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篱】跟着爸爸学晒谷(散文)
颗粒归仓的幸福,只有亲身经历的农人才体会出深度。看着爸爸晒谷,我收获了人生的态度,一样感觉很幸福。
一
中秋节回家,正赶上家里晒谷,地坪上接收的阳光好,谷粒上的几分水抽干,却不是个把钟头的事情。入仓前须得分出瘪谷子和壮谷子来,瘪谷子喂鸡鸭,籽粒饱满的谷子入仓库。
邻居刘婷家有一台电吹谷机,当初也是为了吹谷方便。谁知买来的当年吹了一次,就再也没开机,家里没田地种,闲置在楼顶好几年。我们一家人正在忙碌,他便热情主动地询问我们借不借用?这可比你这老式手摇的木制吹谷机轻松多了。有这样先进的机器,焉有不用的道理?我和叔叔忙去抬下来试了试,插上电没反应。以为是插座的毛病,插上风扇,风扇可以照常转。刘婷却怀疑是放置时间久了,出了毛病,打电话给老公准备修理。我觉得是插孔太松了,又换了一个插线板,果然开动了。
老机器了,出点毛病很正常,只要有一点转变,就给人带来喜悦和希望。
我们把吹谷机抬到了禾青姐家的地坪上。我家晒的很大部分稻谷在她家地坪上,我们先把谷收拢来,然后准备吹谷了。
二
吹谷机上有三个口子,第一个离装谷的斗最近,接的基本上是壮谷子。第二个在另一边,接的壮谷子瘪谷子都有,第三个是吹谷机的屁股,主要出的是瘪谷子。是风吹的效果,还是谷子本身自然分离的结果?这是简单的物理,可在农人眼里,那就不简单了,因为可以与他们的农事联系起来。
我负责看机子,调节进谷口的大小和吹谷机风的大小,另外负责用水桶接壮谷子,把接满桶的倒成一堆,明天好继续晒谷。
爸爸和叔叔负责用铁铲撮起稻谷到斗里,爸爸还要用箩筐在第二口接谷,他接满半箩筐后又倒进斗里,继续分出瘪谷子和壮谷子。地坪的谷都吹了一遍后,爸爸看了看,在吹谷机第三个口的屁股下面,又铲上两铲瘪谷子倒进斗里。他要把瘪谷子里的一点点壮谷子也要分出来,分出来后,我想可以收工了。爸爸看了看我倒在一堆的壮谷子,发现里面还有瘪谷子,他又要铲进谷斗里去分出瘪谷子。他这么做谁也没办法,眼睁睁看着他又分了一遍。邻居见了,觉得很奇怪,你们电风吹吹了这么久,怎么还没吹完,我说没办法,爸爸做事太认真,瘪谷子里要找壮谷子,壮谷子里又要分瘪谷子,吹了两三遍。邻居听了笑了,说,你的爸从来都是那样,有三粒米也要排队,粮食是他的宝贝。你还要向你爸爸学习。
第二天一早又开始晒谷,我在自家二楼顶上晒,爸爸在青姐地坪上晒谷,我比他先去晒谷,我用耙把谷耙开,再拖到远处。我特意看了看下面的爸爸怎么晒谷的。他晒谷一定要用铁铲箕铲了向四周一堆堆地放,而且放得整齐划一,大小一样,放完又用铲基沿着地坪四边洒出一条边线,然后用耙一耙,很快就耙完了,而且晒得十分均匀。
眼看着爸爸晒完了,我的还是乱七八糟的,虽然谷晒开了,但是靠近谷堆的地方很厚,远离原来谷堆的地方却很薄,还可以看见很多小片小片的水泥地面,特别是耙过的地方留下了明显的地面印记。
看我还没下来,爸爸又爬上楼来帮我,他把厚的地方铲了向边上洒了一条线,再一耙匀,居然看不到半点水泥地面了,真是看起来简单的事要做好并不简单。
三
到了傍晚收谷时,爸爸又在下面先收,他把谷收成了圆形的金字塔,立在禾青姐家的地坪上,盖了两层薄膜,又用工具压紧压实,我在上面收,用耙收拢成堆,但不成形,像个八爪鱼,我只盖了一层簿膜,因为分两层盖不下,差太大了,爸爸见了说不行。我说我看了天气预报,这些天都是大晴天,最高气温都是35度以上,反正明天又要晒,没必要收得像艺术品一样好看,我觉得这样挺好,明天晒起来更方便。但爸爸不听,他居然全部铲到墙根下,堆得很高,还用耙收拾得漂漂亮亮,又盖了两层薄膜,压紧压实,这可能是他做事的习惯,不管下不下雨,他都是这样一丝不苟,容不得半点差错。
其实,爸爸做事总是有备无患。还有一点,爸爸做事的态度十分认真,他说,日子要动手打扮,这样看着心中也舒服,他看不惯乱七八糟,所以家中本来是妈妈的家务事,爸爸总是在妈妈做完后还要帮助整理一番。妈妈乐得在旁边看,这是他们夫妻的和谐事,我曾这样想。
爸爸妈妈说今年收成不错,天气又助力,晒谷也没遇到下烂雨,爸妈说起这些,心里十分欣慰。至于明年还种不种田,心里也没底,姐姐也反对他们种田,主要是他们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种田本来就不挣钱,累坏了身体就更划不来了,明明家里的余粮都够吃一两年了,但他们就是放不下种田,这些不是我们能理解的,换我只能撂荒,一是我不会干农活,吃不了这个苦,二是觉得种田不挣钱,养不起家。
像他们这样我做不来,可是他们一板一眼地做着,看着便记到了心头,永远都忘不了。
一个孩子的成长,首先是家庭的熏陶。爸爸做事的态度,感染了我,所以,工作中,我也学着爸爸晒谷,哪怕的反反复复的麻烦,也要把手头的工作做利索了。
幸福,不知别人如何看,可能有人认为幸福是一种结果,我觉得也是过程,跟着爸爸学晒谷,懂得了农舍,看到了勤苦,也学到了人生态度,这不是幸福的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