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文学网-原创小说-优秀文学
当前位置:江山文学网首页 >> 秋月菊韵 >> 短篇 >> 杂文随笔 >> 【菊韵】量大福大(随笔)——细品《大学》经文心得之一

编辑推荐 【菊韵】量大福大(随笔)——细品《大学》经文心得之一


作者:茆屋闲客 秀才,1063.25 游戏积分:0 防御:破坏: 阅读:6433发表时间:2021-10-19 09:07:50

【菊韵】量大福大(随笔)——细品《大学》经文心得之一 每当阅读经典《大学》时,我的心灵都会受到一次震撼,得到一次洗涤。初始看到《大学》书名,我感到很惊讶、很好奇:哇!古人也有“大学”啊!再读又读《大学》时,我都会被古圣先贤的智慧一次又一次所折服!
   按捺不住了,还是先念几句经典吧:“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怎么样?《大学》开头这几句,一口气念完,很过瘾吧?立马会有一种被摄魂夺魄的感觉吧!
   每次读完《大学》,我还会情不自禁地想起民间的一个俗语:机深祸深,量大福大!因为在古圣先贤面前,我觉得包括自己在内,如今我们所周遭的许多人,或许什么都不缺,唯一缺的,可能就是我们的心量,好像有点太小了吧?
   细想一想,无论是曾经读过大学的硕士博士,还是我们这些没啥文化的平头百姓,好像没有几个人,不希望被人夸赞表扬的;好像没有几个人,会经常自觉反观内省的;更没有几个人,闻过则喜,知过不讳,改过不惮,欢迎他人批评指正的。我想,当今我们这些人,真的太需要学一学类似《大学》的中华经典了,太需要补一补古圣先贤的智慧营养了!
   “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这是《三字经》上的四句话。我国古代读书人,一般在8至15岁,在已经受到严格的家庭教养基础上,必须先入“小学”,主要学习洒扫、应对、进退等做人的常识,进而学习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即六种技能与文化知识。
   学习“洒扫”,是教孩子学会做家务、培养自我一生必备的生活本领;学习“应对”“进退”,是教孩子学会如何说话,学会如何待人接物,学会得体怡人的言行举止,也就是《弟子规》上所要求的“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等做人的起码规范。
   待“小学”做人的教学完成之后,再系统地学习儒家的经典《四书》:即《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两篇极其重要的文章。到了南宋,大儒朱熹夫子将这两篇文章,才从《礼记》中抽出并做了影响很大的注释,这才独立地与《论语》和《孟子》并列而称为“四书”。
   《大学》对我们怎样自我学习、修心、修身和境界提升,做了一个很好的归纳和总结,告诉我们如何才能成为好人乃至“大人”的一整套方法;而《中庸》告诉我们的,是儒家最精髓的理论与思想,以及处理各种问题最重要的原理和原则。
   《四书》很有意思,按照《中庸》的思想理论,运用《大学》的方法途径,开展人生的实践,在古代做得极为成功、可垂范后世的,又有两个最重要的案例,都呈现在《论语》和《孟子》这两本经典之中,分别总结了孔子和孟子两位老夫子学习、修身及其十分宝贵的人生经验。四部书既有方法,又有理论,还有两大成功的案例。
   《大学》的主创者是曾参,曾子是孔子的学生;《中庸》的主创者是子思。子思是孔子的嫡孙,也是曾子的学生,而孟子又是子思的门徒。所以说,“四书”是儒家联通紧密、相当完备的道统体系。
   《大学》全文很短,只有1744个字,分“经”和“传”两部分共十一章。开篇的“经部”,只有215个字,是曾子总结孔夫子的一些重要言论;“传部”是曾子给其弟子的开示,是用来诠释“经”义的。《大学》是曾子的学生,把老师阐释的“大学之道”记录整理成册的。
   《大学》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儒家学说,都是围绕“大学之道”展开的,如果懂得了这一大道,就好比拿到了打开中华传统文化大门的一把金钥匙,我们就可以自信地登堂入室,一步一个脚印地领略儒学经典的全部精义了!
   《大学》所讲方法,主要包括“三纲八目”。就是说,我们要成为一个心胸广博的人,能够担当的人,就必须掌握“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这三个纲领。所谓“明明德”,就是开启和弘扬我们本有的智慧和光明的德性;所谓“亲民”,就如我党的宗旨一样,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让我们的人生境界和德行能力不断地提升,在我们的生命中,把为更多人服务的事情做得很完美。
   要实现“三纲”目标,还要通过“八目”,或是通过八个次第,即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完成我们一生的神圣使命。
   要治国平天下,就必须齐家,把家庭治理好;要齐家首先要修身,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能力,然后才能把家庭照顾好,进而可以去服务好自己所在的团队,服务好自己所处的社会,进而为我们国家和人民作出更多的贡献,最后让天下安宁祥和,让天下公平太平。
   《大学》提出:“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是我们修身的方法,强调人的修身养性,不仅是内省的过程,更是同外物相接触,穷究物理而获得知识,不断地革除贪欲,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修身的目的,在于齐家治国平天下。
   《大学》者,大人之学也。古之“大人”,不仅是指年龄较大者,更多的是指心量广大的人,眼光长远的人。他们不仅能关注当下,还能着眼未来,不仅能关心自己的需要,还能看到子孙后代的需求。这样的人,往往是有抱负、有责任心的一批人,是心胸宽广、志向高远、眼光远大的一批人,是有德行、有能力、可担重责大任的一批人。
   《大学》就是告诉我们心量广大方法的一部奇书。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其胸怀是否宽广紧密相关。民间俗语“量大福大”,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因为只有心量广大的人,才容易受到人们的尊重,才能办事比较顺利,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拥护,才能福德厚福报大!
   可能有人会问:现在孩子所上的大学,与古代“大学”又有什么异同吗?在反思中,我们会发现,如在上大学之前,我们孩子的心胸还比较狭隘,可是上了大学之后,在几年的学习中,通过老师的教诲,通过自己的努力,心胸宽广了,眼光高远了,不仅想让自己过上好日子,还想让亲人,让更多的人,都能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还想让我们中华民族,在世界上真正成为受到尊敬的民族,那就说明,现在孩子们所上的大学,和《四书》里所讲的“大学”很接近,就能达到同样的目标。反之,如果上了几年大学,孩子们总是想着自己的生活,只是想着自己有吃有穿,有房住、有车开;如果上了几年大学,孩子们的心胸越来越窄,贪婪的心越来越重,自私烦恼越来越多,那么,上了这样的大学,就可能连“小学”都不如。
   《大学》强调,我们每一个人,都要以修身为本。在现实生活当中,如还有一些事情,让我们感到不开心,或者不太顺利,或者我们渴望已久的理想,还没有能够得到顺利地实现,那就要通过我们的修身,一步一步地向好的方向发展,通过对《大学》的学习和力行,通过吸收老祖宗的智慧,让我们的心量一天天地打开,让我们的能力一天天地提升,我们的生活就一定能够越来越美好,我们就一定能够应了“量大福大”那句古训!
   (辛丑年九月十三)

共 2758 字 1 页 首页1
转到
【编者按】茆屋闲客老师一篇“读名著•传经典”的征文真的写得很是精悍。首先选题精准,一部《大学》乃是国学精华,古圣先贤的智慧。名人和成功者都要阅读,称得上旷世名著。《大学》者,大家之学问也;“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内涵丰富无限,句句道出根本。《大学》者,大家必学也;《大学》者,大众比通之道理也。《三字经》上就指出:“为学者,必有初,小学终,至四书。”古代读书人必读大学。其次,这篇征文选题集中,作者抓住《大学》就是告诉人们心量广大方法这一点,提出“量大福大”的观点,展开精确地论述: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其胸怀是否宽广紧密相关。只有心量广大的人,才会受到人们的尊重,才能办事比较顺利,才能得到更多的支持拥护,才能得到福报!没有心胸不能容人,那将是孤家寡人,一事无成,没有好报的。民间“宰相肚里能撑船”就是这句话的最好注脚。第三,作者紧密围绕论点,由浅入深展开了周密的论述,还联系日常生活,言简意深地进行了生动说理。告诉人们,加强修身,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懂得“应对”、“进退”,懂得如何待人接物,养成自我一生必备的生活本领,这些都是做人常规之道。人只有不断地自我学习、修心、修身和提升境界,成为好人乃至“大人”“正人”“真人”,才能在天地间立足,获得幸福平安。第四,作者在本文里还向我们介绍了《大学》的基本内容,基本特色和作者等情况,很有利于指导我们都去学习《大学》,都去养成“大度”“大肚”,容得下五湖四海,革除贪欲,培养道德品性,完善自己人格的过程,心胸宽广、志向高远、眼光远大都成为“量大福大”有“厚福”报应的好人。把为多人服务的事情做得完美,成为圣贤一类的高雅之人。对于建设文明社会奉献力量。一篇精美征文,首先推荐大家学习欣赏!谢谢赐稿!【编辑:黄金山】

大家来说说

用户名:  密码:  
1 楼        文友:黄金山        2021-10-19 09:08:54
  茆屋闲客老师一篇“读名著•传经典”的征文真的写得很是精悍。作者抓住《大学》就是告诉人们心量广大方法这一点,提出““量大福大”的观点,展开紧精确地论述:一个人的成功与否,与其胸怀是否宽广紧密相关。
活到老学到老
回复1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19 10:15:40
  数次精读黄老先生鼓励性的精妙按语,让我深受教育深受启发,让我的思路又打开了许多。谢谢先生辛苦编按,未学定要继续研读圣贤经典,力争也做一个量大福大之人。
2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19 10:46:46
  谢谢黄社长的精心编按!谢谢您的光临指导!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渊源流长。数千年来,圣贤经典,如日月之光,照亮了一代又一代炎黄子孙心灵。
   我们常人一生,无论在何时、处何位、作何事,恐怕没有不想成功的;凡有志向的读书人,也几乎没有不想成大器的。然而,凡想成大器者,就得能担重任;能担重任者,就得有超乎常人的道德与才能。
   欲成大器者,自古就有妙法。妙法在哪儿?妙法在古圣先贤发现并且总结的经典中。儒家“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就是有志之士成大器的妙法大全。
   “四书”,是自古以来能有大成就者,修学、修心、修身、修业的一个比较完整的智慧体系。《大学》是教我们自我学习、自我修养、自我提升的好方法;儒家最精髓的思想内涵,处理问题的原则和规律,是通过《中庸》来阐明的。
   以《中庸》为理论基础,用《大学》的至善方法,进行人生的实践,并以集大成范例展现给我们的,就在《论语》和《孟子》之中。这两部书,分别讲述了孔子、孟子一生学习、修身、提升和立德、立功、立言“三大朽”的两大成功案例。值得神州大地之上所有炎黄子孙学悟践行!
3 楼        文友:静虚散人        2021-10-19 11:57:42
  这篇文章我仔细阅读了,但水平有限,所以没编辑,读文的过程中真的受益匪浅!感谢老师!
冰川飞鸿,身体力行!
回复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19 13:19:53
  静虚散人先生太谦虚了,您的文章高手,我拜读您多篇佳作,深受启迪。此文定有多点欠当之处,欢迎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回复3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19 13:20:40
  静虚散人先生太谦虚了,您是文章高手,我拜读您多篇佳作,深受启迪。此文定有多点欠当之处,欢迎老师不吝赐教!谢谢!
4 楼        文友:红花草        2021-10-19 20:29:48
  “机深祸深,量大福大”,老师的这篇赏析文写得真棒,让我也深受教育,如果人,没那么多的心机,心胸都开阔些,一切都变得简单明了,也就都成了有福之人。向老师学习!
回复4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19 21:06:16
  红花草老师就是这样的大人,洒向人间都是爱!谢谢您的鼓励鞭策!
5 楼        文友:叶雨        2021-10-19 23:45:26
  跟着作者又学习了一遍《大学》的精髓,以前总觉得四书五经太过古老,现在重温便觉得字字句句都入骨入心入脑,真应该早早地学习,对工作,对生活,为人处世等都有很大的作用。
文学陶冶情操,文字净化灵魂。
回复5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1-10-20 06:26:47
  社长讲的太好了,只是午夜还忙于社团,也实在太辛苦了点哈。谢谢您的鼓劲?
6 楼        文友:孙巨才        2021-10-27 23:00:39
  观点新颖,内涵深远,拜读学习,热烈点赞!
回复6 楼        文友:茆屋闲客        2022-06-11 14:50:27
  诚谢孙先生巨才老哥精彩点评!致敬祝福您!
共 6 条 1 页 首页1
转到
分享按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