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淡雅晓荷 >> 短篇 >> 江山散文 >> 【晓荷】迁徙之歌(散文)

编辑推荐 【晓荷】迁徙之歌(散文)


作者:为爱守候 白丁,48.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3171发表时间:2021-10-04 13:48:51

小雪节气的第二天午夜,醒来,听见窗外淅淅沥沥、滴滴答答的落雨声。心想,小雪节气没有下雪却下起了雨。知道这个季节,虽然没有下雪,下雨一样会降温,变得寒冷。我们人类躲在自己家温暖的被窝里,也许还开着暖气或空调,对气温的变化已经迟钝了。冬夜里的落雨声成了失眠而孤寂的冬夜里好听的音乐,滴滴答答、淅淅沥沥,舒缓而又富有层次,偶尔还能听到冷风吹过的呼呼声,氤氲着这冬夜的气氛。就在这时,我听见了“哇欧,哇欧”的叫声。这种叫声太熟悉了,我知道这是赶在冬季严寒到来之前南迁的大雁的叫声。那些可爱的大雁不惧怕冬夜里的黑暗和冷雨在匆匆迁徙。在它们那“哇欧哇欧”的叫声里,我听出了归心似箭的急切,好像那些大雁在说:“大家都快些飞吧,寒潮就要来了!”
   大雁,我们当地叫“老雁鹅”,在秋末冬初的时候会从北方迁移到南方温暖的地带过冬。在晴朗的天气,我很喜欢看那蓝天上的雁阵。只要在屋外,听见那“哇欧哇欧”的叫声,我就会抬起头,目光在头顶的蓝天上搜寻。大雁的迁徙让人觉得很有一种仪式感,它们由头雁领着,一会儿在蓝天上排个人字,一会儿又变换队形排成了一个一字。无论队形怎样变换,队形都不会乱,头雁始终都是人字和一字起笔的那一点。它们“哇欧哇欧”地叫着,翩翩挥舞着翅膀,排着整齐的队形,成了秋末冬初的蓝天上一道优美的风景。大家都知道大雁秋天会往南飞,可事实是,我有时也看到它们往北飞。不由得想起汉乐府叙事长诗《孔雀东南飞》里的句子:“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也许大雁是在眷念自己的家乡,不忍离去吧?
   在我们这儿,每年的春天,柳枝鹅黄、杏花开放的时候,就能看见小燕子的身影。也许在某天早晨,你正在庭院里打扫,却突然听到几声小燕子的呢喃,就像在和你打招呼,又像在唱一首春天的赞歌。用目光随着声音搜寻,发现它们正站在门口的天线架上或者那高高的杨树枝头。又或者嗖地从你的头顶轻快地飞过,消失在蓝天上。小燕子特别可爱——它们穿着黑色的燕尾服,白色的胸脯,好听的如歌如诉的叫声,黑珍珠般的小眼睛,特别招人喜欢。没有人注意到它们是什么时候飞来的,它们秋天又是什么时候离开的,也没有人知道它们又是怎么飞越千山万水找到故巢的。要知道,它们可没有人类的高科技,没有GPS定位和导航。小燕子和喜鹊一样,在中国都是吉祥鸟,受到人类的喜欢和爱戴,而小燕子尤甚。从古至今在文学作品里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它们是春天的使者,它们是春天里的精灵。
   记得好像看中央台纪录频道,在北美洲有一种美丽的蝴蝶,叫“美洲王蝶”,每年秋天都会从美国迁往美国南部的国家,温暖的墨西哥和古巴过冬繁殖。我们可以想象,千亿只蝴蝶一起迁徙那美丽而壮观的景象。这期间,它们要平均飞行将近四千公里,迁徙的征程有美洲崇山峻岭的风霜严寒,有太平洋上的狂风暴雨,可所有这些都阻止不了美洲王蝶迁徙的翅膀。记得在纪录片里,一只美洲王蝶在迁徙途中折断了一只翅膀,那只折断的翅膀就剩一半了,可它依然飞越了千难万险的征途,到达了目的地。这是怎样的一种执着,怎样的一种百折不挠的精神,让我们人类都不由得肃然起敬!因为鸟类的迁徙我们还能想象,对于柔弱的蝴蝶,要飞越高山和大海,冒着风霜严寒和狂风暴雨,跨越几千公里迁徙确实让人难以想象!其它迁徙的动物,如大雁,在迁徙途中也许会受到猎人的伤害,肯定也都不是那么一帆风顺的。
   我是一个很怕冷的人,记得小时候,每年的冬天两只手都会生冻疮,奶奶给我做了鹅毛套袖都不管用,很受罪。在QQ空间和天气预报里看到北方冬季能达到零下几十度,真的难以想象。我想,我很难在那样的地方生存。很羡慕文学作品里写的那些有钱人,他们在寒冷的冬季可以去温暖的南国度假;而在炎热的夏天,又可以到北国去避暑。他们就像候鸟一样,而我们大多数的普通人就没有做候鸟的资本了。我们在寒冷的冬天也许只能在海子的诗里想象一下:自己在南国的海边有一所大房子,每天可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其实,我们很多时候活得还不如一只小燕子。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中国发生了世界上最壮观的人类迁徙潮——那就是进城务工潮——有学历的叫工作,没学历的叫打工。乡下的父母、孩子成了他们的牵挂,每年的春运成了中国交通最为繁忙的时候,每年都考验着中国的交通部门。他们像候鸟一样随着季节的变化穿梭于城市和乡村间,成了世界上独有的壮观风景,春运也已成为了中国所特有的名词。如今,当年的农民工,甚至是盲流,很多都在城市扎下了根,成了城里人,这也算是一种成功的迁徙吧?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很多时候,人就要像候鸟一样,换个环境也许会活得更好。
   其实,人类的迁徙自古就有。或许因为战争,或许因为天灾,或许因为环境。比如楼兰古国的消失就有几种假说,有的说是因为环境的恶化,有的说是因为战争等。但不管哪种原因,迁徙都是为了寻求更好的生存、发展之路。故土难离,都会让人有一种悲壮感。如今,曾经的楼兰文明消失原因已成历史之谜,只有废弃的楼兰古城废墟在默默地述说着岁月的沧桑和曾经的繁华。
   记得小时候,听我的奶奶说,我们家祖上是从山东迁移过来的,具体什么原因不详。但不管哪种原因,先辈那种开拓、追求幸福生活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
   如果把我们的人生旅途比作一条迁徙之路,这条路一定会有坎坷,有荆棘,有风霜雪雨。然而,只要信念坚定,方向明确,百折不挠,勇敢无畏,就一定能到达希望的幸福彼岸。我想,每当自己的人生之路遇到挫折时就要多想想下雨的冬夜里那大雁“哇欧哇欧”的叫声,那是一首让人肃然起敬和振奋的迁徙之歌,生命之歌!

共 2253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动物的迁徏是生存之需,大雁、燕子、美洲王蝶,它们为了获得食物,延续生命,一代代永不停歇,不知疲倦的进行迁徏,再多的凶险和挫折也阻挡不住它们为了生存的前进脚步,这种精神让人肃然起敬。我们人类呢,在新时代的巨变之下,掀起一轮轮打工狂潮,为了改变命运,为了幸福生活,不惜跨越千山万水,离井背乡,这种奉献和拼搏的精神与鸟儿们的迁徏何其相似。总之,生命在奔波迁移中不断超越自我,不断升华,释放出绚烂的光彩。感谢老师佳作分享,推荐共赏。【编辑:萧垦】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萧垦        2021-10-04 13:53:12
  讴歌生命,致敬拼搏。创作愉快,期待更多精彩。
回复1 楼        文友:为爱守候        2021-10-04 22:06:48
  谢谢老师的辛苦编辑,祝节日愉快!
共 1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