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年·愿】点亮心灯(征文·散文外两篇)
如果一个人心中黑暗,即使太阳高悬,即使有一万只蜡烛点燃,他眼前也会黑魆魆一片。
如果一个人心中明亮,即使夜如死神,即使周围黢黑如墨,他眼前也会光彩耀眼。
那光明靠心中的灯照亮,心中的灯靠自己点燃。心灯照耀五脏六腑,万里尽清明,天地皆明亮。
那灯靠自己打造,用心灵的熔炉融铸金银作灯座,用人生的美景编制丝绒作灯芯,用生活的快乐提炼蜜汁作灯油。
那灯靠自己净化,将心灵的渣滓剔除,将人生的丑恶屏蔽,将生活的腥臭掩埋。
那灯靠自己美化,用透明澄澈的翡翠作主体,用色彩斑斓的鲜花做花环,用巍峨的大山和碧绿的草原作背景。
当你高举起心中那盏灯,华山险径将延伸成平坦的高速公路,瞿塘险滩会流淌成一马平川,荒蛮裸岩的科罗拉多大峡谷将会溪流淙淙鸟语花香。
当你高举起心中那盏灯,荆棘丛莽会绽放绮丽花朵,魑魅魍魉将匍匐远遁,阴森雾霾将化作淡云轻烟。
当你高举起心中那盏灯,你会有鲲鹏一样的翅膀,可以一飞冲天,驾驭长风,万里翱翔。
当你高举起心中那盏灯,你会有海洋一样的胸怀,浩荡无垠,接纳百川,养育万千鱼虾,承载大小舟船。
当你高举起心中那盏灯,你可以重峦叠嶂虎奔豹驰,你可以悬崖绝壁柏翠松挺,你可以茫茫雪原一梅独俏。
当你高举起心中那盏灯,你睡觉睡到自然醒,粗茶淡饭齿留香,厅前闲坐暗香盈袖。
当你高举起心中那盏灯,你会与亲人和睦恩爱,你会与同事和谐共事,你甚至会与敌人化干戈为玉帛。
朋友,你愿意点燃自己心中那盏灯吗?
◎人生如点
突然间,觉得人生如点。
是钢球,就坚硬而铮亮。是篮球,就总想着往球篮里撞。
是草莓,就酸中有甜。是猿枣果(柿子树嫁接前的原树种所结的果子),一进嘴又麻又涩;一经嫁接,再结出柿子,甜中含酸。
是驴粪蛋,送到农田里,一样可以肥沃土壤。是屎壳郎,可以消解驴粪蛋,让它迅速化秽臭为肥料。
是星星,即使在沉沉夜幕里,也闪烁着晶莹活泼的眼睛。
远看太阳,也如一个点。虽然,很少有人能成为太阳,因为宇宙间,只有一个太阳——尽管有无数的人曾经和正在仰天高喊:我是太阳!但是,对太阳的仰望,总能给人带来温暖与希望。
我又在想,人生有时如定点,有时如游标。
如定点的人,在同一坐标系的一个象限内,甚至就在X轴和Y轴的一个交叉点上,纹丝不动,度过一生。在一个单位,从毛头小伙子,变成白发翁,从未跳槽。从娘家到婆家,从妩媚新娘,变作驼背老妪,再未涉足异乡。平安倒是平安,总不免平淡复平淡。
有的人就像一粒蝌蚪,不停游动,游着游着,就游成了青蛙。如一些歌词唱的,“走四方,路迢迢,水长长”,“流浪,流浪,流浪四方”。即使不流浪,也总想不断尝新,在不断尝新中心花渐渐丰满。在一个地方腻歪了,就找处新区域落脚儿;一个活儿干厌烦了,就换个活儿;屋里觉得憋屈得慌,就走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外面的世界更精彩,精彩的世界让人心胸渐渐开阔。这样的生活,也许有艰难坎坷,颠沛流离,却又丰富而多趣。
如有可能,我真想问问每个人,你是个什么点呢?
◎心如大海自流畅
闲暇读书,缺个书签。
顺手拿起一张硬纸片,掂起一杆铅笔,简单几笔,画了一幅勉强可以叫画的画。几条曲线,高高低低,弯曲成远远近近几座山,直线与斜线,勾连贯通,组合出两只扁舟。刚读了一篇文章,其中有“心灵流畅”一词,顺笔写在画面的下端,权当是画题。
完了,就当作书签。
我们的国画,讲究的是虚实结合。譬如,这幅画面中山峰、扁舟为实,虚空的部分当然是浩浩汤汤的水面。
流水浩荡,方可行舟;舟凭流水,方可疾驰;若再劲风鼓吹,则更如脱弦之箭。
若水为一池死水,一叶扁舟,要航行,只能借助船夫划桨之力,否则,寸步难行。
山间小溪,浅水淙淙,只能承载落叶;或者谁家孩子兴起,放进一小纸船,也许能顺流而下。但是,一块石头,一段朽木,便可阻遏落叶或纸船。
上世纪九十年代,抢在三峡工程完工之前,我曾经两次在长江三峡泛舟。船乃客轮,上下三层,载客量,大概也就三四百;排水量,也就是三千吨级左右。客轮航行在葛洲坝的下游时,江面宽阔,水流平稳,船速疾速,且平稳如行平地。过了葛洲坝,尤其到了瞿塘峡,河面狭窄,波浪翻滚,礁石凌乱,客轮航行其间,速度极慢,且左右摇晃,脚下咕咚咕咚,震动感极强。
我就想,现在,排水量几万吨级的航空母舰,在太平洋、大西洋,可以纵横驰骋,在长江三峡河段里,可以吗?答案,不言而喻。
大海,汪洋恣肆,浩大无垠,水又极深,自然任凭巨型船舰犁波耕浪。
将人生比作船。心境博大,心胸宽广,方能行得巨舟。舟行大海,自然流畅自如,犹如闲庭信步。
想起了林则徐。
林则徐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这句话,是他对自己人生的概括,也是他对自己博大胸怀的写照。
我曾经在乌鲁木齐市红山顶上,瞻仰林则徐雄伟高大的白色雕像。面容安详,长髯飘飞,目光深邃,平视远方。凛然大气,从容不迫,端庄沉稳。在天地之间,崇然矗立。肃立在雕像下,仰望林则徐,敬仰之情,油然而生。雕像的大气沉稳,固然得益于雕塑家精湛的艺术创造能力;但是,林则徐本人仪态的大气从容和人格的刚毅柔韧,应该是最好的底版和范本。
因为虎门销烟,林则徐既得罪了外国人,又成了软弱无能的朝廷的替罪羊,被贬谪到西域大漠。如果说虎门销烟体现了他“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硬朗,那么,一万多里,千山万水,艰难跋涉,来到新疆,驻守伊犁之后,他对新疆的经济和军事大刀阔斧富有创意的改革和建设,又充分证明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博。
吐鲁番,有坎儿井工程遗址。坎儿井里,有林则徐的青铜雕像,雕像附近镌有文字。文字曰,林则徐不但对坎儿井工程充分肯定,而且大力助推。在其运筹帷幄下,坎儿井工程得以更大规模的发展和完善。有了坎儿井工程的扩建和完善,从天山雪峰流淌下来的雪水,才避免了在酷热阳光下的大量蒸发,使其保留充沛流量,储存于地下河渠,保证了吐鲁番及其周围各族人民的生活用水和农业灌溉用水,使那里由火焰山变作丰盛的粮仓和葡萄园。
从一位功勋卓著的朝廷重臣,变成被贬为蛮荒西域的罪臣,人生的巨大落差,以及由此带来的心理重创,林则徐不但坦然承受,且能毅然决然放下,又以极大的热情投入西域边关建设。他到西域之后的一番作为,确凿无误地证明,他的心胸如茫茫沙漠,浩瀚无垠;如无边戈壁,坦荡如砥。
不管是辉煌还是暗淡,不管是身居庙堂,还是贬黜蛮荒,林则徐都坦荡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他在西域的行为,验证了中华民族多年来的一句古话:“宰相肚里能撑船”。恰因为如此,到哪里,他的人生之舟,都激水三千,长风破浪。
他的心灵流畅,来自于他海洋一般的胸怀。
再来反复端详我草草勾勒的画,我的心,也似乎豁然开朗,我的心灵之舟,也似乎乘风波浪,驶向远方。
用做书签,权当座右铭。
嘿嘿,我的人生是个定点,平淡平凡乏味,但好在还算平安。该尝试一下您说的趣味了。
问好您,佳作不断!

