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雅香】黑人白话之122(随笔)
◎《黑水白沙》
1959~1989——海关大院、红旗幼儿园、建设小学、红旗小学、十二中、歌舞连、纺织厂、团市委、化纤厂、市委政研室。
◎《黑人白话》
在深秋读东坡,在暮年读东坡,在逆旅读东坡,在困境读东坡,在病中读东坡,在老前读东坡,都会转忧为喜,甚至转危为安。
◎《黑人白话》
说胡耀邦如何好的人不少,向胡耀邦那么好的官不多。
◎《黑人白话》
志超的镜头里,不仅有自然风光,而且有人文精神。欣赏他的摄影作品,便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和时代。
◎《黑人白话》
古寺大殿,香火缭绕,有些仰读楹联者胜于匍匐叩拜人——禅意即为佛心。
◎《黑人白话》
淡泊养心,宁静养生。
◎《黑人白话》
楹联一如诗词,需要知识,需要灵感,需要文化储备。
◎《黑人白话》
在聂华苓身上,我们再一次读懂了文学的无限张力,既可以跨越边疆,也可以跨越死亡。
◎《黑人白话》
有些暴雨,躲过也行。有些险路,不走也罢。
◎《黑人白话》
感官是一楼,思想是二楼,灵魂是三楼。黑人住在一楼半的亭子间里。
◎《黑人白话》
喜欢看有赫本们的老照片,有些特定时空的美丽无法复制。
◎《黑人白话》
有些凄美的故事,只能用民歌讲述,譬如《九儿》。
◎《黑人白话》
国学经典,相辅相成。譬如古诗与中医。
◎《黑人白话》
如果能在自家的庭院中和厅堂里,栽种这24朵鲜花,悬挂这24幅诗画,也便把大自然的24种节气和古代人的24种美丽带回了自己的小家。
◎《黑人白话》
遵从自己的内心,黑人不管别人如何评价余秋雨,只是知道愿意听他说话,容易被他的观点打动,喜欢看他略显忧伤的神情和不无孤独的背影,时常想起他的一些妙语佳篇。其实这就足够了,其他鸡毛蒜皮与我何干,谁人没有鸡毛蒜皮。同苏东坡一样,余秋雨也是黑人的文化导师和艺术偶像,恰如余秋雨所言,偶像便是“灵魂同构”,改用黑人的话说,偶像就是人生同向。我只看重灵魂同构和人生同向,至于苏东坡与王朝云如何如何,余秋雨和马兰怎样怎样,都不影响黑人的文学美感和艺术欣赏。况且,在对余秋雨的攻击中,也有偏私之心,也有不实之词,就像同代人或同路人嘲笑李白、贬损杜甫、诟病辛弃疾和李清照一样,唯有历史的长河才能“淘尽黄沙始见金”。当下黑人之境遇,更是理解余秋雨的人生感悟:“以最大的安静,穿越最大的峡谷”。无论我们能否走出这深深的长长的峡谷,都是此生一道又一道最美丽的不可复制的风景。
◎《黑人白话》
所谓灵魂伴侣,可以不是爱人,可以不是异性,但是必须有足够的信任和默契。人生悲剧之一,就是半个灵魂来,半个灵魂去。
20211009
◎《黑人白话》
如果没有110年前发生的中国辛亥革命,就没有100年前诞生的中国共产党。孙中山和毛泽东的起步方向是基本一致的;国民党和共产党的创始人在“民族、民权、民生”的奋斗目标是基本一致的;二者在高举反帝反封建的旗帜而走向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前进道路是基本一致的。
20211010
◎《黑水白沙》
贪玩,是黑人此生的缺点。球迷,是黑人贪玩的符号。但是在中国,做球迷实在太辛苦,特别是大球的球迷,特别特别是“男球”的球迷。在黑人的痛苦经历中:足球伤踝,篮球伤肘,排球伤膝……看球伤心。日前看中国男足3:2“绝杀”越南也叫胜利,的确让人感到窝心闹心。当然,这辈子玩球和看球,也有许多快乐。比如在营口纺织厂的快乐,比如在辽大排球场的快乐,比如在沈阳体育场的快乐,比如在本溪体育馆的快乐,比如在五里河体育场的快乐,比如在皇姑足球场的快乐……这么多的快乐,也算值得。像这样的缺点,可以原谅。
◎《黑人白话》
好多年和李国防同学失去联系,只知道他生病,不知道他现状,衷心祝愿他快乐平安。好多年忘不掉李国防邻居的懒猫样,据说猫有九条命,希望它来生是英国蓝短。
◎《黑人白话》
女人越是心情不好的时候,越是想买东西。黑人越是身体不好的时候,越是想写东西。一方面,文字也是作者的另一条性命,续命;另一方面,文字也有广谱消炎和营养神经的作用。
◎《黑人白话》
防治老年痴呆的最好方法就是阅读和写作——让脑细胞经常保持兴奋和运动。
◎《黑人白话》
古时的南北方以黄河或者长江为界,如此说来,济南的李清照和辛弃疾都是咱北方人,正因如此,她(他)们的诗词基因才更加优秀。另外,因为南迁和北伐,她(他)们特殊的生活阅历和精神气质才卓尔不群。
(原创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