子店独特的地域文化和淳朴民风,文中叙述了许多难忘的人和事,特别是那些鼓励和帮助自己写作的村民和朋友。优美厚重的散文,感谢发文分享,推荐阅读共赏!【编辑:秋觅】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秋觅        2021-09-24 17:02:33
  优美厚重的散文,回忆自己参加驻村扶贫工作50个月的经历,这段经历就像珍宝,在自己的生命中闪射出熠熠动人的光彩。感谢赐稿,欣赏佳作,期待更多精彩!
秋觅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