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江山征文 >>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红楼梦》元宵灯谜浅析(赏析)

精品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红楼梦》元宵灯谜浅析(赏析)


作者:刘银科 秀才,1457.8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7699发表时间:2021-10-07 07:50:30

【读名著·传经典】【菊韵】《红楼梦》元宵灯谜浅析(赏析)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顶峰,也是世界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它是反映我国封建社会末期的一面镜子。我们不仅能从中汲取丰富的文学营养,而且可以深刻地认识封建社会的本质。
   学习《红楼梦》中关于元宵节灯谜的章节,使我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为了加深印记,把它分条缕析记录在这里,以作更深入地研究。
  
   一
   贾母在元宵节上所出的灯谜是:猴子身轻站树梢。
   谜底——猕猴桃。
   “猴子身轻站树梢”,不论从字面上看,还是从实质上究,猕猴桃均符合谜语所示之物。猕猴桃是一种水果,产自我国北方,以陕西渭河流域中部为最,秦岭山区和江淮等地也有生长。此果产量很高,每株结果几十个,可谓“硕果累累”。
   贾母年事已高,她虽贵为一家至尊荣宁二府顶级人物,但和普通老人一样,她也希望儿女成群子孙绕膝,安享天伦之乐。尤其是丈夫贾代善过早离她而去,自己独守空房,心里的寂寞不言而喻。不论地位高低,人的本性都一样。贾母也一样,怕孤独喜热闹。
   因之,在贾母心中,她最祁盼的是多子多孙、家门隆盛人丁兴旺,以此来驱散她心头的孤单寂寥。常言道,缺憾的东西最渴望。而猕猴桃的枝头挂满,就正符合此老之心态。
   另外,贾母尽管贵为两府至尊,但她并非如她的那些后辈子孙们,自己并没有多少高深的学问,琴棋书画大多外行,文脉不通,与俗人无异。因而看她的谜语文字就没有什么文学色彩,取象也很实在很大众化,跟一个平头百姓无异,口语化,朴实无华。至于这个水果,大约她也吃过不少吧,应该晓得“此物最多子”。在她来说脱口而出就毫不奇怪了。
   然而,这个谜语的更深一层意义,也却使我们想到了一句成语;“树倒猢狲散”,不由又添了几分悲哀。
   贾府虽大,到最后也是家道败落,一朝瓦解。正如曹雪芹所言“忽嗽嗽似大厦倾,昏惨惨似灯将尽!”落了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下场。令人唏嘘的同时,也应了贾母的这个谜语。这也不能怪他们贾家大运太差,而是封建社会的必然归宿。贾母去世,树倒猢狲散,各奔东西。往日辉煌烟消云散。而那群站在树梢上的“猴子”们也难觅踪影了,飞的飞,跑的跑,各谋生计去了。有的甚至沦到社会最底层,王熙凤的爱女巧儿就是一例。若非刘姥姥施粥相救,险些小命不保。真乃命运无常天道轮回,谁也保不了自己永世不衰。
  
   二
   贾政所出的谜面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言必有应。
   谜底——砚台。
   贾政乃贾府第二位实权人物。当然,平时他不大管事,一切家务大小之事全由他的侄媳妇王熙凤“凤辣子”主办。贾政他有自己的公务,在为朝廷效力,吃着朝廷的俸禄,心在庙堂身不由己,分身乏术。庆幸的是有一个能干的王熙凤替他顶着。
   小说的时代背景虽不是当朝,但实际上,曹雪芹的祖上是朝廷命官,为江宁织造,主掌江南盐政漕运。康熙帝出巡时也常住在曹家,当时十分荣耀。只是后来被抄家后败落了,一蹶不振走了下坡路。在小说中,贾政一身正气。他为官虽不一定清正廉明,整体上来看也比较完美,符合封建卫道者的身份。他秉性正直,办事勤勉。没见他懈怠政务,没见他行私舞弊,也没有以权谋私的现象。特别应当一提的是他对后代的教育,完全遵照儒家的礼数丝毫未偏离。他对儿子宝玉十分严厉,总以封建礼教那一套来要求他约束他,这在书中处处可见。
   正因为贾政的性格特征直硬端方,与砚台十分相似,所以他出的谜语就十分贴切。
   贾政身为朝廷官吏,一本正经,不轻佻浮躁,言谈简约,办事干练。如砚默然,从不夸夸其言。这里的“虽不能言,言必有应”,正是砚石的特征。墨汁落处,文章生花;宣纸铺开,诗词传世。上至皇室圣旨,下至百姓书信,在没有钢笔的年代,全出自一池砚一墨水。虽为一石,静则静矣,动则惊雷。“言必有应”。成墨之处,征战杀伐、官员任免、钱粮征调、亲情互叙、悼文诔词、课本教材,哪个不是砚之所出言之所应?
   贾政的日常工作,也正如这一方青砚,不动如山,言出如箭,奔腾万里,乾坤翻转。贾政他伏案书牍,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默默无怨兢兢业业,正如这桌上一砚,坚守岗职一丝不苟。他的谜语看似简洁无华,实则厚重敦切。
   当然,他这种坚守礼教一丝不苟的作风,与体现这种操守的物体石砚一样,似乎有点儿太刻板、守旧和固执的味道。不识变通,以一贯之冷硬原则。长此以往,也会让人受不了。就如儿子贾宝玉,他就不欣赏父亲的作风,认为是腐儒,是枷锁,力图挣脱放飞自己,当个自由主义者,与石砚之性背道而驰。这,恐怕也是封建礼教的悲哀吧!
  
   三
   贾元春的谜面:能使妖魔胆尽摧,身如束帛气如雷。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谜底——爆竹
   元春乃贾政长女,有幸入宫,成为了皇上的妃子。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在当时来说。贵为皇妃的她,不仅自己身价倍增,也给家庭带来了巨大荣耀,可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使贾府风光了不少时日。
   皇妃的能量一般人是达不到的,可以用“惊人”来形容。你瞧瞧,单是一回“省亲”回一次娘家,就多么排场,多么气势!十里长街队伍浩荡;前呼后拥威仪震天。连贾母老太太、她的奶奶也早早拄杖相迎俯首称臣,足可见其之威力之大之惊人。“能使妖魔胆尽摧”。那威风可不是装出来的!
   爆竹,人皆知之,是一喜庆象征物。它的使命在于欢乐的启动者、吉庆的体现者。当然,它的功能也还有镇邪驱魔一说。每每妖邪缠身时,也有用爆竹驱之人。点燃后它那一声震天长啸,确有摧毁来犯之敌的实力,起码也会震慑吓跑他们。爆竹的这种天然功能,和元春的身份越看越相似。元春,当今皇上妃子,她所到之处,一般平民与宫廷仆人全都匍匐在地大气不出叩首相迎,不得有丝毫傲慢与不敬。
   “身如束帛气如雷”。“束帛”,是指爆竹的外貌特征。“帛”在古时指布疋衣料一类东西,“束”自然是穿戴之意了。从外形看去,红红爆竹,衣着鲜艳,如束缎锦,精神昂扬。这样子尽管看起来一点也不吓人,但一引燃,便噼噼啪啪声如雷炸开,惊得人耳内嗡嗡心中突突。这情形,与元春皇妃驾到之时那威仪慑人的情势何其相似!
   然而,“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
   爆竹能量的突然释放,使自己的寿命十分短促,瞬间便走完了一生。曾经漂亮挺拔的身躯轰然崩裂化为灰烬。再细看时,它只剩下了一地残骸满目狼藉。如此情景,叫人伤情令人唏嘘。虽然它给主人带来了无上喜庆,却断送了自己美丽青春。
   元春入宫为妃,看似高贵无比荣光无两,然实际生活并非幸福美好。皇帝老子可不只她一个女人,三宫六院翠黛无数,东宫西宫娥眉纷纷。争宠者你拥我挤,暗斗的戏时时演出。一个元春来到脂粉群,犹如一滴水掉进大海,谁知道哪天能升天呢?正如唐诗所言,这些女人们,只能深锁幽宫默默无闻,白头到老毫无希望,无所事事,“闲坐说玄宗”了。元春的命运与这些失宠宫女也如出一辙,没有或不一定有不同。她也不过是一只度日如年的笼中鸟,难有出头之日;还不若一平头百姓家庭夫妻恩爱笑声满屋。她甚至连回娘家的自主权也没有,须经过“御赐”方可出宫。这从她那次省亲的情形就可看出,与家人哭诉,说皇宫毫无幸福可言。这种生存状态,拿“化为灰”的爆竹来喻,看似生实已死,也是比度妥帖的。
   因此,元春的这个谜语,与其说是谜语,还不如说是曹雪芹对她身世的高度概括与暗示。
  
   四
   贾宝玉的谜面十分简洁:南面而坐,北面而立,“象忧亦忧,象喜亦喜”。
   谜底——镜子
   “象忧亦忧,象喜亦喜。”人照镜子时,你高兴则镜中的你也高兴,你愁苦则你的对面也便是一脸愁容。影随人动,人与影同。“南面而坐”的是镜,“北面而立”的是人,人对镜,镜显人。人是站立(也不排除有坐时,在这里宝玉想到的应该是立);而对面的镜子却只有一个姿势,这个姿势是固定的,除非有人把它举起来时。
   《周易》先天八卦中,南为“乾”为天,北为“坤”为地。天光曰鉴,地厚载物。所以人多把镜子置放在南,而自己站立在北。而镜子的作用是让你对照检阅自己,以便找出优与劣美与丑,从而产生愉悦与失落的情绪变化。镜子它是无意识、无生命的物件,它反映的是一个有意识有血肉的生命个体。
   在元宵之夜,宝玉为什么偏偏用这样一个东西来做谜面呢?这实在也与他的人生状态有关。他生在富家长在无忧无虑的环境中,虽父亲苛求,却有贾母老奶奶的庇护,因此生存的压力并不大,然美中不足的是精神不太自由。他想象一只飞鸟一样,自由地翱翔在这片天地中,与诸多女儿厮混,与黛玉缠绵。然而,殊不知他也决定不了自己的婚姻大事,生生被斜刺里冒出的薛宝钗给搅黄了。被“金玉良缘”捆住了手脚。然宝玉乃金童之身,与玉女前世有约,与黛玉心心相连不能割舍,因之他时忧时喜。一会儿为黛玉流泪,一会儿为袭人傻笑;一会儿吟诗作赋,一会儿发呆发痴。到头来也终成了一朵虚花,成了一个镜子中的“影子”,真实的他已不复存在。因之不得不遁世离尘绝了红缘。
   黛玉的逝去,宝钗的登场,叫这位怡红公子满腹忧怨一腔愤懑。他率性、天真、多情,但他生在那个独特的家庭环境中,无法主宰自己的命运,无法与喜欢的人结连理比翼飞,十分无奈。他的悲剧是时代造成的,同时也有性格的成分,是时代和性格铸成的双重悲剧。
   纵观宝玉的大半生,身世决定了他的命运,命运又决定了他的性格。或者说是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最终以悲剧收场。总之,他的生命中,有过欢乐,也有不少悲哀。这种悲喜交替,正如对镜自怜,忧亦有忧,喜亦有喜,笑声与眼泪共有。镜子却正是他这一特殊性格和特别处境的真实反射。他真的成了一个“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另外,镜中之影也暗喻宝玉身世的虚幻缥缈,通灵玉的虚无神奇。
   最后,不妨以《红楼梦》中这首词总结宝玉的遗憾吧:“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然是齐眉举案,到底意难平。”
  
   五
   林黛玉的谜面较长:朝罢谁携两袖风?琴边衾里两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谜底——香烛(更香。古时一种在香身上刻有时间的香)
   看了黛玉的灯谜,不由让人叹息。她虽在说香烛,实际是在说自己,暗喻、悲叹自己的身世。
   且看其中那几句:“朝罢谁携两袖风?琴边衾里两无缘。晓筹不用鸡人报,五夜无烦侍女添。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光阴荏苒须当惜,风雨阴晴任变迁。”
   林黛玉是贾母女儿的女儿,是贾母的亲外孙女。即使放在一般人家,也是长辈们的掌上明珠。更兼黛玉母亲早逝,作为遗孤的她就更令人怜惜。而黛玉也天生丽质,聪颖无比。在诗礼之家熏陶下,她满腹学问,吟诗作赋无一不能。自从来到贾府舅舅家后,她的生活也十分优渥,不说是锦衣玉食,却也比寻常人家好了不少。更重要的是,她遇见了自己的心上人、贾府的小少爷、表哥贾宝玉。对她来说,这可是一个天大的喜事,是她梦寐以求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事。宝玉面貌俊美心肠慈善,文才也不亚于别人,且与黛玉心心相印、朝夕耳鬓厮磨卿卿我我,这让寄人篱下妙龄少女十分欣慰。然而,由于她性格的缺陷和身体的欠佳,影响了自己梦想的实现。在颇有心机横刀夺爱的宝钗和无情棒打鸳鸯的王夫人手下,最终劳燕分飞,这对儿有情人终被生生拆散。她只能与宝玉隔河相望了。而性格倔强的黛玉又无法忍受这一切,于是一株弱柳便香消玉殒,“质本洁来还洁去”,留下了一缕幽恨在大观园里飘荡了!
   香烛日日焦首夜夜煎心,朝罢之后,清风一卷,烛香几根,不用听鸡报晓,无须丫鬟侍弄,与琴无缘与衾无缘,白天也罢夜里也罢,只有独自一个默默捱度,燃尽自身,送走岁月,年年月月焦首煎心。“风雨阴晴任变迁。”
   事实是,黛玉把自己比作一只冷冷清清孑然独立的香烛,形式上倒很像她孤标傲世的性格。天天煎心,朝朝焦首。青烟袅袅,愁雾萦绕。她与宝玉的爱情始终不能结果,她的美好愿望始终无法实现,只有忧心如煎,辗转反侧难以入眠烦恼不已。到头来也就只好任花谢花飞魂断天外,把对香烛的嗟叹空留在世间。也真应了那一段:“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话?……”
   有“咏絮”之才的黛玉,到头来肝肠寸断黯然收场的结局,再一次说明了封建礼教对爱情的扼杀。但这种批判不是刻板教条式的,它天衣无缝地融入了黛玉的性格缺陷与体质上的拖累,使之既让人惋惜又没有留下生硬牵强的痕迹。

共 10069 字 3 页 首页123
转到
【编者按】读罢刘银科老师的这篇文学评论,只觉得文章构思新奇,脉络清楚,虽不是文学作品,读起来却很愉快。洋洋万言,看出作者是下了很大的功夫。 构思上,作者将《红楼梦》中十个人各自所出的灯谜跟他们各自的身世、修养、性格、命运、结局等联系起来,这一安排非常合理,便于作者阅读记忆和理解。如贾母灯谜:猴子身轻站树梢——猕猴桃。刘老师分析了贾母的过早守寡怕孤独的身世,希望儿孙成群围着她,享受天伦之乐。贾政是封建官吏和封建家长的典型,非常务实,也有文化,因此他出的灯谜是身“自端方,体自坚硬,虽不能言,言必有应。谜底——砚台。”砚台一物,端方坚硬,但也古板,只能听命于别人,非常符合贾政的身份性格。元春是皇妃,她的地位决定了她选颇有气势的爆竹来象征自己威势,但“一声震得人方恐,回首相看已化灰。”却露出她对与好运短暂的哀伤。刘老师对贾宝玉灯谜的解读非常有趣:这个花花公子衣食无忧,但总觉得不自由,时而喜时而忧,最终遁世成了和尚。这结局是与他的性格和社会环境有关的。林黛玉选的是香烛,此物象征着黛玉的美丽柔弱的外部形象、多情的性格特点和香消玉殒结局。刘老师对此作了精彩的解读。另外几个形象不再一一说明,看刘老师原作最好。 我注意到,刘老师在行文中不时露出有关命运的字眼。看来自然辩证法确是千真万确的真理。任何事物,有产生,有兴盛,有衰落,有灭亡,是自然之理。一个社会,一个家庭,一个人,其必然归宿都是生命的终结。贾府里的人,富贵荣华只是一时。故人不可骄于富贵,自卑于贫贱。“正如《红楼梦〈金陵十二册〉》中咏惜春的诗:‘勘破三春景不长,缁衣顿改昔年装。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而今留下的,除了一片惋惜,一片唏嘘外。‘苦海无边,回头是岸。’佛门虽清静,幽幽如海深,消蚀了多少年轻的生命!惜春的元宵灯谜,在人们心中留下了一块难以愈合的伤痕一一尽管它的表象是一盏灯。” 刘老师知识渊博,写文认真,方出此佳作。我虽年老,也愿与大家一起向刘老师学习。先推荐给大家阅读。(编辑 鲁芒)【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202110130002】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鲁芒        2021-10-07 07:54:10
  刘银科老师红楼梦评论,精妙无比,有独到见解,欢迎大家阅读。
小说作者,也喜欢诗歌和散文。长篇小说《风雨流年》曾获得方正科技杯网络文学大赛月度冠军。主张有感而发,不平则鸣。
2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0-07 09:02:30
  精深精道,精密精慎,精准精明好文,学习点赞。人生就是一个谜,自已也难解透。只有旁观者清。但是这个旁观者必须是正义人正直人公道人。
活到老学到老
3 楼        文友:瘦马        2021-10-07 09:31:12
  深厚的国学功底,独特的视野,精妙的文字。欣赏美文,学习致敬!
4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0-07 09:52:31
  谢谢总编的精按美评!辛苦了,远握敬茶!
5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0-07 09:53:39
  多谢黄社支持小文!祝秋祺笔丰!
6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0-07 09:55:44
  十分感谢瘦马老师蒞临留评!遥握致礼!
7 楼        文友:叶雨        2021-10-07 15:19:55
  刘大哥这篇红楼谜语解的好,读懂了,解透了,不仅谜面意思理解到位,寓意更是深刻透彻,把红楼梦解析到这程度,令人折服,欣赏学习了!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8 楼        文友:刘银科        2021-10-07 19:28:31
  谢谢社长高评!拙文浅陋,幸蒙惠指留墨,甚慰!
共 8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