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绿野荒踪 >> 短篇 >> 江山散文 >> 【绿野】回家的路(散文)

编辑推荐 【绿野】回家的路(散文)


作者:林科 举人,4987.50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8257发表时间:2021-10-04 18:44:26

七弯八拐的村道,静静地趴在田畴间,默默的经受着岁月的孤寂和风雨的浸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条路不知送走了多少志存高远、学识渊博的学子,又迎回了多少背井离乡、辛苦谋生的游子。白驹过隙,村道今非昔比,路面水泥化了,路边设置了防护栏,转弯处安装了凸面镜。路两边的绿化树笔直挺拔,枝繁叶茂,形成了天然的林荫道;树下的格桑花五颜六色,与树叶缝隙透照下来的阳光,相映成辉,闪闪烁烁,扑朔迷离,令人目不暇接。这,还是那条走了半个世纪的回家的路吗?倏然间,诸多的往事漫上心头,感慨万千,情不自已……
   ——写在前面的话
   沧海桑田一瞬间,蓦然回首五十年。尘埃嚣嚣映童趣,天命岁庚忆从前。小的时候,村里是有学校的。几间泥坯墙的瓦房,整齐地排列在一个土塧的下面,里面分别是一到五年级的教室;被教室半包围着的场地,平坦而宽阔,看似院子,实则是操场;北边是一眼望不到边的庄稼地,里面有农民们作务的老品种果树,或花海烂漫,或硕果累累,我坐在座位上透过破了纸的窗户,看到了不同时节的田园风景。
   那是一个被贫穷挟裹的年代,懵懵懂懂的我感觉到,人们对于教育掺杂着太多的冷漠和无奈。记得当时,周围上了年纪的人总会说,娃娃年龄小干活不得力,到学校再混几年往大涨噶,就能回生产队劳动了!可是,学校有学校的纪律,容不得学生有太多的任性,必须得“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所以我和我的小伙伴们,就把童年时代恣意妄为的顽劣天性,带到了校园之外,特别是在放学回家的路上,把各种顽劣和淘气表现得淋漓尽致。
   少年时代的雨天是最好玩的,我们都赤着脚,手挽手地把路中间溜得光光的,让行人无法通过。然后在路边的草丛中挖一个小坑,装满泥浆后又给上面摆一层树枝,再把带根的草放在上面做伪装。这个小陷阱就和《地雷战》中埋地雷的方式一样,有人不知道陷了进去,弄得浑身是泥。这种恶作剧令乡亲们非常生气,后来的一天,被中招的老乡告到了学校。老师严厉地挨个问询,想找出谁是始作俑者,那时家家户户都有几个孩子同时上学,他们守口如瓶,小脑袋摇得像拨浪鼓,都说不知道。事件是因小孩顽皮引起的,却并没有造成人身伤害事故发生,老师只是狠狠地吓唬了一下我们,也没有真正去追究谁的责任,事件最终也就不了了之了!
   贫穷限制了生活圈的扩展,我和小伙伴们都没有坐过火车,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火车疾速的渴望与遐想。那时的人们把粮食看得特别珍贵,每到农闲时节,都要组织社员平整土地,修缮梯田。这对于我们这些小毛孩来说,却是实现“火车梦想”的绝好机会。大量的木制架子车被集中到一块搞农田基建,等社员们散工回家吃饭去了,我们呼朋引伴,三五成群,到工地偷偷把架子车拉到坡路的高处。“孩子王”把两辆架子车的辕对着辕,用攀绳链接好,他是“司机”坐在前面掌控方向,几个扮演“乘客”角色的小伙伴,则需要先从后面使劲地把“火车”往前推,然后再跳上车厢。架子车从陡陡的坡路疾驰而下,惊险又刺激,乐得我们大呼小叫。我们把架子车拉上来,享受着极速的快乐开下去,循环往复,直到看见大人们上工的身影,才作鸟兽散。
   童年时代回家的路很短,一头是温暖的家,一头是开智的学堂,中间是我们放飞天性的欢乐平台!时时想起,历久弥新。
   种地收益现恓惶,养家只得去远方;一朝不慎失健康,从此生活多流觞。谋生的道路并非一成不变,在某个不经意的节点,就会发生转折。三十岁那年,就是上个世纪末期吧,我随着全社会打工潮的兴起,就去西安干起了餐饮。
   那个时候我的两个孩子已诞生,家庭经济脆弱经不起折腾,所以也就不敢自主创业。只能老老实实地找了个厨师的活,小打小闹,稳稳当当,赚取养家糊口的基本生活费。
   时至今日,给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西郊丰登路果品批发市场一家餐厅当厨师的那段岁月。市场很大,商贾云集,整天二十四小时开放,车马如龙,人声鼎沸。因为我在老家种了二亩地的中华寿桃,所以抽空就进到市场里面去打探桃子的价格。那些水果商人,胸前都挂着一个皮包包,腰里别着小灵通手机,神情疲惫,面貌沧桑。一位经常来我们店吃饭的乾县客商说,今年雨水频繁,乡下的路况非常不好,水果运输成本每市斤已超过两元,而市场上像这种等级的中华寿桃目前才卖一块二毛钱,说着他随手递给了我一个桃子。回到店里,我把桃子洗净切开,汁多肉厚,香甜味美。等开过饭后,我的心里蓦然间,就有了回家看看的念头。
   云迷雾锁,道路泥泞,路边的果园里有乡亲们披着雨衣捡拾落地桃子的身影。回到家与父亲攀谈得知,桃子已到成熟期,却因雨水太多,货车无法正常行驶,客商取消了当初的定购协议,至此家家户户的桃子眼睁睁的烂在地里。父亲满脸的愁楚与无奈,头上像盖了一层白霜,额头的皱纹像山里的沟壑一样深沉。在这片落后贫瘠的土地上,父亲那一代农人春种秋收,栉风沐雨,似乎在完成某种重要的使命无怨无悔,从不计较收益的多少,年复一年,劳作着,辛苦着。他们繁华了一方乡土,给予了远方游子心灵的寄托,更是给游子们创造了一个在身心疲惫时却可以休养生息的生命港湾。
   我在西安餐饮行业打拼了十多年,辛苦备至,成效并不富足有余,获取的经济收益仅仅能够维持家庭的基本开支而已。08年春节期间,我的身体突发状况住进了医院,等出院的时候已是春暖花开,燕子呢喃的三月了。坐在出租车里驶向家的方向,路还是那条路,我的心里却多了无可名状的焦灼和期盼。没有了健康,已是残疾之躯,还能继续曾经的幸福与温暖?
   视力极度不好,重影破坏了正常的方向判断,当时,总以为是朝着北方而去。最终却在回家的路的尽头戛然而止,早有亲人等候在此,搀扶着我进了自家的门。房间里热乎乎的,母亲说前两天就开始烧炕了,三月间气候多变,睡个热乎炕,有利于身体恢复。
   家虽穷,有温粥果腹,身既残,有亲情慰藉。世事无常,风云莫测,生活的道路明天会出现那种状况,并无人知晓。但是回家的路,一头系着游子漂泊的足迹和辛苦的身影,另一头却是至亲无尽的祈盼和久久的等待。
   山高水阔蕴沧桑,昙花岂能悠久长;镜前方知吾已老,勤踏乡路多尽孝。经历过命运的坎坷和曲折,心中便沉淀了诸多的想法和纠结,直到迈进天命的门槛,才幡然醒悟,从此感受到了人生的猝不及防。老父亲和老母亲年届八旬,他们豁达坦然地面对种种困难,坚强地在老屋生活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这是一种生活境界,更是一种生命精神 ,令我肃然起敬,也令我惭愧不已!父母垂垂老矣,却还要蹒跚着步子,为日常饭食操持,我辈无能之至,真是无地自容啊!
   百善孝为先,唯此不可待。我上着班,离老家有几十里的路程,想回老屋看望父母很是不便。因此那一年刚把儿子从大学供出来后,就赶紧筹措资金,买了一辆可以连续跑百十里路程的电动车。其实在我买电动车以前,囧于自身缘故,从来都没有骑过呢!亲情的力量是伟大的,那段时间每天都要早早起床,去河堤路练车。练车的过程,是增加胆量和抑制心理紧张的过程,渐渐的,车技提高了很多。谨小慎微,驾轻就熟,几年来从没有发生过让人惊心的一幕。
   父母在,家就在,感恩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愫。感恩祖国,给了底层人民宽裕的时代生活,感恩父母,给了我们坚强灵动的生命之躯。人生如梦,岁月如歌,我骑着电动车走在回家的水泥路上,看着周围日新月异的变化,心里油然而生满满的幸福!

共 2940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作者老师的这篇关于故乡情的文章很有意境和看点,故乡的路,永远牵动游子的心。文开篇写了家乡的村道,由最初的简陋土路到繁华景美的水泥路,变化的不止是路,还有人们的思想和生活,以及岁月沧桑的无奈和外出打工人的心酸。这不仅仅是一个时代的阐述,也是对祖国强大,家乡越来越好的变化赞美与讴歌。同时也对父母亲情的牵挂和感恩。文章层次分明,思路清晰,每个段落都有故事情节。童年的回忆,淘气和调皮,温馨自然,真实可信。作者老师在外打工的艰辛和每一次回家,母亲给与的温暖,跃然纸上,这不仅仅是片面的故事,也是很多人甚至那个时代的缩影。然而,作者老师的文章结尾却意境更深,感恩父母,时不我待。感恩祖国,指引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一条回家的路,亲情满满,正能量超强。就如文章所言,回家的路,一头系着游子漂泊的足迹和辛苦的身影,另一头却是至亲无尽的祈盼和久久的等待。山高水阔蕴沧桑,父母在,家就在,感恩是人世间最美的情愫。感恩祖国,给了底层人民宽裕的时代生活,感恩父母,给了我们坚强灵动的生命之躯。一条路的阐述,贫穷与奔小康的发展对比,都是文章的主题。作者老师善于观察生活,抓住生活变化细节,亮点突出,给人启迪与思考。好文章推荐欣赏!点赞力推!(雪落黄河边)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雪落黄河边        2021-10-04 18:46:31
  回家的路,很长也很短,那里有童年的快乐也有中年的牵挂,纯文学的作品,就是好!点赞!
雪花飘落黄河边,融入笔中写华年。
2 楼        文友:林科        2021-10-04 18:57:21
  辛苦了,感谢雪落黄河边老师精心编发!祝您假日愉快,开心顺心。
3 楼        文友:吕格侠        2021-10-05 05:36:56
  脚下路,人生路。苦尽甘来幸福路,一条路走一生,人间真情在路上。为李老师的路点赞
4 楼        文友:林科        2021-10-05 07:19:03
  感谢美女,文友@吕格侠跟帖评论!祝福假日愉快。
共 4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