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惜春常怕花开早(随笔) ——红楼中人贾惜春
你们要看真人,总在最初一步的心上看起,才能明白呢!
这个看真人看初心的“糊涂”之人,就是红楼十二钗排位第八的四小姐贾惜春。
万缘寂处即生春。惜春是一支以青荧之光孕开菩提心、去恶自洁、安然自芬芳的白色曼陀罗。
一
惜春离了坐位,拉着他奶母叫揉一揉肠子。(第四十四回)
刘姥姥表演逗趣,乐翻了贾母和众钗鬟。不到及笄之年的小千金,率真可爱的娇憨朗然入目。
古董商人冷子兴与贾雨村唠嗑,读者初知惜春讯息。
“政老爹的长女,名元春。二小姐乃赦老爹之妾所出,名迎春。三小姐乃政老爹之庶出,名探春。四小姐乃宁府珍爷之胞妹,名唤惜春。”(第二回)
三春直言其父,介绍四小姐时却话锋一转,避开父母,只谈兄妹。
贾敬如今一味好道,只爱烧丹炼汞,余者一概不在心上。幸而早年留下一子,名唤贾珍,因他父亲一心想作神仙,把官倒让他袭了。(第二回)
“幸而”两字饱含侥幸与惋惜多重意味。贾敬名下,一子贾珍袭了官,一女惜春抱养在荣国府,算得上儿女双全。
结合气节,惜春生日在迎春(立春)和巧姐(乞巧节)之间,春末夏初即端午前后。
因史老夫人极爱孙女,都跟在祖母这边一处读书。
史老夫人,贾母也。惜春既是贾珍胞妹,贾母乃是她的堂祖母。
承欢于堂祖母身边,和堂表兄妹们相伴读书,相伴成长。
初进荣国府时,借黛玉只眼,读者见到贾母、王夫人等豪门贵妇,也见到了一群锦衣玉食的闺阁女儿。
第三个身量未足,形容尚小。其钗环裙袄,三人皆是一样的妆束。(第三回)
好一群美丽的精灵。一颗玲珑心的黛玉,窥见惜春之小,也窥见三春无嫡庶的平等待遇。
(黛玉)自在荣府以来,贾母万般怜爱,寝食起居,一如宝玉,迎春、探春、惜春三个亲孙女倒且靠后。(第五回)
黛玉一朝入府,和宝玉同吃同住,宠溺无边,秒胜三春。亲孙女迎春、探春、惜春,移居王夫人房后三间抱厦内,转由李纨照管。
一个“亲”字,不免引出多心人的揣度:惜春与贾珍是胞兄妹,不是同父,就是同母?或与荣国府有染,疑似贾政或贾赦亲生,从而暗合焦大“养小叔子的养小叔子”的飞短流长?
呆念之我,深信惜春乃宁国府嫡女,曹公并无设伏血脉隐情的衍射之意。他之所以把惜春并入“亲”孙女之列,是因为渲染老祖宗宠溺一双玉儿之心无以复加,连嫡亲孙女也略逊一筹。
惜春上有贾母,左有奶母,右有入画、彩屏,宁国府还有哥哥和父亲……亲友相与过日子,倒也相安。
王熙凤和平儿闲谈治家理财,兼论两府接班人:
“我正愁没个膀臂,虽有个宝玉,他又不是这里头的货,纵收伏了他也不中用。大奶奶是个佛爷,也不中用。二姑娘更不中用,亦且不是这屋里的人。四姑娘小呢。兰小子更小。环儿更是个燎毛的小冻猫子,只等有热灶火坑让他钻去罢。”(第五十五回)
主仆罗列管家人选不忘惜春,就连嫁妆,也一股脑儿算在贾政头上。探春其才其貌,高于庶女迎春,也高于嫡长房嫡女惜春,当家人二奶奶的高看与嫡庶之论,正是曹公无嫡庶之分的平等观念。一些好事者却以之为实证:惜春是本家姑娘。
“四姑娘小,他正经是珍大爷亲妹子,因自幼无母,老太太命太太抱过来养这么大,也是一位不管事的。”(第六十四回)
借小厮兴儿之口,再次申明惜春身世和得过且过的性情。太太就是王夫人。尚在襁褓中的惜春就被抱回荣国府,养在贾母身边。
想当年,抱养湘云,贾母为宝玉储备媳妇计长远;抱养惜春,慈母为淫儿造孽买单、以正视听?
重孙兰儿尚且靠后,贾母眼里心里就一对玉儿,又能施分多少关照给其他孙女?
善恶生死,父子不能有所勖助。“金玉良缘”出局的湘云,重返史家,跟着叔叔婶婶一家生活,婚姻尚且不能自主。母亲早逝和父兄薄情的惜春,又当如何苦乐自渡?
二
前八十回,惜春的存在隔膜着自我成长,也隔应着阖府亲人和红楼外的我。
送宫花一节中,跟着周瑞家的行止,我遇上童年惜春和小尼姑在一处玩耍。
小尼姑是水月庵的智能儿,自幼在荣府走动,无人不识。(第七回)她是惜春的玩伴,也和秦钟相好,后不知所踪。
要剃了头,可把花儿戴在哪里呢?
成长玩伴,戏语成谶,遥伏侯门小姐缁衣乞食的人生悲途。
惜春和智能儿亲近,和“多情乃佛心”的宝玉有些心理共频,也与带发修行人妙玉也有过交集。续书四十回,惜春与妙玉多次遇乐,下棋,猜迷,诵经。
与至亲姐妹,疏于走动,泾渭分明。
八十回中,倒是贾母和姐妹们借了看画的由头,一次次涌向暖香坞,试着贴近她。
宝玉生日开夜宴,独独漏了惜春。因为懂她就不烦请她。
孤介太过,我们再傲(拗)不过他的。三姐姐探春也深知小妹。
第七十四回。抄检大观园时,众目睽睽之下,从入画箱子里搜出哥哥“金银锞子、玉带板子、男人靴袜”等赏赐用品,本是哥哥委托她代管的男性用品,并非赃物。
入画跪地哀求,一向威如虎狼的凤姐尚且放过了,惜春却拒不宽容。
“或打,或杀,或卖,快带了她去。”经事不多的她,以一通逐赶令强赶入画,无一丝主仆情分可言。
更甚的是,惜春还冲着大嫂子尤氏喷发了一腔积忿。
不作狠心人,难得自了汉。我清清白白一个人,为什么给你们教坏了我!
惜春的“申明”,语辞哀切,也不乏清醒的断舍离,正面与这个上梁不正下梁歪的宁国府撇清了关系。
一个年轻的“糊涂”人,一段不年轻的话!
这个无处辩白的入画终被羞恼激射的尤氏带了出去,成了抄检大观园步司棋后尘的又一个无辜牺牲品。
于入画而言,虽屈而被撵,但却因而重获自由身,焉知不是因祸得福?
“一点半点儿都要认真起来,天下事哪有多少真的呢?”较真而冷血的惜春,直言黛玉太过较真,伤身害己。话里话外,渗出飕飕的寒意与自嘲,不也是自我“开撕”?
弃卒保车,惜春“牺牲”了自幼相随的玩伴和贴心丫鬟入画,自己又果真能全身而退?
身处贾府染缸中,纵是不问不闻,多有不堪的传闻和碎语入耳。为自证清白,惜春与兄嫂划清界限,拒不倚靠血亲,躲开那“连猫儿狗儿都不干净”的宁国府。
大悲大喜的场合,身世尴尬的惜春也会主动缺席。烤吃鹿肉的热闹处寻不到她,芦雪庵争联诗的即景画中找不到她,父亲灵堂的悲戚场馆没有她……
至亲是可憎的,天伦之乐事是无味的。胞兄贾珍未曾与惜春有过一次亲情互动,父亲贾敬与惜春未曾蒙面,传统节日没有嘘寒问暖,就是父亲殡了天,惜春也没现身于丧葬现场……奈何孤介敏感的孤女,承受着怎样的隐怒自闭、力保清白的心理矛盾与无效挣扎?
同样是幼小失怙的原生家庭,史侯家千金湘云不但襁褓之中父母叹双亡,还长做粗使活计,也帮袭人或宝玉做些女红活,一做就做到三更天。但她是个乐天派,以向暖之心活成一个霁月光风的脂粉英雄。她的笑,春风化雨,点亮了一个千红一窟的花花世界,稀释了万艳同杯的悲情人生。
底色苍凉、人人一双富贵眼的贾府中,父兄薄情,主仆情断,姊妹离心,惜春是一个遗忘式的存在。迟到的青春,终究来不及绽放!她冰封的心房却照不进一缕光,以冷抑热的青春花路,孤守独贞地活成了一个了无生气的边缘人。
三
蓼风轩是惜春别苑。院内红蓼花深,清波风寒。
“要能是把这园子画下来,带回家去就好了”。刘姥姥一语既出,惜春就被迫接下了画园子的繁复工程。
赭石、广花、藤黄、胭脂四样颜色,两支着色笔、随手写字的笔,竟是暖香坞画室所有。
宝钗兰言显画才,从绘画规律、艺术经营到古代书画的技术性细节,合情合理。
黛玉雅谑添闺趣,惜春画个画子,宝姐姐把嫁妆都写上去了。
第四十二回。稻香村里,宝钗论画法,黛玉补余香。
一群人还没进“暖香坞”,一股温香就拂面而来。
暖香坞中。惜春正乏倦,在床上歪着睡午觉,画缯立在壁间,用纱罩着。众人唤醒了惜春,揭纱看时,十停方有了三停。(第四十八回)
春去冬来,十停方有了三停?画画又停停的惜春,乏倦有之,磨蹭有之,与香菱学诗日以继夜的入魔劲判然有别。
芦雪庵联诗余兴未尽,贾母带了大家去惜春房里,催看作画进度。
“天气寒冷了,胶性皆凝涩不润,画了恐不好看,故此收起来。”惜春找理由搪塞,贾母不归坐,因笑道:“我年下就要的。你别拖懒儿,快拿出来给我快画。”(第五十回)
一向偏疼孙女的贾母,也不管三九严冬天,只逼着惜春赶紧画,声明年下就要画儿。
一幅画竟比盖这园子还费工夫了?贾母又是质疑,又是殷殷嘱托:“第一要紧把昨日琴儿和丫头梅花,照模照样,一笔别错,快快添上。”
贾母画意,在季候风光,更在雪中抱梅的人,尤其是那些可能彰显并带来贾家荣光的“美人”。老祖宗深意,惜春岂有不知?心中纵是万般为难,也只得口里先应承下来。
一时众人围着惜春,看她如何画……深谙内情的她,只是出神。
出神之态因哪般,果真应了宝钗的揣想不是?
藕丫头虽会画,不过是几笔写意。
一副磨洋工的敷衍做派,赶鸭子上架,更何况热情?
宝钗言之灼灼,有理有据,读者也确信,老祖母难为了惜春——
领命画《大观园行乐图》,绘画常识和人物工笔不精通,准备功夫也不到位,不过是枉担画才,哪来热情?
惜春有自知之明。大姐元春端雅贤德,贵如牡丹。三姐探春绣活好,书法也出彩,自带锋芒的玫瑰。唯有自己才情平平,题大观园憋出《文章造化》,制灯谜写谜底“佛前海灯花”一猜就着,拽进诗社,主管誊录监场,哪一样都有心无力,不如借画画为由告假,且偷浮生半日闲。
黛玉葬花、宝钗扑蝶、湘云醉卧芍药裀、香菱斗草等青春时光,大观园元妃省亲、中秋赏月的极盛之景,钗黛们吟诗作画的极雅之情……公众视域中,曹公倾胭揽色的高光细节纷涌成了惜春笔下丹青《大观园行乐图》。
花香柳垂的大观园,由于惜春刻意地拖延,终究是没有画完。世人尚有曹公红楼一梦可观,幸甚至哉!
四
《红楼梦》的精神在于“以生活为炉,苦痛为炭,而铸其解脱之鼎”,从而体现了人生的究竟、宇宙的究竟。王国维如是说。
在佛性与修为上,惜春经历了一个由表及里、感性到理性的渐悟曲线。
这么个好模样,还有这个能干,别是神仙托生的罢。(第四十回)
刘姥姥一番奉承,贾母众钗笑了,随行仆众也个个面上有光,谁不乐意和“神仙托生”的姑娘为伍呢?
曹公借村姑之口把一个女孩子比作“神仙转世”,意在间接度化和承接佛缘。一个干干净净的仙女,不会贪恋人间亲缘,也不会屈居凡尘。一待果缘成熟,就会回归佛门清净地,一心侍奉神明或佛祖。
元春,贵如贤德妃,省亲回府,占尽春光,却以泪洗面,强作欢颜,自嘲是关在那“见不得人的去处”,最后横遭无常,成了宫斗的牺牲品。二姐迎春,懦弱无能,误嫁中山狼,饱受凌辱而亡。三姐探春以争气守志的初心与不假颜色的爱,人称脂粉英雄,却千里东风一梦遥,远嫁他乡。宝钗随分从时,却所托非人,终被“雪里埋”。黛玉泪尽而亡,湘云早寡……众钗个个钟灵毓秀,却因追逐情、名、利,执念于贪嗔痴慢疑,过早香消玉殒。
生活奢靡铺张,为省亲排场,修大观园伤筋动骨,入不敷出。家政管理混乱无序,凤姐一手遮天,贪财恋权。武功世家也后继无人。考中乙卯科进士的贾敬撂下族长之职,学道去了,贾赦一味好色,贾政做着闲散差事,常和一帮清客谈天说地。十四岁中了进士的贾珠早死,宝玉成天混在女儿堆中,只有重长孙贾兰敏感自尊,心有高志,不是读书就是练武,稚嫩的双肩如何扛起摇摇欲坠的贾府?
人有千面,物有万象。外面的架子虽未甚倒,内囊却也尽上来了。锦绣繁华,如露如电,转眼空。
生活、苦痛、解脱是全部人生的三要素。愚痴颠倒,把假当成真,把苦当成乐,这是众生的可怜之处、痛苦之处。佛说,人是本性具足的。观他人之苦痛,而能生解脱之意。
青灯古佛下,放下天伦之爱,了结尘缘,修出离心,愿行菩提心,和上师相应,由空到空,是中国式禅修的方便法门。
千花百草凋零尽,留向纷纷雪里看。芸芸众钗,和惜春有心理交集者,唯宝玉、妙玉和紫鹃三人。
妙玉以尼为表、以情为里的槛外人,于出家与动情之间摆荡,终致沦落风尘,历来被评家诟病。
宝玉是看透经济仕途的虚妄,抛却脂粉膏粱,洞彻世相,悬崖撒手,遁入空门。
惜春的智慧,不是兔死狐悲的痛心与愤懑,而是勘破世情,洁空素愿。
惜春和宝玉聊“入我门”,与紫鹃殊道同归。
即从空中来,应向空中去。惜春虚花之悟,雅得禅情,葆有一颗万缘寂处即生春的菩提心。
紫菱洲、秋爽斋、暖香坞关联季节,蓼风轩,藕香榭,暖香坞,三个院名关联四季,四春对应一年四季,四季又归总于惜春。
曹公情技之高明,用心之高深,高山仰止。脂批也有据可查——“前所谓贾家四钗之环暗以琴棋书画排行”。贾府四春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韶华谐音“原应叹息”,对应(抱琴、司棋、侍书、入画)四个丫头“琴棋书画”。红楼春情,不仅晕染诗书簪缨之族的雅趣,还暗藏钟鸣鼎食之家的兴衰轨迹。
惜春主冬,万物冬藏待春发。
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惜春的归处,不在薄命司,不在爱与亲情缺失的原生家庭,而在青灯古佛前。清淡天和的古寺,一点青荧之光,孕开一支去恶自洁、安然自芬芳的白色曼陀罗。
致谢。你写,姐姐帮你审。
小风上茶。
没有研究,只是罗列一些素材,表达个感而已。
谢谢风姐姐留评。
轻舟大哥,一语双关,赞誉不同调哈。谢谢

雁子读得浅,思考不深啊。谢谢落雪留评鼓励。
读过姐姐笔下诸多的红楼人物,感佩姐姐对每一个人物的用心解析。惜春的性格,估计是大多人不喜的,这样一个鲜明的性格,要还原她真实的人生及心性,需要的功夫可想而知。
听雪向姐姐学习,一如既往地欣赏姐姐独特的写作风格。
谢谢落雪,抱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