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晓荷·收获】爱莲(散文)
爱莲和我是堂姊妹,都是1974年的老虎,我老历四月生,爱莲老历六月生。
爱莲的父亲和我的父亲是亲兄弟。她是大爹(大伯)的第四个孩子,她上面有两个大姐姐,一个哥哥,身底下有个小她三岁的弟弟。
父亲是老二,我是父亲的大女儿。她叫我父亲二舅。我一直希望她叫爱玲,这样就和我们姐妹们名字里的“玲”字一样了!事实上,我们用家乡话一直喊她“乃玲”。
父亲们的妹妹、爷爷奶奶唯一的女儿婚后生了两个孩子都没有成活,爷爷做主把尚在襁褓中的亲孙女送给了亲女儿,爱莲由爷爷奶奶的孙女变成了外孙女。
说是,用一个孩子堵住,下面的孩子就不会走。果然,四年后,我们的娘(姑姑)生了一个儿子,再过两年,又生一个女儿,都健健康康,漂漂亮亮,爱莲,给娘家带来了福气,善良温顺的娘、娘一家人都对她疼爱有加,她从没有挨打挨骂受气过。
娘家离我家不远,我家在刘李河,这个村民小组一组人全部姓刘,住在东山头,一组人姓李,住在南山头,沿着河流一直向南,还有一个更为人多的刘姓村落,统统叫刘李河,属于泾川管辖;娘嫁到黄河,那里的人全部姓黄,属于镇原管辖,河流是因为居住在她旁边人的姓而被冠于名称。
爷爷奶奶很是疼爱自己唯一的女儿和几个外孙,可是,娘总是忙得走不出家门。每隔一段时间,爷爷会领着我去看望女儿和外孙。我们爷孙两人沿着刘李河一直往东,爷爷用他的长烟锅阻挡着沿途村庄里气势汹汹的看家狗,保护着胆小的吱哩哇啦乱跳乱躲的我,我用小手拉着气喘吁吁的爷爷上陡坡,有时,爷爷会特意要求我用手或用头顶着他的后腰往上推,我推爷爷时,爷爷就嘻嘻笑着,说,爷给狗娃奖赏一个“蛋”吃,随即,爷爷屁眼门传出一声“嘭”,爷爷笑得快爬到坡上了,我吃了一个“蛋”,连扭带跳喊着,爷,爷,你再这样我就不推你了,就这样,爷孙两一路上走走歇歇,打打闹闹,翻沟越涧,一个小时左右,就看到了娘家熟悉的小院。我的心就欢快地跳跃起来,隔着河老远就喊着“乃玲!小根!海玲(莲)!……”随着小板凳狗欢快的叫声,爱莲领着小根弟弟、海莲小妹跑出大门,沿着门前小路一边跑一边欢声叫着:啊!外爷(姥爷)、姐姐来了!一眨眼,人呼狗叫地就跑到我们身边,互相跳起来来一个紧紧的大大的拥抱,抱着爷爷和姐姐亲热地蹭着,就像如今我看到动物世界里狮子见面打招呼的场景,爷爷挨个摸着外孙们的头、脸、小手,一脸慈爱享受,亲热够了,爱莲他们接过外爷肩上的上海牌黑皮包,外爷的皮包里有带给外孙们的好东西;拿了外爷手里的长烟锅,几个孩子拉着外爷的胳膊,拉着姐姐的手,蹦蹦跳跳往家里走,爱莲怜惜瘦弱的外爷走路累了,就要把外爷背进家门,她虽然个头高,可实在是太瘦了,她抓着外爷的胳膊就要往脊背上背,外爷吓得连连说,冷娃,不敢!不敢!把外爷绊死了你就没外爷了!爱莲哈哈笑着,呼的一下就把外爷背起来跑了,外爷笑得哈喇子流了爱莲一头,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这冷娃,瘦虮麻秆的,劲大的了得。
到了娘家,孝敬老人疼爱侄女的老实巴交的娘就叼空给亲人们弄好吃的。自此,姐弟几个爬高上低地祸害娘家的菜园和果树。
娘家的地多,地离家很远,家里家外总有干不完的活。娘的公公婆婆一辈子没有生养,就姑父一个养子,养女出嫁。一家人和和气气,尊老爱幼,沉默寡言。一家老小真正是起早贪黑一刻也不得停息。学校离娘家很远,孩子们上学得走两个小时的山路,爱莲上了几年学就回家干活了,她吃苦耐劳、淳朴善良、性情安静,啥活都会干,我想和爱莲玩耍,爱莲要干活,我就跟着爱莲出出进进一趟趟跑,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大冬天赶着毛驴驼粪,从娘家出发,过了河,沿着崎岖山路一直上一直上,到了山顶,才能到达目的地。爱莲勤勤恳恳一趟趟做着,从无怨言,我就一趟趟坚持着,为了和爱莲在一起,为了能早早干完活,带着爱莲姐妹们一起去我家玩耍。
说是,人勤地不懒。娘一家人吃了比别人家更多的苦,他们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爷爷感叹:你娘家就是不种庄稼,麦仓里的粮食吃十年也吃不完。娘很长时间不来爷爷家,爷爷就会埋怨娘一天就知道蒙头干活,也不知道缓缓,那么瘦小的,哪里吃得消啊!爷爷想娘和爱莲他们,就领着我,一趟趟去看望他牵挂的人,我也就一次次见到了娘和爱莲他们。
这条路,爷爷领着我从50多岁一直走到70多岁,直到爷爷再也走不动为止。
爱莲姐妹们到了爷爷家,就清闲多了,爷爷家地少,儿子儿媳多,小孩子基本不干活,爱莲忙惯了,就给爷爷挑水、给牲口割草等。爱莲挑水时,一担水在她肩膀上左右互换,行云流水,那么轻盈好看,她个子高挑,双腿修长笔直,嫩白的脖子像白天鹅,鼻梁高挺,唇红齿白,肤白貌美,走起路来,就像一只轻盈的小鹿。爷爷就说,看我爱莲长得多乖,这腿腿细长直溜的,爷爷笑着,比划着我的腿说,你的腿,就像个牛娃子的腿么!比爱莲的腿粗,还没有爱莲劲大,是个攮包么!爷孙们嘻嘻哈哈逗笑着、打闹着,晚上和爷爷奶奶睡在一张火炕上,听爷爷讲《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猪八戒背媳妇》《聊斋》等百听不厌的故事,白天,我们疯一会,抢着帮爷爷奶奶干家务:铡草、烧火、喂牛、喂鸡、收鸡蛋等,爷爷从他的柜子里拿出糖果哄孩子开心,孩子们幸福极了!
上学后,学了周敦颐《爱莲说》,觉得爱莲就是周敦颐笔下那一朵洁白无瑕的莲,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我还在上学时,爱莲已经结婚了。1998年农历8月13日,奶奶过三周年时,爱莲抱着她的大女儿来了。其实,我已经记不起我们是在哪一次事情上见面的,是偶尔从一张旧照片里发现的,照片中的她,穿着红衣服,站在三轮车旁,看着站在车上的燕燕妹妹抱着她的孩子,满眼是爱,那时候,她正忙于孩子,我沉浸在失去奶奶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1999年,爷爷去世和过三周年,爱莲都没有来。爷爷过了三周年后,伤心的我,15年再也没有回过故乡。间断地从亲戚口中知道她婚后日子过得不错。她本性淳朴、心地善良、踏实本分、吃苦耐劳、没有坏心眼,过不好日子,那就怪了!最后,有了微信,我们就互通了信息,得知她和丈夫在银川打工,看她发的朋友圈,和男人一样在工地干活,一点都不惜力,就很心疼她,劝她悠着点,她说,姐,不干活咋办呢!儿子都二十几了,还没娶媳妇呢!要给儿子攒钱买房呢!她育有一女一儿,女儿结婚了,外孙女也有了,儿子大学毕业后,参加工作了。
2021年农历7月17日,公历8月24日,大爹去世。26日,我从家中出发,去送别大爹最后一场,到了镇原,和弟弟、小根、娘汇合,他们说爱莲从银川也赶来了,再有十分钟就到了。
她来了。还是以前朴素大方的样子,比以前胖些了,她站在我身边和我比个子,说,姐姐,咱两以前一样高,你咋现在比我高了?难道你还长个子了?
到了大爹家大门口,我们哭喊着“大”;跪在大爹灵堂前声声喊“大”,再也没有那温暖的回应,我的大爹,她的大及大舅,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在这样伤离别的时刻,我见到了爱莲和想念的各位亲人!伤心撞击着重逢的惊喜与爱,在大爹的灵堂前,大哥的热炕上,兄弟姐妹们流淌着泪水与笑容,与亲人告别、相聚。
28日早葬礼结束,我和爱莲放弃了当即回单位的打算,回泾川看望三大,下午在四大家吃了三妈、四妈做的手擀面;晚上一行17人去了三大家,三妈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四大、四妈、三大、三妈和弟弟妹妹们、侄儿侄女们,爱莲、娘、小根,小根的孩子在三大家吃饭喝酒,四大一家六口至晚方归,娘一家四口、爱莲、弟弟和我就住在三大家,晚上,我照样和爱莲睡一起,就像三四十年前一样。
29日早,我和爱莲在泾川车站分别。送她上车的瞬间,秋风吹起她的头发,恍惚苍凉,想起小时候在一起的快乐时光,如今却物是人非;想着她在工地干活的累;想不知何时再能相见;再见,又不知因何碎心事……她看着我,嘴嗫喏着,说,姐!眼圈红红的,我说,你走吧!转过身,泪流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