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散文 >> 【菊韵】初中季(散文)

编辑推荐 【菊韵】初中季(散文)


作者:张黎宇 白丁,0.9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940发表时间:2021-09-25 17:26:15


  
   时代眷顾着每一个不辜负它的子民。感谢微信拉近了我们,我们初中同学也建群了,当年的学校位于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合葬墓乾陵脚下的太平岺村,群名就叫“太平盛世”。终于在网上见到了那么多六二班、七二班的同学,知道了大家的近况。
   追忆我们1977年从太平初中毕业至今已经四十三年了,可往事仍然历历在目。朝读晚习、听课讨论,这些正常的学习、生活莫要说起,打闹嬉戏、倾慕暗恋也属正常。这些当然都值得我们去回味,而更值得回味的是老师的教诲、同学的友爱以及我们少年时代所共同经历的那些悲喜。记得我们刚进六二班的时候还没有教材,一本油印的《理想之歌》就让风华正茂的吴秉辉老师点燃了我们的青春之火。
   红日,白雪,蓝天
   迎东风飞来报春的群雁
   欢迎你们呀
   我们公社的新社员
   ……
   这个当年留着分头、长着典型明星脸的朝气蓬勃的帅哥老师从此就成了我们终生的楷模,是同学们心目中当之无愧的男神。所有的老师都让我们难忘,不管是健在的还是已故的,他们伟岸、博学、慈祥的师长形象永远刻印在了我们心中!
   在那段时间,我们经历了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国领袖的辞世、新领袖的拨乱反正、四人帮的垮台以及考试制度的恢复等等重大事件,在老师的指引下我们懵懂而艰难的成长进步着。那时的物资极度匮乏,住校的同学只有一条被子睡在麦草铺上;城市,那时对我们这些初中农村学生来说是神话般的存在。初进学校时我们自己扛着小板凳,课桌是窑洞里的土台台,进了庙殿改成的教室,还是复合班,一三班一个教室,二四班一个教室,低年级上课,高年级做作业,高年级上课低年级做作业。好不容易有独立的班了,又赶上批林批孔,连课本也没有。冬天那风啊就像刀子一样,吹在单薄的衣裤上身子刺骨的冷。下课后同学们都来到教室向阳的一侧,靠着教室的外墙喊着口令挤来挤去,这样的活动名字就叫“挤暖暖”。家里没有表,靠听鸡叫声上学,去早了,就只能在漆黑的教室呆着;遇雨雪天气就惨了,雪飘雪化手脚皴裂得像婴儿小口,整个冬天都烧疼烧疼的,雨天脚下的泥有半腿深,到教室学生娃就变成了泥猴儿。反观城市,不要说地区省会,就是小县城,也是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街道宽敞平坦,男女老少洋气光鲜,我们怎能不向往呢?学习的目的异常明确,当上公家人、吃上公家粮。尽管当时并不懂得少年强则中国强的道理,可同学们仍然积极努力向上着。还记得在课余时间我给大家读苏联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们对保尔.柯察金是多么的敬佩和倾慕啊!
   大家的恶习也不少,给同学起外号、欺负女同学、相互嫉妒、学着拉小圈子等等,好在我们没有变成烂仔,做出出格的事情,那些恶作剧和胡作非为的闹剧也就成了珍贵记忆的一个片段。亲爱的同学们,真诚地道一声对不起,请原谅当年的顽劣。毕业后有少一半同学没有能够继续读高中,有的早早就成家了,我突然意识到我们都长大了,当时心里有一种酸酸的感觉,似乎还有几分伤心,七二班的教室我们永远也回不去了。好在幸福是一种感觉,人生是一个过程,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酸甜苦辣和波澜壮阔,七二班是我们难忘的起点。
   山村巨变,那些弯弯曲曲高低坎坷的路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宽敞的水泥大道,地坑庄子也被高大的砖混结构的房屋取代。小学校那两院窑洞也填平了,几栋整齐的二层楼房教室后面是平整的操场。时代进步了却掩饰不住我们心头那并不久远的记忆和乡愁。所有的变化都取代不了那些事儿、那些人、那些喜笑颜开和悲苦辛酸……
   突然就记起了吴老师的那句名言:“任何超凡脱俗的人最终都得回到地上”。已经从省出版社副总编辑岗位上退休的老师像蜡烛一样燃烧了自己,照亮了我们。永远是我们的榜样,好想再坐在课堂上听您的教诲!感谢微信,使我们能联系到更多的同学,初中同学的友谊是纯洁而珍贵的,他是人生奋斗的助推器,无论何年何月,七二班的同学友谊都是我们快乐生活的动力!生活不易,所幸有你。感恩太平学校的馈赠!感恩老师的教诲!感恩同学们的那段相伴!

共 1599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青少年时期的往事都是令人难忘的记忆。张黎宇的散文《初中季》勾起了很多60后人的年轻回忆。六七十年代中国大地发生了很多大事。作者所说,都是那时的重大事件。当然还有很多大事没有提及。与此文有关的应该就是作者所说的这几件大事。那时候的偶像是小说里的英雄人物。那时的人虽然也有一些恶习,但没有大的出格的事情发生,顶多是一些恶作剧。长大以后才感觉那是多么珍贵的感觉。如今故乡变化快,人们生活越变越好了,但心头的记忆和乡愁却历久弥新。文章情感丰富,回忆思念让人感到亲切自然,尤其是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欣赏佳作,点赞共赏!【编辑:远近】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远近        2021-09-25 17:34:08
  作者所说,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开国领袖的辞世、拨乱反正、四人帮的垮台、考试制度的改革等事情发生时我也见识过,当时都是在小学,懵懵懂懂的。现在想起来也是不寻常的大事啊。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楼        文友:叶雨        2021-09-25 17:52:58
  我比你晚一年初中毕业,经历的也大多相同,感觉那个年代啥也不懂,现在想想,曾经在一起的初中同学们还都是孩子。能聚在一起怀旧,真的是很难得的事情。留下许多美好的回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3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09-25 18:00:21
  这文写得还真有生话,是篇好文,学习了,多多写来
活到老学到老
4 楼        文友:张黎宇        2021-09-25 18:35:19
  谢谢菊韵平台,谢谢编审们的辛勤劳动。谢谢几位老师的鼓励。请多批评指正。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