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丹枫】饭场(微型小说)
张冬和张希是一个村里的前后邻居。村里十几户人家,饭时常常蹲在一棵皂荚树下,说南道北,唾沫星子四溅。几只母鸡咕咕地叫着,等待甩筷子时抛出的残食。张冬妈话多,在饭场里有说不完的话。张冬爸是村主任,掌管着村里的大红印章,几百户两千多口人的村子,吃喝拉撒,出去进来的,大闺女出门的,报喜贴红的,烧纸下葬的,派出所找人的,收养义子的,夜里打更碰巧遇到的,半夜爬墙睡女人的,等等,等等。张冬妈看着碗里已经放凉的两个荷包蛋说,张冬爸非得让我一天喝俩鸡蛋,愁死人。一只母鸡仰着鸡冠看张冬妈。张希蹲在张冬一侧,低头喝着一碗红薯粥。张冬妈说道,张希,你提提劲儿,张冬你们俩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个学校读书,他一直当班长,你也一直是学习委员,往后超过他。张冬妈一脸笑意,脸色如鸡冠。
高中毕业那年,张冬和张希都考入清汨市师专。张冬爸给张冬买了一辆崭新的自行车。张冬让张希坐到后座上,去操场上兜几圈,张希说功课还没有做完。张冬呵呵着,跟着一个长发女生的自行车,向夜幕中操场边那一片林地冲去。林地阴森森的,是谈情说爱的集散地。张希晚上散步路过那里,青年男女相拥激吻,好像饥饿难耐。毕业后,张冬爸动用关系,把张冬安排到城关镇政府教育办,而张希按照政策,来到城关镇中学任教。教育办管理各个学校,张冬自然又成了张希的直接上级领导。在饭场里,张冬妈不无遗憾地说,你看咋弄的,张希跟张冬上几年大学毕业了,论说各奔东西,这可倒好,他俩不愧是从一个村子一所大学出来的,就该弄一坨,毕业都去城关镇上班,张冬又成了张希的领导,不想管也得管,不愿叫管还得受管,你说前后院的邻居,磨不开脸,张冬难为的直摇头,怕张希找他办私事,当领导难啊。张冬妈说着,十几个邻居嗑着大蒜喝面条,吸吸溜溜。张希妈勉强上翘嘴角,拍打着屁股上的灰尘,踮着久蹲麻木的脚,走了。
张冬进步很快,之后提拔为城关镇教育组组长,再三年又晋升为县教体局副局长。张冬回到老家,坐着黑色小轿车,大包小包地提着物品,走到饭场时,笑吟吟地跟庄邻们打招呼,散发过滤嘴香烟。张冬妈跟在张冬身后,大声地说着,张冬,你把车门锁好啊,小孩子们淘气,别把车开走了。张希回老家时,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到了村口下来步行推车回家,还把车子扎在田地边,跟庄邻蹲在一起吸烟聊天,灰黑的烟雾在头顶打着圈地升起。
张希教学和科研两不误,他的高二年级语文优质课在清汨市教育系统年年获得一等奖,新闻媒体争相报道。之后,张希被选调到县高中任教,担任教务主任。张希吃住在学校,清晨和学生一起出早操,晚上熄灯查寝室,还下班级听课督导。次年秋季开学后,张希晋升为副校长,主持工作。
张希回老家还骑着自行车,遇到张冬妈,打招呼,张冬妈便说道,你看看张希,张冬刚提了局长,不忘咱是一个村前后邻居,把你拉拔上来,你说呢?张希点点头,嘴里说着感谢张冬的话。张冬妈说,张希,你还得努力啊,你看现在张冬忙得很少回来,打电话也是三言两语,他工作很忙。
一年后,张冬升任局长,张希被选举为青城县高中校长。
张希周末还是骑着自行车回到县城十几里外的老家。路过屋后的饭场,看到爸爸坐在一块石头上,跟邻居说闲话。张希也蹲在地上,听着老少爷们喷空儿。这时候,饭场里传来张冬妈的哭叫声:丢死人啊,鳖孙张冬咋就混成这样,跟人家张希提鞋也跟不上!邻居长辈大伯看着张希,说,张冬妈好几天不来饭场,咋回事儿?
张希“哦”了一声。半月前,张冬正在召开局务会议,被突然进来的纪委人员带离会场。随后,县委组织部部长带着张希来到局里,召开中层干部会议,通报张冬因违法违纪正在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委调查,并当场宣布县委决定,任命张希同志为青城县教体局副局长,主持全面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