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丁香文学 >> 短篇 >> 情感小说 >> 【丁香】情系杨树村(小说)

编辑推荐 【丁香】情系杨树村(小说)


作者:好梦成真 白丁,1.0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838发表时间:2021-09-25 21:06:02
摘要:一位高中女教师,为了完成父亲的遗愿,回报家乡父老,她毅然解除婚约,到贫困山村小学任教,把全部心血浇注在孩子们身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彰显了两代教师热衷本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

市高级中学办公室,“叮铃铃”一阵悦耳的电话铃声响起,“你好,请问你找谁”,“我是杨慧娟的母亲,她父亲病重,请你转告她马上到二院抢救室来”,说完电话就撂了,这是耽误不得的大事,立即通知杨老师,正在上课的杨慧娟闻讯后委托其它老师代课,自己匆忙赶到二院。抢救室内,杨国军躺着病床上,脸色发白,呼吸急促,看到女儿进来,兴奋地睁大了双眼,“小娟来了,我正有话对你说,你现在工作顺利,即将结婚,我完全放心,最不放心的就是村里的孩子们,我这一走他们就没法上学了,希望你能回到村里教学,让孩子们都有学上,将来有希望....”话没说完,就咽下最后一口气,“爸”“爸,杨慧娟扑在父亲身上嚎啕大哭,她感到这些年忙于学习和工作欠父亲的太多了,本想成家后把父母接过来,安享晚年,哪成想父亲却撒手而去了。
   杨国军是60年代大学生,响应上级号召,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从上海插队落户到杨树村。杨树村四面环山,只有一条盘山道崎岖通向村外,村里不过50户人家,由于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靠天吃饭,成了被人遗忘的穷山村。
   杨国军来到后,发现村里的十几个适龄孩子都不上学,究其原委,一方面离县学校太远,足有十公里;另一方面村民生活困难,交不起学费。他深深认识到,贫穷的根源就是没有文化,绝不能让孩子重蹈父辈的老路。利用业余时间,他在室外组织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从零开始,从基础学起。
   杨国军的教学热情,感动了村长,向上级反映后,县教育局派专人对杨国军进行考核,考核合格后,同意在杨树村设立小学校,由杨国军任负责人兼教师,校舍由村里自行解决。这无疑给杨国军打了一针强心剂,他和村民们一道砌院墙,搭棚子,自制桌椅,一座简易的小学校建成了。从此,他的心与学校紧紧连在一起。说是兼负责人,实际就是他一个人,被分配来的教师属”飞鸽型“的,一看条件艰苦就走人。
   杨国军离不开学校,舍不得活泼可爱、与他朝夕相处的孩子们。1981年,远在上海的父母寄来了返城的调令,他回复道,他与杨树村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请求父母理解他,支持他,他会在暑假和寒假看望二老的。父母知道他的性格,只要认准一条道,十头牛也拉不回来,只好顺其自然。好心的邻居见杨国军30多岁还单身,把一位温柔善良的女性介绍给他,婚后两人十分恩爱,一年后生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孩,一家人虽然生活清贫,却也其乐融融。杨国军从一年级到五年级,数不清多少个循环,多少个孩子送进初中校园,为多少家长带来希望。
   春蚕到死丝方尽,这是对杨国军的真实写照。杨国军年俞60岁已经到了退休年龄,但学校仍没有人接替他,他只好仍然从事教学工作,从语文数学到文艺体育,讲课备课,60多岁的人怎么吃得消,但他得继续干下去,自己创办的学校不能“黄了”。既对不起上级组织的信任,也对不起家长的厚望。因超劳过度,积劳成疾,直到有一天他病重躺在医院的病床上,经确诊是癌症晚期。这时他还忘不了学校,忘不了孩子们,他首先想到的是女儿,来接替他未竟的事业。
   杨慧娟处理完父亲的丧事后,先与未婚夫商量下一步打算,她准备调到杨树村去教学,完成父亲的遗愿。还有三个月结婚的未婚夫当即表示反对,你疯了,现在都是农村想到城里,你可倒好,要到农村任教,多少县里的教师都不愿去,农村吃得苦你都忘了,你再想想,考大学为的是啥,不就是拜托农村贫困吗。杨慧娟耐心解释道,“去杨树村任教,是完成父亲的遗愿,父亲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作为女儿却不能为父亲做些什么,父亲临终前唯一的希望我能替他教学,如果我不去,九泉下的父亲会死不瞑目。这也是回报家乡父老,我是杨树村养大的,回到家乡任教就是尽赤子的责任。再说到杨树村任教,和现在在市里教学一样,不同的是不能天天在家, 但周六、星期天可以回家,请你理解和支持。”未婚夫气急败坏地说道“说破天我也不同意你去,现在有两条路供你选择,一条是还在市里教学,我们按时结婚;一条是抛弃三年的恋情,去杨树村,没有商量的余地。”杨慧娟眼里噙着泪花,“我选第二条”说罢含泪离去。
   第二天,杨慧娟向市教育局递交了调转申请,教育局领导看完调转申请后,高兴地说,目前城市到乡村任教的为数不多,你为教师队伍做出了表率,如果都像你这样,振兴农村教育就大有希望了。到杨树村后,杨慧娟把全部精力倾注到孩子们身上,认真备课,悉心讲课,对听不懂的地方就反复讲,直到学懂弄通为止。有一个学生因家里有事耽误两天课,杨慧娟上门辅导,“开小灶”,为的是不让一个学生掉队,不辜负父亲的期望。年末全县举办学年组数学竞赛,在前五名优胜者中,有三名是杨树村小学的。为此,市电视台记者专门采访了杨慧娟,“杨老师,听说杨树村小学教师只有你一人,班任、课任都是你,这次竞赛能取得如此优异成绩,你是怎么做到的?”杨慧娟谦虚地说“都是家长配合好,学生不懈努力,我只是做了自己应做的”。记者又问,“从城市到贫困山村,你不后悔吗?听说你未婚夫因你到杨树村而离婚,你是怎么想的?”杨慧娟从容地答道“杨树村是我的故乡,是生我养我的地方,能为故乡做点事,是我的荣光,我永远无怨无悔;说到离婚,我认为,真正的爱情是没有附加条件的,值得庆幸的是,通过这件事,使我恍然醒悟,提早地摆脱了婚姻的束缚,一个只讲索取享受,不讲道德奉献的婚姻早离早好的。”
  
  

共 212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小说《情系杨树村》是一曲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赞歌。杨国军60年代的大学生,从上海插队落户到杨树村。一个四面环山,交通不便,被人遗忘的小山村。当他看到十几个适龄孩子没学上,萌生了办学想法,经县教育局考察同意设立杨树村小学,杨国军任负责人兼教师,校舍村里解决。1981年,拒绝返城留在杨树村任教,结婚成家,有了可爱的女儿。年逾60依然坚守三尺讲台,至到因病住院,又确诊癌症晚期,临终嘱女儿承父业。女儿杨惠娟,毅然到杨树村小学任教,一心倾注在孩子们身上。与不支持的未婚夫告别,热心从教,成绩斐然。故事很感人,开篇写让女儿继续完成到杨树村小学任教。之后一层一层展开叙述,两代大学生,共同完成一座杨树村小学的希望工程。父女同心同德,演绎了一场“希望工程”接力。为这件感人故事,推荐阅读。【丁香编辑:秦雨阳】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秦雨阳        2021-09-25 21:10:58
  故事很感人,开篇写让女儿继续完成到杨树村小学任教。之后一层一层展开叙述,两代大学生,共同完成一座杨树村小学的希望工程。父女同心同德,演绎了一场“希望工程”接力。一曲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赞歌。杨国军60年代的大学生,从上海插队落户到杨树村。年逾60依然坚守三尺讲台,至到因病住院,又确诊癌症晚期,临终嘱女儿承父业。感谢老师赐稿丁香!问好。
一支笔曝光昨日泥香,几篇文絮叨无我烟雨
2 楼        文友:粉红莲秀        2021-09-28 17:45:51
  感谢好梦成真老师投稿丁香,分享精彩佳作。祝文乐开心。感谢秦社倾情编辑,辛苦了。
做过生意的读书人!谁的江山,百媚千娇?谁的世界,各领风骚?
共 2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