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园】舌尖上的木子店(散文)
舌尖上的木子店
麻城东部的木子店,是巴水的发源地,这里山高林密,绿树成海,巴水河从李峰山上一泻而下,在山间冲击出一片片平原。由于山高路险,形成相对独特的饮食习俗,颇有古朴之风。在木子店工作的几年,当地人常常因为老米酒、吊锅、观音豆腐引以为自豪。那些在外漂泊的游子们,说到饮食上的这三件东西常常滔滔不绝,乐此不疲。
老米酒
俗话说:春种、夏耕、秋收、冬藏!从春到秋,忙忙碌碌的人们,到了冬天,可就要悠闲许多!冬藏,这藏,是收藏东西,也是收藏养分,休养生息!调节心身!
这不,眼看着小雪、大雪过了,将近冬至,一年当中最冷的日子来了。麻城东部山地,人们习惯上称为东山的人们,腊肉腌制好了、炸豆腐喷香喷香的,腌辣椒黄灿灿的,薄皮子白嫩嫩的,干竹笋、干萝卜等等特色美食都登场了,更有地标特产老米酒,更是香飘千里!
老米酒,蔸子火,过了皇帝就是我!在这渐近深冬的大山深处。震天价响!
老米酒,当地人称之为“珍珠液”。系用糯米和特制酒曲酿造而成,色泽清亮,味道淳甜,质浓而不伤脾胃,经过有关部门化验,该酒含有多种氨基酸和维生素,营养价值丰富,还具有健脾胃,舒筋络,消痛化阏的功能。配以中草药,还能以祛治风湿,医治瘫痪。天然糯米酒,滋阴壮阳,老少皆宜。
农历八九月间,秋高气爽,嫩菊摇黄,糯谷成熟,就是木子店人最舒心,最忙碌的时候,几乎家家户户,都要架起灶台,准备好干爽的劈柴,蒸糯米,做老米酒。
酿制米酒的时候,妇女们总是家里最忙的那一个人。大清早,早早的起床,挑选出晶莹透亮的糯米,圆圆的粒子,精神饱壮,淘洗干净,放到头天汲取的巴水源头的清澈泉水中浸泡起来,待到那糯米里颗颗被水浸发的晶莹透亮,就将它们盛进木甑中,上到灶上盛满沸水的大锅中蒸!蒸好后,就把米盛到了大竹匾里冷却,又在冷却好的米上洒了些凉水,接着用手将米弄散。手不停挥舞着,白白的米粒在手上跳跃着,好似顽皮的孩子。弄散之后就是撒酒曲了。将米平铺在盆里,将事先捻成粉的酒曲撒在那一层米饭上,一层米饭,一层酒曲来回铺着。铺完之后就给就将糯米装进大瓦岗里发酵,接下来的一个月,巴水源的泉水,东山的美人糯,以酒曲为媒介,让这山中的空气,适宜的温度,混合在酒窖之中,慢慢的发酵,慢慢的享受着时光的润泽。时间到了,打开酒缸,满屋飘香!所谓酒香飘千里,东山户户春!
那个时节,是木子店人丰收的日子!
人们会纷纷请来至亲远客,亲朋好友,到家里尝酒,那醇厚绵长,那滑腻清爽,那滋润清甜,是丰收的味道,是快乐的味道,是舒心的味道。
东山吊锅
木子店人,饮用老米酒,佐酒的菜肴是同别处不同的。得围在当地的火塘边,吃着吊锅(人们为了区别于其他地方的吊锅,常常称之东山吊锅),才算是真正有滋有味。
东山吊锅,与重庆经典版火锅是有不同的。东山吊锅,是在屋梁上掉下一个钩子,当地人叫做“罐钩”,上面有个活套,可以任意搜索,用的铁锅上有两个“耳”,上有一柄,煮吊锅是,就把锅挂着在“罐钩”上。吊锅里煮的菜肴,都是当地的土产食品。竹笋、土猪肉、干萝卜、豆腐、羊牛肉等。而重庆火锅常常是用把一只锅搁在加热器上。具体的制作以及吃法也大有不同!木子店的吊锅讲究一个炖或者熬字。一层层的食材,经过浸、发、煮、蒸、炖等不同烹饪方法,煮成半成品,然后分层铺叠在锅中,然后挂起在蔸子火上,慢慢的炖慢慢的煮,有了火焰和浓汤的互相浸润,各种食材的独特滋味互相融合的时候,才摆上餐具、酒杯,大快朵颐的开吃!大块吃肉,大碗喝酒,豪迈而又粗犷,大有水浒遗风!
而现实版的火锅,则大不相同,它注重的是一个涮字或者一个烫字!速度快。一盆火锅底料端上来,汤汤水水,快速加热,把各种新鲜蔬菜投进汤中,马上食用。即使是肉类也切的比纸还薄!这种进食方式,符合现在人高节奏生活特点!但那味道与吊锅纯正原生态的自然味道相去甚远!
煮吊锅的燃料,有些特别,不是工业酒精,也不是木炭,而是当地随处山上挖出来的枞树篼子。那庞大的树蔸,经过成年的搁置,已经干透,点燃以后,那种发热量不是特大,也不特细,持久发热,很适合温菜。东山,山高,冬天寒冷,湿气重,这样的一种燃料,很能够保证吃的菜,滚烫有味。
或许因为身在大山深处,冬天的木子店人,比较悠闲。慢生活,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修养生息,滋养自己,为来年积蓄力量。在寒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时候,人们就搭起自己的火塘,燃烧树蔸,安装罐构吊好吊锅,锅内煮着当地特产肉糕、猪肉、干笋,炸豆腐,腌辣椒,木耳、香菇等食材。大家边吃边烤火,拉着家常,喝着自己的老米酒。一家人其乐融融。
每到岁暮,当垸子里老米酒香起来,蔸子火的烟飘起来,吊锅的滋味浓起来,在酒香、烟香、菜肴香的氤氲气氛中,漂泊的人们从四面八方回到故乡!体会那浓浓的米酒的香醇,品尝那滚烫的吊锅美味!美好的时光一直会铭刻到夜夜美好的梦中!
观音豆腐
有人说:唯健康与美食不能辜负。
虽然不一定对,但是美食永远是能够激发人的味蕾,引发吃掉它的激情。
端午将近,在这神奇北纬三十度的地方,太阳的热力也是一天猛过一天。没有下雨的话,正午的日光白亮白亮的,让人有些恐怖。
上火,牙齿痛,人过半百,对抗热力的本事是越来越低。牙痛不是病,一痛起来要人命的。于是降火去暑的愿望在这牙痛的日子里,变得愈来愈急切。
麻城有句俗语,瞌睡来了遇到枕头。
远在木子店镇长岭关的老熊的电话,总是精准及时:“来,到吊桥沟吃观音豆腐!”
长岭关的观音豆腐可是好东西:碧绿的立方体,滋润滑腻的口感,自然生态的食材,精心调和的汤料,生精止渴,防暑去火,营养丰富。
一句邀请的电话,胜似一道命令。打开车门,开车出发,上沪蓉高速,转过黄泥坳,直上鄂皖交界的长岭,说话间就到了。
果然,观音树的叶子已经采摘好,在盆里,巧手们在那里精心选择。
观音豆腐,是要现做现吃!老熊说。
于是,有了观赏制作观音豆腐全过程的经历了。
采摘好观音树叶子,选择鲜嫩水灵灵的叶子最好,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观音树要选择原生态无污染,没有被农药毒化的。揉碎,挤出汁液。沉淀。与此同时,将草木灰拌吊桥沟山谷中的清泉水,沉淀成清水待用。将沉淀好的草木灰水倒入沉淀好的观音叶汁液内,安静等待。不到半个小时,观音叶汁液就凝固成柔软而富有韧性的固体。就像黄豆做成的豆腐一样。不过颜色是碧绿的,亮晶晶的。翡翠般晶莹剔透。人们叫它观音豆腐。
对于观音豆腐本身,我觉得它是一个奇迹。哪怕是我亲眼看到它的产生过程,可是我一直想不通它的存在——就是半盆观音叶子的汁水,再就是一两瓢草木灰的水,搅在一起,怎么会有固体的东西出现?这种反应过程,是物理变化呢?还是化学变化?反正对于我这个对于理工科问题的半瓢水来说,这是我多年以来没有解决的难题。
为什么在吊桥沟有观音豆腐?
有一个美丽又有些伤感的传说。
吊桥沟北面的观音岩因观音在此修炼而得名。一年大旱,赤地千里,粮食绝收井水枯竭,为救饥民,观音用杨柳枝点通观音岩巨石直通瑶池,一股清泉自观音岩巨石中涓涓流出,经久不绝,人们尊为观音圣水,传说可治病保平安,求者络绎不绝;观音还用圣水点化出满山可做成豆腐的树叶以充饥,今天成了人们的绿色美食一一观音豆腐。
不过,现在人们的研究已经表明,观音树是一种兼具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的野生植物,富含多种营养元素,特别是蛋白质含量更是达到了优质禾谷类粮食蛋白含量的水平。其嫩叶制作成的豆腐,清凉解热,嫩滑爽口,具有独特的风味,炎炎夏日,吃上一口,是人们夏季避暑解渴的理想小食。
午餐的时候,就要观音豆腐上桌,可以开吃了。在饱含着唾液的口腔中,观音豆腐柔软腻滑,清爽滋润,淡淡的滋味,淡淡的清香,让人不忍停箸。虽然我们的煮法很原始,也很老土,就是将观音豆腐切成一寸见方,一厘米厚的方块,然后放到清水里面煮沸,加入植物油,精盐,给了一颗干辣椒,几滴生抽而已。可是那种滋味,确实人间至味。我在想,或许有一天,这个奇特的美食,一定会走上电视台的美食节目。引发更多的人关注!
老熊还告诉我,观音豆腐一般可直接凉拌食用,喜欢咸口的可以加盐、酱油和香醋,重口的可以再加辣椒和麻油等,喜欢甜口的可以加入糖浆、果粒、芋圆随心搭配,做成甜食冷饮。炎炎夏日,冰冰凉正好来解解暑。独特烹饪:观音豆腐也可与咸菜、腊肉等烧成菜肴食用。
夏日临近,老熊以及他的团队,打造的吊桥沟景区,是得天独厚吃观音豆腐的好地方。
飞奔几十里,忘情于一种美食,应该是值得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木子店人对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十分爱惜,他们自觉地保护着自己所处地域的绿色生态。大自然就是这样,你爱护它,保护它,它也会“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我想木子店人能够享受的舒爽生活,正是大自然给予的丰厚的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